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難題之乳衝和乳火
問題:乳少是個問題,新手媽媽們很能理解;乳衝也是個問題,就不好理解了:難道奶水多反倒成了問題?是的,而且問題還不小呢。
①媽媽乳少,很容易發現。餵奶前乳房無漲感,無噴乳反射,寶寶吃奶周期短,生長發育慢,大便少等.
②媽媽乳衝,就不容易被發現了。媽媽奶水很好,乳兒也沒有什麼不適,大小便都正常,生長發育也正常。可就是每當給寶寶餵奶,寶寶就打挺、哭鬧,剛把奶頭銜入口中,很快就吐出來,甚至拒絕吃奶。奶水向外噴出,甚至噴寶寶一臉。當寶寶吸吮時,吞咽很急,一口接不上一口,很易嗆奶。這就是奶衝造成的。
解決乳衝的有效辦法,是剪刀式餵情。媽媽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成剪刀樣,夾住乳房,讓乳汁慢慢流出。生活中少喝湯,適當減少乳汁分泌。有醫生建議餵奶前先把乳汁按出一些,以減輕乳漂。我不贊成這樣的做法,因為橋出去的「前奶」,合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免費物質等營養成分,「後場」的脂肪合量較多。若每次都是擠出「前奶」的話,堂室狀多吃了肺肪,少吃了蛋白質等其他營養成分,造成管養不均衡。
母乳餵養難題之每天哺乳次數
原則:按需哺乳。新生兒出生後1-2周內.吃奶次數比較多,有的一天可達十幾次,即使是後半夜,吃得也比較頻繁。到了3-4周,吃奶次數明顯下降,每天也就7-8次,後半夜往往就一覺睡過去了,5-6個小時不吃奶。
寶寶每天吃奶的量次不是一成不變的,今天也許多些,明天也許少些。只要沒有其他異常,媽媽就不要著急。習俗上講「小兒貓一天狗一天」,有一定道理。即使是剛剛出生的寶寶,也知道飽餓,什麼時候該吃奶,寶寶會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媽媽的。媽媽要清楚乳汁是否足夠餵哺孩子,如果乳汁不足,再頻繁的餵哺,寶寶也不會吃飽。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孩子一哭就喂,因為孩子哭並不都是飢餓的信號,還可能有別的原因,要注意區別。
①新生兒睡眠時間比較長,尤其是出生兩周以內的新生兒,除了吃奶,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睡覺,有的甚至一次睡眠時間超過四五個小時。是叫醒吃奶,還是自然醒來?當然要叫醒寶寶吃奶!
早產或體重低的新生兒,覺醒能力差,如果一直讓寶寶睡下去,有可能發生低血糖。所以,如果寶寶睡眠時間短過了3小時仍然不醒,那就要叫醒餵奶。如果寶寶不吃奶,就要看看寶寶是否有其他異常情況.是否有病。
如果是在後半夜,就不要主動叫醒寶寶了,除非連續除眠時間超過了6小時。
②寶寶睡眠時間很短,十幾分鐘就醒,是不是一醒就餵呢?如果偶爾一兩次,媽媽就不要介意了;如果很簡架,就要尋我原因,是否場水不足,是否消化不良等等,及時解決
母乳餵養難
題之母乳餵養的新生兒用餵水嗎?
問題:許多人都認為,無論是牛乳餵養,還是母乳餵養,新生兒都需要餵水,這種看似正確的觀點和做法,實際上是錯誤的。
正確選擇:一般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嬰兒,在4個月內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母乳含有嬰兒從出生到6月齡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維生素、水分、鐵、鈣、磷等全部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母乳的主要成分是水,這些水分能夠滿足嬰兒新陳代謝的全部需要,不需額外餵水。
額外餵水,可能會增加嬰兒心臟與消化道的負擔,不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但在特殊情況下,如高燒、腹瀉,或服用某些藥物、天氣炎熱、嬰兒出汗多,就需要額外餵些溫開水,以補充體內水分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