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王蒙、秦怡、郭蘭英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97歲的秦怡是中國電影界的唯一代表。
儘管跨越了兩個世紀,美的標準變來變去,儘管她臉上歲月有痕,體態不再,但在很多人的眼裡,她仍然是個美人。與滿頭銀髮矍鑠的秦怡相比,劉曉慶、趙雅芝、林青霞等根本算不上什麼不老女神。她才是,而且是美了一輩子的「世紀美人」。秦怡的美自然、優雅、雍容,更是秒殺時下滿眼的網紅臉和靠微整維持「少女感」的女星們。
日前,唐嫣宣布懷孕後首曬自拍 ,引發了「少女感」的話題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影壇美女輩出,與王丹鳳、周璇、王人美、胡蝶、阮玲玉、舒繡文、上官雲珠等明星的美不同,秦怡和張瑞芳等演員沒有瓜子臉,五官偏大,但是自有一種大氣、端莊之美,尤其是秦怡身上散發出的大家閨秀氣質讓人過目不忘。
她之所以成了許多人眼中豔羨的美人,是她的德藝雙馨、健康形象以及安然接受歲月和生活雕刻的淡定與從容,鋒芒時能做「花旦」,隨著時間的流逝也能優雅地老去。
變老並不意味著失去女性魅力或減少存在的意義,這才是一個女演員或女人身上應該有的勁頭。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大家庭,16歲走向抗戰的大後方,開始在舞臺上綻放光芒。
在80年演藝生涯,秦怡飾演過《馬蘭花開》裡的拖拉機手馬蘭、《青春之歌》中慷慨就義的林紅、《女籃5號》裡敢愛敢恨的林潔、《鐵道遊擊隊》裡與敵人智鬥的芳林嫂、《林則徐》中剛健質樸的阿寬嫂、《海外赤子》裡最終同意女兒回來報效祖國的母親,《青海湖畔》為高原鐵路夢而奮鬥的女科學家……
秦怡還參與演出了《苦惱人的笑》《上海屋簷下》等多部影視劇。
在很多老觀眾的心中,即使她出演像《春催桃李》中的老校長、《張衡》中的老婦人等這樣的角色,哪怕只有幾個鏡頭,存在感都極強,很多角色至今難忘。
《馬蘭花開》
《無名氏》中,秦怡飾演趙國英
《遙遠的愛》
《鐵道遊擊隊》
《雷雨》中的魯媽
《青春之歌》
在電影《女籃五號》中飾演女主角的母親,和女主的教練有一段愛恨情仇。影片開創了新中國體育題材的先河。
93歲時,秦怡自籌資金、自編自演了電影《青海湖畔》,親赴高原拍攝,為的是讓年輕觀眾感受科學家們為理想而奮鬥、奉獻的精神。
95歲時,還在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中飾演了一個見證大唐王朝跌宕命運的老宮女,非常搶鏡。
秦怡在自籌資金、自己編劇的電影《青海湖畔》中出演甘於奉獻的60歲女科學家梅欣怡。
作為《青海湖畔》中女主角,93歲高齡的秦怡和劇組的年輕人們一起爬雪山上青藏高原拍攝了該片
與時下30多歲甚至40多了仍心心念念追求「少女感」、演偶像劇做主角的女星不同,年輕時的秦怡總是演一些「大嫂」的角色,她說,那時候覺得自己太胖,條件不夠,苗條淑女不能演,利索的也不能演。但即便這樣她也從不吃減肥藥,因為減肥藥對身體有損害,「我是把演員作為終身職業的,好體質才能演更長的時間。」
95歲時,在陳凱歌的電影《貓妖傳》中出演老年宮女
在秦怡的眼中,角色沒有大小之分,只要用心演繹,「跑龍套」的角色也能發出光彩,同樣能感受到創作的愉快。「如果每出戲的演員都很認真地把自己作為『重要一部分』的話,那麼這齣戲的整體質量肯定是能提高的。」
光影中的秦怡
做演員,很多時候是靠的是一種信念感和使命感。即相信角色塑造好角色和為什麼演戲為誰演戲。這一點在秦怡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
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明星,而是一個「演員」,用心演戲的演員。「作為演員,終身追求的理想,應該是把自己從文藝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過自己的表演給予別人」,「有一些精神可以得到弘揚,給人心靈啟迪。」這也是她從藝80年,不懈創作的「力量之源」。
在這80年裡,不管是主角,還是小角色,在秦怡的演繹下都散發著健康、正能量的光芒,她留在觀眾心中的是一種歲月難以改變的美。
從最佳女主角到終身成就獎,到「人民藝術家」,秦怡獲得過很多榮譽
有人說磨難會消磨人的容顏、意志,但在秦怡的字典裡,生活給予她的不幸和痛苦,反而錘鍊了她的堅強、從容和淡定,成為她美麗的一部分。
秦怡經歷了兩次婚姻,第一任丈夫對她家暴,第二任丈夫金焰患病癱瘓,她照顧了20多年,直到丈夫去世;兒子從16歲就罹患精神分裂症,秦怡一直照顧了43年,白髮人送黑髮人。秦怡自己的身體也不好,她說自己做過7次手術,患過脂肪瘤、甲狀腺瘤,摘除了膽囊,還患有腸癌……這些磨難足夠擊垮一個人,但在最無助的時候,她以極大的堅韌接受並克服了這些苦難,「生活給我什麼,我就接住它」。
秦怡和丈夫金焰
不灰心不喪志,從容鎮定,當她以93歲高齡時秦怡創作完《青海湖畔》,並登上青藏高原拍攝該片時,你能想到周圍年輕人的驚嘆嗎?
她用一種年輕人都自愧不如的心氣兒和意志走出了人生的苦難,且在銀幕內外忙活著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我這輩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難很多,人家都說我心態好,人終究都有美好生活的願望。我從不認命,我會分析,就像剝桔子,把這些心結一個一個、一層一層地剝開。」
兒子去世後,她還把剩下的20多萬元錢捐給了汶川地震災區,這對只領工資不拍廣告的秦怡而言,是筆不小的數目。
秦怡曾被稱作中國的英格麗褒曼
有的人美在容顏,有的人勝在氣質。秦怡的美,除了外表,還勝在沒有被磨難和時間雕琢的性情和品格,堅韌、慈悲、從容不迫。即便白髮遲暮,歲月滄桑,她仍然氣度優雅、光彩照人。
放眼如今的演藝圈,太多的女星處於焦灼中,為變老而慌張,為無戲可拍著急。
年輕點的女演員搶著演「傻白甜」,等待劇中的男主們拯救;30+的女演員,總想頂著青春偶像劇主角的光環行走江湖;人到中年的女演員,除了歇斯底裡為家庭焦頭爛額的角色外,只能尷尬著,一副不被需要的樣子。
女演員20歲左右有少女感正常,但當30+、40+的女星們在光陰的流逝和衰老的恐懼中拼命維持著「少女感」,並將此作為共同目標,把「童顏」「凍齡」 「少女臉」視為是對自己的最高誇獎,弄到一把年紀了還做資深美少女,演起戲來真真讓人出戲。
周冬雨的少女感來自真實和年輕
王子文的少女感與其身材和演技分不開每每看到甜寵類鏡頭,或劇集中強行扮嫩,或為了維持少女感把自己整成網紅臉的大齡女主角們,等待著高冷、帥氣、多金的男主們親親抱抱舉高高,無限寵溺、愛戀的時候,常常瞬間就掉一地的「小米」。也難怪馮小剛、馬伊琍等圈內人對整容之風深惡痛絕,堅決不用整容演員。要知道真正的少女感,不僅只是一張年輕的臉,更重要的是還要有不管多少歲都年輕的心態,少女的真誠可愛和女人的成熟魅力並存,是一種常常讓人忽略掉年齡的感覺。
一個演員既沒有生動的表情又沒有少女的情致,即便被整容技術和濾鏡弄出張年輕的臉,演出的角色也是漂浮和虛假的,沒啥感染力。
嘟嘴賣萌似乎是少女感的標配
如今「少女感」已成為娛樂圈裡的一種風潮,不少女星從臉面到心理都少女心爆棚,但少女感卻沒有了。
當你看著屏幕上已然三四十歲的女星們還在撒嬌賣萌談戀愛,而生活中尚未到而立之年的89後自稱「老阿姨」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很魔幻?
林依晨的少女感來自其純淨淡雅的氣質
人的外貌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沒必要驚慌和恐懼。
秦怡給我們示範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演員和藝術家:從容接受生活的磨練,接受自己的不足與衰老,演不了主角就做綠葉,小角色也當主角一樣認真去演。懷抱著做演員就是要用好作品給人心靈啟迪的信念,即便老了依然有夢想和人生追求,97歲還在琢磨著寫劇本。
秦怡的美來自生活的沉澱、演員的責任、信念和追求,她的美也是觀眾公認的。
有道是,時間從不敗美人。從年輕時就演「大嫂」的秦怡沒有強拗「少女感」,更沒有被生活的磨難壓垮,在長達80年的藝術生涯中,她臉上的每一道皺紋裡都藏著有關光陰、生活和人生的故事,值得探尋。惟其如此,她才成為萬千女性心中「優雅地老去」的代言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