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雙十一近了,找我推薦或者買床墊的人越來越多,但我發現很多小夥伴在選擇的過程中很容易迷失,最後買的東西和自己想要的根本不是一個概念,睡了一段時間突然發現:咦?好像並不是很舒服啊!
就不說床墊吧,其實網購啥都是一樣的,選擇太多挑花了眼,最後買了個自己根本用不上的玩意簡直是家常便飯。但是床墊畢竟是個大件,價格高運輸麻煩,買錯了真的很讓人頭大。
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講講網購床墊那些事兒~
明確自己的需求和預算
買什麼東西,都得基於自己的需求買,很多人在挑選的過程中容易忘記自己想要什麼,而被商家帶著走。要記住:在預算內買到最符合需求的,才是網購床墊最大的意義,其他一切都是虛的。
什麼樣的需求選擇什麼樣的床墊
追求軟而有支撐的,睡感貼合的,就選擇舒適層加厚的獨立袋彈簧床墊,主推乳膠,它的回彈和貼合感是其他材料無法給與的。
追求下陷包裹感的可以考慮記憶棉,性能好的慢回彈海綿也可以提供不錯的回彈力。
追求適中偏硬的,可以在上面的基礎上改變舒適層,把乳膠換成黃麻或者3D纖維,或者換成更高密度的乳膠,都可以做到一個更硬的睡感。
追求更硬且可以蹦蹦跳跳的回彈力,就選擇整網彈簧,預算低就普通的邦尼爾,預算高一點就妙而扣、LFK連體彈簧,或者考慮雙層獨立袋彈簧。
整網的缺點是抗幹擾差,時間久了彈簧聲音大;獨立袋的缺點是坐在床的邊緣會有下陷,當然預算高就選擇更好的邊緣加固,能挽回一點。
除此以外,考慮整網還是獨立袋還有一點要考慮的是床架,獨立袋對床架的要求比較高,通常會要求平整且間距小於5cm。
什麼樣的彈簧靠譜?
我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說過各種異型彈簧,對於這一塊我的態度依然是夠用就行,供貨商真材實料(星夕用的是沙鋼),圈數>5,回彈穩定,線徑達標就是經久耐用的好彈簧。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這樣的彈簧完全可以滿足所有睡眠需求,再往上升級成橄欖型彈簧也好、三線彈簧也罷,都不是剛需,有錢隨便選,預算有限情願選擇更好的舒適層。
舒適層材料
乳膠是特拉雷還是鄧祿普?3D纖維還是4D纖維?普通海綿還是記憶棉?其實都可以。先說乳膠,特拉雷工藝是好,更透氣、更環保,但回彈性能比不上便宜的鄧祿普,而且彈簧床墊中的乳膠填充才2-3cm厚,而且市面上冒充特拉雷的鄧祿普也不在少數,預算有限,選靠譜的鄧祿普就行。4D纖維和3D相比只是在工藝上有所區別,原材料的材質和特性幾乎一致,還是那句話,都夠用,看預算。
普通海綿還是記憶棉?獨立袋彈簧床墊的支撐力基本上是由彈簧提供的,舒適層如果選擇海綿問題也不大,當然記憶棉會提供更好的回彈性能。
封裝和發貨方式
最近也有好多小夥伴來問封裝和發貨,問題包括但不限於:可拆卸的好還是全封裝的好?卷包發的好還是整張平發的好?分體床墊又是什麼意思?先說結論:都可以,看需求。
這個需求主要是搬運需求,有些小夥伴家裡樓道狹窄,沒辦法搬運整張的床墊,就可以選擇卷包或者分體的床墊。可拆卸具有可調節軟硬度的自由度,但同時也損失了一定的環保性。再說一下很多人不了解的分體,就是把一張床墊分成幾塊製作,最後再組合起來使用。
我把這幾種床墊的優缺點列成表格,大家根據需求自己選擇就好。
品牌的選擇還有一個比較典型的問題是:XXXX牌子的XXXX怎麼樣?說實話,現在床墊品牌很多,線上線下型號也一堆,別說你們,我都看暈了。其實好的品牌大同小異,價格上無非就是選材和產線的差別,再加上一個品牌溢價。還是那句話,預算充足就大牌隨便選,預算一般考慮性價比可以來定製,預算更低比如租房就宜家,幾百塊的邦尼爾彈簧也足夠用了。
環保問題
海綿和乳膠本身就有一些化學物質的揮發,床墊作為在這一基礎上的加工品,肯定是有一定物質的釋放的,國標對於床墊和軟體家具的標準是低於0.05毫克/小時/平方,在這個標準內的都是合格的,都可以放心買。但由於很多人都是新家購入床墊,所以同時要注意其他家具的釋放量,所以我們一般會建議床墊買回去後要和其他家具一起進行通風處理。甲醛的釋放來源主要是膠水,也可以選擇低膠工藝的床墊製品規避甲醛釋放的問題。之前的棕床墊我前幾天也發了一篇文章科普,有疑問的可以去看一下~
從需求出發,按需選擇,希望大家都能買到安全,合心意的床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