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的同學們,這個超長寒假,宅在家裡幹什麼呢?估計寒假作業已經快做完了吧!剩下的時間,趕緊提前預習新學的內容吧。
本節內容,小隴老師將分享的是八年級物理下冊8.1《牛頓第一定律》的知識梳理,來幫助初二的同學們提前預習。
《牛頓第一定律》是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運動和力第1節的內容,這一節主要有兩個內容需要同學們重點掌握: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牛頓第一定律
什麼是牛頓第一定律?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認為:要是一個物體持續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這個力被撤掉,物體也就停止運動了。然而伽利略通過分析實驗得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阻力作用。兩種觀點孰對孰錯?後來,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礎上,概括除了一條重要的物理定律:牛頓第一定律(同時說明伽利略的的觀點是正確的)。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
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是物體本身具有的屬性。在實際生活中,關於慣性的例子舉不勝舉,比如汽車緊急剎車,乘客們會有一個向前傾斜的動作,這就是慣性的例子。慣性與物體所處的運動狀態無關,對任何物體,無論它是運動還是靜止,無論是運動狀態改變還是不變,物體都有慣性。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與外界因素無關。慣性不是力,慣性是物體具有的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的性質,慣性和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要說「受到慣性」「慣性作用」。
當然,慣性有優點也有缺點,跳遠運動員通過助跑使自己跳得更遠,這是利用慣性的優勢;高速行駛的汽車由於慣性太大不能及時剎住車而導致交通事故等這是慣性的危害。
以上就是本節的主要內容了,需要同學們了解的主要內容就是慣性定律以及慣性的概念,以及生活中慣性的例子和慣性的優點和危害。(本節內容還有個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這裡不再詳解)
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套簡單的隨堂練習來鞏固對這節內容的掌握情況。
對於八年級的同學來說,物理是新增的一門學科,可能在學習起來會顯得有些吃力。再加上有些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同學們就會覺得物理太難。
其實萬事開頭難,只要同學們有一個堅定的信心,堅信自己能把這門科目學好,再加上不懈努力,相信你的物理成績會非常優秀,八年級的夥伴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