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團隊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

2020-12-14 復旦大學

食管疾病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相比於動用鋒利的外科手術刀治療,內鏡好似醫生的靈巧「探頭」,具有直接觀察病變、發現病變、處理病變的獨到優勢。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由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領銜的團隊就通過世界首創的多項內鏡新技術,讓更多患者免去傳統手術之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團隊合影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周平紅領銜團隊完成的項目「內鏡微創治療食管疾病技術體系的創建與推廣」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面對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周平紅說:「這是對我們內鏡中心各項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們的鞭策。我們將在內鏡微創治療的技術創新、規範操作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讓更多病人受益『中山品牌』的最新成果!」

中國醫生「走出去」 「領跑」全球內鏡新標準

北京時間2018年6月14日下午4點半,遠在萬裡之外的第九屆義大利米蘭國際消化內鏡大會(IMAGE)現場座無虛席,來自全球各地的數百位消化內鏡專家屏息凝氣,注視著一場正在中國上海進行的手術演示,而手術演示者正是周平紅。

近年來,周平紅團隊首創了一系列讓全球醫療界眼前一亮的新技術,創建內鏡微創治療食管疾病技術體系,取代外科手術成為符合適應證患者治療的金標準。

2006年,團隊成功開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並向全國推廣,使得中山醫院內鏡中心成為國內率先開展ESD的單位之一,該技術可整塊切除病變,術後復發率低;2007年,團隊率先將ESD技術應用於治療消化道黏膜下腫瘤,將其命名為內鏡黏膜下挖除術(ESE),這一技術和經黏膜下隧道內鏡腫瘤切除術(STER),被認為是推動內鏡技術進入固有肌層腫瘤治療時代的標誌,這兩項新技術還推動了國際指南將內鏡治療的禁忌證改寫為內鏡手術的適應證;同年,又在國際上創新開展無腹腔鏡輔助的內鏡全層切除術(EFR)……「可以說,我們對胃腸道夾層腫瘤——黏膜下腫瘤的治療,包括全層切除術等方面,領先歐美整整10年。」周平紅介紹,目前,中山醫院內鏡中心每年都吸引著10-15位外籍醫生前來進修。

國內率先開展ESD治療食管早癌,並建立併發症防治體系

這個中國醫生團隊正在向全球醫療界展示著「中國創新」的力量。團隊引領全球內鏡診療新技術,讓「中國標準」走向世界。團隊的原創成果獲上海市和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先後被寫入歐美指南5部,推廣至31個國家地區412家醫院,累計診治食管疾病3萬餘例,亞太消化內鏡學會主席William Chao曾對這一成果給出評價:「世界領先,為內鏡微創的創新和推廣做出巨大貢獻」。

成立於1992年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年均診療量超過13萬人次,中心的設施完備性、診療種類全面性和微創治療技術均位居國內前列。「可以說,從以前到國外學習先進治療技術,到現在國外醫生排隊來中山醫院學習內鏡技術,從以前的『學習加創新』,到現在的『超越並引領』,中山醫院內鏡中心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周平紅說。

毫米之間打「隧道」  精湛醫術治療「玻璃人」

在薄薄的食管壁裡建立一條「隧道」,以治療吞咽困難、食物反流的賁門失弛緩症,是周平紅團隊的「拿手絕活」。如今,團隊在國際率先建立的POEM術(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已成為治療賁門失弛緩症首選。

賁門失弛緩症是由於食管賁門部的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的食管下端括約肌弛緩不全,食物無法順利通過而滯留,從而逐漸使食管張力、蠕動減低及食管擴張的疾病,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一。由於食物攝取困難,久病者會產生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等表現,嚴重者甚至喪失勞動能力。對此,最有效治療該病症的辦法就是切斷食管下段括約肌。在過去,要切斷食管下段括約肌唯有「開刀」一條路,雖然療效確切,但創傷大、併發症多。而針對此症的POEM術(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能夠將胃鏡伸入食管黏膜下,通過特質器械建立黏膜下「通道」,直達食管下段括約肌並選擇性切斷,達到「無切口、微創傷」的治療效果。2010年至今,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團隊已累計完成POEM手術三千餘例,佔全球此類病例數的一半。

國際首創2項深部肌層腫瘤內鏡切除技術,成為國際公認標準術式

2018年3月,來自遼寧農村的一家四口帶著一位「玻璃人」乘坐火車,輾轉三天三夜,從遙遠的家鄉到上海。這位成骨不全症合併賁門失弛緩症患者,坐高不到50公分,體重不到50斤,雙腿因數不清的骨折而蜷曲萎縮,被稱為身形脆弱的「玻璃人」。為了治療這一疑難雜症,全家四處求醫,耗盡財力。

「患者強烈的求生欲望和家人多年的不離不棄,讓我覺得要全力以赴,治好他的病。」周平紅表示。當患者一家找到周平紅後,他立刻將病人收住病房,並動員科室黨支部全體為他捐款。在中山醫院內鏡中心與麻醉科、護理部、骨科等科室的通力合作下,患者來滬2天後就入院接受內鏡微創治療。手術當天,周平紅僅用25分鐘,就在患者的食管「隧道」盡頭找到了痙攣的環狀肌。將環狀肌切開的一瞬間,賁門鬆弛了下來。3天後,患者順利出院。

看到患者一家臉上的笑容,周平紅團隊在由衷欣喜的同時,又不自覺地感到繼續前行的動力,「的確,我們的技術創新減少了手術帶來的創傷,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但假如這些技術能夠在當地得到推廣,病人們就無需來到上海,能在當地就診,我想這才是我的最終目的。作為一個醫生,作為一個技術的推廣者,應該走到這一步。」

創新推廣不止步 將新技術播撒五湖四海

為了讓新技術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造福當地病患,這些年來,周平紅把自己的日程排得滿滿當當,笑稱自己「幾乎把全國地市級以上的醫院都跑遍了」。如今,周平紅「大國工匠」內鏡工作室已在全國建立了9個布點。2017年6月初,周平紅第四次入藏,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人民醫院為最新的「大國工匠」工作室揭牌。

「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域性,使得當地的消化病疾病譜與內地有所差異。」周平紅介紹道,依託復旦-日喀則消化內鏡中心的建設,「大國工匠」工作室將針對當地消化道疾病特徵,開展消化道早期癌的篩查,食管靜脈曲張的內鏡治療以及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止血治療。此外,還計劃在當地推廣無痛胃鏡的檢查和治療,讓先進的醫療技術在雪域高原落地開花。

國際率先建立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新策略,成為賁門失弛緩症治療首選

目前,內鏡下的微創診斷和治療理念已逐漸被公眾所了解,而在周平紅團隊看來,這一技術的創新與推廣任重道遠:「建立工作室的初衷,是希望把這些較為成熟的技術『沉下去』,深入基層,廣泛應用。在人員培訓、技術下沉、操作規範化等方面,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小小內鏡蘊含無限廣大的生命舞臺。在助力健康中國的道路上,周平紅帶領中山醫院內鏡中心團隊正齊心協力,將科學醫療的理念和技術播撒向五湖四海,造福更多病患。

相關焦點

  • ...全國知名消化內鏡專家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在...
    12月6日上午 全國知名消化內鏡專家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在哈醫大四院出診為努力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全國優質醫療資源,得到頂級專家面對面診療, 12月6日,哈醫大四院內鏡微創診療中心邀請國內知名消化內鏡專家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到哈醫大四院出診
  • 6日上午 全國知名消化內鏡專家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
    12月6日上午 全國知名消化內鏡專家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在哈醫大四院出診為努力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全國優質醫療資源,得到頂級專家面對面診療, 12月6日,哈醫大四院內鏡微創診療中心邀請國內知名消化內鏡專家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到哈醫大四院出診。
  • 復旦大學斬獲特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揭曉!
    復旦大學在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評選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獲得科技進步特等獎,同時獲一等獎7項,創歷史新高,另獲二等獎8項、三等獎2項,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2人,以復旦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共計20項(人)。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長三角合作醫院進展如何?官方數據告訴你
    區政協就區域醫聯體建設情況展開協商座談會隨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長三角合作醫院」在相城人民醫院掛牌,相城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6月5日,相城區政協赴相城人民醫院開展醫藥衛生界別協商活動,深入了解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長三角合作醫院醫聯體建設情況。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雙喜臨門 葛均波院士專家工作站掛牌...
    近5年來,該科醫務人員已在核心期刊共發表論文53篇,其中SCI收錄14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主持市科委課題4項、市衛生局課題3項、區科委課題7項、區衛計委課題1項和院級課題2項。
  • 【喜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徐匯區中心醫院朱福執行...
    【喜 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徐匯區中心醫院朱福執行院長榮獲「2020年中國優秀醫院院長… 2020-09-11 2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華克勤教授獲2019年度上海市質量金獎
    以下文章來源於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作者紅房子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發布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公共信息,開通各類信息化便民服務功能,並通過平臺發布醫院新聞、專家介紹、就診信息、健康宣教、公益活動等,為患者提供一流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務。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挑大梁的專家和骨幹是哪些?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挑大梁的專家和骨幹是哪些?澎湃號·政務 2020年5月12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第二屆業務科室主任授聘書儀式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東院區
  • 復旦13位個人獲評上海市先進工作者,3個集體獲評上海市模範集體!
    復旦大學馬昕、王菊莉、盧奕、餘情、張衛、楊堅、周平紅、胡蘭蘭、施勁東、鐘鳴、耿道穎、夏敬文、徐虹13人獲評「2020年上海市先進工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新冠肺炎救治醫護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3個集體獲評「2020年上海市模範集體」。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附屬中山醫院教授湯釗猷榮獲「科普傑出人物獎」
    本報訊  11月30日,2019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獎頒獎典禮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舉行,表彰為科普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嚴雋琪,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丁文江院士、榮譽理事長左煥琛,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上海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黃紅,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興鵬,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施榮範等出席。
  • 2020年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招聘啟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事業單位,是復旦大學附屬綜合性教學醫院。醫院開業於1937年,是中國人創建和管理的最早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是上海市第一批三級甲等醫院。 經過80餘年的發展,中山醫院本部目前佔地面積9.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5.8萬平方米,核定床位2005張。年門急診就診量達400多萬人次,出院病人超17萬人次,住院手術病人10餘萬人次。
  • 復旦13位個人獲評上海市先進工作者3個集體獲評上海市模範集體
    復旦大學馬昕、王菊莉、盧奕、餘情、張衛、楊堅、周平紅、胡蘭蘭、施勁東、鐘鳴、耿道穎、夏敬文、徐虹13人獲評「2020年上海市先進工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新冠肺炎救治醫護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3個集體獲評「2020年上海市模範集體」。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高級專家診療中心在相城開始運行
    5月6日,在相城人民醫院內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高級專家診療中心,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的專家陸志強正耐心地為病患把脈問診,他一邊詢問、翻看著病患過往病史,一邊結合病人現狀,給出科學嚴謹的診斷。門外掛號就診的病患在導醫的指引下,耐心等候著,一切井然有序。  陸志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
  • 國家科學技術獎出爐 上海在自然科學獎上有新突破
    國家科學技術獎最新出爐,上海這兩方面有新突破剛結束的2019年,從航天事業再到深海探索,我國的科技創新取得了一系列突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合計308項(人),授獎總數比2018年增加23項。
  • ...更加精彩——2020年度十佳職工健身角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薈...
    【實事項目】讓運動成為習慣,讓生命更加精彩——2020年度十佳職工健身角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薈健身 2021-01-15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福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補充編內人員招聘32人公告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系隸屬廈門市的全民事業單位,是廈門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建設項目,建設發展目標是建成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海峽西岸一流的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負責管理。
  • 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頒獎啦!中山醫院5位教授獲得殊榮!來看看...
    《基於液體活檢和組學平臺的肝癌診斷新技術和個體化治療新策略》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外科周儉教授團隊在樊嘉院士指導和親自參與下完成的《基於液體活檢和組學平臺的肝癌診斷新技術和個體化治療新策略》獲得了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9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 全國首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落戶復旦中山廈門醫院!
    (右6),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潘乙凡(右5),福建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柳紅(右4),廈門市副市長國桂榮(右3),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復旦中山廈門醫院院長樊嘉(左2),廈門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潘力方(右2),廈門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姚冠華(右1),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復旦中山廈門醫院黨委書記、執行院長顧建英(左1)共同為復旦中山廈門醫院揭牌。
  • ...醫生、中國好護士」現場交流活動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
    「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現場交流活動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 2019-10-12 08:06: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404 Not Found
  • 直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及普外科專家團隊:中山雲講堂...
    直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及普外科專家團隊:中山雲講堂——與減重代謝手術專家面對面 2020-07-21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