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 漾起鄉村治理層層「漣漪」——福泉龍昌楓香樹村環境治理...

2020-12-19 天眼新聞

最美人間五月天,淺夏勝春煙。福泉市龍昌鎮楓香樹村,上百畝辣椒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一棟棟別具特色的鄉村小樓平地而起,錯落有致……日新月異的田園風光,讓人感到分外生機盎然。

近年來,該村作為福泉市委組織部的定點駐村幫扶點,在駐村工作隊與村支兩委的「勠力同心」下,通過抓班子建設、抓產業發展和抓責任落實等舉措,上下求索,不斷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

「自下而上」,帶動基層治理「活」起來。該村通過優化組織構架,將全村82名黨員劃分到8個黨小組,覆蓋至16個村民小組,在建好村民組黨小組、自治小組、監督小組「三個組織」的基礎上,全面推行「三組兩榜一規一訓」治理標配和「三議三單三公開」協商民主工作機制,黨小組定期收集村情民意,黨支部適時召開群眾大會決議,推動治理重心下移,不斷擴寬村民議事管事空間,充分彰顯自治活力。並修訂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和組規民約,充分發揮「紅黑榜」導向作用,督促群眾主動遵守法律法規、鄉風民約;同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創建為契機,全面建設完成村、組兩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推進黨的政策理論宣講、志願服務、核心價值觀培育等文明實踐活動,著力構建群眾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德治體系。同時建立健全群眾訴求動態收集機制,依託「三員兩站」(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司法聯絡員;法官工作站、綜治工作站)和村級綜治中心,針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定期開設法制講座、宣講法律法規,引導群眾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用好用活矛盾糾紛多元調處福泉「112模式」,鼓勵有調解訴求的群眾主動提供問題線索,及時解決矛盾糾紛;同時,嚴格按照村寨建設和管理「七堅持七嚴禁」制度,進一步規範農村建房管理秩序,不斷厚植農村法治土壤。

群眾對組級事務舉手表決

「自上而下」,帶動產業發展「舞」起來。強化引導下好「一盤棋」。將全村劃分為16個網格,以網格為單位,全方位宣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關政策,引導群眾種植收益高、見效快的中藥材、精品蔬菜等高效作物,增加經濟收入。建章立制擰成「一股勁」。在做實產業結構調整的基礎上,引導農戶以土地入股形式流轉給合作社,將小型種植戶以社員的方式納入合作社,統一進行招納賢士,將產業發展推向規模化。2020年,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招商落戶楓香樹村規劃年出欄量4萬頭的養殖小區,村、組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分紅,實現全民入股,有效用活了村級土地資源。示範引領帶動「一起幹」。在對村級產業充分探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金絲皇菊」產業,依託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實體化運行,採取「雙保險+雙公司+雙訂單+雙支部」的「四雙」模式,建立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推出「黔福龍皇菊」品牌,通過申請商標註冊和有機認證,採取「線上微商、淘寶+線下農超對接」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銷售渠道、完善產業運作機制。通過合作社產業發展帶動,解決全村就近就業500餘人次,群眾務工及流轉分紅收入近15萬餘元。2020年,在駐村工作隊、市委組織部的幫助下,積極向上爭取100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扶貧資金,用於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推動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實體化、公司化運行。

採摘金絲皇菊

「上下結合」,帶動村容村貌「靚」起來。楓香樹村以「五改五化五引導五教育」為抓手,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村莊環境發生大變化。精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實施村莊亮化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標準化建設村級衛生室、文化活動室和便民超市。常態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組織開展黨員聯繫農戶、黨員戶掛牌、承諾踐諾等活動,實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教育引導群眾形成良好的生產習慣、生活習慣、風俗習慣和家庭教育習慣。同時,定期開展「小手牽大手,家庭衛生評比」活動,適時評選一批廚廁美、居室美、院落美、綠化美、家風美的「五美庭院」,切實治理家庭環境「髒、亂、差、散」現象,推動人居環境實現乾淨整潔有序。切實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深入推進「百寨示範、千寨推動、萬戶創建」鄉村治理工作,依託巖深組、舊堡組依山傍水、風光秀麗和群眾基礎好的特點,因村制宜,打造完成巖深組、舊堡組2個鄉村治理示範點,以點帶面,推動14個村民組建設,預計年底全面實現整村整組推進目標。

開展村莊環境整治

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葉梅

通訊員 吳玉竹 羅陽

編輯 何廣

編審 李濤

相關焦點

  • 福泉龍昌楓香樹村:上下求索 漾起鄉村治理層層「漣漪」
    漫步福泉市龍昌鎮楓香樹村,上百畝辣椒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一棟棟別具特色的鄉村小樓平地而起,錯落有致……日新月異的田園風光,讓人感到分外生機盎然。    楓香樹村位於龍昌鎮北面,距福泉市區12.6公裡,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2戶373人。
  • 福泉龍昌:統籌謀劃凝聚鄉村振興合力
    今年以來,福泉市龍昌鎮根據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工作要求, 按照市委「黨建是核心、自治為依託、陣地為連接、群眾為主體、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基礎」總體思路,全鎮上下統籌謀劃, 積極行動,創新推進,狠抓落實,全鎮切實穩步推進鄉村治理工作。
  • 順德社區鄉村創意文化節上下求索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
    馬岡版畫、黃龍冬瓜、大良魚燈、桃村夏布、潭洲三字經、馬東永春拳、沙頭自梳女故事、中區編織社……2019樂活順德——社區·鄉村創意文化節吸引順德10個鎮街22個社區、鄉村參與,展示順德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成果,有文創、有技藝、有故事、有味道,有傳統與現代、傳承與創新的碰撞。順德是我國最早探索社會治理創新的地區之一。
  • 福泉至龍昌和鳳山的城鄉公交開通了!
    據了解,此次開通的馬場坪至鳳山城鄉公交線路為21路,有8輛公交車雙向運營,每30分鐘一班,共9個站點;福泉金山至龍昌城鄉公交線路為25路,有10輛公交車雙向運營,每20分鐘一班
  • 內外兼修,釋放鄉村治理效能
    九略瑞翼 供圖 鄉村治,百姓安。莆田市委書記劉建洋指出,莆田要結合「黨建+」鄰裡中心建設,探索推進「綜治+」市域社會治理,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努力創建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現代化文明鄉村;要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提前謀劃做好村級組織換屆工作,選優配強基層幹部隊伍,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鬥堡壘。
  • 黟縣:鄉村治理裝上「最強大腦」
    自1999 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地後,宏村鎮每年都要迎來近二百倍於常住人口的中外遊客和全國各地大中小學學生前來旅遊觀光、採風寫生,在促進鎮域鄉村振興、鎮強民富的同時,也給全鎮帶來了治安、衛生、安全、消防、 管理等社會治理各方面的考驗。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在治理中求索創新,一直是宏村鎮取得「全域旅遊」發展、鄉村治理成功的「密鑰」。
  • 【市域治理】「微積分」撬動鄉村治理新格局
    作為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三明市建寧縣高峰村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方法,借鑑「楓橋經驗」,試行積分制管理辦法,小積分帶來大變化,高峰村鄰裡糾紛少了,守望相助多了,鋪張浪費少了,節約再利用多了
  • 福泉龍昌楓香樹村:四個「硬招」推動「村社合一」發展
    為積極探索脫貧攻堅成效後續鞏固提升,切實加快鄉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福泉市龍昌鎮楓香樹村採取「村社合一」發展模式,通過建制度、引人才、招夥伴、建基地四個「硬招」,進一步規範股份經濟合作社,實現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建制度,管理規範化。
  • 東莞鳳崗雁田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5月18日,東莞市鳳崗鎮雁田村舉行「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揭牌儀式,不僅為鳳崗鎮增添一項「國字號」榮譽,也為各村(社區)有效治理提供了不同模式和樣板。 今天上午,在雁田村,鎮委委員鍾慶生及鎮農林水務局、雁田村相關負責人參加「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揭牌儀式。
  • 鄉村治理的「一池活水」
    近年來,雙鳳鎮通過搭建平臺,整合內部資源、藉助外部力量,重點打造以江北村為主的市域治理示範村,充分點燃了「紅色引擎」,調動起村民參與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走出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近年來,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雙鳳鎮依託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縱深推進「全科網格、全域治理」,全力深耕基層網格工作,持續探索鄉村振興、市域治理工作思路,從加強陣地建設、做強基層黨建、做牢治理有效、做精鄉風文明、做實生態宜居,實現產業發展共同富裕。
  • 鄉村治理有十大盲點
    鄉村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和基層治理的主要內容,日益為人們所重視:大量治理資源下沉鄉村,鄉村治理的社會參與度提高,鄉村治理手段更趨現代化,鄉村幹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也穩步提升。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或因治理力度不大,或因治理資源不足,或因治理抓手不靈,一些鄉村治理的痼疾頑症仍然存在,被相關施政者「視而不見」。
  • 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必須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
    第三,堅持和貫徹黨對村級治理的集中統一領導,要把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作為重要工作,改善農村民生,促進農村工作穩步推進,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將鄉村治理上升到新高度,黨的領導下提升現代鄉村治理能力還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法,打造現代化的治理格局,整合鄉村治理的能力,制定專門的鄉村治理體系,營造鄉村治理的良好社會環境。二.
  • 鄉村治理新範本在哪裡?學學「象山模式」
    來源:半月談今年6月,全國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在浙江寧波象山縣召開。歷經10年實踐的象山「村民說事」制度把協商於民、協商為民落到實處,不斷提高村級治理能力和水平,創造了被譽為基層治理典範的「象山模式」。「村民說事」究竟說什麼?如何說?說得管不管用?
  • 協同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
    「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治理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堅持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作為主攻方向」。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夯實鄉村振興的基層基礎明確了目標,指明了路徑。  《意見》是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的行動指南。
  • 鄉村凋敝? 十三種模式探路鄉村「新治理」
    短板一:農村空心化與鄉村參與短板二:土地分利化與鄉村廉潔短板三:村級黑惡化與鄉村穩定短板四:維權信訪化與鄉村法治短板五:文化多元化與鄉村風氣◆ 半月談雜誌社深入調研各地生動實踐成果,汲取眾多專家智慧,提煉出當前鄉村治理探索成效顯著的十三種模式,予以集中展示:聚焦體制創新
  • 以農村社區建設引領鄉村治理
    農村作為基本的社會治理單元,是全面深化改革,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村級治理與社區治理雖有共同之處,但各自側重點不同,農村注重發展,社區在於服務。  鄉村治理要圍繞健全村級治理體系發力,通過各方努力、參與配合和長期不懈的堅持創新,夯實基礎,深化三治融合,大力推進農村社區建設。
  • 農村環境治理危機呼喚「強政府」!
    當然,三類問題在不少鄉村是相互疊加的,而在第二、第三種類型的鄉村,治理的迫切性更為突出,也帶有「救災」的意義。至於第二類和第三類問題,如果從20世紀80年代確立的「三同時」制度和「誰汙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治理」的法律規範算起,治理是一直存在的,也是被不斷強調的。  但是,大量的經驗資料顯示,著眼於源頭治理和過程治理的「三同時」制度常常落空,許多造成了嚴重汙染和破壞後果的企業也未擔負起末端治理的責任。
  • 科技下鄉持續投入,4個西歐國家鄉村治理模式
    西方發達國家鄉村治理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歷程,鄉村治理模式儘管類型多樣(有些是自上而下產生的,有些是上下結合驅動的
  •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治理的困境和對策
    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治理有效」是推動鄉村振興的保障性要素和關鍵性環節。打鐵還需自身硬,鄉村振興有國家政策支持之外,更需要鄉村自身增強治理能力。因此,要走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就必須要夯實鄉村治理根基,把握好鄉村治理關鍵環節。鄉村治,百姓安,國家穩。無鄉村善治,必無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清風隨行 新時代清廉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現代化研討會舉行
    研討會現場。浙江共產黨員雜誌記者 陸偉 攝近年來,全國各地正不斷深入推進清廉鄉村建設,湧現出一批批卓有成效的鄉村治理新模式。為梳理總結全國清廉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現代化成功經驗,展示清廉鄉村建設推進過程中的亮點和特色成果,深度研討清廉鄉村建設與推進基層治理的內在機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今年6月,組委會面向全國開展了「新時代清廉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現代化」典型經驗做法和優秀理論成果的徵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