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龍昌:「村社合一」增活力 產業發展有動力

2021-01-08 天眼新聞

2019年以來,福泉市龍昌鎮楓香樹村圍繞「三變」改革,探索實施「村社合一」發展機制,有效激活農村資源要素,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實現了村集體與農民群眾抱團發展,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集體增實力、村級組織增活力」的產業發展新路。

近段時間,龍昌鎮楓香樹村楓香樹壩區一派繁忙,每天都有二三十名群眾在地裡忙碌,翻犁、除草、起壟土地……大家分工明確,有序地為大福姜的下種做足準備。

「我這段時間一直在村裡的合作社打工,做了十幾天了,在這裡幹活一天下來能夠有80元錢的收入,在這裡打工還是挺好的。」

楓香樹村舊堡組村民程永珍把自家土地流轉給村裡的股份制經濟合作社後,她就具備了合作社股民和基地務工人員「雙重身份」,能夠拿到雙份收入。

楓香樹村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助推壩區產業發展,由福泉市福供電子商務公司和村級股份合作社承接種植訂單,農戶與村級合作社籤訂銷售訂單,以土地入股,既能在壩區務工,又能拿到分紅。

「承包這個土地種植大福姜有保底回收價,有收購訂單,我種出來不愁銷路,除去各項成本,一畝地可以賺3000塊錢左右,挺划算的,今年種植大福姜我還是挺有信心的。」 今年,當地村民谷成碧從合作社承包了260畝土地發展大福姜種植。

大福姜種植只是楓香樹村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去年,仙橋鄉種植大戶趙發啟、歐陽水霞夫婦就與合作社籤了合作訂單,發展200餘畝蔬菜種植,在保證收益的同時還帶動當地群眾務工就業,今年夫婦倆又追加了300畝訂單茄子種植。

「今年與福泉市供銷社有茄子訂單,他們保底價是0.4元一斤。每畝保產量是12000斤以上,隨行就市進行收購,所以今年我又增加了300畝。」歐陽水霞說。

土地變股權、農民當股東、既能拿工資、還能得分紅,這已成為楓香樹村村民發展產業的常態。自2019年村裡實施「村社合一」發展模式後,全村944戶群眾共流轉土地1.8萬餘畝,通過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組織實施產業帶動增收,共惠及村民3300餘人。

「下一步,我們將以股份經濟合作社為總引領,在每個村民小組成立分社,盤活各類資產,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老百姓和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抱團發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龍昌鎮楓香樹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童守軍說。

福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韓慧惠 李正芳

編輯 康智波

編審 韓瑋 張永恆

相關焦點

  • 福泉龍昌楓香樹村:四個「硬招」推動「村社合一」發展
    為積極探索脫貧攻堅成效後續鞏固提升,切實加快鄉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福泉市龍昌鎮楓香樹村採取「村社合一」發展模式,通過建制度、引人才、招夥伴、建基地四個「硬招」,進一步規範股份經濟合作社,實現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建制度,管理規範化。
  • 福泉龍昌:統籌謀劃凝聚鄉村振興合力
    充分利用好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為契機,積極引導轄區農戶種植高效作物,發展農業產業化,堅持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引導「大福姜」、「特色辣椒」、「金谷福梨」、「矮化銀杏」「高質紅薯」等經濟作物種植。推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四雙」發展模式,以倉盈灣、雲霧兩個500畝以上壩區以及麻界200畝以上壩子為重點,全面抓實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地方農特產品聚集發展,完善並延伸農特產品產業加工鏈條,提升價值鏈。
  • 福泉龍昌楓香樹村:上下求索 漾起鄉村治理層層「漣漪」
    漫步福泉市龍昌鎮楓香樹村,上百畝辣椒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一棟棟別具特色的鄉村小樓平地而起,錯落有致……日新月異的田園風光,讓人感到分外生機盎然。    楓香樹村位於龍昌鎮北面,距福泉市區12.6公裡,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2戶373人。
  • 福泉至龍昌和鳳山的城鄉公交開通了!
    據了解,此次開通的馬場坪至鳳山城鄉公交線路為21路,有8輛公交車雙向運營,每30分鐘一班,共9個站點;福泉金山至龍昌城鄉公交線路為25路,有10輛公交車雙向運營,每20分鐘一班
  • 「村社合一」抱團發展帶動農戶增收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村社合一」抱團發展帶動農戶增收昌圖縣四合鎮後五家子村賦興水稻種植合作社採取「村社合一」的形式,將村內330畝地流轉,並得到四合鎮388名貧困戶共100.44萬元的扶貧資金注入。聶國軍介紹水稻長勢後五家子村以前是四合鎮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的村,為了鼓勵「村社合一」發展,四合鎮黨委根據賦興水稻種植合作社的規模,將鎮裡的一部分扶貧資金注入到合作社,這100.44萬元也將帶動鎮內貧困戶早日脫貧。11日一大早,村內種植水稻的村民們早早來到後五家子村村部,我市高級農藝師張國巍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一堂水稻種植中期的防蟲防害課程。
  • 三角坳村:「三社合一」培育壯大柑橘產業
    懷化新聞網訊 「沒想到短短一個上午,就達成認購意向和認購的產品共計400多萬公斤,這得益於『三社合一』的幫助,供銷合作社真正為農業發展服務。」11月21日,麻陽隆家堡鄉三角坳村三王和順柑桔橘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興奮地說。
  • 榆社縣社城村:產業發展有活力 鄉村振興有動力
    「國家關心農村發展,我們不光要脫貧更要致富。」鄭留英笑著說。社城村是晉中市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全村有692戶1604人,僅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381戶987人,佔全村人口的一半以上。「全會提出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就要求農村產業發展更持久,更有生命力,體現在鄉村治理上就是要求我們將『黨小組設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黨的活動開在產業鏈上』。我們將以花卉、設施蔬菜、中藥材種植等主導產業劃分六個產業黨小組,選拔「黨員致富帶頭人」擔任組長,實現「帶頭服務」與「發揮作用」的深度融合。」村委主任張建軍說。
  • 「聚焦黔南「村社合一」現場觀摩會」都勻:「三抓三強」推動「村社...
    觀摩代表兵分兩路,走進黔南十二縣市區,探各地「村社合一」經驗做法,訪基層組織發展成果;在觀摩中互學互鑑,在交流中促進提升;深入學習全省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業務培訓會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現場觀摩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關於「村社合一」集體經濟政策措施,推動黔南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 上下求索 漾起鄉村治理層層「漣漪」——福泉龍昌楓香樹村環境治理...
    福泉市龍昌鎮楓香樹村,上百畝辣椒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一棟棟別具特色的鄉村小樓平地而起,錯落有致……日新月異的田園風光,讓人感到分外生機盎然。近年來,該村作為福泉市委組織部的定點駐村幫扶點,在駐村工作隊與村支兩委的「勠力同心」下,通過抓班子建設、抓產業發展和抓責任落實等舉措,上下求索,不斷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
  • 「聚焦黔南「村社合一」現場觀摩會」甕安烏江村:「6+6」鑄就黨群...
    觀摩代表兵分兩路,走進黔南十二縣市區,探各地「村社合一」經驗做法,訪基層組織發展成果;在觀摩中互學互鑑,在交流中促進提升;深入學習全省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業務培訓會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現場觀摩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關於「村社合一」集體經濟政策措施,推動黔南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發展產業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發展產業增活力 華麗蛻變展新貌 2020-12-2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泉鳳山:黨建引領縱深推進壩區產業發展
    福泉鳳山:黨建引領縱深推進壩區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20 00:19:25      來源:黔西南日報   福泉市鳳山鎮聚焦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 產業激發新活力 文化教育增動能
    本文轉自【光明網】;【脫貧攻堅·東西部扶貧協作】 產業激發新活力 文化教育增動能——北京市西城區幫扶內蒙古喀喇沁旗、鄂倫春自治旗脫貧紀實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高平 董城>2017年以來,北京市西城區以「紅牆精神」、首善標準,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攜手奔小康,準確把脈、精準發力,一項項好政策、好點子,一批批好產業、好項目落地開花,助力兩地脫貧摘帽,譜寫了北京、內蒙古守望相助、團結一心抓脫貧、促發展的生動篇章。
  • 章莊鋪鎮欣榮村:「三社合一」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欣榮村以「三社合一」為抓手,通過產業振興壯大集體經濟收入,讓村民腰包鼓起來。同時,加大美麗鄉村建設,讓貧窮落後的村容村貌向更美、更靚轉型。山清水秀新畫卷,美麗鄉村入畫來。欣榮村變美了,村民們是最大的受益者。六組村民蘇成兵,兩年前還是村裡的貧困戶。如今他已通過養殖業脫貧,還建起了自己的新房。
  • 「寧聚計劃」——34萬大學生為南京創新發展增活力
    2019-03-27 07:11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寧聚計劃」實施第一年,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增幅達60.1%——34萬大學生為南京創新發展增活力
  • 龍昌集團拿下馬來西亞政府大單 成河南製造海外新名片
    據介紹,此次戰略合作會議旨在助推馬來西亞辣木產業成為繼棕櫚樹、榴槤之後,馬來西亞的第三大支柱資源產業。通過與龍昌合作,LMC公司將對辣木產業進行從種植到產品加工的深度整合,打開辣木飼料全新市場,為提升肉蛋雞養殖品質、降低生產成本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 陳峰齊在遊埠永昌調研村社組織換屆工作時強調 選優配強村班子...
    陳峰齊在遊埠永昌調研村社組織換屆工作時強調 選優配強村班子 激活發展新動力 2020-11-23 2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水臺村:「五融五促」 激發黨建「內生」動力
    神水臺村文化旅遊資源豐富,鄉風和諧文明,團結水庫風光怡人,海流圖廟歷史悠久,下轄10個牧業社,總人口1567人,黨員49人。神水臺村在全區、全市有較高的美譽度和知名度,2017年首批被命名為全市「五好三提升」創建示範村,2018年,榮獲「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稱號,2019年,獲評全區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村。
  • 開放市北丨以新興產業激發復興活力,強化產業配套築牢發展基石
    開放市北丨以新興產業激發復興活力,強化產業配套築牢發展基石 2020-12-17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口閔孝:「四強四增」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閔孝鎮以「四強四增」為抓手,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班子結構合理化。嚴格按照選人用人標準,選出一批政治素養好、文化素質高、帶富能力強、群眾威望高的村級「領頭雁」,確保每村有一名大專以上學歷村幹部,並對劣跡前科的村幹部及時按程序進行清退,淨化幹部隊伍,增強隊伍的凝聚力、執行力和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