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淡水豚日——一騎點亮江豚的微笑

2020-12-24 騰訊公益

正值10月24日國際淡水豚日之際,哈囉出行在官方APP上線」拯救江豚「線上公益挑戰,呼籲用戶一起參與江豚巡護活動。江豚拯救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的社會工程,單槍匹馬無法留住江豚的微笑,需要呼喚全社會的參與。

哈囉巡護 騎贏瀕危

為了更好地推動江豚巡護項目,哈囉出行攜手阿拉善SEE基金會,聯合長江流域五省區的江豚保護公益機構,在南京、合肥、武漢、九江、長沙等多個城市開展各類科普保護活動,共同守護江豚的出行之路,一」騎「點亮江豚微笑。同時,哈囉出行宣布捐贈專項善款,用於支持「江豚巡護」項目的開展。本次活動體現了哈囉出行在推進「綠色出行」的同時,積極踐行社會公益,並藉助網際網路提供更多觸發用戶踐行公益的契機,推動「全民公益」落地。

哈囉出行獲「江豚巡護公益合作夥伴」授牌

「微笑精靈」正與我們漸行漸遠

曾經,江豚與漁民為伴,遍布長江中下遊幹流、鄱陽湖和洞庭湖一帶,是漁民的朋友和天氣預報員。它們通常以長江中的其他魚類為食,對於水質的要求頗高。而隨著過度捕撈、非法捕撈、通航壓力和汙染排放等人類活動日益增多,長江中可以作為江豚食物的魚類在減少,導致許多江豚常常飢餓難耐,不得不去追隨漁船,撿拾漁民漏下的小魚。而這種行為常常伴隨著很大的危險因為江豚在江中遊行時主要依靠超聲波來導航和躲避障礙,而江中的運輸船和採砂船正是集噪音和障礙於一身的怪物,發出的噪聲常常讓江豚完全失去方向,讓它們更易遭受船舶撞擊和螺旋槳擊打。

攝影師:邊緣 有著「微笑精靈「之稱的江豚

長江江豚,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這種頭部鈍圓、性情活潑、總是嘴角微笑的長江水生生物的旗艦物種,已經在江中生活了18萬年,是長江淡水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指標。然而,2017年長江江豚的數量僅剩1012頭,比大熊貓還稀有,被列入「在極近的將來滅絕危險性極高的物種」。

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對長江過度開發利用等人類活動,給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有專家表示,江豚的遭遇只是所有長江水生生物命運的一個「縮影」,如果作為長江生態裡的頂級物種——江豚消亡,則意味著長江水生物種消亡的序幕就此拉開。

集結騎行能量 點亮江豚微笑

江豚保護的意義,遠不止保護一個物種,更是保護長江。從江源到河口,長江猶如一條美麗的水晶珠鏈,將複雜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連綴成一個生機盎然的天然物種基因庫。今年9月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要求實施以長江江豚等為代表的珍稀瀕危水生生物的搶救性保護行動。

此次開展的江豚巡護項目,旨在組建專業的「江豚管家」隊伍,協助漁政保護江豚,幫助「捕魚人」向「護豚員」轉型,巡查和舉報非法漁業、無序採砂、非法排汙等危害江豚生存的人類活動。同時哈囉出行捐贈的專項善款將支持「江豚管家」巡護約8000公裡路線,讓僅存的1012頭江豚獲得悉心照料。

護豚行動並不止步於捐贈,國際淡水豚日期間,通過線上公益挑戰和線下科普倡導,將「江豚巡護」的理念和行動推廣到用戶身邊。南京,作為我國唯一能看到江豚的城市,是此次「一騎點亮江豚微笑」五省聯動的主場。10月24日,哈囉攜手南京市政府、南京市江豚保護區、南京市江豚保護協會,在南京漁政碼頭舉行共同舉辦大型江豚保護髮布會,組織哈囉用戶、志願者和運維人員實地探訪江豚、投放江豚飼料魚苗。合肥、武漢、九江、長沙四個長江流域城市,也同步開展了各種形式多樣的倡導活動,比如點亮「江豚笑臉牆」、「保護江豚」騎行塗鴉和「留住江豚最美微笑」主題畫作義賣等,吸引了學生、白領和城市志願者的積極參與。

長沙站 親子江豚作畫及義賣

武漢站 高校志願者護豚科普騎行

九江站 江邊的用戶科普騎行及兒童江豚塗鴉

共享出行的社會屬性極強,出行更加注重以社會責任為己任,在致力於為智慧城市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立體化共享出行解決方案的同時,更多嘗試團結用戶力量,觸發用戶實踐公益的契機,傳遞關注和參與公益的態度,共同踐行「出行有態度,更有溫度」的社會責任。

相關焦點

  • 國際淡水豚日:吸取前車之鑑,留住「水中大熊貓」
    國際淡水豚日:吸取前車之鑑,留住「水中大熊貓」 2020-10-26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了江豚的微笑,這群博士守護在八百裡皖江……
    因天生一幅「微笑」面容,又稱「微笑精靈」。    長江流經安徽省境內長約416公裡,俗稱八百裡皖江。在這裡有一群江豚的守護者——於道平教授領銜的「博士班」。為了保護江豚這個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安慶師範大學於道平教授和團隊裡的11位博士一起不知在八百裡皖江上走了多少個來回。    因為江豚的牽絆,他的腳步已從中國的長江跨越到柬埔寨湄公河流域。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世界環境日,江心洲萌娃畫微笑的江豚
    中國江蘇網6月5日南京訊 「6.5」世界環境日當天,由南京市建鄴區生態環境局、江心洲街道聯合主辦,鳳凰數媒、江蘇鳳凰少兒出版社、江蘇文藝廣播、南京江豚保護協會、南京星合廣告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保護長江,關愛江豚」環保公益活動在洲島家園鄰裡中心舉辦。
  • 留住它的微笑,​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寶」級動物
    留住它的微笑,​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寶」級動物 2020-06-23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江豚有了「專屬名字」 對江豚保護意義重大
    「獨立」意味著保護形勢更嚴峻,失去那僅剩的1000頭江豚,人類將徹底失去這個可愛夥伴被譽為長江中「微笑精靈」的江豚,如今僅剩1000頭左右,比野生大熊貓還稀有,而長期以來它一直被認為是和海洋江豚屬於同一物種。
  • 守護江豚公益——我們與江豚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這是大家第一次見到野外的江豚,就暫時中斷了破冰環節,在江豚灣觀景臺觀察江豚。途中偶爾有江豚在船附近活動,每每看到江豚出水,志願者們都非常興奮。到我們返航,共觀察到10頭江豚。返航途中,我們在水中看見了疑似死亡江豚,便原路返回再次確認。結果發現「死亡江豚」只是一塊冒出水中的小木板,志願者們都鬆了一口氣,還好只是虛驚一場。
  • 「捕魚人」轉型「護豚人」,只為留住江豚的一抹微笑
    在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有這麼一批江豚觀測員,他們曾經世代在長江捕魚為生,「退漁上岸」後,從原來的江邊「捕魚人」轉型成了「護豚人」,參與到保護長江江豚繁衍生息的工作中來。45歲的楊金龍告訴我蘇特報記者,自己祖上三代都是長江漁民,20多年前他剛開始捕魚時,江豚在長江裡其實很常見:「從我打漁的那幾年來說,有時候最多一網能網到十幾頭江豚,那時候江面一眼望去,幾乎都能看到江豚,不管什麼天氣時都有。」
  • 21所高校學生參加江豚保護夏令營
    湖南日報7月16日訊(記者 徐典波 通訊員張脫冬)7月16日,全國大學生江豚保護夏令營如期來到嶽陽。21所高校的大學生與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200多位志願者代表歡聚,聽講座,看展覽,做交流,到洞庭湖上尋訪守護江豚。
  • 江豚郵局孩子們「團寵」萌寶郵戳
    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供圖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王聰) 每到周末,鼓樓區江邊路上的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都會迎來不少江豚「粉絲」,他們是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或是牽著家長手的幼兒園小朋友。他們在站裡了解江豚的知識,在江邊觀察「微笑天使」。他們還懷揣著一個小願望,在站內的江豚郵局裡,給遠方親友寫信、寄明信片,捎上江豚寶寶的可愛形象,送去新年祝福。
  • 5天2隻江豚死亡 實地調查水下的「黑手」到底是啥?
    來源:經濟日報11月7日,湖南岳陽洞庭湖大橋水域發現一具江豚屍體。11日,湖北再次發現一隻從湖南順江飄來的江豚屍體。短短5天時間,被譽為「微笑天使」的長江江豚有2隻被發現死亡。令人痛心遺憾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江豚死亡原因是否已有結論?
  • 中國啟動黃渤海江豚種群調查
    新華社青島5月21日電(記者蘇萬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21日在青島宣布,啟動黃渤海江豚種群數量和洄遊分布及其保護調查,為黃渤海江豚保護區規劃和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和科學依據。據介紹,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支持與指導下,黃海水產研究所承擔了中海油公益基金會海洋環保項目「黃渤海江豚種群數量和洄遊分布及其保護」,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黃渤海江豚的種群數量、洄遊分布、繁殖與生長、遺傳多樣性等,查明漁業生產對江豚損害的類型及程度,提出保護措施與建議。
  • 開學第一課:留住長江的微笑
    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學生們朗頌著描寫江豚的古詩。8月29日,在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和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支持下,守護江豚示範學校長春街小學的科學教室裡,主題為留住江豚微笑的開學第一課開講啦。大龍老師給學生們展示了江豚寶寶如何出生,江豚分娩驚險一刻的視頻,學生們驚呼,感受到江豚出生的不易。看了江豚寶寶吃奶、吐水嬉戲的視頻後,學生們說江豚太萌啦太可愛了。
  • 九江人的動畫電影《江豚》笑笑來了!
    《江豚》3分鐘概念預告片中開始,期待已久的江豚笑笑終於登上大銀幕。動畫電影《江豚》,是江西文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江西省湖口縣文旅集團和深圳市環球數碼影視文化公司,共同投資打造的一部精品文化IP作品,以生活在長江中的珍貴物種「江豚」為引,呼籲大家關注長江生態文明的修復建設,影片預計明年8月和大家見面。動畫片《江豚》緊扣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主旋律,地域特色濃厚,主題宏大、內涵豐富、立意深遠。
  • 候鳥、江豚、秋沙鴨...長江沿岸的綠會保護地,第二波來襲(未完待續)
    中華秋沙鴨(圖源:中國綠髮會保護地)【9】中國綠髮會江豚保護地•東洞庭湖長江江豚是洞庭湖現存唯一的淡水鯨類動物,因為江豚獨特的面容,被人讚譽為微笑天使(圖源:中國綠髮會江豚保護地•東洞庭湖)過去洞庭湖的江豚非常多,老漁民回憶,過去開船都擔心江豬子會拱翻船,那時候人類與江豬子尚能和諧相處。
  • 胃裡全是不容易消化的螺絲 長江江豚無食果腹面臨滅絕
    在八方食客頻頻為「江鮮」舉箸感嘆人間美味的同時,被譽為「微笑天使」的長江江豚卻大都無食裹腹,陷入了饑荒。這些聰明而且特別重感情的天使們因飢餓難忍,無奈之下常常泥沙充飢。作為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由於人類對生態的過度破壞,長江江豚目前正在快速進入「斷香火」的局面。
  • 秦皇島樂島海洋公園添喜事 的黃渤海江豚產下小江豚
    4月19日下午5點左右,秦皇島山海關樂島海洋公園添了一件喜事,一頭叫「來福」的黃渤海江豚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成功自然繁殖,產下一頭小江豚。    4月20日上午,在樂島海洋公園的海洋劇場裡,產後的「來福」 與小江豚被單獨放在一個長方形的池子裡,享受著「單間」的待遇。
  • 中科院水生物所白暨豚館王丁教授:江豚保護是長江大保護的抓手
    研究生涯的下半場,王丁交給了長江江豚。世界上擁有兩種淡水鯨類的大河只有長江和亞馬遜河。2006年,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滅絕」後,王丁所在的鯨類保護生物學學科組,把研究重點放在了長江江豚身上,全力留住這獨屬於長江的「微笑」。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守護母親河,為了「長江天使」的微笑
    僅就今年,位於建鄴區的江豚音樂廣場落成、省內首個以長江江豚保護為主題的保護監測站在南京落地、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南京,已經構建起一個「水上、水下、岸線」三位一體的監測體系,保護著江豚這一被稱為「長江天使」「微笑精靈」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今年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在長江南京段棲息的江豚從十年前的30多頭增加到50多頭。
  • 煙臺出現活江豚 40斤重"微笑天使"像個憨娃娃(圖)
    水母網11月10日訊(YMG記者 高偉 通訊員 臧保東 攝影報導)很多市民都在電視上看到過「微笑天使」———江豚。昨天,一位牟平漁民就網到了一隻受傷的小江豚。「就在7桿半高矮(深約11米)的那個漁網上,網一拉起來,大家就發現有條圓乎乎的『大魚』在網中竄。」吳虎奎回憶說,他趕快將網一拉,將「大魚」倒到甲板上看個究竟。    近前一看,才發現「大魚」渾身光滑滾圓,兩個眼睛又小又圓,頭部還有個像小洞一樣的出氣孔,明顯不是魚類,看起來很像海豚。不過有同伴說海豚背部應該有背鰭,看這條大魚背部只有一條低矮的「隆起帶」,應該不是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