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遷校址弦歌不輟,漯河醫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奏強音

2020-07-30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衛永強

(學校國標代碼:13780 省內招生代碼:6237 中外合作辦學代碼:6236)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漯河醫專」)始建於1924年,是河南省較早進行西醫人才培養的學校之一。學校六遷校址,七易校名,矢志辦學,弦歌不輟。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為公辦普通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六遷校址弦歌不輟,漯河醫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奏強音

(漯河醫專召陵校區校園風光)

第三方評價機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高職高專排行榜,漯河醫專在全國1256所高職高專中位列第五,為河南省高職高專第一名、全國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第一名。漯河醫專在人才培養領域,厚積薄發,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著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醫護人員,為服務人類健康交出屬於自己的答卷。

【植根沃土、厚積薄發,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漯河醫專區位優越,位於中華漢字文化名城、中國食品名城、中原生態水城、豫中南地區性中心城市—河南省漯河市。經過近百年艱苦創業,實現了從善濟醫院護士學校起步,從職業中專到普通中專,再到普通專科的跨越式發展,並確立「一個目標,兩個中心」(即實現「申本」目標,爭創豫中南醫學教育中心和區域醫療服務中心)發展戰略,主動服務「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六遷校址弦歌不輟,漯河醫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奏強音

目前,學校是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河南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河南省職業教育特色院校。獲批河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校園等數十項省級以上榮譽。2018年學校成功榮獲漯河市市長質量獎,是河南省首家率先導入卓越績效管理的職業院校,開闢了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在我省教育領域應用的先河。

學校佔地1540餘畝,建築面積40餘萬平方米,擁有源匯、召陵兩個校區。下設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總床位3500餘張;第一附屬醫院(漯河市中心醫院)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為以骨科為特色的三級綜合醫院,第三附屬醫院為漯河市康復醫院、豫中南殘疾人康復中心。

【面對疫情、逆行疾行,投身到抗疫第一線】

2020年,我國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學校踐行「培養合格人才,服務人類健康」的使命,勇擔責任,迅速行動,選派26名醫護人員積極投身武漢抗「疫」第一線,進駐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江漢方艙醫院,成為教育系統最美「逆行者」,受到國家及省級表彰,其中有14人為抗疫火線入黨。漯河醫專三附院宋二軍醫生在妻子臨近預產期之際,毅然寫下了請戰書主動援鄂,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六遷校址弦歌不輟,漯河醫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奏強音

(學校康復中心醫療人員為匈牙利國際友人進行針灸)

學校附屬醫院積極擔負起本地市的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收治24名確認病例並全部治癒,佔漯河市患者2/3。2000多名在校生、畢業生奮戰在武漢、湖北及全國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者的初心和使命。學校還向匈牙利友好合作學校埃斯特哈齊卡洛裡大學和醫院捐贈口罩2萬隻,體現抗疫的國際擔當。

學校對全校1.5萬名師生的疫情防控實行網格化管理,準確掌握情況並及時處置,精心組織開展在線教學和返校復學工作。副省長霍金花、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漯河市委書記蒿慧傑蒞校檢查,給予高度認可和評價。

【師德高尚、引育並舉,師資隊伍強勁有力】

學校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優化、高效精幹、充滿活力、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師資隊伍,形成一批在省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學科帶頭人,支撐學校事業發展。

六遷校址弦歌不輟,漯河醫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奏強音

學校現有教職工4057人(含附屬醫院),專任教師922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408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382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津貼4人,碩士生導師32人,柔性引進哈佛大學醫學院、北京大學等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100餘名為學校雙聘學科帶頭人,構成了學校強有力的教育資源隊伍。加強教師國外培訓力度,每年選派骨幹教師和學術帶頭人赴境外開展學術交流。

【自主創新、醫教結合,教科研碩果纍纍】

學校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醫教變革創新多元化,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打造醫教行業的引領者。把自主創新作為提升學校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以變革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學校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8項;建有1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2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國家臨床藥物實驗基地、中國臨床解剖培訓中心、河南省休閒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豫中南首家生殖醫學與遺傳中心等醫教科研平臺。「河南省腫瘤發生與防治研究」團隊為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

六遷校址弦歌不輟,漯河醫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奏強音

(校園招聘會)

近三年,學校獲批市廳級以上教科研項目215項,教科研成果525項;發表論文總數110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論文93篇,SCI、EI、CPCI等高水平論文44篇。獲授權國家專利389件,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項目,不斷填補國內醫教行業空白。中華醫學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共計公布12次全國高職高專醫學院校醫學教育論文排名,學校10次排名第一。獲評「河南省智慧財產權綜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十快』」高校。

【留學漯河、對外交流,擴大國際辦學影響】

學校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引進來,走出去」。獲批來華留學生資格,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招收留學生,提高生源質量,全力打造「留學漯河」新名片。2019級來自沙特、蒙古等11個國家35名留學生報到入學。2018級28名留學生中的語言生已於2019年6月底順利畢業,6名學歷生繼續留校從事口腔醫學專業學習。

六遷校址弦歌不輟,漯河醫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奏強音

(漯河醫專學子參加漯河龍舟公開賽,實現三連冠)

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科研、醫療機構合作力度,引入發達國家優質課程資源,深化教育資源雙向交流。成立學校歸國華僑聯合會,打造對外合作交流平臺。2019年接待馬來西亞管理與科學大學、匈牙利卡洛裡大學和「尋根之旅」學生團等來訪交流289人次。加大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合作辦學力度,建立了由專科到本科、碩士研究生全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辦學模式。

【面向學生、強化教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教育的根本任務和終極使命是培養合格人才,因此,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為學生提供的優質教育方案和教育教學服務。學校現有醫學、工學兩個學科,16個專業,開辦有全日制教育、留學生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教育及繼續教育等多種教育類型,形成較為完備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現有全日制本科生、專科生、留學生共1.5萬餘人。建有國家級專業建設項目15項,建有省級專業建設項目49項。

六遷校址弦歌不輟,漯河醫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奏強音

(漯河醫專在首屆全國大學生創新體驗競賽中勇奪桂冠)

學校全面推進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實行「嚴進嚴出、彈性學制、教考分離」等重要舉措,強化教學管理,全國同類院校第一批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全國第一家推行「三個習慣 三張處方」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能開醫療、運動、膳食「三張處方」的新時代應用型全科醫生;首創臨床醫學專業「2+1+2」卓越醫生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中國護士」「河南口腔」特色品牌;服務公共衛生事業和大健康戰略,超前謀劃,全省專科院校第一家設置預防醫學專業;全國首家培養具有醫學背景的「月嫂」;全國首批開展「1+X」老年照護、母嬰護理試點,實施書證融通模式。

【提升質量、完善服務,就業水平穩步提升】

創新創業競賽提升培養質量,學生在國家級、省級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檢驗、康復等各項專業技能大賽,不斷取得優異成績。在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發明杯」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創新體驗競賽、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河南選拔賽等省級以上競賽中榮獲一等獎12項,二、三等獎59項,獲獎數量居全國醫學專科院校之首。

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水平體現在畢業生的質量上。學校不斷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深入推進「個性化指導,精準化就業」,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學校平均每年提供就業崗位達2萬多個,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比超4:1,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6%以上,向社會輸送符合新時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得到業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和讚賞。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靜

相關焦點

  • 漯河醫專再次獲批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漯河醫專再次獲批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本網訊(記者王明傑 通訊員黃倫峰 衛永強)記者昨天從漯河醫專獲悉,日前,在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2020年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單中,漯河醫專承建的目前已成立的河南省藥食同源功能食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下轄3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漯河醫專獨佔2個,分別是「河南省休閒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營養與健康工程研究中心」。
  • 河南省首次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 在漯河醫專順利舉行
    6月13日,河南省首次開展的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級證書理論及實操考試)考試在漯河醫專召陵校區舉行,這也標誌著教育部1+X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項目河南省考核評價工作正式啟動。漯河醫專護理系2018級在校生參加了考試。河南省考評站組長程明麗、巡視員郭麗柯對此次考試進行了質量督導。
  • 漯河醫專臨床醫學應屆畢業生2020年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通過率高...
    央廣網漯河1月7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衛永強 郭曉慧)近日,從國家醫學考試中心獲悉,漯河醫專臨床醫學專業應屆畢業生2020年臨床執業助理醫師通過率為53.40%,超出河南考區總通過率16.22%,位居河南省同類院校第一名。
  • 23年深耕不輟,北林大生物學理科基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原標題:23年深耕不輟,北林大生物學理科基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2020年9月,北京林業大學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班迎來了新一屆學生。36名經過嚴格選拔脫穎而出的年輕學子,開啟了他們求索之路。1997年,瞄準森林生物學國際科技前沿,面向生物科學技術發展重大需求,北京林業大學成立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
  • 中國農業科學院張春暉博士蒞臨漯河醫專交流講學
    12月11日下午,中國農業科學院張春暉博士受邀為漯河醫專師生作「健骨類運動營養產品產業化」的學術報告。報告結束後,漯河醫專校長趙志軍教授向張春暉博士頒發了客座教授聘書,並就開展科研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漯河醫專校長趙志軍向張春暉博士頒發了客座教授聘書學術報告由漯河醫專副校長崔明辰教授主持。漯河醫專校長趙志軍教授,漯河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項麗,漯河醫專副校長王建國教授,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路付安、石曉等到場聆聽了學術報告。
  • 漯河醫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日前,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於批准註冊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的通知》(國科金髮計〔2020〕88號)獲悉,漯河醫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這是對校本部及附屬醫院綜合科研實力的高度肯定,標誌著學校具備了獨立申報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格
  • 美國卡迪納爾斯特裡奇大學校長一行到漯河醫專洽談合作辦學事宜
    1月21日上午,美國卡迪納爾斯特裡奇大學校長羅夫斯特博士、副校長塞內西博士、國際合作處總監斯威尼女士、羅夫斯特夫人及該校中方代表王強先生、廣州商組王亥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自強先生一行到漯河醫專考察訪問羅夫斯特博士一行參觀考察了漯河醫專召陵校區豫健集團模擬醫院、臨床多站式考核中心、護理實訓基地和源匯校區的生命科學館、機能實驗中心、形態試驗中心和科研中心。隨後,雙方在3808會議室舉行合作辦學座談會,漯河市政府副秘書長徐長來出席,會議由漯河醫專校長趙志軍主持。副校長劉暢、王福青,校長助理王建國,教務處處長高鳳蘭,對外交流處處長孫樹芳,護理系主任陳月琴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
  • 漯河醫專:發揮外語特色立德樹人 落實課程思政全程育人
    為進一步開拓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思路,使之在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的新一代接班人,由漯河醫專公共外語教學部聯合教務處、校團委主辦,以抗擊新冠疫情為主題的漯河醫專第十五屆英語演講比賽決賽於12月9日圓滿落下帷幕。
  • 漯河醫專口腔專業大火 分數直逼本科線 口腔專業別稱銀飯碗
    漯河醫專口腔專業大火 分數直逼本科線 口腔專業別稱銀飯碗漯河醫專的分數線讓不少家長糾結,漯河醫專是一所醫學類,專科院校,而2020年,河南的省控線高職高專為180,漯河醫專的分數線2020年的提前批為文科:390分,理科:379分。
  • 豫南的駐馬店衛校,成了黃淮學院的醫學院了,而漯河醫專還是專科
    駐馬店衛生學校黃淮學院醫學院那麼,我們就說說漯河醫專。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以醫學學科為主、工學學科及專業協調發展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醫學高等專科院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24年的「安息日教會善濟醫院護士學校」,1957年更名為漯河市衛生學校,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7年,學院入選河南省國家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學校佔地1539畝,共有教職工3273人。
  • 「銀婦科,金口腔」,漯河醫專這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直逼二本線
    閱讀提示 &34;微信公眾號整理 不少人聽過一句話:&34;不假,今年高考漯河醫專的錄取分數線,讓不少家長糾結不已——漯河醫專是一所醫學類專科院校,而2020年錄取分數線快,竟然快趕上河南的二本線了!
  • 漯河醫專:「愛心車隊」助力學生順利返校
    漯河醫專:「愛心車隊」助力學生順利返校 本網訊(記者王明傑 通訊員衛永強)記者從漯河醫專了解到,9月18日是漯河醫專2019 級學生 2020 年秋季返校的第一天,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學生返校期間,校外私家車輛和家長等陪同人員不能進入校園
  • 漯河醫專食品系學子勇奪全省專升本高考狀元
    央廣網漯河7月28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衛永強 李欣)漯河醫專食品營養系在2020年的專升本考試中喜獲佳績,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生李文靜同學報考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排名全省第一;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王玉傑同學報考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排名全省第四。
  • 漯河醫專912名師生 無償獻血33萬毫升
    央廣網漯河12月19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衛永強 彭雪陽)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進入常態化,各大醫院恢復了正常診療工作,隨之而來的是臨床用血緊缺的窘迫現狀。為響應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號召,12月2、3日和12月10、11日,漯河醫專校團委、青年志願者聯合漯河市中心血站分別在召陵校區、源匯校區舉辦「捐獻青春熱血,彩繪人生畫卷」活動。活動期間,共912師生成功獻血,獻血量達338700毫升。針對此次獻血活動,漯河醫專提前做好周密部署。
  • 鄭州澍青醫專醫學人才培養碩果纍纍
    鄭州澍青醫專長期堅守的醫德教育再次結出累累碩果。36年來,澍青醫專以醫德教育為特色,傾心打造全國醫學教育及醫學健康服務教育特色品牌,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了6萬餘名高素質的應用技術人才,走出了一條以德育人、服務基層的人才培養之路。
  • 列車上一乘客突發不適 漯河醫專教師挺身而出救人獲點讚
    □馬泰 衛永強7月27日,在漢口發往大同的K1367列車上,一名乘客突發不適,緊急時刻,漯河醫專教師宋文剛挺身而出,第一時間趕往事發現場,緊急查看處置乘客病情,直到乘客病情緩解後才離去。當天,漯河醫專教師宋文剛在假期裡帶著孩子回老家探親,16時許,廣播裡響起了3號車廂有乘客突發不適,尋找醫務人員求救的消息。正在4號車廂陪孩子的宋文剛,聽到廣播後立即趕到現場。經詢問,乘客突發頭暈頭痛,噁心伴嘔吐感,進一步檢查乘客發現一般情況尚可,血壓偏高。宋文剛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安撫患者放鬆注意一小時後,各種症狀緩解,血壓恢復至正常水平。
  • 北京積水潭醫院武勇教授團隊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漯河醫專二附院舉行
    央廣網漯河12月8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胡文斌 通訊員 劉寶霞 盧 闖)為提升豫中南地區足踝外科學術水平,搭建足踝外科醫務人員相互交流及合作的平臺,12月6日,由河南省漯河醫專第二附屬醫院(漯河市骨科醫院、市五院)承辦的第四屆豫中南足踝外科學術會議暨北京積水潭醫院足踝外科中心武勇教授團隊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漯河醫專二附院門診樓
  • 致敬最美逆行者 漯河醫專成功舉辦第二屆英語手抄報大賽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近日,為讓青年一代大學生更準確地了解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推進立德樹人、三全育人教育工作紮實開展,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漯河醫專」)公共外語教學部特舉辦了第二屆「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系列英文手抄報比賽。
  • 2020魯蘇豫皖高等職業教育臨床醫學專業技能競賽在菏澤醫專舉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1日訊(見習記者 陳新雨) 11月21日,由山東省衛生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主辦,山東省臨床醫學專業分委會、菏澤醫學專科學校承辦的2020魯蘇豫皖高等職業教育臨床醫學專業技能競賽在菏澤醫專舉行。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致敬最美逆行者——漯河醫專成功舉辦第二屆英語...
    央廣網漯河10月13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黃歡 衛永強)近日,漯河醫專公共外語教學部特舉辦了該校校第二屆「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系列英文手抄報比賽。本次大賽的活動主題為「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致敬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