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塔上檢驗用的腳手架已經沿塔壁搭起。記者張城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張城 劉陽 童湛 蘇浩)連續超37℃的高溫讓人感到酷熱難耐,但此時正是湖北特檢人最忙碌的時候。應城市新都化工有限公司廠區內215臺到期壓力容器需要在20天內完成全面檢驗。時間短、任務重,湖北特檢院集中資源和力量,派出6家分院的36名技術人員組成檢驗專班,打響了應城新都化工檢驗大會戰。
8月9日,記者跟隨檢驗員,深入現場,用直播鏡頭聚焦他們鏖戰高溫的火熱場景。
特檢員兩兩一組登上爬梯,準備上塔檢驗。記者張城攝
爬高塔 32年「老特檢」動作依然矯健
下午3時,走進作業廠區,大大小小的壓力容器分散在廠區各個角落。走過一個轉角,眼前一排20多米高的大型淨化塔上,檢驗用的腳手架已經沿塔壁搭起。隨州分院副院長聶亮成正帶著三四名檢驗員,在塔頂或站、或蹲,進行「無損探傷」檢測。
這位「」老特檢「已經從業32年的,但他的動作依然敏捷,兩三下就爬上2米高的移動腳手架。測溫槍檢測顯示,此時的淨化塔表面溫度已經達到54.2℃,輕觸爬梯,熱得燙手。
特檢員從塔體的孔門鑽進內部開展檢驗。記者張城攝
「聶工,小心點啊!」「這沒什麼,幾十年都是這樣過來的,這樣爬上爬下已經習慣了。」聽到提醒,聶亮成探出頭來說到。
布滿灰塵和鐵鏽塔壁增加了聶亮成的檢驗難度。「這比檢查鍋爐強多了!那裡邊溫度才叫一個高!外面36度的高溫對於裡面來說,都是一片清涼。」
爬高上低已經成為特檢員工作的日常。記者張城攝
鑽孔門 女檢驗員把苦累當做磨鍊
在另一處檢驗現場,高達63米的吸收塔格外顯眼。來自仙桃分院的程志芳正從塔中部的孔門鑽出,她頭頂安全帽,臉扣面罩,手戴手套,在高溫天裡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
作為此次大會戰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她19歲入行,工齡已達20年。為了證明女特檢員並不比男特檢員差,她拒絕了所有的「特權「,與他們一樣登高、鑽孔、與高溫搏鬥。她把苦累當成磨鍊,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成為湖北特檢的業務骨幹。
「這樣鑽進鑽出你受得了嗎?」「在裡面最難受的就是直不起身,只能躺著或者蹲著檢驗,時間久了累的直不起腰。」說話間,程志芳已經再次鑽進孔門繼續工作,孔內光線很暗,只能聽到她的聲音傳出。
特檢員蹲在塔裡工作,作業面光線昏暗。記者張城攝
懸空吊 90後特檢員享受「別樣」快樂
廠區深處,有一座20多米高的合成塔,中心是一個圓柱形深洞,平臺上,一群特檢員正圍著一個向上的圓柱形洞口作業。爬上頂部向下望,洞口直徑只有1米4,深度卻近20米,內部一片漆黑,塔底浮現點點燈光,一股刺鼻的氣味不斷冒出,孝感分院副院長胡建雄正站在懸空的鋼索吊籃上進行超聲波檢測。
「這項檢測主要是看設備的焊縫是否存在埋藏性缺陷,塔體內部光線很差,特檢員要藉助光源仔細查看每一處焊縫,並塗上化學漿糊耦合劑進行超聲檢測,排除每一處可能出現的缺陷。」潛江分院領隊李誠指著塔底介紹到。
李誠是一名90後,參加工作卻有5年。都說90後是嬌氣的一代,但他曬得通紅臉上看不出任何稚氣,現場不斷聽到他發出指揮作業的號令。
面對鏡頭,李誠略顯羞澀地說:「我們的工作就像醫生,為特種設備保駕護航,通過我們安全隱患得以排除,再苦再累都值得,這個過程給我帶來的快樂是其他東西替代不了的,我很享受這種感覺。」
特檢員乘坐吊籃下到塔底進行檢驗。記者張城攝
戰高溫 為經濟社會穩定繁榮保駕護航
「特檢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很有意義」,大會戰現場總指揮許少清表示「應城新都化工是一家大型鹽化工企業,擁有員工1500人,年總產值近18億,是當地龍頭企業。此次大會戰,特檢員們冒著高溫連續鏖戰20天,將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有力保障了企業的生產安全和職工的生命安全,也進一步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穩定繁榮。」
大會戰的現場只是湖北特檢人兢兢業業的一個縮影。視線外,還有更多的特檢人在默默堅守。
今年以來,截至6月27日,湖北特檢院共完成特種設備法定檢驗檢測96457臺(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3.26%;氣瓶檢驗223543隻;管道檢驗1178.39千米。在檢驗檢測過程中,共發現隱患27451處,較去年同期增長128.21%,完成整改25456處,整改率達到了92.73%。在全省檢驗責任範圍內實現了「在用特種設備定檢報檢檢驗率100%、特種設備監督檢驗到位率100%」兩項核心指標。
60多米的吸收塔等待著特檢員逐步檢驗。記者張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