打通家庭教育指導「最後一公裡」,新學年上海送出家校共育「大禮包」護航學生成長

2020-09-03 文匯網

新學年來臨,上海打出家校共育「組合拳」,為學生「新成長」全力護航。

8月31日舉行的「家校協同,領航成長」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現場推進會上,為上海家長和教師度身定製的家校共育「大禮包」——《心爸心媽成長記》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漫畫系列叢書、《上海教育》「領航成長」特刊同時發布。

家庭教育有了生動讀本

這場家庭教育指導現場推進會,是上海積極構建「五位一體」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新體系,家校社形成合力,共同織密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保護網的生動縮影。

活動現場首發的「一書一刊」備受關注。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上海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寶山區教育學院編制了《心爸心媽成長記》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漫畫系列叢書,它通過一個個生活情境中的「真」問題,讓家長透過現象,了解孩子心理成長的特點與規律,用生動的漫畫樣式和一問一答多支招的方式提供「真」策略,實現「真」指導,助力家長培養孩子青少年時期的36個積極心理品質。

《上海教育》特別製作的「領航成長」特刊則立足「予生命滋養,為成長領航」,呈現孩子從幼兒到成年的成長規律,展現家庭和學校、家長和教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發揮各自的領航作用,並提供可操作的行動指南,幫助教師和家長透過問題表象,以科學的理念指導行動,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青少年。

據介紹,寶山區積極探索「雙中心」建設模式,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與學校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融合發展,共同推進家庭教育,起到「1+1>2」的顯著成效;青浦區珠溪中學聚焦初中學生過渡期、青春期、叛逆期、成熟期四個階段,著力建設學校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積累寶貴經驗。推進會上,寶山區「雙中心」融合建設研究基地同時揭牌,該基地旨在探索新時代背景下,學校家庭教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制度建設、機制運作、保障評估等方面創新多維資源優化配置,高效達成教育在家庭場域的能級提升。

五項「全覆蓋」體現教育溫度

疫情背景下,家校共育更為重要。今年年初,上海開放大學創設上海家長學校,致力於培育上海家庭教育的「種子校」,通過匯聚優質資源,加強家庭教育研究,建設上海乃至全國的家庭教育研究的高地,受到了廣大家長的一致好評。上周末,由上海家長學校聯合教育電視臺推出的針對新生家長的「開學第一課」,吸引了40萬人次在線觀看。

記者了解到,市教委在制定政策構建高質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的同時,要求各區各校在新學年積極開展五項「全覆蓋」工作,即全覆蓋開展1次以生命教育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或主題班會;全覆蓋開展新生、新接班學生等家訪及家庭教育指導,並推出《上海市中小學教師家訪指導手冊(試用版)》;全覆蓋開展家長會或開設家長學校;全覆蓋開展教師培訓,探索建立全員導師制度,發布《分學段班主任開學家庭教育指導建議》;全覆蓋告知市、區心理熱線等援助平臺。

近年來,各區各校紛紛進行探索,打造特色,擦亮招牌。

虹口區曲陽第四小學首創師生團體輔導,邀請學生、老師甚至家長,一起加入團體輔導,三方在團體輔導中敞開心扉充分交流,共同成長。

上海市大寧國際小學在調研中發現,家長往往不缺家庭教育理念,缺的是方法以及對家庭教育契機的捕捉。因此,學校在去年推出了家庭教育指導讀本《愛與責任——小學生父母修煉手冊》,被家長們奉為「寶典」。

在上海市建平實驗中學,每一位學生都在學校的倡導下與家長籤訂了一份行為契約,學生從學習、健身、閱讀、興趣愛好、家務勞動、電子產品管理等諸多方面明確自己的目標與任務,並請家長指導督促。疫情期間,又開展了線上家長學校「踐行契約,自律自學」行為契約教育項目活動。

打通家庭教育指導「最後一公裡」

校園、社區、社會……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上海各單位各部門紛紛行動,跨部門合作的區域聯動早已啟動。

最近,在長寧區西延安中學教學樓的一樓書架上,出現了一隻特別的黑色鐵皮郵箱——「延愛解憂雜貨店」,小夥伴們匿名寫的煩惱信件,由學生店員定時收取、閱讀、回信,在這一處「心靈家園」互解成長煩惱。黃浦區教育局充分發揮樞紐功能,聯合區青少社工站,在普法宣傳、困境青少年服務等領域長期開展合作,在區內形成跨部門合作的工作機制。今年5月,由全國婦聯、教育部聯合評定的「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名單出爐,上海10家單位榜上有名,成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表率。

據悉,上海將進一步推進市區校聯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網格化」建設。將出臺區家庭教育指導和研究中心建設標準,遴選形成若干個區級示範中心,提升區域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統籌力和支持力。依託開放大學、社區學校等公共服務陣地,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家長提供及時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此外,市教委還將聯合婦聯等部門修訂《上海市0-18歲家庭教育指導大綱》,研製上海市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積極探索覆蓋各校各社區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制度」,打通家庭教育指導「最後一公裡」。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昕表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學校組織、家長參與、社會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一是牢固樹立多元化理念,積極構建更加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網絡;二是強力推進專業化建設,不斷提升教師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能力;三是持續探索科學化發展,加快研製系統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評價體系。他希望大家在實際工作中充分利用好家校共育「大禮包」,讓家庭親子關係更加和諧,讓家庭教育更具智慧,讓家庭教育指導更加精準,讓家庭成為孩子幸福成長的港灣。

作者:王星 程媛媛

編輯:李晨琰

相關焦點

  • 陪伴孩子成長,家長有了度身定製的「新教材」:新學年來臨,上海打出家校共育「組合拳」護航學生成長
    同一天,滬上家長們也有了為他們度身定製的「新教材」,教他們如何應對孩子成長的煩惱,用溫暖陪伴孩子成長。昨天,「家校協同,領航成長」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現場推進會在寶山區舉行。活動現場,家校共育「大禮包」——《心爸心媽成長記》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漫畫系列叢書、《上海教育》「領航成長」特刊同時發布,部分家長代表率先領到了這些「新教材」。
  • 家校協同為學生成長護航,漫畫和特刊提供行動指南
    政策呵護、編制特刊、印製漫畫、編寫教師家訪指導手冊、開設分學段新生家長開學第一課、推出全覆蓋工作提示及開學指南……新學年,上海打出家校共育「組合拳」,為學生「新成長」護航。昨天,「家校協同,領航成長」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現場推進會舉行,《心爸心媽成長記》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漫畫系列叢書、《上海教育》「領航成長」特刊同時發布,這是為上海家長和教師度身定製的家校共育「大禮包」。活動由市教委主辦,寶山區教育局、市學生德育發展中心、上海教育報刊總社承辦。    昨天,區、校代表分享了特色做法和實踐成果。
  • 浦東學生、家長,請接收這份新學年「大禮包」
    盼望著,盼望著,2020新學年終於來了!今天,浦東50萬中小幼學子回到久違的校園,開啟全新的學習生活。浦東為學生、家長和老師貼心準備了「德育禮包」,為新成長注入新動能。基於大數據,浦東教育系統每天對此進行分級預警歸總,儘可能做到學生心理問題能早發現、早幫助、早康復。這正是新學年浦東送出的第一份「德育禮包」。
  • 「家校共育」出實招:大學教師家訪送「成長足跡單」
    7月18日,距離上海5000餘公裡的新疆喀什地區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生凱麗比努爾·艾力木家裡突然來了三位不速之客:學校黨委學工部部長許繼亮老師、國際經貿學院吾木提老師等一行3人,帶著《成長足跡單》家訪來了。
  • 家校共育實踐案例|重慶市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凝心聚力,推動家校共...
    家校共育,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構建平等、尊重、協作、支撐、信賴、理解和互補的協作關係,才能有助於家校雙合力家校雙方一起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獲得傑出的教育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教育環境,有效地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東營區:打通家校社「經脈」 共譜育人「新生態」
    打破傳統模式壁壘   構建協同育人格局   2020年12月16日,全國「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改革創新研討暨現場推進會在東營區成功舉行,標誌著「家校社協同育人」東營區模式在全國擦亮了「閃亮的講臺」家庭教育工作品牌。
  • 家校合作齊努力,共育英才成棟梁——記初中部家校共育工作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蘇霍姆林斯基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溫馨港灣,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家校合作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教育不僅僅只靠學校,家長作為「教育原始的委託者」在現代教育上仍尤為重要,全方位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互聯共育,提高教育教學和管理成效。
  • ...很多學校都打造了家校共育平臺,開設了家庭教育課程、家長課堂...
    近年來,海澱區在中小學家校共育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很多學校都打造了家校共育平臺,開設了家庭教育課程、家長課堂,教師也在積極地成為家長的「合作夥伴」。    別讓家長把老師當外人    中關村第三小學教師魯志民把家校共育比作跳繩。    「老師和家長是搖繩的兩方,孩子是跳繩的人。孩子跳快了,我們就要加快。孩子跳慢了,我們也要放慢。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學校開展家長陪餐活動,並不是簡單的「陪吃飯」,更是是給家長一份「安心」,給學生一份「健康」,給家校共育搭建一個「平臺」,讓家長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學校工作,激發了家長參與學校工作和孩子成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架起了家長與學校親密有效溝通聯繫的橋梁。一直以來,現代實驗學校以「家校同心共育」為理念,重視家校共育,多措並舉共築家校共築家校合作網絡。線上線下聯動。
  • 示範引領,智慧共育——城陽區多所學校成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領航者
    夏莊街道夏莊小學倡導並構建以「做志同道合的教育夥伴,共享孩子成長的幸福」為主旨的家庭教育工作思路,開啟「校園+」理念,以「卉」出家長微笑、「繪」出爸爸風採、「慧」用一支主力軍、「匯」好一條主渠道、「繪」出一個新局面,深耕家校合育沃土
  • 家校社政同頻共振 同心合力共促成長 永康市教育局2020年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過去兩年,市教育局牽頭,在全市開展了家庭教育講師團巡講、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情景再現式沙龍、個案諮詢等系列活動,形成了「行政布局、科研跟進、家校共育」的特色工作模式,開創了「面上普及、片上開花、點上突破」的家校共育新局面。
  • 家校共育促成長 ——家長論壇八年級專場
    本學期學校開展了「德馨堂」項目體系建設之「溝通之道」家校共育課程,學校希望通過組織的不同層面的家長論壇或家長學校,有效地指導家庭教育,讓家長感受家校共育的新理念與方法。八1班的王曉琦老師給家長們進行了一些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輔導,讓家長們也了解到在關注孩子學業的同時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時介紹了一些調節心理的方法和技巧。八2班崔欣老師設置了家庭教育的經驗交流,邀請陳海躍陽的父親詳細介紹了他以朋友身份指導孩子學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還請了徐嘉凱媽媽介紹她面對調皮、頑劣的孩子時所採用的應對方法。
  • 優秀家長分享育兒經,武昌區「家校共育」搭建心橋,助力學生幸福成長
    班主任師琴告訴記者,這次班會中的PPT、視頻、詩詞選材,均是由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的,「月圓人團圓,希望借這次班會,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通過班會課的形式,探討如何處理親子矛盾,是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推進「家校共育」的一項常規做法。
  • 垂楊柳中心小學(集團)校長鍾亞利:構建家校體系 指導家庭教育
    一直以來,鍾亞利校長帶領垂楊柳中心小學全體幹部教師團隊,基於這一理念,從「我能幫家長做什麼」出發,再攜手家長「一起為孩子的成長做些什麼」,構建家校共育課程體系,指導服務家庭教育。主動擔當 學校能幫助家長做些什麼?
  • 芳草地國際學校遠洋小學:家校攜手 共促學生優成長
    芳草地國際學校遠洋小學自建校以來,在「崇文、尚德、曉禮、友好」理念引領下,始終堅持家校共育,學校不僅是學生的學校,還是家長的學校,家校共育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為更好的進行家校協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芳草地國際學校遠洋小學開展多種多樣的家校共育活動,致力於家校聯動,共創美好校園!
  • 【家校共育】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一起成長!
    【家校共育】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一起成長!近日,茂縣婦聯、茂縣教育局聯合在鳳儀小學、鳳儀鎮小學、河西小學、七一民中附小、茂縣中學,針對不同學齡階段的學生及家長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家校共育知識講座。講座邀請了中國心理教練陳斌授課。
  • 家校同行 家國同興——史家教育集團家校共育的實踐探索
    對於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我們認為關鍵是要改變家庭教育結構,讓家庭教育突破自體循環,在家校之間、家國之間聚心打造廣泛的學生成長引力場,激活學生在廣闊教育空間中的生命成長。「爸爸運動隊」強調親子陪伴中的「父傳責」,旨在培養孩子不畏艱難、持之以恆的意志品質,增進孩子體格、性格、品格的層遞發展,在「承責」層面推動家校共育從「小家」向「大家」拓展。「星期六課程」由家長自主申請為學生授課,學生自願報名參加,在周末課堂上激發孩子多元興趣,開闊孩子成長視野,推動家校共育從「小家」向「大家」拓展。
  • 讓家校共育成為孩子騰飛的翅膀
    家庭是孩子誕生與成長的搖籃,學校是孩子學習知識與成長的搖籃,它們就如孩子飛翔的一雙翅膀,缺少了家庭教育或者學校的教育就如斷了一邊翅膀,孩子是飛不起或者飛不高、飛不遠的,因此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攜手,形成教育的合力,孩子才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那麼如何進行家校共育?形成教育的合力呢?下面說說我校的一些做法。
  • 惠州重視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攜手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為提升家校共育水平,攜手共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園及和諧文明家庭,今年暑假,惠州在全市開展2020年中小學(幼兒園)「走進萬千家庭,文明攜手同行」系列活動。這樣的活動只是惠州市家校共育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家校共育,學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培養更加陽光、健康的孩子。
  • 青島出臺家庭教育指導綱要 每年級至少配1名家庭教育指導教師
    《綱要》將「五育」並舉逐項落實到家庭教育指導體系,將生涯規劃納入到家庭教育指導,提出配備兼(專)職家庭教育指導教師,開全國家庭教育風氣之先。率先融入各學段生涯教育中小學生涯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重要舉措,對學生增強關於自我和人生發展的認識與理解,促進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學會選擇、主動適應變化和開展生涯規划具有重要作用。《綱要》堅持知行合一的發展理念,對每個學段家庭教育中的生涯規劃指導內容予以專門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