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當檢驗人員從金陵石化第289臺壓力容器裙座人孔鑽出,從第1017條壓力管道腳手架平臺下來……看到大家陸續完成手中的檢驗工作後,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簡稱省特檢院)副院長王一寧宣布:「金陵石化大修現場檢驗工作圓滿完成,大家辛苦了!」從11月26日開始,為配合金陵石化Ⅲ連續重整裝置的停車大檢修,省特檢院的檢驗人員們經歷這樣「鑽天進洞」般的檢驗已經整整21天。
連日來,氣溫驟降,在近90米高空中,北風呼嘯地吹著,檢驗員們咬緊牙關細心地對設備進行檢測。記者發現,安全帽下大多數都是年輕面龐,「80後」「90後」勇挑重擔,成為了現場檢驗的主力。「現場檢驗工作需要承受高強度的體力消耗,大家平均每天檢驗50多條壓力管道、16臺壓力容器。」省特檢院直屬分院容管檢驗室主任浦江告訴記者,他們白天帶著DR(數位化射線照相檢測技術)、TOFD(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超聲波衍射時差法)、相控陣、脈衝渦流、現場金相等先進檢驗檢測裝備爬高鑽低,晚上將現場檢出缺陷的成因以及如何處理進行研究討論,經常工作到深夜。
「此次大檢修是金陵石化Ⅲ連續重整裝置自2017年投用以來的首次停車大修,我院為該裝置289臺壓力容器和約50公裡1017條壓力管道開展風險評估和定期檢驗。」省特檢院直屬分院副院長宋高峰介紹說,從2006年開始,省特檢院先後共參與了金陵石化10餘套裝置的檢驗工作,採用RBI(基於風險的檢測)等先進的檢驗檢測技術,通過有效檢驗降低裝置安全風險,為企業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為裝置長周期安全運行提供技術支撐。從今年3月開始,省特檢院直屬分院組織材料、腐蝕、工藝、檢驗等多個學科和領域的工程師和金陵石化相關專家進行論證,逐一制定「一設備一方案」個性化檢驗方案,提高檢驗有效性和缺陷檢出率。在本次檢驗中,共發現壓力管道重大安全隱患21項,均在大修期間進行了返修。共發現壓力容器超標缺陷39處,對其中5臺壓力容器進行返修處理。
據了解,江蘇是全國特種設備生產、使用第一大省,總量201.9萬臺,佔全國1/7,且以超過10%的年增量快速增長。省特檢院承擔著全省特種設備的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型式試驗、鑑定評審等工作。省市場監管局局長朱勤虎在調研特檢院工作時指出,省特檢院責任特別重大、任務特別繁重、地位特別重要,是保障特種設備安全的關鍵環節和重要關口。近年來,江蘇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持續向好,特種設備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逐年「雙降」。多年來,全省未發生重特大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據最新統計,2020年1-11月份全省共接報特種設備一般以上事故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5%;死亡人數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
大修檢驗聯合指揮部指揮長、省特檢院直屬分院副院長王晉介紹,本次大檢修工期緊、檢驗設備量大,檢驗時間卻相對較短。為保證檢驗工作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省特檢院直屬分院共抽調80餘名檢驗檢測骨幹技術人員吃住在一線,爭分奪秒、攻艱克難,以高質量的檢驗工作服務企業,按期完成了大修檢驗工作。
江蘇經濟報記者 朱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