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做「窮」父母,金融圈「頂流」教你培養孩子的大格局觀

2020-09-03 走進書適圈

知乎上有個熱帖「貧窮會讓孩子感到自卑嗎」,引出了14125個回答。高贊回答都認為「會」。大多數帖子都回憶了常年撿親戚的舊衣服穿、鞋子穿破了也沒法換、連軸轉打工賺學費等等讓人心酸的往事,但窮帶來的最大問題卻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對孩子性格、眼界、格局的影響。

這可以說是窮引起的,但物質上的窮只是間接原因,本質還是精神上的貧窮:認為自己和孩子沒有資本去承擔孩子可能會犯的錯誤。


除了這種顧慮,還有一種窮體現為:父母樂於以自己的經驗來為子女劃道道。這並不局限於貧困家庭,很多經濟條件不錯的父母也有這種「窮」:在格局上太「窮」,看不到時代的劇變,還在以過去的經驗來對付未來,所以他們覺得沒有必要去嘗試。


試錯,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孩子也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起來的。相比起學習成績、賺不賺錢,擁有敢於試錯的能力和機會,才是孩子應對未來挑戰的最強底氣。咱們千萬別做「窮」父母。


橋水創始人、《原則(繪本版)》作者瑞·達利歐提出,犯錯才能更好地應對現實。




試錯要注意什麼


孩子通常充滿想像力,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試錯會給予他們充分了解自我、體驗世界的機會,獲得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一定要密切關注,給予幫助,有很多細節上的問題需要提醒孩子注意,同時有很多「坑」父母自己也不能踏進去。


不要因為孩子嘗試失敗了而懲罰他


孫儷曾經在微博中曬出她的兩個小孩等等和小花在牆上塗鴉。這可能是很多父母無法忍受的。但鄧超認為「牆紙可以換,靈感被抹殺掉就沒有了」。這種態度太難得了。

很多父母不是這樣想的。他們嘴裡說著「多試試」「不怕錯」「發揮創意」等等,但實際上忍耐不了多久,很容易在孩子犯錯以後會大發脾氣,大吼大叫,甚至有些可能會動手打孩子。


這樣的事情多發生幾次,孩子要麼是再不敢去嘗試了,要麼是在犯了錯之後,只想到隱瞞、撒謊,以逃避懲罰,而不是從錯誤中成長。


在這種試錯就可能會挨罵、挨打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尊、自信受到嚴重打擊,思維也被禁錮,使得見識少,格局小,眼光、判斷能力很有限,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膽量怯於嘗試,只能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工作,過著不滿意的生活。


其實孩子小的時候試錯機會最多,成本也最小,也最能培養他們的試錯思維,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營造出鼓勵犯錯的氛圍,讓孩子知道父母支持他去嘗試,只要他努力去做,就算做錯了,也不會有什麼懲罰。


學會「正確地失敗」


達利歐曾經坦言:

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既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東西,也知道如何正確地失敗。「正確地失敗」是指,能夠在經歷痛苦的失敗的過程中吸取重要的教訓,從而避免「錯誤地失敗」,即因為失敗而被踢出局。


是的,失敗的確很可怕,但真正可怕的是盲目地失敗,不總結教訓,一次又一次在同一個地方失敗。所以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應該教導孩子,告訴孩子錯在什麼地方,下次應該如何改正。這樣做是讓每一次失敗都不白費,這樣孩子可以少走彎路,付出更少的代價,就能成功。大家都說,「名師出高徒」,也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所以如何指點孩子從失敗中學習,就非常關鍵了。


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曾經這麼描述過他的火箭回收計劃:


2002 年,為了解決太空運輸問題,我成立了SpaceX。當時跟我談過的人,都勸我不要做,有個朋友還特別去找了火箭爆炸的影片給我看。他其實也沒錯,我從來沒做過實體的產品。所以一開始真的很困難,火箭發射連續失敗了三次,非常煎熬。


但我們從每次失敗中學習,終於在 2008 年的第四次發射成功,讓獵鷹一號進入地球軌道,那時我已經用光了所有資金,幸好成功了。


達利歐也在自己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遭遇重大失敗,導致被迫遣散所有員工,還跟父親要了4000美元過日子。但也正是從這次失敗中,達利歐悟出了幫助他成功的原則。


金融圈的「頂流」分享最核心的原則


鼓勵試錯、接受失敗、從失敗中學習,這些都是觀念上的轉變,可能並不是很難。但試錯一定要講究方法,而不是一味蠻幹,這樣是白白浪費機會,更談不上得到什麼有用的經驗了。


我有一個極好的方法,與大家分享。對衝基金公司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提出的「成功的五步流程」,來自他2020年剛剛出版的《原則(繪本版)》。


達利歐認為要通向成功,需要遵循「五步流程」。這五步很好地解釋了試錯的全過程:

「五步流程」

1.有明確的目標。

2. 找到阻礙你實現這些目標的問題,並且不容忍問題。

3. 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4. 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5. 做一切必要的事來踐行這些方案,實現成果。



2018年,達利歐的《原則》上市,達利歐將自己人生經歷、經歷的挫敗、由此得出的感悟全部寫了下來,這些都是他的成功秘訣。剛才提到的《原則(繪本版)》就是達利歐對《原則》的漫改版,他以漫畫的形式「分享幫助我成功的最核心的原則」。


成功的五步流程正是其中核心內容之一。剛才說了,達利歐自己就是從失敗中東山再起的,所以他非常贊同在試錯中學習和進步,他曾說過:「我做事的方式是試錯:犯錯,找出錯誤原因,總結出新的原則,最終成功。」


在五步流程的第1步中,達利歐就特別強調了,前方總有適合你的精彩道路,要找到它們,你只需好好反思,在反覆試錯中學習,並下定決心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對於失敗,他是這麼說的:「我們每個人都會遭遇挫折。它們有可能毀了我們……也有可能極大程度地幫助我們進步, 這取決於我們如何應對挫折。」


一開始,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可能不是很適應這樣的流程,但只要完整地履行了這些步驟,很快就能熟練地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以後再試錯,更容易成功了。


《原則(繪本版)》還說了更多關於試錯的關鍵點,包括獨立思考、為什麼要尋找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以及我們的目標應該設定為什麼等。這些奧秘都等待著父母與孩子一起揭開,希望父母能藉由這本書,與孩子談談人生。


作為一本認識人生、看懂人生的圖書,《原則(繪本版)》得到了十多位教育領域大咖的背書。


此外,為了更好地理解書中內容,輔助孩子獨立閱讀,我們特地邀請了少兒節目主持人金龜子為孩子們錄製了音頻導讀課。(隨書附贈的書籤可免費兌換、收聽。)



同時,達利歐還細心製作了高清動畫片,以影音的方式講述了整本書,更好理解。而且特地準備了三個版本,還親自獻聲英文版。



未來實在難以預測。現在知識迭代升級的方向、速度一再刷新我們的認知,比如我們現在離不開的掃碼支付,幾年前還難以想像。無論現在傳授孩子什麼具體技能,也無法保證在將來是否適用。



《原則(繪本版)》希望經由達利歐的親身感悟,將面對挫折的平常心、從失敗中學習的能力傳遞給孩子,保護孩子應對一切挫折,勇敢去挑戰自己,這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今晚(8.14)8點!華爾街投資大神、橋水基金創始人、百萬暢銷書《原則》作者瑞·達利歐,還將做客【咪咕中信書店 雲上大講堂】直播開講,分享成功最核心原則!登錄咪咕中信書店APP即可觀看直播。

相關焦點

  • 窮父母,面對孩子什麼是你深感無力
    雖然「窮」讓自己辛苦,做一個「窮父母更辛苦但他們有不輸於人的努力和堅忍,他們會通過努力給孩子和同齡孩子一樣的教育環境,當孩子問我:「我們是不是很窮」聽到孩子這麼問我,我的神情會立刻變得嚴肅,我蹲下身子跟他說「你怎麼想起來問這個問題?」他會回答說他們班裡同學有某某東西而他沒有,或者說他去他們班同學家裡,他們家好大好漂亮云云。
  • 男孩別再窮養,想讓孩子有出息,家長要培養孩子這3個品質
    老一輩的人常說「窮養兒子富養女」,但很多家長都誤解了其中的含義,有些二胎家庭為了體現窮養兒子零花錢也不給,需要就得自己做家務來掙,有活就讓兒子幹,女兒倒是真正做到了富養,什麼也不幹,兩個孩子有了矛盾也是不管原因都是兒子的錯,真正把「窮養兒子富養女」做的淋漓盡致。可是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可取嗎?
  • 窮人家的父母可以教給孩子兩樣無價之寶
    物質條件只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錦上添花,但絕不是主宰孩子未來的法寶。金山銀山也有花光的一天,所謂富不過三代。那作為窮人家的父母,給不了孩子好的物質條件,給不了多餘的錢,能給孩子什麼呢?1.父母可以窮,可以沒文化,但一定要重視文化,重視閱讀的力量,早早的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 7歲孩子:爸爸我們家裡很窮嗎?聰明父母這樣回復對孩子成長更好
    7歲孩子:爸爸我們家裡很窮嗎?聰明父母這樣回復對孩子成長更好 其實經常在育兒裡面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男孩要窮養,女兒要富養。對待男孩要求高一點嚴格一些,少給錢花;對待女兒像公主一樣對待,買好的穿好的。窮養的男孩其實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富養女孩,是對女孩文化修養的投資。
  • 忠告父母:只要家裡不是太窮,就別在這幾方面省錢,會毀掉孩子
    導讀:忠告父母:只要家裡不是太窮,就別在這幾方面省錢,會毀掉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忠告父母:只要家裡不是太窮,就別在這幾方面省錢,會毀掉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提醒父母:如果家裡不是很窮,就別在這些方面節省,影響孩子一生
    導讀:提醒父母:如果家裡不是很窮,就別在這些方面節省,影響孩子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提醒父母:如果家裡不是很窮,就別在這些方面節省,影響孩子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窮養?富養?都不如父母這樣從根上預防「未斷奶」
    「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一直是家長們爭論的焦點,有不同的觀念。在孩子金錢觀的教育上,大家容易走向兩個有偏差的方向。1、父母跟孩子哭窮有的父母覺得,跟孩子哭窮,可以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品質。但是,跟孩子哭窮也是有一些弊端的。家長給孩子灌輸「我們很窮」的思想,容易讓孩子對金錢產生迫切的渴望。
  • 孩子是否應該窮養?從來不敢跟父母要錢的孩子:窮是一種自卑
    一直以來「男孩子要窮養,女孩子要富養」這句話都被很多家庭信奉為教兒聖典,被認為是真理一般的存在。誠然,適當地窮養能夠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培養孩子節約和自立自強的性格。但是一直給孩子灌輸「窮」的觀念是否真的是正確的呢?
  • 帶娃去小姑子家,卻被嫌棄「窮酸教養」,人窮時別帶娃亂走親戚
    慢慢結婚後就一直在家看孩子,又因今年疫情的緣故,唯一有收入的老公也下崗了。之前掙的那點錢還不夠每月還貸款的,所以生活壓力確實有點大。前段時間,小姑子讓他們一家去家裡坐坐,說是最近他們廠裡缺人,想讓慢慢老公過去幫忙。慢慢去時挺開心的,結果到了之後卻一肚子氣。因為小姑子各種嫌棄她兒子,說她把小侄子教的一股窮酸相,沒有一點教養。
  • 你還在教孩子省吃儉用?「窮養」的含義絕大多數父母都理解錯了
    於是,現在的80後90後爸媽,重新提出「窮養」的教育理念,希望培養孩子艱苦奮鬥的吃苦精神,於是讓孩子省吃儉用,堅決不嬌慣孩子「買買買」的毛病。可是,這樣一來,幾年以後卻發現,這樣的「窮養」並沒有產生預想的效果,反而使孩子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 「媽媽,我恨你!」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千萬不能這樣做!
    當你的孩子,向你提出這樣的要求時,你是怎麼回應的?「你知道我和你爸賺錢多辛苦嗎?整天就知道跟我要錢出去玩,一點都不知道節儉!別人家有錢,我們家比不起!」我相信,說出這樣話的家長,80%的可能不是家庭經濟困難,而是在向孩子「哭窮」。「窮養」孩子的心理在作祟,尤其是此情此景下,你對孩子一聲聲的抱怨,讓孩子深陷自責,更是倍感低人一等。
  • 《富爸爸窮爸爸》:別讓孩子輸在財商上
    「你只管讀書,其他的事不用擔心」到底錯得多離譜12歲的天天期末考試考得好,父母心裡樂開花,立即砸錢獎勵:「寶寶你想買啥都行!」13歲的阿彤很早就懂事了,看到爸媽幹活辛苦,學習之餘也琢磨著自己能做點什麼減輕他們的負擔。被父母知道後,立即遭到阻攔:「你只管讀書,其他的事不用擔心!」這一幕幕,很多家長都不陌生。
  • 孩子要窮養還是富養?培養孩子金錢觀,是成長重要一步
    但是在我育兒多年的經驗中,我覺得很多人理解錯了「富養」「窮養」到底是什麼內涵。所謂「富養」不只是簡單的認為物質滿足感,而是孩子精神世界的豐富,擁有「富養」模式教育出的孩子更能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愛與關心,體貼家長,而不是只知道伸手要錢。「富養」和「窮養」都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有合適的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有正確的價值觀。
  • 孩子窮養和富養都會有利弊,培養孩子的消費觀念,別等大了後悔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每個父母都希望給自己的孩子一個美滿的生活,在寶寶來到人世的時候,父母都會為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條件而努力,老人常說:女兒要富養,兒子要窮養,現在父母不管家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會將最好的給予他們,但是窮養的孩子長大就一定知道節儉嗎?富養的孩子長大了就會不再羨慕別人嗎?
  • 「窮養」的女孩,身上4個特徵一眼就看得出,別因為錢毀了孩子
    "窮養"和"過度窮養""窮養"指的是讓孩子吃苦、受到挫折,培養堅韌有擔當的品質。"窮養"觀念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錢,即使家裡有錢,孩子也不能將其作為人生的依仗,要懂得靠自己。
  • 「父母要對孩子大方點」,育兒師忠告,窮養會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
    被窮養過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有育兒師曾說:窮養後的孩子,自卑會刻進骨子裡,父母應該對孩子大方一點。節省一點的生活本沒有什麼錯,但窮養後孩子們產生的思維模式,父母是無法控制的,而這也是最恐怖的。窮養的本質應該是杜絕孩子們貪圖享受的想法,不是一毛不拔,也不是以「為你好」的口號傷害孩子,家長可千萬別把孩子「養窮」了。
  • 父母千萬別錯過孩子成長關鍵期,這8點建議幫你培養優秀孩子!
    除了孩子,其實父母也需要教育和成長。為了把孩子培養得越來越優秀,這8條建議,每一位家長都該了解。生了孩子,你就不能&34;別錯過孩子發展的關鍵期無論你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孩子,你都沒辦法反悔或者&34;。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有好未來。
  •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Dr.魏說,千萬別做「直升機型父母」
    魏的這本《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把這些能力歸結為大腦的5個方面: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創意腦。他從這5大方面入手,教你如何根據孩子的大腦發育規律,培養發展孩子相應的能力,讓他們能更好地適應未來,迎接未來。本文只是在閱讀全書的第二部分情緒腦中的一個小章節中,所產生的反思和感想。希望能對有相同困惑和迷茫的父母一點小的啟發和幫助。
  • 被「窮養」大的孩子,往往逃不掉以下結局,尤其是女孩子
    之前,父母們有關於「窮養」和「富養」的教育方式,爭論不休。然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大概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身邊很多過來人都告訴我:時代不同了,能「富養」孩子,就千萬別「窮養」孩子。原因是,被「窮養」大的孩子,往往逃不掉以下幾種結局,尤其是女孩子。消費觀念落後,買東西只關心價格,不懂享受生活其實,不管男孩女孩,但凡被父母「窮養」過的孩子,大多在消費觀念上與正常養大或者「富養」大的孩子,有明顯不同。
  • 心窮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言行,決定了他未來的底色。心窮的父母,如何能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是父母的續集,心窮的父母,註定養不出內心坦蕩的孩子。若父母沒有覺知,把匱乏感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未來跟金錢的關係也將沉重而艱難。」父母心窮帶給孩子的,不僅是格局上的狹隘,更是心中永遠填不滿的溝壑。豆瓣上有個帖子:「父母的哪些行為給了你不可磨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