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疫情在家,學點啥好呢

2020-12-16 天天奮鬥每一天

坐困愁城,

疫情在家,

好好的初春四月,鶯飛草長,你的謊言的四月,

就這麼過去了。

五月份了,熱起來了,

總不能天天在家裡打遊戲看美劇吧,

誰說看國足比賽錄像的?還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唉,學點啥技能呢,這麼多時間,廚藝技能差不多能點亮的都點亮了。

大數據,5G,人工智慧,AI算法,衛星上天,

這些都不是小老百姓能玩得起的。

實體店的生意不好做了,

淘寶拼多多也不見得沒有刀光劍影,

主播帶貨這種,看看還行,捧場下單也還行,真自己動起手來,

還是挺發怵的。

又是一年春好處,恰似相逢花盛開

去年這個時候,已經在外打工了,

為了美麗新世界,

奔波忙碌。

今年呢,

想學一門手藝或者一項技能,

如果是一門發家致富脫貧的路子,也行。

至於一兩個走向人生巔峰的金點子,還是算了,

概率上看,不太可能是真的。

雞湯故事裡說,機會總是準備給有準備的人的,

不管他對不對,

總得有個計劃,有個章程,

疫情過了之後,幹點啥。

學生黨都在玩命地學東西,各種網上教學的app一個接著一個地蹦出來,

那些個開課軟體,真的是眼花繚亂,

不曉得自己學點啥子好。

想來,是從一個星系躍遷到另外一個星系,

需要一個神奇的東西,星門!

學無止境,我的星門是什麼呢?

思來想去,還是得看書啊。

那麼多大佬,在飛機上據說都捧著本書看,

肯定不是playboy一類的吧,多半財經科技類的東西,

碎片化時間,變成每天的常態,

而拿來做什麼,還真不好利用,

手邊抓起本書看兩眼,不合適,拿起手機翻翻,

又很容易進入視頻或者購物app,沉迷而無法自拔。

很難啊。

選一兩個聽書的app,聽一會歷史,

或者新聞,或者夜聽小程序,

再或者喜馬拉雅那種

再或者雲音樂,

再或者得到那種,

碎片時間,整合起來,

好像也是零存整取一樣,

只是不知道以後收穫什麼。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不小心進了一個攝影群,

然後,沉迷於學習,

首先是星河燦爛,認識星空,

熟悉星座,北鬥星北極星,然後是十二星座,宇宙知識。

然後是單反知識,光圈鏡頭三腳架,物理成像感光晶片常識。

緊跟著就是ps知識,構圖設計美學,藝術家應具有的形象氣質。

後續,就更誇張了,看那些拍攝愛好者自駕遊,行走於祖國各地大好山川,

所見所聞,各地風土人情以及當地網友的相關介紹,

真真是眼界大開,恨自己沉迷於當下,未能十數年前就結交天下,

各種相見恨晚。

而學習呢,則盡在於日常網絡交往之中。

那天走路,

聽手機裡的有聲小說,

大概是說父子同遊,

父親不小心覺得,兒子學習能力很強了,

有乃父遺風,竟不弱於其當年風採。

並有感於新一代的認知能力,接觸並接納外界新鮮事物的能力,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吾師,可這位老父親卻覺得,兩個人也一樣。

學,盡在於日常生活感悟之中。

在家看美劇,

覺得他們的表演,完全就是生活,

完全不像某些電視劇,完全就是念臺詞,

誇張的造型,不符合邏輯的肢體語音,

各種不明所以的特效鏡頭,

額,那些明星們,趕緊長大起來吧,

別幼稚的像個孩子一樣,走秀於熒幕之前,

這一點都不好笑。

而有些老演員,演什麼像什麼,瞬間入戲,

他們是如何成長的,怎麼學的?

曾經,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

他們如何做到的?

如今在家,除了看那些視頻段子,

網紅八卦,誰誰誰上主播又帶貨了?

還能知道些什麼?

B站是年輕人的平臺,

可誰又知道,有多少年輕人是在上面學習的,

而不是表面上嘻嘻哈哈,娛樂至死?

年輕人被貼上無數的標籤,

等十年後,他們掌握了紅塵世俗的話語權之後,

他們會說,

我們玩於此,但也學於此,

學習於,網絡這個大平臺。

相關焦點

  • 五月楊梅,關於潮州的初夏記憶
    韓水清清,晨霧冥冥,恍惚間已至五月中旬。若說關於潮州的初夏記憶,楊梅算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價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滬南荔子深。」近日,潮州楊梅已經進入成熟豐產期。楊梅喜溼耐陰,常種植在亞熱帶海拔不高的山地丘陵。
  • 孫洪鶴:不怕疫情怕沒錢,呆在家裡不是等死,年底應該做點啥呢?
    疫情期間大家都非常難過,很多企業面臨負債壓力,打工的擔心工資,好多想返鄉回老家過年的也不可能了,在城市裡困著呆在家裡,每天心情都不是能好,壓力巨大。比如,在截止今天往前提前量15天,提前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碼、居民居住證明、返鄉前提前與當地居委會報備確認-高速公路收費票據(證明行程)、高速綠色通行碼-達到目的地第一時間去居委會備案-自行封閉在家隔離。你如果提前做好這些提前量,提前行動,你就可以在家過個好年。
  • 迎接五月的句子‖你是四月尾聲裡春天的浪漫,也是五月初夏的溫柔
    希望你五月的努力能夠得到六月的一句你考上了。I hope your efforts in May can get you a sentence in June.你是四月尾聲裡春天的浪漫,也是五月將至時初夏的溫柔。
  • 萊陽五月槐花香,初夏雨來喜煞人(詩四首)
    文/於慶祝一、初夏之雨更值錢文/於慶祝(順口溜)立夏以來二場雨,緩解半島輕微旱。此時正值忙耕種,恰逢禾苗拔節間。皆曰春雨比油貴,初夏之雨更值錢。祈禱今年收成好,國家太平百姓安!2020年5月8日二、萊陽五月槐花香(三首)文/於慶祝(古風)(一)槐花沁脾香五月槐花全綻放,送來陣陣沁脾香。仰頭望去花一片,串串飛蝶雪扮裝。
  • 海鮮大雜燴,五月初夏你有口福了,快來品嘗吧
    說道海鮮呀,想在我們這邊離海遙遠的城市,那可是舌尖上的奢侈美食,總是夢想著有一天能嘗嘗海鮮的味道,好在現在我們的社會發展的迅速,現在只要在手機上動動手拇指,一兩天的時間就能吃得到新鮮的海鮮。五月初夏,隨著氣溫的上升,海產品的產量也開始上來的,我國多數地區也早已開海(所謂的開海就是為了保護海洋生態,我國對沿海的城市都會有一段時間禁止捕撈海產品,給海洋生物一個緩衝的時間,開海就是漁民可以合法捕撈海鮮的季節)。我國是一個水產養殖大國,每年都會5000萬噸的水產品,佔全世界水產量的七成。
  • 孩子們到底該在家學點啥?
    這段時間除了疫情牽動人們的心,「停課不停學」也同時引起了全民熱議。教育部於2月12日聯合工信部發出通知對該活動做出了最新解釋。在文件中,兩部對停課不停學活動中,孩子們到底應該學什麼做出規定。關於孩子們在家上學應該學些什麼內容,小編在全國各類學校開展線上課堂之前就已經提出過建議。(見小編2月9日發表的《戰疫在線上課參考手冊》)這個建議,現在看來非常符合教育部給出的觀點。小編在那篇文章中就提醒大家,要考慮修改「教學目標」,不能再把「課堂知識教學」作為疫情期間在家上學的主要教學目標。
  • 五月初夏,中國唯一以龍文化為主題的公園,夏味正濃
    五月初夏,深圳的天氣已經開啟持續高溫模式,小摩羯今天頂著30多度的高溫,去傳說中的深圳龍園打卡了,這是目前為止中國唯一一個以龍文化為主題的園林式公園。也許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幾個月沒有外出遊玩,眼前的這一切感覺特別的珍貴,還有遊客也是有備而來,帶上了無人機拍下這些歡快的一幕幕,大家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 五月去哪裡玩合適 五月去哪裡玩好
    五月是春天最後的痕跡,也是即將進入初夏的預熱期,對於這樣暖陽帶點微風的天氣,出去旅遊一番就再合適不過了,那五月適合去哪旅遊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適合五月份旅遊的地方。  五月去哪裡玩合適  稻城亞丁  自從稻城亞丁因為一部電影火了以後,每年去這裡旅遊的人數都不曾見降,尤其是在旅遊旺季,不過五月份還好,這個時間段的稻城去旅遊的人不是很多,但是風景卻也同樣讓人著迷,尤其是海子山、珍珠海等景點,值得多停留一段時間。
  • 農村俗話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那有些人還是不能明白,這裡說的不發愁是啥意思,跟生肖究竟有個什麼關係。黑嫂在這裡說一下這句話中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一、這句話到底啥意思正月的豬,五月的牛——不發愁。這句話究竟是想說個啥意思呢?就是說,正月裡的豬不愁吃的,五月裡的牛不愁吃的。因為正月的時候,人們剛過完年,家裡有不少吃剩下的好東西,就算是刷鍋水也比平時油水大,人吃得好了,豬自然也吃得好了。另外,人們一般都是過年時賣豬,如果沒有賣,逃過這一劫,熬到了正月,那新的一年就開始了,豬又可以逍遙一段時間。
  • 五月初夏的深圳,走進原生態的海濱浴場,感受西衝獨特的藍色浪漫
    五月初夏的深圳,趁著五一小長假期間,走進位於西衝原生態的海濱浴場,和這些蔚藍的大海,來一次親密的接觸,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對於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朋友,可能有的聽說過,但是由於時間關係,以及其它各種原因,暫時還沒有去過這裡的話。
  • 疫情期間在家可以學點什麼?
    4不想剪輯,不想出鏡,那就只能學學電腦方面知識了,學就學簡單點的,辦公軟體先連熟,不要學編程,這個沒幾年功夫下不來,自學一般不可能,除非你有愛因斯坦的大腦,嘗試學PS,這個網上教程他太多,慢慢練,學好了以後兼職網上作圖,也能賺點小錢。
  • 天天宅在家,應該幹點啥?大人小孩都要知道
    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幽靈一般在全國漫遊,為響應國家號召,我們都宅在家裡,狙擊疫情的擴散,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應該做點啥呢;1、陪伴 多和父母子女聊聊天。平時工作忙很少和父母聊天,利用好這個非同尋常的假期和家人聊聊生活、工作的事,孩子平時學習任務重,這時和孩子談談學習、未來,幫助孩子樹立理想,實現人生夢想。2、讀書 利用這個長長的假期,靜下心來多讀讀書,找一些歷史古書、名人故事讀讀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 只有在五月,「May I love you」才能翻譯成「在五月,我愛你」
    ——四月的城市依然有風,希望五月可以回歸平靜過去的120天,我們經歷了對自己的一次考驗,一切仿佛是一場夢,突入襲來的疫情讓我們措手不及,但是這卻成了對無數青年的最好的一次磨練,歷歷在目的場景不論是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還是在家為國守護一方淨土的國民,心中都存放著太多的感慨。在這社會快節奏的社會步伐中,短短的120天變的是如此的漫長。在這一刻,所有人才體會到擁有「愛」是那麼的溫暖。時至今日,我們徹底告別了像柳絮一樣飄著的四月,一起手拉手,帶著四月尾聲裡春日的浪漫去擁抱五月初夏將至的溫柔。
  • 你的娃憋在家 契丹的娃在學啥?
    作為一個遊牧民族,學武功、練騎射,保持尚武的民族傳統,是契丹人倔強的堅持。關於這一點,推薦大家去看一個視頻,前段時間拍攝的紀錄片《原生中國》,講述的是現代蒙古族的三個老人家,冬天閒暇的時候,訓練自己的孫子騎馬,然後在家門口的草原上給三個孩子搞了一個小規模的比賽。雖然他們不是契丹人,但草原民族這種保持騎射的天性,是代代相承的。
  • 五月初夏,母親節我家娃兒–多肉寶貝,自製摺紙康乃馨送媽媽
    大家好,我是從小吃著自家盤錦大米,長大的盤錦人兒,我是多肉媽,多肉媽在盤錦。五月初夏,迎來了母親節。我家娃兒–多肉寶貝說,媽媽我想送給您一個禮物,自製摺紙康乃馨送媽媽,祝媽媽母親節快樂。
  • 【中國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報名開啟】五月初夏,感受設計之美
    【中國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報名開啟】五月初夏,感受設計之美 拒絕無聊,寄情五月這裡有一份文藝範er朋友圈制霸指南第十五屆中國(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23,000㎡設計大展設計師狂歡黑科技到場趣味文創集結
  • 農村有句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句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中的蒿,在我們這裡叫「白蒿」:每到春暖花開的時候,茵陳陸續破土而出,之後隨著生長成為白蒿,變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這句俗語的原意很好理解,但寓意較為深刻。
  • 「新詩採擷」追夢 | 溫暖的五月
    百花爭豔的四月已悄然逝去溫暖宜人的五月珊珊走來初夏的五月依然鮮花盛開四益飄香的玫瑰花清雅的槐花也常開不敗淡雅芳香花醉詩海可以和牡丹媲美的芍藥花更是鮮豔奪目嬌妍粉白溫暖的五月氣溫也漸漸回升年輕人已著上夏日的盛裝五月你讓人身暖,心暖,情更暖暖意濃濃情飄外五月讓我們承著你溫暖的夏風
  • 年糕最近在家學了啥?糕媽今天交底了
    在家辦公的年輕人→帶娃在家辦公的媽媽→帶娃在家辦公的二胎媽媽→帶娃在家辦公還要陪娃上網課的二胎媽媽。幸好,作為一個幼兒園孩子的家長,我逃過了網課這一劫,可沒想到,每天都有親朋好友來問我:糕媽,興趣班都停了,我是不是應該把網課的試聽都預約一遍?糕媽,年糕在家學啥,有沒有什麼學習軟體推薦?
  • 古詩中的初夏田園風光,讓你的心平靜下來
    五月初夏,已經明顯感受到日長夜短,早晨陽光明媚,一看時間才剛到六點。五一假期,部分地區氣溫高達35攝氏度及以上,分明就有炎炎夏日的感覺。在這樣的天氣裡,不管是上班還是上學,到了中午都會有昏昏欲睡的感覺,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