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斌院士述人生 忠告年輕人靜下心來看書鍛鍊—新聞—科學網

2020-12-27 科學網

資料圖  來源:網絡

(重慶晨報訊 記者 雍黎) 60年來基本不看電視,60歲了能在1小時內跑10公裡,一直堅持學習,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永斌。22日下午,由市科協、市教委和重慶社科院共同主辦的「重慶市2014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西南大學舉行,楊院士向重慶部分高校學生、新入職教師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共計800餘人分享了自己的求學歷程和學習心得。

今年60歲的楊永斌是國際知名結構工程與力學專家、奧地利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重慶大學土木學院榮譽院長、臺大名譽教授。在報告會上,他以《人生六十自述:半為學子,半為人師》為題,分享了他早年在貧困環境中刻苦學習的點滴以及師生相處之道。

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求學期間,他為了能寫好論文,將圖書館裡1884-1984年間所有相關的論文都讀完了,並以此在他的研究領域成名。「我想說的是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並不難,只要能夠靜心、沉澱下來,就能夠累積能量,開拓新領域。」楊院士說,他在60年裡除了才到美國時看新聞學英語,其餘時間從來沒看過電視。現在是網絡時代,但年輕人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網絡和手機上,網絡和手機只能定時接觸。要多讀書,通過閱讀讓自己沉靜下來,找到自己的主張。

今年60歲的楊院士堅持每天鍛鍊身體,一直堅持長跑。他說自己現在還能1個小時內跑完10公裡。看到臺下的年輕人,他幽默地說。「下次演講我可以帶雙跑鞋來,講完了就和大家去跑步比賽一下,我可能會比你們很多人跑得快哦。」楊院士建議年輕的學子,一定要多運動,保證健康的身體,才能做好學習和研究工作。

隨後,中科院院士,四川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化學學院教授馮小明也作了題為《成長之路》的報告,與年輕師生和科技工作者分享他幾十年來在科學研究中的心得體會。

(原文標題:工程院院士述人生 忠告年輕人靜下心來看書鍛鍊)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楊永斌院士:好的教育理念如同家風,可以代代傳承
    楊永斌,1954年生於福建金門。著名工程力學專家、橋梁動力理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奧地利科學院院士、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榮譽院長。慢慢回過神來,他體會到了老師的意思——現在的環境已經給不了你更多的知識了,你必須「跳」出去。老師的這句話,改變了他的人生。1970年,楊永斌毅然離家,渡過臺灣海峽,到臺灣參加建國高中插班考試,並順利入讀。剛到建國高中,由於不能馬上適應該校學習的節奏和老師的教學方式,楊永斌幾乎每科成績都不及格,這讓他一下子就感到了差距。「如果再這麼下去,我真沒臉見人了!」
  • 65歲院士楊永斌:用一部奮鬥史告訴你 翻轉自己人生的人只有自己
    楊永斌出生在有八姊妹的家庭,父母識字不多,他卻因為母親的一句話改變了自己,從小立志讀數學系的他,卻因同學一句話讀了土木工程,他被評為康奈爾大學土木學院150年傑出校友……如今,65歲的年齡和13、14歲的孩子談奮鬥、談人生,就如同那句話「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位「少年」的奮進之心,又將點亮了多少人的人生?
  • 中國海洋大學客座教授楊永斌院士聘任儀式舉行
    李華軍副校長(右)為楊永斌教授頒發聘書   為搭建多層次學術交流平臺,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永斌為客座教授。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出席聘任儀式,並為楊永斌院士頒發聘書。   楊永斌院士在講話中對學校的邀請與信任表示感謝,表示會珍惜在海大教書育人的機會,儘自己的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他還提到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個人發展與少年時期接受的磨礪息息相關,希望自己的人生經歷能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李華軍副校長對楊永斌院士受聘為學校客座教授表示感謝。
  • 《院士來了》第四集中國工程院臺籍院士楊永斌:我從臺灣來,我是...
    《院士來了》第四集我從臺灣來 我是兩岸一座橋中國工程院臺籍院士楊永斌請回答,1958——2018圖片來源:重慶大學官網我叫楊永斌,中國工程院院士,我的研究領域是工程力學,我來自福建省金門縣。現任教於重慶大學土木學院並任榮譽院長。在我出生的年月,對於金門人來說最深刻的記憶是隆隆的炮火聲。那時候兩岸在對峙,單打雙不打。
  • 中國工程院楊永斌院士到龍巖學院作講座
    6月3日上午,中國工程院楊永斌院士應邀到龍巖學院文傳學院演播廳作「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新趨勢」的專題講座。龍巖學院副校長劉國買,各學院、專業負責人,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成員,教務處負責人和部分學生聆聽了講座。
  • 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看書了?(短文)
    因為是周末,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看書,看著他們安靜的看書,想起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靜下心來看書了。後來來廣州工作生活後,如果有心想看書,怎麼會擠不出時間,每天看二十分鐘也是很不錯的。其實在頭條裡也一樣,多數人已經靜不下心來安心看文字作品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為年輕人解惑,共享成功的人生經驗
    可以讀到一本好書,實屬人生之幸。這本《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更是好書中的佼佼者,你會慢慢地被書中的話語所感動,甚至會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今天我就與大家一起淺談一下我對這本書的看法。人生是為心的修為而設立的道場。人生的目的就是在災難與幸運不斷的考驗中,達到鍛鍊自己心智的過程。好壞交替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好壞交替才是正常的軌跡。稻盛先生在事業遇到挫折的時候始終堅信,只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考驗,成功就只有不會離我們太遠。
  • 康樂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新聞—科學網
    記者9月2日從河北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河北大學校長康樂近日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成為該機構有機體和進化生物學學科組成員。
  • 靜下心來沉澱自己的人,猶如雨後春筍般,正在脫穎而出!
    那些能真正靜下心來提升自己的人便以不一樣的方式在我們面前成功。人生就像《奇葩說》的辯手,巧舌如簧的背後是通宵改稿的艱辛《奇葩說》可以說是以「不正經」的名義集結了一批高材生就一個問題展開辯論。青雲文章更是赤條條地告訴我們,靜下心來才能有所得做自媒體一段時間後,對今日頭條的青雲計劃也慢慢的熟悉起來。
  • 鍾南山院士對教書育人的理解和對教師的感悟及忠告!
    鍾南山院士對教書育人的理解和對教師的感悟及忠告!鍾南山院士既是醫生也是教師,更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他從教從醫60年,對教育和教師感悟至深,發人省思。@笑擁人生侃教育總結如下:對於教師就像蠟燭,照亮了別人,毀滅了自己的理解這句話不完全正確,應該是教師就像蠟燭,照亮了別人,體現了自己價值。教書育人就是教書和育人相輔相成,並在實踐當中身體力行,不是掛著口邊,更多在於行動上。這樣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靜下心來好好看看
    1.人生知止而樂。「樂不可極,樂極生悲;欲不可縱,縱慾成災;酒飲微醉處,花看半開時。」天道忌盈,業不求滿。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不生內變,必招外憂。人生在世,做人不必苛求,做事不必完美,樂不可享盡。為人做事懂得適可而止,對別人是一種寬容,對自己是一種餘地。2.心如蓮花,人生就會一路芬芳。
  • 怎樣裝修一個讓孩子能靜下心來看書的客廳?
    怎樣裝修一個讓孩子能靜下心來看書的客廳?有孩子的朋友經常會煩惱這個問題。家裡有書房,但是小孩不樂意在裡面看書寫作業;自己也怕小孩在裡面偷偷做其他無關的事;要小孩在客廳做作業吧,自己能監督,但又感覺太過吵鬧……怎樣裝修一個這樣的客廳,既是家人的休閒場所,又是孩子的看書場所?1. 多餘的電視其實現在客廳的重要性早已不比從前。
  • 同濟大學張弛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新聞—科學網
    8月27日,歐洲科學院正式發布2020年度化學學部院士增選結果,同濟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張弛當選歐洲科學院
  • 靜下心來學習的清單
    我在後臺收到最多的消息,就是讀者詢問如何才能靜下心來學習,這幾天我左思右想,其實不少人對靜下來學習有很大的誤解,以為只有deadline到來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才會安分守己去學習。但實際上,真正意義的靜下心來學習,不是靠deadline來驅動,而是有各個因素造成我們能未雨綢繆,甚至主動地前往自習室或者教室學習。deadline只是生產力,卻不是一個很好的驅動力。那怎麼樣才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呢?在給出解決清單之前,讓我們想一想,究竟是什麼導致我們不能靜下心來。
  • 靜下心來,享受一段閒暇時光
    人生,就是聽不完的謊言,看不透的人心,放不下的牽掛,經歷不完的酸甜苦辣。此時感覺到了孤單和寧靜,也享受孤單和寧靜,卻不是喜愛孤單。只是不希望活得太累罷了。其實有時候坐在某個地方什麼也不做。或聽歌或看書,或著看看天空發發呆也挺好,冷風吹在臉上也沒那麼糟。什麼也不用去想,什麼也不必去對抗。一個寧靜的地方,柔軟的風兒輕輕地拂動,藍藍天空,悠悠白雲。靜下心來享受一段閒暇時光,這時候世界就如一幅水墨詩畫悠然自得。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當你迷失方向時,不妨看看這本書
    如果你心有猛虎,不甘於平凡,那麼就早去讀讀《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這本書,以他的人生經驗來給我們當代年輕人以啟迪。50年來,他擁有自己獨特的管理理念和經營哲學,一步一個腳印的創作了許多商業神話。特別是他提出的「心」的理念,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至少他是這樣成功的。
  • 靜下心來,好好的讀完一本書
    人生是要有夢想的,我也夢想著開一家自己的髮廊,於是開始往這個夢想努力。我開始關注老闆是怎樣經營管理的,但是我發現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經常問自己,如何才能做一個優秀的老闆?如何才能經營好一家店面?如何管理好員工?一個優秀的老闆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與能力?我開始逆向思維,倒逼自己學習經營、管理、財務、電腦、心理、營銷等等一系列實用性工具類叢書。
  • 怎麼讓孩子做事有條理,靜下心來學習?
    吃早餐(不超過20分鐘)具體的內容根據自家的實情來寫,每一個事項如有特殊要求都寫在後面比如:洗澡-刷牙-洗臉-看書半小時-睡覺等等。凡是家長希望孩子養成習慣的一系列動作都可以建立清單,讓孩子培養習慣。孩子的日常生活養成習慣以後,做事就會比較有條理,就不會東一下,西一下,或者做了這一件不知道下一件做什麼。孩子養成習慣以後,也可以把它遷移到學習或將來的工作中,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大有助益。
  • 還有多少人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念書?
    近日,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和北京大學顧春芳教授給即將迎來大學生活的鐘芳蓉同學送去了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一書,表達對鍾芳蓉的祝福和希望,並寫信鼓勵她「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念書。」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稻盛和夫給年輕人這些忠告!
    近日,稻盛和夫塾長又一力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正式對外出版發行,本書是稻盛先生復盤自己一生的經營哲學、人生智慧的凝結升華,從「道」的層面鼓勵人們培育美好心根,從而穿越逆境,收穫事業的成功以及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