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和工作,怎麼選!3個方法告訴你

2020-11-04 徵兒在路上

我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到底喜歡做什麼?如果能得到答案,我就可以把他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的事業,孜孜不倦的為他努力。

然而,30餘年尋尋覓覓卻始終沒有答案。

儘管當年我也說過那樣的豪言,「如果不能愛一行幹一行,我一定可以幹一行愛一行」,可是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會有失落。

慢慢地,「尋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成了我的執念,甚至有時工作沒做好,也會拿出來安慰自己,因為這不是我最喜歡的事情,如果是我最喜歡的,肯定就能做好了。

「興趣引領發展」,這件事情並不是只有我這樣想,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也通過實驗發現,在興趣這種內部動機的驅動下,人們完成同一任務的表現比在物質獎勵的驅動下更好。

因此,如果我們能長期堅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這件事帶給我的豐盈感和滿足感超過了我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這件事日日夜夜縈繞在我們的心頭,讓我們欲罷不能,一定是這件事喚起了我們內心深處最強烈的渴望。

然而,為什麼尋尋覓覓,我們總是找不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呢?

不喜歡不作為,不作為更不喜歡的惡性循壞做一件事的時候,不敢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感興趣,因此不願意付出,只想淺嘗輒止。沒有付出自然沒有收穫,也印證了自己最初的猶豫是對的,確實不感興趣。

輕易下結論作出判斷,選擇放棄努力。做一件事的之前,我們並沒有辦法深入了解,總是聽從別人的意見或網絡信息,輕易的就形成自己的判斷,這判斷就如「一葉障目」,蒙住了我們的眼睛,難以觸及本真。

覺得得到的回報太少,不願意繼續付出。對於很多事情,我們的付出與回報並不成正比,實際上他更多時候是一條指數曲線,一開始可能積累的很緩慢,但只要付出積累到了某了點,馬上就能成百上千倍的得到回報。

應對這樣的「興趣」問題,有方法可尋麼?

首先,我們要放棄對「興趣」的執念,不把「興趣」作為做事的先決條件。

寧可傻一點、笨一點,去做一些並不特別喜歡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戰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義的事,並且咬咬牙,多堅持一段時間,或許就能把死循環的閉環打破,開啟新的良性的循環。

不以興趣作為先決條件,並不是說不再追求興趣或者忽視興趣的重要性,而是調整一下順序,不再是要求先有興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過程中獲得樂趣和熱愛。

對於孩子培養興趣愛好這件事來說,就是這樣,很多孩子小時候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沒有長性,一開始興趣班全靠家長的堅持,孩子能學成什麼就靠家長的付出有多少。

其次,在做這件事的時候,不要抱著抗拒的心態,而要全身心的投入進去,用溫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體驗來激發興趣,真切的感受他的美好。

比如學習寫作,很多人一聽就頭大,直接成為最佳退堂鼓表演大師。沒有嘗試、沒有付出,自然也感受不到寫作的美妙和好處。

最後,我們要嘗試與知識互動,變單項知識獲取,為雙向技能操練。

楊洋老師曾講過Q&A讀書法,在讀書前,先根據書名、目錄對內容進行猜測,並且提出問題,自己進行解答。等到看書的時候就像對答案,看與自己顯得差別在哪些。這樣讀書就不再是單純的讀書,而是和作者對話的一個過程。

(以上三點,來自採銅《精進》)


徵兒,一個88年的中年婦女,享受學習、享受工作、熱愛生活,以嚴肅、耐心,永不妥協為信條。

感謝關注,願與你共成長。

相關焦點

  • 薪資和興趣怎麼選?會選擇少走十年彎路
    常有即將進入職場的朋友問:一份工作薪資不錯,但不是自己喜歡的,而喜歡的那份工作薪資又比較低,該怎麼選呢?這個問題的前提是:在能力具備的情況下,才有選擇的權利。也許你很喜歡唱歌,可是五音不全,那無論如何努力,恐怕也很難成為職業歌手。
  • 早教班、興趣班怎麼選?是否必須上?
    親貝網小編告訴你,並不一定要上的哦~~早教班,就是實現早教的一個場所。其實,在家裡、圖書館、公園等場所,也能進行早教。這些場所各有特點,能否對孩子起到教育作用,關鍵在於教學的人和方法。所以,家長也可以擔任早教老師的角色,培養孩子的感知能力、良好的習慣等。早教是一種教育理念,並不等同於早教班,是學齡前孩子的認知啟蒙。
  • 沒任何特長和興趣,我應該怎麼選專業?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選什麼樣的專業,正處於焦慮迷茫的時候,那麼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1、沒興趣和偽興趣在這裡說明一下,我們都說選專業的時候,要首先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會支撐我們在以後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 職業興趣如何選擇?這3點告訴你選對領域比做對事情更重要!
    有些工作原以為自己可以,但是最後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這是大部分人都有的情況,剛畢業步入社會找工作時,都不知道到底什麼樣的工作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只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網上和線下求職。1、如何發現你的天賦長板
  • 孩子興趣班怎麼選?思考這3個問題,有你想要的答案
    家長們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從母胎裡就開始進行胎教,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後,興趣班當然也少不了,可是現在興趣班那麼多,讓人眼花繚亂。那麼,家長們應該怎樣選擇,才能選對興趣班,讓孩子真正學到知識呢?
  • 3個知識點幫助孩子搭建學習興趣
    3、捧起書本就犯困,3個小心機,輕鬆養出愛閱讀的學霸娃。每個知識點呢,我將從痛點導入,加入一些案例和分析及方法。今天我們講的主題是搭建學習興趣,培養出超強學習力的學霸娃,那在這裡我想問一下家長們,培養孩子們的興趣重要嗎?培養孩子的興趣確實非常重要,哪不知是我們作為家長朋友的身份認為。
  • 高一「6選3」:未來生涯路 我該怎麼選?
    其中,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自己所報考專業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選擇3個科目,等級考試成績按等級轉換規則轉換後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我市部分高中已經在高一年級「6選3」分班,有的學校則經過2-3輪預選,即將進入終選階段。
  • 新高考改革,高中怎樣選科,十道測試題,告訴你對物理的興趣程度
    新高考改革,推行3+3或者3+1+2的高考模式,其核心取向是倡導學生的選擇性發展。「3+3」高考模式,是文理不分科,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之外,學生可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或者7門學科,加上技術)中自主選擇3科。採用3+3模式的有6省市。即: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
  • 這3個方法告訴你怎麼對付他們
    這3個方法告訴你怎麼對付他們在公司上班的時候,不是所有的人跟自己關係都非常的好。每個人總有自己討厭的那幾個人。但是大家都在一個辦公室上班,即使再討厭,平時還是有交流的。這種人就讓很多人很難處理。如果跟她交流過多,還會讓自己心情不好。如果不跟他們交流,工作還沒有辦法完成。今天我就告訴你如何對付公司裡你討厭的人。以下這幾種方法你可以考慮一下。
  • 按興趣選工作,是求職路上最大的謊言
    嘗試的目的,是為了找到能夠產生正向激勵的刺激點,但我們無法保證你的嘗試就一定能夠讓你找到這些刺激點。我們遇到過3年換了7份工作的客戶,也遇到過5年換了12份工作的客戶,雖然經歷了這麼多的嘗試,但他們依然無法準確發現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只有當你確定這種行為是出於某種可預測的結果時,才能最大程度上縮短這種嘗試的時間。
  • 孩子的興趣班該怎麼選?李玫瑾:3種興趣班花錢,對孩子還沒好處
    如今社會競爭相當激烈,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沒有個十八般武藝根本沒法和別人比。因此,很多家長都爭先恐後地把孩子送去各種興趣班,想讓孩子多學一點東西,將來也好多一種出路,但是現在市面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五花八門,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選。
  • 選不鏽鋼水槽貓膩多?偷偷告訴你3個方法,別被套路了
    下面的方法就能簡單的教你怎樣在踉蹌滿目的商品中找到什麼是你想要的。既然說到了材質,那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每種材質的標示。這些標示在國內一般都會在出廠的時候印在水槽上面。304作為一種常規的材質,其正規的標示,也是唯一的標示就是SUS304,201材質就是SUS201。市場上201材質大概7000多一噸。
  • 擇業時,興趣與薪酬,怎麼選?
    辯題:就業的時候,興趣與薪酬,你選擇哪個進一步分析,這個選擇的矛盾分歧應該在於「感興趣但是薪酬低」和「不感興趣但是薪酬高」的矛盾。持方1:選擇興趣主辯思路:1.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選擇」這個話題。這裡有人可能會說了,大學專業不是你自己選的嗎?你錯了,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我們對各個專業的劃分、對社會分工的認知等等都不成熟,做出的選擇大都是在親朋好友的建議下選擇的,不能算是自己的選擇。2. 所以,我們人生中第一次能自己做選擇的時候,就是選擇第一份工作。這時候沒有父母的約束,因為父母沒有你懂;沒有學校的幹預,學校最多給個建議。
  • 大學經驗談:選專業,莫拿就業和興趣當依據
    怎麼賺錢,自己想破腦袋也是想不出來的。唯有經歷和見識過賺錢的人,才能告訴你如何賺錢。賺過大錢的人,給出的建議容易覆蓋到你的情況。財富是認知能力的變現。人不可能賺到自己認知能力之上的錢。憑運氣賺來的錢,往往會憑實力虧掉。要賺錢的不二法門,就是跟著會賺錢的人,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 北京高考6選3怎麼選?一篇乾貨告訴你,選對了賦分才會高
    在走訪北京六區7個中學發現,理科&34;組合選擇的考生人數最多,將近1/3。新國人教育創始人許建琦認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學生選科、選考將與未來的大學專業和職業規劃聯繫越發密切,提早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將成為必要。
  • 填報高考志願,怎麼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專業,什麼才是真正的興趣?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依繆老師所見,興趣的確可以用來選專業,但絕不是唯一的依據,孩子自己的天賦、特長、性格也同樣可以拿來選擇專業。當然,篇幅所限,這篇文章就只討論按照興趣如何選擇吧。
  • 老教授告訴你:為什麼高中生大多數選理科不選文科,仔細看看
    老教授告訴你:為什麼高中生大多數選理科不選文科,仔細看看!高中生一般都是高一下學期分科,在新高考政策還沒有落實的時候分科還是有條不紊的進行。可能分科的時候你的老師根本不會告訴你到底哪門學科更佔優勢,以後更好找工作!
  • 高校上演選修課搶課「大戰」 選分數還是選興趣?
    高校選修課的設置,本是為了滿足大學生個性化發展與綜合素質提高的需要,不過記者通過採訪發現,大學生偏愛易得高分、易通過,對評獎學金、找工作有幫助的課。那麼,選課,到底首選分數還是選興趣呢?《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是中南大學最火的選修課,圖為徐海在給學生們上課。
  • 高校上演選修課搶課"大戰" 選分數還是選興趣?
    高校選修課的設置,本是為了滿足大學生個性化發展與綜合素質提高的需要,不過記者通過採訪發現,大學生偏愛易得高分、易通過,對評獎學金、找工作有幫助的課。那麼,選課,到底首選分數還是選興趣呢?怎麼挑選修課,對於過來人說,學問可大了。   長沙河西某高校袁同學告訴記者,他在選課時通常將分數作為首要選課標準,即任課老師期末會給學生多少分數,其次才考慮課程的趣味性。「如果選修課老師給的分數高,可以彌補專業課分數的不足,對自己的排名和參評獎學金有著重要作用。」   袁同學的選課標準並非個例。昨日,記者在河西大學城做了隨機採訪,多數受訪者表示首要考慮分數和容易通過。
  • 職業興趣測評、職業興趣和工作方向測評:真正適合你的工作是什麼?
    雖然我們做了幾十年的研究,但測評個人職業興趣選擇最有效的方法卻是詢問這個人最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