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第1節 力
第2節 彈力
第3節 重力
教學要求:
掌握力,力的單位,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使物體發生形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彈性,彈性限度,彈性形變,彈力,彈力的方向、作用點;彈力在日常的稱謂(拉力、壓力、支持力等)及實例;會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及位置確定;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係及公式。第八章 運動和力
第1節 牛頓第一定律
第2節 二力平衡
第3節 摩擦力
掌握牛頓第一定律;慣性,慣性的利用和危害;幾個力平衡,物體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運動和力的關係;摩擦,滑動摩擦、滾動摩擦,摩擦力的方向、作用點;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測量方法,增減摩擦的各種方法,兩種摩擦的比較。第九章 壓強
第1節 壓強
第2節 液體的壓強
第3節 大氣壓強
第4節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掌握壓力,壓強的物理意義、定義、單位,增減壓強的方法;影響壓力效果的因素;壓強公式;液體的壓強,連通器及其原理;液體壓強規律及公式;大氣壓強及實例,大氣壓的變化及影響因素(高度、天氣);標準大氣壓;大氣壓的測量方法,水銀氣壓計、金屬盒氣壓計;流體(氣體和液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第十章 浮力
第1節 浮力
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
第3節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掌握浮力,浮力的方向;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浮力的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表述(F浮=G排=ρ液gV排)、使用範圍;物體浮沉的條件(上浮、下沉、懸浮、漂浮)及實例。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第1節 功
第2節 功率
第3節 動能和勢能
第4節 機械能及其轉化
掌握功的定義、單位;用功的定義式進行計算;功的二要素;功的原理;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單位;功率定義式;能量,動能,勢能,重力勢能及彈性勢能;動能及大小決定因素,重力勢能及大小決定因素,彈性勢能及有關決定因素;機械能;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第1節 槓桿
第2節 滑輪
第3節 機械效率
掌握槓桿的定義,槓桿中的幾個名詞,三種槓桿及其特點;槓桿平衡及其條件;槓桿示意圖;滑輪,定滑輪、動滑輪,斜面;滑輪組的特點及公式;斜面越長越省力;有用功、額外功、總功;機械效率定義、大小範圍、表示方法、影響因素;機械效率定義式,有用功、額外功、總功關係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