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斟自飲,孤獨還是享受?老酒客看法不一樣

2020-12-20 普濟20180714

人是孤獨的,一個人喝酒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追求,當然還是一種無奈。

從生物學角度解釋,人並不是老鷹、老虎那樣生性獨往獨來。人類是群居動物,生性群居一起,抱團取暖。但從精神層面解釋,人又是孤獨的,精神很孤獨。譬如夫妻之間,有多少對相處幾十年無話不說,心靈相通?幾乎沒有,不僅如此,大多數還親人感覺都不是,無時無刻牢記著對方的毛病,仇人一樣,出口就要傷著對方。現實就這麼殘酷。

但是人的本性孱弱,不喜歡爭鬥,所以有史以來多少宗教流派,潛心研究避免爭鬥的理論。所有宗教的教義,綜合起來,用科學的語言解釋,就是教導人們要與自然和諧,與人群和睦,與自己和解。甚至可以這麼說,人類文化的核心,就是不要爭鬥,通過和平得到自由。

作為個體,尤其是男人,承擔著養家重任,江湖中難免有你長我短、你爭我奪現象。都知道繼續爭鬥,都沒好結果,但是都不便於讓步。這時候,人的精神孤獨就會充分體現出來,沒人商量,沒人可傾訴,當然更不可以任意發洩。

這樣的孤獨狀態,只有一個妥善的辦法,即便不能及時解決問題,也可緩解一下壓力,更可以就此細細琢磨,以期找到不傷別人也不傷自己、還能互惠互利的好辦法。

那就喝酒,一個人自斟自飲。看似閒極無聊,其實內心很忙,他正在通過斟酒、抿酒、叨菜,旁若無人而陷入沉思裡。在思想的深處,找到與世界和解,與別人和解,與自己和解的辦法。一次找不到,就來第二次,然後慢慢養成習慣。

這樣喝酒的人可以叫做有酒癮,但是絕不是酒癮。

相關焦點

  • 自斟自飲時的經典詩詞,你會因為什麼獨酌小酒呢
    一個人獨酌,或因孤獨,或因安靜,有為消愁,有為意滿。古代名家也有很多一個人自斟自飲,獨酌小酒之時,微醺後,留下了很多優秀的詩句,讓我們一邊獨酌,一邊欣賞優美的詩句。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 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 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 月兒,你那裡曉得暢飲的樂趣? 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玉兔,這無情瘦影吧, 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 月聽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進,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滾。
  • 韓國:男人不能跨進廚房 喝酒不能自斟自飲(圖)
    韓國:男人不能跨進廚房 喝酒不能自斟自飲(圖)   韓國語分成3種語氣,談話時要根據對方的年齡、地位分別選擇尊敬、略尊敬和不尊敬的語氣。除了自己的家人以外,對比自己年長4歲以上的人是不能使用不尊敬的語氣的。外國人學習韓語最大的障礙可能就是這個了,常常不知道應該用哪種語氣跟別人說話。初學者都是從尊敬語氣開始學起的。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可以說是把孤獨寫到了極致!
    所以有時候一首詩的好壞,還是要看它能不能打動我們,能不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說到唐詩,那麼最能夠打動人心,便是那些描寫孤獨的詩詞了,有一些詩人把孤獨,可以說是寫到了極致,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首,唐詩裡最孤獨的詩,看看你都讀過了沒有?
  • 成如祥:醒久飲讓你安心體驗把酒言歡的快樂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如遇情趣相投,愛好相似的筆友同伴,相約把盞,吟詩談文,舉杯弄月,當然是心情愉悅,快哉樂哉,雅趣大添。 「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三倆好友相聚,開心一刻,把酒言歡,開懷暢飲,那推杯換盞時的心情自然也是好得很。 「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更是道出了酒興由情生,心情添酒意的場景與情趣。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 樂享孤獨,在孤獨中尋找志同道合的人
    前天看到朋友圈裡的一條文案,希望自己有表達不一樣觀點的勇氣以及能夠承受這樣選擇的寂寞。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其實這句話我也想對自己說。我從小就是一個看起來很合群的人,因為我擅長傾聽。那是我的優點同時也變成了我的缺點。因為內心排斥自己成為一個所謂「孤獨」的人。當我看到朋友圈裡的那一條文案,我好像被人當頭一棒地敲醒了。
  • 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是我最享受孤獨的時刻
    昨天好久不冒泡的大學同學群,忽然收到一條消息:在深夜的時候你會不會感到孤獨?看到那突然拋出的一個問題,群裡頓時沉默了,靜了好久群主出動發了個晚安的動圖,群裡擺隊形晚安,晚安,晚安……就再也沒了聲音。估計很多人不在群裡說話,躺下後會默默的想想這個問題吧。
  • 詩詞納涼:李白放浪、王維禪意、陸遊享受、孟浩然孤獨
    烈日炎炎,出門在外,如果能,尋一處陰涼,飲一杯冰水,再痛快不過。古人云,望秋雲則神飛揚,臨春風則思浩蕩,那麼夏天呢?炎炎夏日,日長慵懶,詩人們難道真的就「睡起無情思」嗎?縱觀夏日詩篇,總逃不開「納涼」二字,在這炎炎夏日,他們都渴望尋找一處「涼」,反倒讓他們的夏日詩篇中生出一股清涼禪意。
  • 享受孤獨,也是一種成長
    每個人的機遇不同,成長之路也不一樣。有的人生來好運,起點比別人高,過的也比別人好;也有的人生來坎坷,一生命途多舛,艱難的存活於世。周圍的環境如何,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成長之路的是平坦還是崎嶇。但是成長之路的坎坷平順,尚不能昭示一人的人生結局如何。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譯文】我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舉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與我和影子成了三人。月不能與我共飲,影徒然跟隨我的身體。
  • 孤獨,其實是一種享受
    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什麼都不去想,什麼都可以不用做,只是安安靜靜的,把孤獨當成一種享受,在孤獨中找回自由的靈魂。把現實生活的瑣事全部拋到腦後,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旅遊,享受孤獨寂寞,或者是一個人靜靜的看書,沒人叨擾。
  • 民謠歌手:李志的《梵谷先生》,孤獨的自吟者
    在我們生命的旅行中,我們發現我們越來越喜歡獨處,悲傷成為了生命中的一種調和劑,很多情況下人們享受著孤獨。獨自在一個城市中的感受你知道嗎?身邊的人都充滿著熟悉的陌生感,因為他們都是人,卻又和你沒有任何關係,這種感覺一開始很糟糕的,但後來慢慢的也就習慣了,陌生的城市有陌生的美,孤獨有孤獨的享受。在人生實現夢想的階段中,每個人的步伐都是那麼的堅定,一步步的邁向夢想的前方。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愛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吐出來。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恰恰就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
  • 相遇與相知的句子,我一邊享受生活、一邊嘗試孤獨
    寂寞,忍受,卻不甘心,於是浮躁,享受寂寞,也許是最好的選擇。Lonely, endure, but unwilling, so impetuous, enjoy loneliness, may be the best choice.人總是要學會享受寂寞才不會感到寂寞,而學會享受寂寞的人是在寂寞中才會享受生活的人。
  • 願你擁有大風和烈酒,也能享受孤獨與自由
    《百年孤獨》中有這樣一句話:「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終將都需要寂寞來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是成長。」由此,我想到了劉同說的:「也許你現在仍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電影,然而你卻能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電影。
  • 李白這首詩也很孤獨,不過他的孤獨別人不懂,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
    那麼說描寫孤獨的詩作,非中唐詩人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詩也是被稱為最孤獨的一首詩,不過還有很多的詩人同樣寫過這種很孤獨的作品,但是只有李白在描寫這類作品是與眾不同,儘管他也會孤獨,也會難過,可他筆下的孤獨與別人不一樣,更多的時候還是在享受孤獨,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成長,是學會享受孤獨的過程
    感謝你我的相遇,如果你願意的話,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寶藏鐸」讓我陪伴你度過每一個孤獨的時刻。以前班裡的同學都是三兩個人組成一個小團體。無論是就近交友原則,還是因為臭味相投相互吸引,基本上在這幾年的時間裡,大家的活動都會以這個小群體為基礎。
  • 享受孤獨 學會與自己獨處 是人生最珍貴的禮物
    最陌生是兒女們不斷成長,父母們逐漸老去,兩代人之間的鴻溝越來越明顯,彼此不懂,每一次發生不愉快之後,回到各自的房間,各自孤獨。以為長大了找到自己愛的人就會不再孤獨。事實上,有時候兩個最熟悉的陌生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孤獨是加倍的。原以為有愛就有不會再孤獨,歲月無情,兩個無話不談的曾經如膠似漆的人,竟然也會在柴米油鹽家務瑣碎之後,變得懶了起來。真的做到相敬如賓,不爭不吵了。
  • 一位生活在瑞典的華人眼中瑞典人對中國人的真實看法
    那麼真正的瑞典人對中國人是什麼看法呢?首先要說明的是此文的觀點都是基於獨立個人的觀察,並不一定代表整體,而且觀點可能過於真實直接,請抱有超國界主義人士繞行,否則可能引起不快。住在瑞典的唐雅萍對這個話題有很深感觸,她表示:真實情況就是大多數瑞典人不喜歡中國人,儘管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對中國一無所知,他們也不會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