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譚榮高,是三都水族自治縣公安局的一名民警,再過7個月我就要退休了。2018年5月,我到三都縣中和鎮拉佑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我主要包保馬聯二組16戶的貧困戶。
進村工作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入戶調查走訪,我所包保的16戶貧困戶生活較為困難。貧困的主要體現在農戶的思想比較落後,對外界的事物接觸較少。根據這一情況,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召開群眾院壩會,宣傳黨的扶貧政策,深入淺出地啟發和開導群眾,拓展他們的思路。
譚榮高(中)為群眾講解黨的好政策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名貧困戶叫張輝,家中生活比較困難,他身患殘疾,不能從事重體力農活,兒子張仁遠左眼受傷失明,生活受到限制,外出務工極不方便。為了解決該戶的就業問題,我推薦張輝到駐村工作隊生活區從事炊事工作。
經過一年的努力,在全體駐村工作隊員的共同努力下,拉佑村的扶貧工作有條不紊的推進,發展種、養殖產業,先後有生豬飼養、林下養雞、黃桃種植、稻田養魚、花生種植,辣椒種植等產業。拉佑村的產業從無到有,如今長勢喜人。
譚榮高(左)指導群眾種植果樹
就在工作有所起色、脫貧攻堅到關鍵時刻,2019年8月2日凌晨零時許,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返回宿舍休息。凌晨3時左右,我在睡夢中突然被疼醒起來,便向宿舍裡的隊友呼救。
當時,大家都被突如其來的病情嚇壞了,看到我的疼痛難忍,一邊撥打縣醫院120急救車,一邊連夜將昏迷的我送往幾十公裡外縣城的醫院。經醫院診斷,我的病情為突發腦梗,由於發現較早,加上送醫及時,有幸撿回一條命。
當天,醫生給我下達「命令」,至少要住院一個月、休息兩個月。可是,村裡面的群眾還在等我呢,我住院僅僅7天,聽醫生說脫離了生命危險,在病情尚未康復的情況下,我不聽家人的勸阻,就悄悄「逃」離醫院。
儘管回到了村裡面,可是身體健康狀況並不理想,我只好在愛人和女兒的陪同下回村工作,讓女兒代替我寫材料、填寫報表等。等女兒回去後,我就堅持一邊服藥一邊開展扶貧工作,一件不落地將工作全部補上。
生病回村當天,由其女兒譚晶晶(左二)代為寫材料和填報表
特別是2019年3月13日和8月30日,我愛人不幸左大腿兩次摔傷骨折,進行兩次大手術的情況下,家中急需人照顧。雖然可以請假,但是我的工作卻沒有人替補,我只有舍小家顧大家,堅持投身脫貧攻堅一線,沒有去照顧傷病的妻子,這讓我對妻子心懷愧疚。
我即是水族人,又是本地人,平時在工作中可以很熟練地用「水話」和村民交流,很容易和群眾打成一片。如今,拉佑村貧困發生率由2018年的10.1%貧困發生率下降到現在的1%左右,已經摘下貧困帽。看著拉佑村一天一天的變好,我在臨退休之前能參與到偉大的脫貧攻堅戰中,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榮華 整理
編輯 段嵐茜
編審 楊儀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