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學子,挑李芬芳。2019年8月23日,在新丹村北門的主道上結聚著來自全國各高校錄取的丹村學子,他們興高採烈,甜甜美美的微笑,如同沐浴著三月的豔陽,充滿著歡樂的神情,和今天到會列席的村兩委班子,振興扶貧駐村幹部,老校長、老教師、專家、教授、博士、企業家、鄉村文化人、各生產隊隊長,以及村民來賓,八百多人,即丹村教育基金會高考錄取優秀學子頒獎典禮,在早晨和風的吹拂下,共同拉開了慶典帷幕。
同學們偑戴著紅綬帶和紅花,鳴鑼開道,八音同奏,謝上強書記親為一位虔誠的文化長者,走在學子們的最前面,如同明燈引路,揚帆把舵,帶領學子們列隊緩緩地向南門的大路走來。那是一條生命之路,仕途之道,它承載著歷史文化的厚重,學子們每邁出一步,都會奏響一段新的樂章,一段新的夢想。
丹村黨委書記謝上強帶領高校錄取學子從北門走向南門,如同明燈引路,揚帆把航,它承載著歷史文化的厚重。
沿途村民鳴炮歡送,鑼鼓喧天,在鮮花的舞動下來到南門廣場。南門廣場斜放著一本博大的泥塑書冊,在翻開的冊頁中間,擱置一支鋼筆,工藝精巧,雄偉壯觀,它夢想著未來,點綴著人生,重塑文化靈魂。各位來賓早在這裡等候多時,學子們的欣然到來,全場一片歡呼,那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慶典儀式,場面激動人心,譽感深刻。
慶典開始了。海南省作家、《龍沐灣》雜誌主編:郭義忠主持頒獎儀式,丹村副書記王令勤致開幕詞。致詞認真總結了丹村教育基金會十年來的助學成果。每年為國家輸送出一批批大學生高等人才,在各自的學業階段,歷經自已艱苦的努力,秉承文化興村的風範,奮發圖強,勵志成才,取得了輝煌的成果。潘田綠從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留學歸來,王涵芃同學通過自已不懈的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取「英國倫墩大學文化傳媒學院"研究生,獲得了出國繼續深造的機會。特別是丹村今年高考放榜,捷報頻傳,成果喜人,取得800分以上一人,700以上5人,600以上16人的好成績,是丹村歷史性的大突破。據統計A段錄取生27人,B段院校錄取生12人,C段院校錄取生13人,共計高校錄取生52人。在中招考試中,王嘉祺同學以755分被海南中學錄取,還有三名同學也被省級重點中學錄取。
海南省青年作家、《龍沐灣》主編 郭義忠主持慶典儀式。
丹村黨委副書記 王令勤致開幕詞。
丹村小學地處偏僻,它以靜謐的環境,優雅的想思,激發學生的沉潛能力,學生成績明顯提高。近幾年來,丹村小學在郭仁泰校長的帶領下,曾獲2014年全縣小學五年級數學抽測團體總分綜合指數第二名,同年也獲全縣民辦學校語文、數學兩科綜合指數第四名,2019年小學升初中,兩名學生榮獲省級「華二黃中"錄取,可喜可賀,丹村小學人才輩出,俊秀撥萃,處處瀰漫著瀚墨書香的氣息,處處散發出文化的芬芳和幽香。
石氏祠堂是丹村小學的前身,在這裡出過貢生,稟生,是農耕文化的傳承之地。潘垂永先生正是這所學校走出來的創業精英。他時刻關懷家鄉的文化事業,為家鄉的教育事業捐款,情歸故裡,貢獻愛心。九十周年校慶暨教育基金會慷慨捐出善款10萬元,並在丹村創辦設立「康養水業"公司,每年還給村委會提供了一些費用資金,是樂東縣唯一位為家鄉創利的愛心企業家,給歷史以來沒有經濟來源的村委會增加了一些收入,幫助村委會解決了用錢難的問題。那是鄉村史上的一大創舉,他用企業理念創新鄉賢文化,用經濟效益弘揚善行義舉,以鄉情為紐帶,支持家鄉建設,傳承家鄉文明,重塑家鄉的經濟活力和精神魅力,把丹村建設成為繁榮昌盛的樂園。
繼致詞之後,企業家潘垂永先生在丹村教育基金頒獎會上發表講話,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只有知識才能創造機遇,只有讀書,才能懂得人生的情感和生命的價值,會為自已的人生設計假定該如何去做,同時也懂得如何感恩父母,感恩社會。他在言詞上說:「我八歲那年,父母準備讓我去讀書,可報名費需要二塊錢,但全家的家當只一塊錢,這塊錢可是我們全家買鹽和針線的備用金,為了給我報名,父母還設法去借了一塊錢,父母為了讓我能讀書所做的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也給我後來的生活過程充滿了感恩和注入了無窮的力量「。這是一篇反映現實生活的勵志言詞,句句充滿著哀傷,聲聲刻錄著親情,其蘊含的感恩情懷和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品格,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給全場聽眾都賦予很大的振奮和鼓舞,在喚起人們對家庭,對父母,對社會源自一份愛心的同時,也深深地啟示著人們"用感恩的心,和諧的心,去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執著於如何實現人生的理想追求,讓人生充滿著歡樂和光明。
"康養水業"公司總裁 潘垂永先生發言
學生代表由一位女同學溫婷發言,她是2019年高考中以803分錄取中國政法大學的本科生。她來自農村,廣闊的田野鑄就她一身農民孩子的純樸和雅秀,顯得穩健達練,她以優婉的聲音,標準的普通話,坦然地講述了寒窗苦讀的艱辛,和深深地感恩父母的情懷,她很激動地說:"高考,是這一代人人生中揮之不散的歌謠,也是上一代人心中無法言說的隱殤。上一代人的清貧,使得我們更加懂得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也倍加珍惜,我們深湆考上一個好學校,意味著拿到一塊拋向社會良好的開門磚"。"然後,我們應感謝我們的父母與親友,感謝他們給予你健康的體魄,感謝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感謝他們的一路陪伴與支持"。言詞鏗鏘響亮,聲情並茂,節奏分明,一邊勵志勉學,一邊感恩父母,在深邃凝練的文字裡盡情地豪放學生時代的感想,感恩的情思,用她簡練優美的文字,繾綣出內心真、善、美的情懷。
學生代表:溫婷發言
一陣熱烈的掌聲過後,學子們手捧著匾牌,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和自豪,那是十幾年苦讀寒窗的成果,是父母勤勞的成果,如同黑夜裡燦爛的燈光,時刻照亮著迷茫的心,恍若輕柔的春風,永久溫馨著一生的前程。
學子們就將要離開家鄉,離開父母,奔赴祖國大江南北,心中難免帶有一份落寞和傷感,難捨難分。有失有得,這是人生的路程。望著父母親的背影,他們好象都開始老了,頭髮白了,要知道,自已已經不再是一個孩子,要學會獨立,學會堅強,珍惜學生時期的學習時光,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常懷感恩之心,常舉感恩之行,報效祖國,回饋社會,建設家鄉,幫助他人,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人生價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