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的說《八佰》,其實這就是一部隱秘主題的國家的誕生

2020-12-16 波老師看片

在談論電影《八佰》時,不只是在影像語言和服化道上把中國的戰爭電影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在民族主義的表達上,它不同於過去的僵化敘事,與時代精神有了更深層的共振。

管虎在主題表達上用了很多障眼法,讓粗心的觀眾和評論家誤以為他在各種主題和線索中迷失。這到底是一個反對戰爭祈禱和平的故事,還是一個銘記歷史不忘犧牲的故事?

這些要素當然是有的,卻都不是電影真正要講的主題。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八佰》的核心線索,那麼一部經典電影的標題將十分貼切:一個國家的誕生。

粗略地說,歐美國家的民族主義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擴散,具體的國家需要服務於同樣具體的民族。對英語圈甚至法語圈來說,「民族的」和「愛國的」表述具有特定的價值內涵。美國軍隊的使命有著明確界定——保衛美國的《憲法》和生活方式,這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表現方式。

身為英國人、美國人、法國人,不但意味著特定的文化實踐,也意味著對特定的社會和政治價值無可分割的體認。

對於面臨轉型的後發傳統帝國來說,這一過程則是反過來的。

他們首先需要鑄造自己的身體(國家建構),然後才能在這具身體的鼻孔裡吹一口氣(民族發明),讓身體獲得靈魂。這往往意味著國家是生活方式和價值實踐的毀滅者和再造者。

當成熟的民族和國家以價值來評判自我與他者,有待出生的民族卻以尚待產生的那個實體來評判價值。

日本軍在這部電影裡的形象與其說是傳統抗日劇中的臉譜化的惡人,不如說是中國的鏡像。

在鏡頭語言的呈現中,中國士兵業餘、怯戰,租界對岸的群眾感到戰爭事不關己;日本軍隊專業、殘忍、行動毫不拖泥帶水。

劇中幾次出現日軍慰靈的細節,對應的是謝晉元團長几次向屏幕外的觀眾懇求不要忘記他們的犧牲。日軍有拿中國士兵做刺殺靶子這樣表現出殘暴的鏡頭。

但善惡的對比手法卻在中國守軍虐殺日本戰俘中變得曖昧。

中國觀眾和影評人習慣性稱讚《八佰》擺脫了對敵人滑稽戲式的描摹,卻沒有意識到這種去價值觀化對應的是更加純粹的民族主義主題。

在故事開始的時候,中國和中華民族還是個曖昧不清的形象。誰是中國人?哪裡又是中國?

儘管主要視角跟隨的是那批殘兵敗將,但受過教育的德械師才是真正的主角。

他們的德式頭盔和的水壺在視覺上顯出中國軍事現代化精華的努力。

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卻放棄了自己的地方認同和生活方式,完全把自己獻給了名為中華民族的集體。簡而言之,他們才是中國人,而他們」成了真實和想像中和日軍對抗的主心骨。

電影中何香凝說,如果四萬萬國人都像八百壯士一樣,日寇怎麼敢進犯中國呢?

這句話背後的現實是,儘管帳面上有一個很大的數字,大部分中華民國的國民卻不是真正現代民族和國家意義上的中國人。

湖北保安團的民兵們關心的是鄉土和自己的生活。

蘇州河對岸的租界人並不覺得對面的戰爭和自己有什麼關係。他們甚至在法律上也並不屬於中國的管轄。租界曖昧的國際和國內地位,恰好是整個故事張力得以展開的前提背景。

歷史上真正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不僅有儀式意義。

88師524團的堅守為國軍主力撤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但在管虎的敘事裡,這一實際戰術層面的考慮完全退隱不見。

謝團長從一開始就莫名其妙的認為自己是在保衛上海。

然而他身後的租界不是中國領土,也不需要他來保護(反倒是租界在為國軍提供保護),而隸屬國民政府上海特別市的中國領土早已淪亡在日軍鐵蹄之下。

上海背後是南京不假,可誰也沒指望他們這一支孤軍像斯巴達三百一樣扼守溫泉關,日軍也不必非要拿下四行倉庫才能繼續前進。

這裡的秘密在於,「保衛」不過是大義名分,導演想要掩蓋的是這場戰爭的實質。

《八佰》的戰爭描寫隨著劇情推進,實寫性越來越淡薄,而儀式性越來越強。

趙雲的出場可以算是其中的轉折點。

「護旗」的畫面顯然參照了硫磺島那幅著名的照片。

如果《父輩的旗幟》是對美國國家英雄敘事背後現實的豐富完善(從而某種程度上也是解構),那麼《八佰》就通過完全抽離護旗這一行動在軍事上和實際邏輯上的合理性,將其儀式元素髮揮到極限。

前赴後繼血肉模糊的士兵終於揭露了這個故事的實質:這是一場獻祭,一場召喚名為中華民族的利維坦的血肉儀式。

而整個四行倉庫就是巨大的祭壇。無論是歐豪飾演的士兵還是那三位想要參軍的學生仔,都是鑄造中華民族的原料。只有經過血與火的考驗,他們才能變成中國人,作為中國人而活,為了中國去死。

《八佰》相對於傳統抗日神劇的突破恰恰在於,不再哪怕是假惺惺地用超越性的價值為民族辯護。

日本人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壞人,而更多是單純的敵人。

民族本身成為自足的、如果不是最高的價值承載者。這正是2020年代中國民族主義的新面貌。

從知乎到微博,「看到我的國家這麼流氓就放心了、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成為流行文化的口頭禪。我們不再從價值觀上批判美國的霸權主義,我們更多想要的是代替它——這種思路最新的表達就是前一陣風起雲湧的入關學。

電影中謝團長沉浸於自己召喚來的中華民族的影子。

特派員卻提醒他這些都會過去。

這種呈現錯失了實證意義上的歷史真實,但在比喻的層面上呈現了抗戰歷史更深一層的真實。

不論管虎本身的意圖如何,這都指向中國當代史一個深層次的敘事母題:國家和民族的鑄造是一個前赴後繼不斷累積的過程,需要不斷地投入和犧牲。

四行倉庫守軍區區四百人的祭品是不夠的,國民革命軍幾百萬軍人的性命也是不夠的。

四行倉庫是整個淞滬會戰的縮影。

而淞滬會戰何嘗不是八年抗戰的縮影。無數中國軍民的犧牲換來蔣中正夢寐以求的躋身四大國的地位。他作為中國領袖的身份也暫時無人挑戰。

通過接收敵產和國防建設,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已經掌控了國家經濟的命脈,可以進一步展開野心勃勃的現代化。

日本和英國帝國主義的勢力經此終於蕩然無存,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蘇聯的勢力範圍及其代理人徹底清理出中國的邊疆。

歷史會告訴我們,蔣中正夢想的中國需要更加強硬的政治身體和更加堅定的政治意志。

他本人和他所鑄造的那個中國無法承擔這個任務。

他們提供祭品的能力和意志已經達到極限。

電影最後給了當今的四行倉庫和上海一個短暫的剪影。

曾經在電影裡扮演著天堂和地獄分界線的蘇州河如今已經徹底融入在周邊林立的高樓中。

在《八佰》的故事之後它又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滄桑,已經喪失其本來的文化、法律和地理意義。上海不再擁有獨立於中國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與此同時,一個不斷繁榮和上升的中華民族,正雄心勃勃地看向世界。

這是我看電影最欣慰的地方。

相關焦點

  • 這是一部耗時耗力遠超普通人想像的電影,八佰這一準備,就是十年
    這是一部耗時耗力遠超普通人想像的電影。在開機前的18個月,攝製團隊在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園區內等比例複製了1937年上海蘇州河兩岸的建築。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劇組完成了68棟建築、30多萬平方米的搭建,並挖出一條長達200米的「蘇州河」,巨大的工程量背後,是精益求精的電影匠人之心。
  • 《八佰》爭議巨大,但我還是有話要說
    這註定,註定,註定是一部飽受爭議的電影。它就是遭遇撤檔刪改如今高熱度和高關注度上映的《八佰》。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點,就是如果一部華語電影火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引起爭議,這種爭議似乎不可避免,從《戰狼2》到《我不是藥神》,從《流浪地球》再到《八佰》。
  • 電影《八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
    一個熱愛電影的朋友向我推薦《八佰》,這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憑著多年觀看影視的經驗,凡是人們說極好或者極不好的片子,我看了之後總是覺得不過如此而已,哪裡有人們說得那麼好或不好,因而就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雖然我沒有被騙去什麼。接著就自我寬慰,看影視不就是為了休閒娛樂消磨時間麼,何必較真兒呢!因此,後來對於影片,無論人們怎麼說好,或者說怎麼不好,我都泰然處之,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所以對於近來呼聲極高的《八佰》,我也用平常心來對待,不就是一部影片麼!
  • 觀看八佰的說說 關於看完電影八佰的感受
    作為一部戰爭片可能很多人喜歡觀看的是那種大領導帶領下的大場面而非這種小人物下的小場面,《拯救大兵瑞恩》就是這樣的一部小人物帶入感極強而且難以被超越的成功的影片,它能夠成功就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小人物,我們大部分人只能是一個參與作戰的士兵而不是指揮作戰的將軍,所以我們才能體會到那種入骨的膽顫與生死線上的掙扎。
  • 《八佰》是一部好電影,但背後卻不是一個好故事
    電影《八佰》的上映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在2019年6月15日作為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官方宣稱由於技術原因取消放映,將全國公映時間放到了2019年的7月5日。但是《八佰》又一次放了觀眾鴿子,宣布公映時間待定。為什麼會出現多次「跳票」,這其中應該和電影本身的內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北電劉德瀕老師對話《八佰》製片人梁靜老師|《八佰》嘉賓分享會
    疫情初愈,開畫春節撤檔的喜劇片,確實觀眾接受心理上會感到彆扭;第二,一場疫情就是一次國難,《八佰》其實也是救國難的影片,二者在氣質上是非常契合。所以影片上映,一下子就喚起觀眾巨大的熱情;第三,今年2月份到今年8月份,整整讓中國觀眾在家裡憋了大半年,大家盼望已久的一部新片上映了,必然蜂擁而至。《八佰》拿下來31億票房,實至名歸。
  • 電影《八佰》裡的蘇州小演員,就是他們!
    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3天票房破7億。截止昨天下午3:47,票房7.01億。影片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高度還原戰場為觀眾提供了沉浸式觀影體驗,單單看演員陣容就能想到這絕對是一部巨製。(部分演員表)......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這部影片裡的很多小演員,都是我們蘇州的孩子!
  •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電影《八佰》可謂是炒的特別的熱,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電影《八佰》好看嗎?電影八佰演員表及劇情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是疫情以來,第一次重返闊別大半年的電影院,想不到是如此催淚的一部片子,本風箏平時的「人設」雖不敢以「硬漢」自居,也絕對信奉「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至理名言,但這部片子……慚愧啊,淚如潮水。
  • 八佰票房破20億,2020年暑期檔,20億電影壓哨誕生!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21:17:48,中國影史第20部20億票房電影壓哨誕生!現階段成2020年度全球首部單地區20億影片,已然成為今年本土乃至全球票房的一匹黑馬。票房突增不停的同時,各個電影網站的評分仍然保持不俗口碑,可謂好評和票房成績雙豐收的一部佳片。
  • 《八佰》為何爭議這麼多?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討論一下關於電影《八佰》的問題。國內的電影市場已經沉寂了好長一段時間,而《八佰》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近幾年難得的一部戰爭佳片。首先說明一個問題,《八佰》是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從戰爭片的角度上來看,這部電影證明了國內能夠拍攝出堪比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然而戰爭電影不僅難拍,投資巨大,在很多方面都容易引起爭議,所以能看到這樣一部製作精良的戰爭片是非常幸運的。1.《八佰》真的不夠還原歷史嗎?
  • 八佰,進一步摧毀了人們對於國民黨的印象
    八佰正式上映,豆瓣評分從8.2降到7.8,這部電影很有意思輿論評價兩極,在負面評價中:一說是洗白孫元良的二說是美化國民黨的三說是導演管虎屁股歪,找上跑路將軍的兒子合影,還為臺獨「戴立忍」出頭最後得出《八佰
  • 《八佰》終於在韓國上映,但票房卻被一部8.7分韓片碾壓!
    12月10日,韓國院線新上映了一部新片《Jose與虎與魚們》,一上映就登頂韓國日票房榜首,終於擊敗了熱映電影《鄰居》。自上映以來,《Jose與虎與魚們》在韓國的日票房排行榜中便穩居第一,票房佔比高達41%,是同檔期院線電影中最火的一部。
  • 所有罵過「八佰」的噴子們,你們被打臉了!
    程序正義才是這件事最大槽點的關鍵之所在。你們曾經有1萬次機會,幹掉《八佰》,但為什麼偏要選在臨上映前,這個影響最壞的時間點給幹掉呢?另外,噴子們,你們看過正片了嘛?這部電影到底講的是什麼主題。因為以這樣的輿情,《八佰》能否拿到延期密鑰(9月21日到期)都難說,未來重映的概率也極低你在電影院欣賞到當今最高工業水準的國產戰爭片,只剩下不到1個月。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缺乏常識的瘋狂世界。
  • 投稿|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中看客的一員,看得熱血沸騰卻也幫不上忙。個別人還能跟其它人說上一句:綁緊點。電影八佰我想不到什麼人能在這時完全不考慮自己,英雄,只有英雄是這樣的。敵人誇口說三個小時能拿下四行倉庫,說實話,我都信了。
  • 《八佰》終於要上映了,不論立場,致敬英雄!
    《八佰》終於要上映了,小夥伴們有期待嗎?自從去年影片官方說,因為技術性問題,要暫時不能公映,讓許多期待的人們都大失所望。但是,現在定了,就在8月21日!這是一部講述抗戰時期,發生在上海的正面戰場的故事。也就是,著名的八百壯士守四行倉庫。
  • 王世純:看完《八佰》,感覺就兩個字——擰巴
    導讀:可以說,恰恰是我們的審核人員,通過刪減和審核的方式,拯救了這部打著「拯救業界」旗號的電影。【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我把電影《八佰》看完了。這電影,擰巴。為什麼擰巴,就要從管虎想要拍攝一部什麼樣的片子說起。
  • 我以我血祭軒轅:談談我的《八佰》觀後感
    這意味著一項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新最高紀錄,同時也標誌華語戰爭片的一個新標杆的樹立。做為最早被邀請觀評的觀眾之一,我覺得有些觀感可以說了。 十年磨一劍,《八佰》前後40次易稿,歷經三度重啟,導演管虎帶領團隊拍出十年來最好的抗戰題材影視之一。
  • 《八佰》:什麼是愛國主義的正確打開方式?
    14日,《八佰》上座率是同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4倍,刷新了國產影片點映場的多項紀錄。截至8月20日,《八佰》點映票房累計突破2億,超過了影院復工以來全國累計票房的1/5,是近一個月票房貢獻最高的一部電影。
  • 中華民族需要《奪冠》《八佰》的「精氣神」!
    最近,連續看了2遍兩部電影:《奪冠》、《八佰》。可以說,截至目前,這是「後疫情時代」最好、最感人的兩部電影。有人說,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煩惱想不開,去一下「三座大山」就能想開了:井岡山、普陀山、北京八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