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這首詩也很孤獨,不過他的孤獨別人不懂,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

2020-12-25 塵世曉書僮

我們生活在這麼一個凡人堆裡,總會在某個時刻感動孤獨,畢竟這是情感世界裡最直觀的體現,特別是一個人的時候那種孤獨更是如影隨形。可能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只要感受到孤獨,那就會很痛苦。不過對於古代的詩人來說,他們有的時候卻是很享受孤獨,一個人的時候可以靜下心來,盡情地享受短暫的空閒,可以去思考更深沉的東西。

那麼說描寫孤獨的詩作,非中唐詩人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詩也是被稱為最孤獨的一首詩,不過還有很多的詩人同樣寫過這種很孤獨的作品,但是只有李白在描寫這類作品是與眾不同,儘管他也會孤獨,也會難過,可他筆下的孤獨與別人不一樣,更多的時候還是在享受孤獨,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李白比較孤獨的作品,自然要數這首《獨坐敬亭山》,在這首詩中,他同樣把內心的孤獨,還有骨子裡的憂愁,全部寫進了作品中。可是我們讀過之後,又會發現李白其實是在享受孤獨,雖然生活中他也不太如意,可是當他一個人獨自坐在敬亭山時,還是喜歡那種一個人身處異地他鄉,漂泊的生活,這也正是李白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儘管自己很傷感,很是孤獨,可是在孤獨面前,他還是比較享受。

《獨坐敬亭山》唐代:李白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五言絕句,寫得也是極為傷感,但是總體上來說,李白所體現出來的孤獨,它更多的還是很享受,一個人雖然身處外地,沒有一個親人,也沒有一個朋友,可是他一個人坐在山中時,則是想到了很多的往事。但是在這首《獨坐敬亭山》中,所描寫的那種孤獨,完全不同於柳宗元的《江雪》,要知道當時的柳宗元在創作這首詩時,人生正是陷入了困境,處處不如意。

李白在寫這首詩時雖然同樣陷入了困境,由於到達了長安之後,他又被人排擠,於是選擇了離開長安,開始過起了漂泊異鄉的生活。可是他並沒有把那種憂愁,還有對於人生的無奈,融入進作品中,所描寫得也只是當時內心的感受,這也正是李白與柳宗元所不同的一個地方。生活儘管也是不如意,可是李白並不會感動孤獨,更多的時候還是很享受,這也就是為什麼李白的詩能夠一處打動我們的原因。

開篇的第一二句李白就寫得很孤獨,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這兩句的確很傷感,可是再結合下面的兩句,我們就會發現,李白所描寫出來的這種孤獨,更多的時候還是一種享受,他並不是真正孤獨;那這兩句詩也是比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整個山上的鳥都飛走了,所有的鳥兒正在悄悄地離開這山上,天上的雲彩也是很孤獨,在那藍天中獨自移動,看上去很悠閒的樣子。

最後兩句同樣很孤獨,可是這樣的一種孤獨,更多的還是一種享受,所以讀來並不會讓人覺得很傷感,「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我現在一個人坐在這山上,面對著這層層疊疊的群山,可是我們彼此相看並不會討厭,而且眼前只有那敬亭山。這兩句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也使得這首詩更加的張力,讀來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孤獨有的時候是一種享受,有的時候是一種真正的孤獨,但是無論我們怎麼去理解,只有內心最清楚,而李白正是抓住了心理變化,以此來告訴世人,他儘管很孤獨,可是此時此刻,他並不會在意,畢竟對於他來說,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獨自坐在這敬亭山,但他並沒有過多的憂愁,相反能夠有這片刻的安寧,那也是人生中的一種享受。

相關焦點

  • 李白這首詩從字面上理解會覺得很孤獨,其實更多的是一種享受!
    他的詩作往往可能只有寥寥的數語,但是同樣的在詩作中,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李白詩作的一大特點。唐朝的詩人多如牛毛,可偏偏李白可以成為仙,這也不得不說,他的詩好,充滿了豐富的內涵,以及深刻的思想性,無論是讚美田園風光的田園詩,還是充滿了哲理的詩作,他都信手拈來,好似喝了幾口酒之後,立馬一首詩就寫好了,給人一種很從容的感受。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可以說是把孤獨寫到了極致!
    那麼就是一種心情,一個人讀詩,可以從那些詩歌中感受到詩人的悲歡離合,這也就能夠引起自己的共鳴。文學就是這樣,如果一部作品,或者是一首詩,無法打動你,無法引起你心靈上的共鳴,那麼即使別人說寫得再好,你也會覺得很寡淡。所以有時候一首詩的好壞,還是要看它能不能打動我們,能不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
  • 李白很孤獨的一首詩,可以比肩柳宗元的《江雪》,通篇充滿了憂愁
    不過李白的詩也自成一派,寫得很是大氣,讀來讓人讚嘆不已。所以無數人喜愛李白,不僅喜歡他的詩歌,還喜歡他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一個人能夠活成李白那樣,那也是一種幸福,不過對於絕大部分的世人來說,僅僅是「功名」二字,便是能夠把人壓垮,一生都背負著這種負擔。
  • 李白一個人登山,寫下大唐最孤獨的一首詩,成了千古名篇
    在當時的時候,就有天下誰人不識君,不過李白也懂這個道理,樹大招風可不好。就算李白打算低調做事,但是唐朝仰慕李白的粉絲們卻不能答應,拉著他喝上幾壺酒。所以李白這一生從來沒有缺過酒,怪不得有酒劍仙的稱號。在李白歲數大之後,已經看慣了春花秋月,他還能把少年心保持住嗎?
  • 李白《獨坐敬亭山》與柳宗元《江雪》,您喜歡哪一種孤獨?
    前言有人問:李白的《獨坐敬亭山》與柳宗元的《江雪》哪一首更孤獨?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是兩種不同的孤獨。柳宗元的孤獨,透著一種寒意,一種冰天雪地中走投無路的失落;李白的孤獨,卻有著青山碧水間行藏在我的瀟灑。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
    這首詩整篇突出一個「獨」字。愛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吐出來。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間,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一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恰恰就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
  • 李白這首詩只有20字,卻成為史上最孤獨的詩,字字落到心坎上!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和杜甫並稱為當時的「雙子星座」。相信熟悉李白的讀者都知道李白一生非常豪放、灑脫,愛作詩、愛飲酒。提到李白我們都會想起「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美;想起「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氣勢。但是,就是這樣的詩仙,他也有心中無限感慨、無奈孤獨的時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李白的一首非常孤獨的詩。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月下獨酌:一人一月一場醉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詩。小編不知道大家對於唐詩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但小編一直都很喜歡詩歌中的那種不同於一般的感情。所謂讀詩,其實讀的更是一種心情。在詩歌中感受到詩人的悲歡離合,引起心靈的共鳴。因此詩的好壞從來不在於辭藻的華麗或優美,而在於感情的表述和寄託。正是因這樣的感情交流,古代的唐詩宋詞等文學作品才能在今天依舊被人喜歡和追捧。在人的眾多情感狀態中,『孤獨』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的。
  • 詩詞納涼:李白放浪、王維禪意、陸遊享受、孟浩然孤獨
    烈日炎炎,出門在外,如果能,尋一處陰涼,飲一杯冰水,再痛快不過。古人云,望秋雲則神飛揚,臨春風則思浩蕩,那麼夏天呢?炎炎夏日,日長慵懶,詩人們難道真的就「睡起無情思」嗎?縱觀夏日詩篇,總逃不開「納涼」二字,在這炎炎夏日,他們都渴望尋找一處「涼」,反倒讓他們的夏日詩篇中生出一股清涼禪意。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是一篇他的內心獨白。這首詩整篇突出一個「獨」字。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恰恰就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原文】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唐詩裡無比孤獨的一首詩,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把孤獨寫絕了
    那麼說起唐詩,並不是一兩句話,便是能夠說得清楚,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推薦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可以說是把孤獨寫絕了。小編要推薦的這首唐詩,便是馬戴的《灞上秋居》,相信有一些朋友讀過這首詩,有一些朋友,可能連聽到沒有聽過,那麼下面就來與大家聊一聊這首詩。
  • 孤獨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五首最孤獨的詩,詩人把孤獨也變成了美
    孤獨是什麼?有認為孤獨是一種傷,也有人認為孤獨是欲蓋彌彰的表現,但還有人認為孤獨是一種享受。而對於詩人來說,他們能把孤獨化為美麗的詩詞。這樣孤獨就不再是孤獨,那是一種美的享受。這才是孤獨的最高境界。接下來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來欣賞這五首孤獨的詩吧!
  • 孤獨行者華晨宇:三首歌聽懂他的孤獨
    在蔓延的隧道中,我們的思緒逃不過心中的圍牆。這首歌源於2016年華晨宇的一次國外旅行。然後,《在路上》誕生於沒有光的清晨,心底清澈,思考著人生。這首歌,不但有孤獨,還有深深的感情。似乎很無助,似乎很無奈,華晨宇描寫出了當時他的心境。而這種描寫,很真實。看著出口,整理行裝,看著天對自己說,不要怕,往前走。
  • 史上最孤獨的詩,被收入小學語文課本,短短20字,卻飽含千萬孤獨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孤獨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但你可否知道最孤獨的詩,是哪一首?這首詩我們大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就接觸過,當初讀來並無太多的感觸,如今再讀,卻發現此詩中包含著千萬孤獨。這首詩通俗易懂,從字面意思就能感受到,在那一片萬籟俱寂、冰天雪地中,鳥兒飛盡,尋不見人的蹤跡。只見江面上漂著一葉孤舟,孤舟上有一老翁,穿著蓑衣,戴著鬥笠,獨自在江心垂釣。讓人油然而生一種空洞、孤寂之感。
  • 經歷人生大起大落,李白登上高山寫首詩,20字寫出孤獨的至高境界
    筆者本期要介紹的李白登上高山寫下的這首千古名作就是其中之一,可謂是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這首詩前兩句描寫的是詩人所見之景。他所遭受的冷遇,乃至於現在的這般悽涼境地,都是人之無情所導致的結果。有道是「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筆下的所有景物其實都是為了抒發內心的情感,這首詩說到底也不是什麼寫景詩,所以詩人並沒有對於敬亭山的讚美之語,只是借著這些景物來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無奈和寂寥。
  • 韋莊夢中驚醒,寫下一首孤獨的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字字入心
    「孤獨」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不速之客,無論是在喧囂的宴會上,還是在寒冷寂靜的深夜裡,「孤獨」總會莫名其妙的來臨。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你只有學會面對孤獨,理解孤獨,享受孤獨,你才能夠明白人生的真正意義。千年前的一個夜晚,唐代詩人張繼落榜了,他在姑蘇城外的一艘客船上寫了著名的《楓橋夜泊》。其實在唐代像他一樣難以入睡的還有韋莊,韋莊不是因為落榜,而是因為漂泊。
  • 海子逝世30周年:人生最高級的活法,是學會享受孤獨
    你可能聽不懂歌詞表達的情感,但聽後一定會久久不能釋懷。 在網易雲音樂的這首歌曲下面,有這樣一條評論: 詞者臥軌去,曲者自縊亡,歌者雙眼盲,聽者獨斷腸。 在這首婉轉動聽的歌曲背後,藏著太多不為人知,又令人斷腸的故事。
  • 古詩詞中最孤獨的7首詩,每一首都無比悽涼,將孤獨寫到了極致!
    點評:柳宗元的這首《江雪》一直都被讀者奉為最孤獨的詩篇,說實話千年來還真沒幾首詩詞能超越它。詩人僅僅用了20個字便勾勒出一幅無比孤獨的景色,整個畫面幾乎毫無生機,只有一個孤獨的老人在冰天雪地獨自垂釣。相信無論是誰讀了這首詩,都會被詩中這悽冷的氣氛嚇到,詩人能營造出如此孤獨的境界,也足以證明其內心世界是何等的孤獨絕望,真是讓人感嘆不已。3、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宋代: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詩人寫得無比孤獨,讀了令人百感交集!
    唐詩對於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應當說這也是我們最早接觸到的傳統文化;那麼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幾千年來,有了各種各樣的文學題材,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要屬唐詩最為輝煌。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這首詩,那是再熟悉不過了,在這首詩中,詩人營造出了一種非常高遠的意境,同時又是非常的孤獨。《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這首詩是李白失意之作,《慶餘年》範閒為何背他?作者用意不簡單
    人在成功的時候一定要及時享樂,不要等到有一天時不我待了,拿著空空的酒杯只能孤獨的面對月亮。 我是個有才的人終究會有大用處的,就好比散盡的金錢還會回來一樣。如果說前面兩句排比句把讀者帶到了一個悲傷的氛圍,那麼這兩句詩就可以比喻成強心針,在面對巨大的挫折之後,作者還能樂觀的寫出這樣兩句鼓舞士氣的詩來,不得不說李白內心是豁達的,靈魂深處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