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
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覺
這是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感謝管虎導演,讓我見識到了這場真人秀展現出來的戰爭的殘酷,還有人性的光輝。在這場誰也輸不起也不能輸的真人秀裡,謝晉元帶領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正規軍、保安團的八百兒郎們,以把倉庫當墳墓的決絕,完成了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中看客的一員,看得熱血沸騰卻也幫不上忙。
當別人問我《八佰》怎麼樣時,我深吸了一口氣,我說:我現在才知道,真的打起仗來,一個人是真的想不到自己的死活的,這些人腦子裡可能只會想到:得把這幫龜兒子打下去……
於是我看到了影片最震撼的鏡頭:一個個士兵排著隊,身上繫著成捆的手榴彈,從幾層樓上跳下去,同時引爆,好讓敵軍的銅盾土崩瓦解。個別人還能跟其它人說上一句:綁緊點。
電影八佰
我想不到什麼人能在這時完全不考慮自己,英雄,只有英雄是這樣的。
敵人誇口說三個小時能拿下四行倉庫,說實話,我都信了。因為要知道七十多年前的國家和軍隊太弱了,那時的貧弱,就像那時的苦難一樣刺眼。
成排往下跳的士兵,每個人跳下去之前都要喊一聲自己的籍貫和姓名,大多數人連照片都沒留下。我一掃而過,來不及記住銀幕前每一個士兵的名字,但我記住了這些人:八佰。
不止我記住了,連河對岸原本歌舞昇平的租界裡的芸芸眾生們也記住了,所以,白俄妓女能拿著賣身錢認捐;開賭場的拼死送電話線;黑幫老大招募幫手;戲子不再秀愛國;女童子軍敢冒著危險遊過河;沒了工作生活窘迫的老師敢背著老婆把項鍊扔到捐款的旗面上,連一向嘮叨的老婆也不再責備;原本有錢便是娘的記者也會為了一句承諾帶走戰士的信物……為什麼呢?
因為大家看到了一群特別帶種的好漢。何況河對岸是一群值得拼上錢糧甚至性命的一群好漢。他們連照片和名字都沒有,打起仗來,身邊誰都顧不上誰。
「後死的弟兄把先死的弟兄抬下去接著頂上」這是我聽到最震撼的話了。這哪裡是人命?在鏡頭外,我都能感受到這些士兵們的淡然,還有準備赴死前排隊洗澡的平靜。
沒有戰爭、不當兵的話,他們就是一群農民、大老粗、街市無賴、老實夥夫,偏偏跌入了這個修羅場。什麼叫國際社會同情和援助我想他們是不知道的,大概他們在這個國家的哪個地方都要有人用地圖指出來。就是這樣一群放在現在來看連當兵的資格都沒有的人,成了一群可以讓人在河對岸抱拳行禮的戰士。大概率地,我是覺得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國家和大義的,但他們肯定知道什麼叫爺們。
這些普通人趕上了一場戰爭,骨子裡帶著點血氣,想活命的心思動過,但時局不好,走了太丟人,乾脆都死在這兒吧,能落個好名聲,家裡的牌位都立好了……我的心思隨著影片的推進而推進,眼見著一個個到死衣服都破破爛爛、渾身髒兮兮的人倒下了,我已經忘記現實裡他們是哪個明星,哪個演員了。在我眼前的,是幾十年前那一場激戰中死守不退的軍人,雖然他們中有些人,曾經不過是懦夫和無賴,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最後唱著秦腔京劇扛著旗,面對重炮和坦克,來演一場生命中最後的大戲。
「殺身成仁,捨身取義」,這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再看八佰,何止「八佰」。感謝管虎,感謝《八佰》。祝福它,期待它,希望電影人和觀眾一起為它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