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在嬰幼兒期,父母做一個話癆,孩子智商會更高

2020-12-25 美媽很帥

文丨美媽很帥

到表妹家做客,發現她除了餵奶或者換尿片,極少跟寶寶有眼神的接觸,更別說跟寶寶聊天了

醒來的寶寶只能呆呆地看著嬰兒床上的那個彩色鈴鐺,感受著這個「沉默」的世界。一旁的表妹一邊刷著手機一邊吃吃地笑,全然不知她的沉默是金,會對寶寶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終於,我按捺不住了,「你現在有空,為什麼不跟寶寶聊聊天呢?」

妹妹的表情像是在告訴我,我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停了一會才說,「我說話,寶寶聽不懂啊。一個人絮絮叨叨,顯得有點蠢。」

相信不少人跟我表妹一樣,認為嬰兒(0-1歲的寶寶)聽不懂自己所說的話,所以很少跟寶寶說話。有些家長,哪怕孩子長到兩三歲,孩子的理解能力與語言能力上了一個臺階,也只停留在例行公事式的句子:「快吃飯」、「趕快睡覺」、「別跳沙發」,等等。

1995年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研究表明:孩子智力與他在3歲之前所聽到的詞彙量成正比,而在3年之中,生後第1年尤其重要

一組由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與賓夕法尼亞大學三所名校聯合研究的項目也顯示,父母常與小朋友交談,可以促進大腦生長,並且語言交流的頻率越高,大腦中主管語言功能的區域越活躍

也就說是,小時候父母跟孩子說話多少(包括數量與質量),直接影響孩子的智商。

寶寶出生後,神經元通過外部施加的刺激而不斷地建立連接,這種刺激可以是你講的一句話,也可以是你無意中做出的一些行為,這些都有可能以一種伴隨孩子一生的的神經元連接的方形記錄下來

美媽在多篇文章提到,在寶寶3歲左右神經元連接會達到最高峰,然後逐漸放慢增長速度,4歲左右有會大幅度的「突觸修剪」,其實寶寶出生後,大腦就開始對沒有用到過的神經元修剪掉。

你惜字如金,跟寶寶很少有語言上的交流,那寶寶的腦神經連接就會比其他常有語言刺激的寶寶要鬆散很多,思想也沒那麼細密,反應也會比較慢。

雖然大腦一生都具有可塑性,但你在黃金窗口期偷了懶,孩子將來若想超越別人,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很多的時間才能追趕上別人。

既然在嬰幼兒期,語言的交流對大腦發育那麼重要,那麼父母怎麼說,能獲得最佳的效果呢?

當然,最簡單的就是做一個有感情的話癆

你在做什麼,都可以跟寶寶聊,她就是你最忠實的粉絲,像海綿一樣吸收你的每一個詞,每一個句子甚至 每一個動作。

孩子是通過模仿父母來學習語言的,在你說話的時候,孩子會觀察你的嘴型、面部表情乃至肢體語言,所以跟他交流的時候,咬字要清晰,語速要稍微放慢一些,語調也要有起伏,這樣寶寶的大腦才更容易把你傳達的信息吸收過來。

當寶寶看到人臉時,大腦會獲得很大的刺激,這種傾向非常強烈,所以平常交流時要面對著寶寶,要有眼神的接觸。除此之外,還要多帶出去玩,看看不同的人,跟不同的人聊天,這樣寶寶大腦獲得的刺激會更深、更廣。

如果說,日常的語言交流就是小學生字典,那麼念故事就是高階辭典了。在閱讀的過程中,寶寶能聽到與日常生活中很少能碰到的單詞與短語,有助於詞彙量的增加,幫助孩子建立高度複雜的語言模式與知識系統,這樣能讓腦神經連接更加密集之餘,無形中也為孩子將來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父母跟孩子擁有共同做一件事的溫馨感覺,能在孩子的心靈建立深刻的聯結。如此一來,他日展翅高飛,生活在別處,也能想起閱讀的美好時光。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智商往往會更高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智商往往會更高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曾與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過一個相關的報告,在報告中指出:發育上的優勢之外,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能夠避免孩子晚上學,要知道我國對於孩子入學年齡是有一定限制的,而9月1號出生的孩子,往往需要等到下一年的9月1號才能入學,也就是會比和自己同齡的孩子差一年上學,這就相當於將孩子的整個人生軌跡都延後了。
  • 哈佛大學研究: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3大優勢,媽媽無法替代
    」不同的人帶出來的孩子,智商真的存大很大的差異嗎?一項由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兒科副教授麥可·約格曼博士主導的研究表明,從小主要由父親帶大的孩子,IQ普遍比較高,擁有更出色的語言能力,更優異學習成績,而且不容易出現負面情緒。
  • 哈佛大學75年研究表明想讓孩子越來越聰明就要做這些事
    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聰明的孩子,將來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明一個人將來怎麼樣,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得出來一二。但也總有意外。國外的哈佛大學教授julie lythcott haims就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歷時75年的研究實驗,這項研究也被稱作「格蘭特研究」。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表現得更優秀,只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看到孩子的糟糕表現,父母總是垂頭喪氣,反而對鄰居家的孩子很是羨慕。孩子的表現如何,受智商的影響比較大,智商高的人更聰明,他們今後成功的難度更小,做什麼事情都會更容易一些,也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
  • 哈佛研究表明:新生兒的體重,暗示了智力的高低
    寶媽們在一起聊天時,總會聊到一個話題:你家孩子生下來「幾斤幾兩」?其實嬰兒出生後,護士會先一步將其抱過去稱體重、身高,之後才會告訴寶媽體重、性別。
  • 寶寶是個「話癆」招人煩?麻省理工研究:智商高的孩子都「話多」
    麻省理工研究:智商高的孩子都「話多」1. 話癆智商更好很多人非常討厭自己的還真是個話癆,認為話癆是很招人煩的,於是就會逼迫孩子閉嘴,但是這是錯誤的,因為麻省理工有研究表明,高智商的孩子說話多,因為我們都知道說話是一門藝術。
  • 孩子被誰帶大智商有差異,美國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孩子被誰帶大智商有差異,美國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美國耶魯大學一項持續15年的跟蹤調查研究表明:相比媽媽帶娃,父母帶大的孩子不管在身體健康上還是智商上都更有優勢,在學業和事業上也更容易成功。一個獨立的人格必定是會和那些無法獨立的人形成巨大的差距的,他們的探索精神會更加的強烈一些,因此贏得的機會也更多一些。3. 爸爸帶大的孩子性格更好媽媽和奶奶通常來說都會柔弱一些,那麼培養出的孩子性格也會相對弱一些。
  • 父母愛說話孩子智商高
    英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身邊有個「話癆」時,嬰幼兒的智商和認知能力更高。英國約克大學教育系研究小組對107名2~4歲的學齡前兒童進行試驗,給他們佩戴微型錄音機錄下父母及其他監護人與孩子進行語言交流的情況。
  •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特徵,家長別盲目阻止
    父母們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是沒錯的」,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讓父母「如願」,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父母的教育和指導也是非常重要的。經常聽到老人說「3歲看大,7歲看老」,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根據他的行為習慣,判斷出他智商的高低了。
  • 智商與綠化有關?研究發現,在綠色地區長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近日,比利時哈瑟爾特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在更綠色的城市環境中長大,孩子們的智力會提高,不良的行為也會減少。研究人員通過對 600 多名 10-15 歲的兒童進行分析,發現鄰裡綠化程度每增加 3%,他們的智商平均提高 2.6%,這種影響在富裕地區和貧困地區都可以看到。目前,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 Plos Medicine 雜誌上。
  • 哈佛研究: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表明大腦發育越好孩子越聰明
    導讀:哈佛研究:新生兒頭圍越接近這個數,表明大腦發育越好孩子越聰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只發育一次,但智商的提高卻不是
    我國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智商提高一直都有著一種焦慮,仿佛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不給孩子多吃幾樣補腦的補品,給孩子的大腦發育提供充分的營養,孩子以後在智商上就會全面落後於別人,甚至有些家長不惜給年紀尚小的孩子吃一些網傳有效成分不明的「聰明藥」。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想要開發孩子大腦,並非只靠閱讀
    近日,哈佛大學研究室發出聲明:想要開發孩子的大腦,並非只靠閱讀,「遊戲」也同樣重要。,耗時兩年,觀察了40多個家庭,最終得出結論: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智商要比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高。大部分貧窮家庭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擺脫現狀,會給孩子買很多的書籍讓孩子閱讀,也會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想讓孩子通過知識改變命運。但是卻並沒有什麼效果。
  • 斯坦福研究表明:睡眠時間長的寶寶智商更高,附「哄」睡指南
    斯坦福研究表明:寶寶經常這樣睡覺,智商將會更高寶寶的智商是每個家庭都關心的頭等大事,如何提高寶寶的智商,讓寶寶擁有較好的學習能力也是眾多父母操心的問題。寶寶的睡眠模式是否會影響他們將來的智商和學習能力呢?科學家們通過一個又一個實驗證明了:寶寶經常這樣睡覺,智商將會更高。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變「笨」跟父母的壞情緒有關,三種行為須改正
    歷時75年的研究Julie Lythcott-Haims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學家,曾就讀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加州藝術學院,擔任過史丹福大學校長助理、教務長等職十幾年之久。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做了一次演講,在這個演講中他引用了哈佛長達75年之久的「格蘭特研究」,該實驗以孩子在童年的智商發展和成年後生活的經歷為目標,在做了大量調查和分析後發現,孩子在幼年時期的智商和家庭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即使是聰明的孩子,在不好的影響下也有可能會變笨。
  • 研究表明:這個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
    但有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最佳的帶娃人選不是親媽?孩子說話早都靠爸爸?和一般家庭不同,糖媽的閨蜜夢璇是一個「成功女性」,而她的老公是一個自由職業者,夢璇生完孩子之後理所當然的把孩子交給了老公,自己則繼續上班。
  • 哈佛大學研究:一個孩子能否成功,關鍵不在智商,而在這7項指標
    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將一個孩子的成功,歸結為這個孩子智商高。 但是實際上,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結果表明:人生成就至多20%歸諸智商,80%則受其他因素影響。
  • 麻省理工研究:想養出更聰明的孩子,在嬰兒期,寶媽得做個話癆
    文丨美媽很帥小小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平常「惜字如金」,可自從生了娃,她把自己逼成了話癆。原因很簡單,她想孩子的大腦能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我家大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入學第一天,幼兒園老師就跟我說他語言能力及表達能力很好,優於大部分同齡人。」哈佛大學教授斯金納坦言,「孩子語言能力的獲得,是周圍環境刺激和反應的結果。」
  • 哈佛大學研究證明: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會有絕對的智商優勢
    美國好幾項研究證明: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會有絕對的優勢>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究後,發表了相關的報告,報告中說明結論:冬季寶寶(泛指在冬天和春天出生的孩子)的平均個頭要比夏季寶寶(泛指在夏天和秋天出生的孩子)要高大,並且智力也更聰明。
  • 新生兒體重暗示智商高低?哈佛研究:越接近這個數,寶寶智商越高
    哈佛大學曾經發起一項研究實驗,以「新生兒智商與體重之間的聯繫」作為話題,對5000名新生兒進行了長期調查。最終研究證明:體重接近7斤左右的新生兒,智商平均水平遠超同齡人,智力高孩子的斤數主要控制在6.5到7.2斤範圍之內。離這個範圍越遠,孩子的智力指數下滑得越厲害。為什麼7斤左右的孩子智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