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奶這個問題其實在哺乳期中是非常常見的,它很痛,很多媽媽因此放棄了母乳餵養也很可惜。那麼解決堵奶的問題我們應該綜合媽媽的哺乳過程、乳F生理、孩子的銜乳 姿勢、媽媽的飲食和心理狀態等全面分析之後,先找到原因,再看如何解決。
01 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1.未能及時排出乳汁:一般來說6個月前產奶量大,寶寶純母乳餵養對母乳的餵養次數要求較高,這段期間儘量保證嬰兒時刻在身邊,在每天餵奶時段保證能餵上奶。如果媽媽需要外出,那麼可以帶一個手動或者電動吸奶器,在孩子吃奶的時間段把奶吸出來,避免存儲大量乳汁。另外孩子在猛漲期、長牙、身體不適等情況下會不專心吃奶,導致銜乳姿勢不正確,也會讓媽媽堵奶。那麼我們儘量選擇一個安靜沒有打擾的環境給孩子餵奶,注意孩子口型是否正確。
2.吃了過於油膩的食物:這點因人而異,有的媽媽吃的很油膩但是不會堵奶,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我們不主張吃過於油膩的食物,因為它對下奶起不到任何作用,增加的營養物質大概也就只是脂肪。哺乳期媽媽我們推薦均衡飲食,多喝水(因為乳汁88%都是水分)。
很多媽媽也會出現小白點,這也跟油膩食物有關。
3.外力撞擊:不可預知事件哈,儘量避免外力。另外不要穿過緊的內衣。
4.吸奶器使用不當:檔位應該調整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從最小開始調整,一檔檔往上加,到稍微有點疼的檔位後減小一個檔位,反覆體會感覺,固定在舒適的檔位上。吸奶時間控制在單側15分鐘之內。乳T喇叭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
5.錯誤的處理:不邀請非專業催乳師,拒絕暴力通乳
6.身體疲勞,心情不好:這點常常被忽略,媽媽疲勞狀態下或者心情抑鬱也常常是堵奶的原因之一。儘量保持心態放鬆,多進行戶外運動,從育兒焦慮中擺脫出來。
02 越吸越堵,你有這樣的操作嗎?
奶都吸出來就不會堵了嗎?
根據泌乳原理,我們都知道乳汁的產量是由孩子的食量決定的。我們把乳房比作一個工廠。客戶(寶寶)下了多少訂單,工廠(乳房)就會產多少奶。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通過吸吮一次吃奶是80毫升(當然,乳房沒有刻度,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情況,我在這裡用刻度表示),這時我們在孩子不吃的情況下繼續吸奶50毫升。那麼大腦給到的反饋就是:這個寶寶是需要130毫升的量。
實際上呢?孩子只需要80毫升!
每次都去吸奶,每天都在吸奶,可想而知,乳房的產奶負擔會越來越重。產生了過多的乳汁並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沒有及時移出的情況下就是堵奶的罪魁禍首!
事實真相是:越吸越堵
03 總吸奶而堵奶,怎麼辦?
過度吸奶不僅會對乳房產生過多的負擔,也會讓乳房組織的水腫加重,乳頭乳暈的水腫也會形成堵奶。那麼找到原因了我們該怎麼做呢?
1.減少吸奶的次數,逐漸到「告別」吸奶器
就像孩子減奶粉的過程一樣,減少新奶器的次數也要循序漸進。比如上午吸兩次,就改成吸一次。在乳房沒有過度漲奶的時候就不要去吸奶。
2.與孩子建立好「連結」,做到真正的按需餵養。
媽媽應該細心觀察孩子的狀態,與孩子建立起可以相互溝通的連結。在孩子真正需要的時候再去餵奶,並且讀懂孩子各種狀態所要表達的需求。按需餵養也是雙方的,孩子想吃、媽媽想餵都同樣重要。
3.不舒適的時候,要冷敷!!!
堵奶有初期症狀的時候首先採取正確的哺乳姿勢餵奶,讓孩子做最好的通乳師,另外也要採取冷敷緩解不適。有的媽媽直接會熱敷,所謂的「血液循環」,殊不知熱敷會加重乳房堵奶的程度,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堵奶要冷敷冷敷冷敷!!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堵奶很痛苦,所以我們要採取科學的方法解決。催乳師也好,吸奶器也好,他們的效果都不如孩子,如果堵塞了應該先讓孩子來幫幫忙,如果自我解決不了,那請尋找專業哺乳顧問或者醫生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