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啟動黃渤海江豚種群調查
新華社青島5月21日電(記者蘇萬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21日在青島宣布,啟動黃渤海江豚種群數量和洄遊分布及其保護調查,為黃渤海江豚保護區規劃和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和科學依據。據介紹,在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支持與指導下,黃海水產研究所承擔了中海油公益基金會海洋環保項目「黃渤海江豚種群數量和洄遊分布及其保護」,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黃渤海江豚的種群數量、洄遊分布、繁殖與生長、遺傳多樣性等,查明漁業生產對江豚損害的類型及程度,提出保護措施與建議。
-
長江江豚有了「專屬名字」 對江豚保護意義重大
「獨立」意味著保護形勢更嚴峻,失去那僅剩的1000頭江豚,人類將徹底失去這個可愛夥伴被譽為長江中「微笑精靈」的江豚,如今僅剩1000頭左右,比野生大熊貓還稀有,而長期以來它一直被認為是和海洋江豚屬於同一物種。
-
48秒|被九級大風拍上沙灘 萊州海域擱淺江豚將被擇機放生
齊魯網3月4日訊 3月4日上午9點50分左右,萊州金倉邊防派出所接到報警,在萊州金沙灘附近發現一隻擱淺的江豚記者了解到,此次江豚擱淺是因為海上風浪太大,陣風已達到九級,江豚的活動區域離海岸線較近,被海浪推到了岸邊。一般擱淺上岸的江豚死亡率較高,大都因傷勢過重,屍體漂浮到了岸邊。這次的江豚身體沒有傷痕,生存狀態良好,比較少見。民警將江豚抬到海裡放生,但因為海上風浪太大,它又被拍回到沙灘上。
-
樂島海洋公園
樂島海洋公園 山海關歡樂海洋公園位於全國旅遊勝地之一秦皇島市山海關區龍源大道南側, 公園全區佔地400畝,總投資3個億,是經過3年精心打造建成的一座超大型海洋公園;也是以藍天、碧海、綠樹、金沙為依託;集觀賞、娛樂、休閒、動態刺激、運動參與及科普教育於一體的高檔次環保生態型主題公園。
-
守護江豚公益——我們與江豚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在2020年第一期「江豚保護益行者」重磅回歸後,噢啦於5月底開始招募志願者,邀請大家一起前往鄱陽湖江豚保護地——江西省上饒市康山鄉江豚灣進行江豚保護的線下志願體驗活動。我們希望譜寫每一個熱心公益的你,和江豚之間的故事。招募海報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全國各地近400名小夥伴的報名申請。
-
許久不見的國寶江豚回來了!
許久不見的國寶江豚回來了! 2020-11-19 09:52:04 來源: 江海晚報-許久不見的國寶江豚回來了!
-
為了江豚的微笑,這群博士守護在八百裡皖江……
陳東 攝 據工程中心主任於道平教授介紹,其團隊近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安徽省自然基金2項、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2項,國家部委專項資金10項,其它項目14項,研究經費800多萬元。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署名工程中心) 34 篇,SCI收錄期刊16篇,出版學術專著5部,獲實用專利7項,發明專利2項,獲林業部梁希林業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
-
秦皇島70年蛻變 昔日渤海小漁村變身「夏都」
遊客在秦皇島看海豚表演 曹建雄 攝中國近代旅遊業先驅城市秦皇島:70年蛻變 昔日渤海小漁村變身「夏都」中新網秦皇島9月15日電 題:中國近代旅遊業先驅城市秦皇島:70年蛻變 昔日渤海小漁村變身「夏都」中新網記者 王天譯
-
南京:全國唯一一個能在市區看到江豚的城市
12月16日上午,「踐行囑託開新局」採訪團蘇南線路來到了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這裡不僅是省內首個以長江江豚保護為主的保護監測站,還是全國首個建在城市中心的江豚監測站,這也使得南京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能夠在市區看到江豚的城市。
-
老漁民捕到超大江豚放生 有人給6萬想買走被拒
圓腦袋、小眼睛、胖身子,身長1米5、體重超過80斤——錢塘江裡捕魚42年蕭山老孔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江豚有人出高價想買走,眾人合力及時將其放生體重80多斤的大江豚在小木船中這幾天,杭州蕭山區義橋鎮山後村孔家埠的村民們都在議論,孔順祥捕了個大傢伙。
-
江豚郵局孩子們「團寵」萌寶郵戳
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供圖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王聰) 每到周末,鼓樓區江邊路上的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都會迎來不少江豚「粉絲」,他們是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或是牽著家長手的幼兒園小朋友。他們在站裡了解江豚的知識,在江邊觀察「微笑天使」。他們還懷揣著一個小願望,在站內的江豚郵局裡,給遠方親友寫信、寄明信片,捎上江豚寶寶的可愛形象,送去新年祝福。
-
胃裡全是不容易消化的螺絲 長江江豚無食果腹面臨滅絕
江豚通常只吃身長10到15釐米、重50到100克的小型魚類。據悉,人工養殖的江豚每天進食達5斤之多,但在野外,因為魚類資源衰退,它們連溫飽線都達不到。江豚很聰明,智力相當於大猩猩,特別重感情,剛出生的小江豚喜歡待在媽媽的背上,媽媽就這樣帶它一年。它們全身鉛灰色、頭部鈍圓、吻部很短,看上去嘴角總是含著笑,很是可愛。
-
國際淡水豚日——一騎點亮江豚的微笑
共同守護江豚的出行之路,一」騎「點亮江豚微笑。而隨著過度捕撈、非法捕撈、通航壓力和汙染排放等人類活動日益增多,長江中可以作為江豚食物的魚類在減少,導致許多江豚常常飢餓難耐,不得不去追隨漁船,撿拾漁民漏下的小魚。而這種行為常常伴隨著很大的危險因為江豚在江中遊行時主要依靠超聲波來導航和躲避障礙,而江中的運輸船和採砂船正是集噪音和障礙於一身的怪物,發出的噪聲常常讓江豚完全失去方向,讓它們更易遭受船舶撞擊和螺旋槳擊打。
-
瑞幸咖啡「江豚守護」主題店開業 桃桃新品同步全國上市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天,瑞幸咖啡位於武漢市江岸區沿江大道的「江豚守護」咖啡主題店正式開業。據悉,長江江豚是我國獨有的全球重要珍稀淡水鯨類物種之一,長江江豚天生上揚的嘴角是它的萌系標誌。瑞幸咖啡希望以此加入到了守護江豚的隊伍中,通過主題店向大眾展示江豚的世界。在「江豚守護」主題店的服務臺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畫作《江豚拜風》。這幅畫是當代藝術家解丁泉先生作為藝術指導所創作的公益作品,捲軸似地鋪展在店內,畫裡的江豚成群結隊追趕著江風。
-
九江人的動畫電影《江豚》笑笑來了!
《江豚》3分鐘概念預告片中開始,期待已久的江豚笑笑終於登上大銀幕。動畫電影《江豚》,是江西文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江西省湖口縣文旅集團和深圳市環球數碼影視文化公司,共同投資打造的一部精品文化IP作品,以生活在長江中的珍貴物種「江豚」為引,呼籲大家關注長江生態文明的修復建設,影片預計明年8月和大家見面。動畫片《江豚》緊扣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主旋律,地域特色濃厚,主題宏大、內涵豐富、立意深遠。
-
海洋動物拜年、企鵝寶寶換羽……春節來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過「鯨...
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豐富市民遊玩選擇,打造夢幻、新奇、喜慶的冬日出遊新體驗,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將於春節期間推出「海洋動物大拜年」系列活動,包括國內首創「江豚機器人科普秀」首次亮相,華東第一批「滬」籍阿德利企鵝寶寶陸續換羽——企鵝幼稚園萌趣開園,春節星光夜場限時開放等,2020子庚年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攜手海洋動物帶您歡度「鯨」彩
-
中科院水生物所白暨豚館王丁教授:江豚保護是長江大保護的抓手
現在國內幾乎所有跟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和保護相關的團隊,要麼是我們畢業的學生建立的,要麼我們的學生在裡面是主要成員,這是我們學科組的驕傲,更是我本人的驕傲。記:你長期從事研究和保護工作,也許會面臨一些社會公眾的質疑,比如「把白鱀豚保護沒了」、「江豚也在瀕危邊緣」,會覺得難以接受嗎?
-
丹東:江豚遊入愛河 民警充當「保鏢」
丹東:江豚遊入愛河 民警充當「保鏢」 作者:趙廣平 王洪滿 2018-05-07 10:24 來源:丹東新聞網 民警來到愛河岸邊,發現是一條江豚在河中嬉戲,時而潛遊,時而將頭浮出水面。 據當地有經驗的漁民介紹,江豚俗稱「江豬」,前幾年很少見,近年來由於鴨綠江水質明顯好轉,生態環境改善,才重新出現,但江豚遊進愛河的情況卻並不多見。民警目測這條江豚長約一米五左右,為了避免其受到傷害,民警當場向圍觀群眾講解:江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獵取、捕殺。
-
78歲大爺搜集江豚詩文,編成《江豚集》
朱長法搜集江豚資料已經5年了。 中國江蘇網訊 在南京市莫愁新寓有一位老大爺,平時酷愛搜集涉及長江江豚的資料,了解江豚的生活世界。這一堅持,不知不覺中,至今已有五年多。他如今將長江江豚的資料彙編成《江豚集》。書的內容含詩詞約四百首,其中詩大致按年代順序排列、賦十二篇、散文十五篇、日記四則、政策與科普文章十二篇、方志八段及照片。 今年78歲的朱長法,此前一直居住在靠近長江的江心洲地區。他原本是從事教師職業。退休後也沒什麼愛好,平時愛寫寫詩和小文章。談到自己的《江豚集》,朱長法笑著稱,純屬機緣巧合。
-
21所高校學生參加江豚保護夏令營
湖南日報7月16日訊(記者 徐典波 通訊員張脫冬)7月16日,全國大學生江豚保護夏令營如期來到嶽陽。21所高校的大學生與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200多位志願者代表歡聚,聽講座,看展覽,做交流,到洞庭湖上尋訪守護江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