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出色的角色是母親——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和她弱智兒子的深情故事

2020-12-09 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淑蘭

  2000年5月21日,中國特奧世紀行上海慈善晚會在上海波特曼大酒店舉行,國際著名影星阿諾·施瓦辛格以國際特奧會慈善大使的身份光臨。當晚會的慈善拍賣和捐款活動開始時,施瓦辛格除了向中國特奧會捐獻了15萬美元,又用25000美元通過拍賣買走了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的兒子金捷的《衡山公園寫生》畫。他高舉著畫,拉著金捷的手叫道:「This is a mitracle!」(這是一個奇蹟)。全場轟動,報以熱烈的掌聲。

  臺下,我問施瓦辛格:「您為什麼出這麼高的價買走這幅畫?」這位鐵漢柔情地說:「秦怡是我崇拜的中國影星,同時她又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了弱智的兒子,她做得太多太多!」

  秦怡從藝60餘年,主演和參演了27部話劇、40多部影視片,留下了《鐵道遊擊隊》中的芳林嫂、《摩雅傣》中的母女倆、《北國江南》中的銀花、《青春之歌》中的林紅、《林則徐》中的阿寬嫂、《女籃五號》中的林潔等80多個令觀眾難以忘懷的角色。當我採訪秦怡時,她緊緊地拉著50出頭的兒子的手,動情地說:「為了『母親』這一角色,我花的時間最長,耗費的心血最多……」

 

 兒子病了,秦怡的心在滴血

  1947年,中國「影帝」金焰與四大名旦之一秦怡在香港喜結良緣。翌年在上海,秦怡生下了兒子金捷。兒子的出世,樂壞了他們夫婦倆,再忙也要搶著抱兒子,給兒子洗澡餵飯。

  金捷從小是個聰敏內向的孩子,特別愛讀父母的劇本,還愛看母親的劇照,從不惹父母親操心。他乖乖地上學,放學乖乖地做作業、讀書。秦怡夫婦二人忙自己的事業,常出國或到外景地拍片,一去就十天半月的。兒子無人說話,無人傾訴,孤獨開始向他襲來。

  1964年,金焰突然病倒住院,秦怡忙於工作和去醫院照顧丈夫,常常很晚回家。一天,她拐進弄堂,抬頭一望就看見兒子撲在陽臺欄杆上等她。等她三步並作兩步跑上樓抱住兒子,埋怨他為什麼這麼晚還不睡時,金捷只說了一句:「你回來了,我可以睡了。」再沒有別的話。

  其實,秦怡忽略了兒子成長的煩惱。性格內向的金捷不知如何排遣自己對父母的思念和牽掛,宣洩自己的孤獨與煩惱。他漸漸地遠離同學,原是班幹部的他漸漸地不聽老師的話了。他把家裡的書亂塗亂畫,塗畫夠了就撕,撕了就叫媽媽買書。秦怡發現兒子的行為明顯反常了,才焦急地將他送進醫院,結果診斷為患了急性輕度精神分裂症。

  經過醫生的及時治療,金捷很快安靜下來,恢復了智力。不久,康復了的他又背上書包,走進了課堂。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膽小的金捷嚇得整天閉門不出。突然有一天,一些人衝到了他們家,一個造反派頭頭把金捷關押在一個小房間裡盤問:「你爸爸媽媽都是反革命,你必須揭發他們的罪行!」嚇呆的他半天才怯生生地說:「我不知什麼叫反革命,我是1948年生的,解放前的事我不知道呀!」「秦怡是壞人,她都對你說了些什麼反動話?」「秦怡不是壞人,若媽媽是壞人,在家裡她會要表露的,她從不假裝……」這樣的盤問,以後每次抄家都少不了。原來就有病剛康復的金捷無法抵禦這莫名的凌辱,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也不知父母怎麼了。他的思想又被攪得紛亂了,他腦子裡的問題成了疙瘩,卻無人傾訴。

  直到秦怡一次回家,見兒子一個勁念叨著:「媽媽不是壞人,媽媽不是反革命。」她才意識到兒子的病又復發了。她抱著兒子痛哭,哭著叫他冷靜。可是他卻再也冷靜不下來,使勁撕扯著自己的頭髮,他又精神錯亂了……

  這一年,秦怡又被診斷出腸癌。臨上手術臺,她最擔心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兒子。手術後醫生給她開了一年的病假,可過了兩個月,她又被送進了「牛棚」接受改造。她不得不經常偷偷地跑回家送兒子去看病。

  金捷病情復發後,金焰無法自持,不久原本有病的他也住進了醫院。

  金捷出院後,為了護理他,秦怡特地搬進了他的房間。白天為他按時餵藥,晚上只要他有什麼動靜,再冷的天,她也要從被窩裡爬起來,把他照料好。她儘量滿足兒子的要求,可嘆的是他對生活已不懂得什麼要求。

  有一次她在兒子的抽屜裡發現一隻舊錶,正是兩年前她遺失的,又聽兒子說:「媽媽,人家都有表,我也該有塊表。」她那高興勁兒真是別提了。她馬上給兒子去買了塊海鷗表,親自給兒子戴上。遇到好朋友,她都要把自己的歡樂告訴他們:「我的兒子也懂得要表了!」

 

 「因他低能,我必須給他加倍的愛!」

  儘管醫生告知,金捷的病很難再恢復,秦怡卻從沒有絕望。兒子病後,什麼事都不知道做。她除了按時給金捷吃藥外,還要給他洗頭、洗澡、換衣。直到如今依舊如此。

  金捷的病時好時壞,如他按時服藥,就很平靜,是個非常溫順聽話的孩子,幾乎說什麼他都不違抗。但他自己做不到按時服藥,吃什麼藥,吃多少,都需要秦怡照顧。有時金捷拒絕服藥,一看到秦怡拿藥,就會沒頭沒腦地朝她打去。但一旦藥吃下去睡一覺醒來,看到媽媽身上的傷痕還問是誰打的,半夜還會到她房間看看。

  秦怡出差,經常得帶著兒子。1978年拍《海外赤子》時,因為拍電影時間長,秦怡也把兒子一起帶去了。外景地是海南興隆農場,那裡氣候炎熱,氣溫達40攝氏度,沒病的人都非常難受,精神分裂症的人更不能適應這種夏天的炎熱。金捷的病加重了,變得狂躁易怒,經常動手打人。但他從不打別人,專打給他吃藥的媽媽。

  秦怡每天拍完戲已經精疲力竭,但當大家休息的時候,她還得匆匆趕回招待所的小屋,給兒子餵藥送飯,洗衣洗澡。可是,一回去,金捷就抓住媽媽不放,往死裡打。他有1.80米高,正好打秦怡的頭。秦怡為了拍戲,臉要保護好,只好抱住頭和臉彎下腰去,讓兒子打自己的背。有時秦怡想逃出屋,又怕兒子打了別人,沒法收拾,只好讓兒子打自己。

  在秦怡悉心的照顧、百般的呵護下,金捷總是穿得乾淨整齊,個子長得酷似父親金焰,高大、魁梧、英俊,不與他對話看不出他是個病人。秦怡說:因他低能,我必須給他加倍的愛!

  雖說低能,但金捷也知道媽媽對他好。只要秦怡在家,他總跟在她後面轉,嘴裡不停地親熱叫著「媽媽,媽媽」。一次我問金捷:「媽媽是什麼樣子的?」他說:「做啊,做啊做……」真是妙極了,寥寥幾個字說出了秦怡為他嘔心瀝血操勞的形象。誰說金捷不懂事呢?

 

 「是兒子給了我堅強和勇氣!」

  1983年,胃切除後又患上肺氣腫的金焰永別了他的愛妻和病兒。這個被秦怡稱為「他的心那麼的誠、他的手那麼的巧、他的嘴那麼的笨」的人匆匆地走了。

  孤獨的秦怡白天守著兒子,夜裡常常坐在陽臺上與金焰精心培育的小白花對話。愛她的金焰走了,兒子病成這樣,「我有勇氣活下去嗎?」她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整個身心仿佛跌入絕望的深淵。

  翌年春光明媚的一天,內心悽苦的秦怡領著兒子想到家附近的衡山公園散散心。沒想到兒子到了公園,竟然說:「這兒我來過,我畫過這兒的樹。」秦怡睜大了雙眼再叫兒子說一遍,兒子準確無誤地又說了一遍。秦怡高興地問兒子:「想不想再畫這兒的樹?」兒子說:「想。」

  其實,金捷從小十分喜愛繪畫,但從未有人指導過他。偶然一次秦怡發覺兒子畫的她不但像而且傳神。這時秦怡才認真起來,以後只要哪兒有畫展,她就領兒子去看。她還正兒八經地到上海南京東路的「朵雲軒」給兒子買筆墨和宣紙……可是,自從兒子病後,他的畫夾畫書都掛起來了。

  可眼下,金捷竟想畫畫了!秦怡拉著兒子飛快地跑回家,取下滿是灰塵的畫架、顏料和筆,再跑回公園。娘兒倆靜靜地坐在那兒看呀、畫呀,小鳥在旁邊嘰嘰喳喳地叫著跳著。秦怡好像又看到了一線希望。

  秦怡為金捷請了一位畫家,每周一次教兒子作畫。她還儘量擠出時間陪兒子學畫,有時也跟著一起畫。這時兒子就特別聽老師的話,有時老師有事不能來,他還會念叨著「怎麼還不來呢」。

  金捷更喜歡媽媽與他一起畫畫。每當媽媽與他一起去公園寫生,他就像過節似的喜笑顏開。施瓦辛格買走的《衡山公園寫生》就是他與秦怡一起在公園畫的。這兩幅畫很多人評價說:一樣的景,媽媽的畫沒有兒子的棒。秦怡畫得規矩有層次,金捷畫得灑脫活潑。難怪施瓦辛格要說金捷的畫:「這是一個奇蹟!」

  一次家裡保姆要回家一陣兒。金捷知道秦怡忙,就採取早上不起床的方式說:「讓媽媽少為我做一頓飯。」秦怡感動地告訴兒子:「媽媽再忙也要為你做好飯。」

  秦怡70歲生日時,至親好友一定要為她過生日,為她至今仍光彩照人活躍在銀幕上、更為她成功的母親角色而慶賀。這一天,金捷舉著酒杯鄭重地向媽媽祝福,嘴裡冒出一句誰也想不到的話:「媽媽,我祝您健康,我以後再也不跟您亂吵了!」惹得大夥捧腹大笑。笑過又人人淚眼汪汪的,秦怡也用手帕不住地擦眼睛……

  當天晚上,皓月當空,秦怡對坐在身旁的兒子說:「金捷啊,媽媽死了你怎麼辦?」他瞪了秦怡一眼,搖搖頭說:「媽媽不會死的!」停了一下他突然又說:「媽媽死了我也死!」她看著兒子似混沌未開的眼睛,想著他的未來,禁不住悲從中來。

  我問秦怡:「秦老師,您都80了,您太苦了,是否考慮把金捷送往有關的護理院?」她微笑著說:「這不叫苦,這是愛,苦並快樂著。我如放棄兒子,那才叫苦,而且永遠沒有快樂。我想過把他送到護理院,但想想他哪兒不舒服,生病不知道說。如發燒,誰會天天去摸他的額頭,如腹瀉,誰會注意他一天去幾次廁所,他又不知道說。再說現在又得了糖尿病,自己不知該吃什麼,吃多少?想想還是不放心。」

  兒子的病也沒有使秦怡放棄自己心愛的事業。這個曾被丈夫金焰稱為「電影瘋子」的她仍然是個工作狂:擔任上海影視公司的董事長,拍片、演出、訪問、創作、寫劇本,還有許多社會活動。為了籌拍一部描寫中澳兩國氣象工作者合作敬業、悲歡離合的故事片《青鳥》,她不顧年老,不辭艱辛地遠赴青海、深入藏族生活、採擷故事傳說,以期將寫了8稿的劇本潤改得更為出色。

  可是,她也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許多困難和煩擾。這時,她就與兒子一起畫畫,畫大自然的山水花草。等一張畫畫好了,當金捷歡呼他比她畫得好,她就覺得她的心裡好像被愛和歡樂充滿了,一切辛苦和煩惱自然都跑得無影無蹤了。她深情地說:「是兒子給了我堅強和勇氣。每次命運把我推到人生的邊緣時,都是我緊緊地握住了兒子的手,讓我堅強地站穩了。」

  1998年,秦怡撰寫的《跑龍套》一書第二版時,她在上海書城籤名售書。想籤名買書的讀者排起了長隊,她是那麼親切、隨意,絲毫沒有大名人的架子。大家見她雖已年過古稀,卻依然雍容端莊、清秀美麗,特別是那雙大眼睛,還是那麼清澈明亮。她那清醇而略帶沙啞的嗓音,還是那麼吸引人。許多女士忍不住請教秦怡青春常駐的秘訣,秦怡說:「努力工作。在家裡上上下下,粗粗細細的活兒都幹,給兒子洗頭洗澡,吃剩飯剩菜。」聽的人目瞪口呆,笑聲溢滿了書城。

  秦怡,正如著名評劇演員新鳳霞說的:「因為她的性格和品質的美,她才能塑造那麼多美麗的人物,包括偉大的母親。」而金捷作為她的兒子,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不僅有一位出色的藝術家母親,更有一位偉大堅強、充滿愛心的母親。讓我們為東方這位偉大的母親喝彩吧!(轉自《知音·海外版》)

  

相關焦點

  • 「人民藝術家」秦怡才是美的範本,「少女感」正在毀掉女星們
    「作為演員,終身追求的理想,應該是把自己從文藝中得到的一切感人的精神力量,再通過自己的表演給予別人」,「有一些精神可以得到弘揚,給人心靈啟迪。」這也是她從藝80年,不懈創作的「力量之源」。在這80年裡,不管是主角,還是小角色,在秦怡的演繹下都散發著健康、正能量的光芒,她留在觀眾心中的是一種歲月難以改變的美。
  • 老照片:22大明星的全家福,每張都有故事,王曉棠那張卻令人心痛
    張平也是我國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昔日北京廠著名電影演員,曾在銀幕上塑造過眾多人物形象,其中《鋼鐵戰士》、《沙家店糧站》、《糧食》、《小兵張嘎》、《他們在相愛》等中角色至今令人難忘。他的妻子杜粹遠也曾是名演員,曾參演過《趙一曼》、《紅旗歌》、《白衣戰士》等電影。上圖為張平的全家福。
  •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去世,周總理曾一語雙關贊她:演了個好媽媽!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6月28日凌晨在京去世,享年99歲。提起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大家自然聯想到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江姐,很多人把電影《烈火中永生》當成於藍的成名之作,其實不然,確切地說,於藍的成名之作當屬電影《革命家庭》。
  • 高秀雲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收徒楊玉枝儀式隆重熱烈 郝小學
    高秀雲河北梆子著名表演藝術家與眾弟子高秀雲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收徒楊玉枝儀式高朋滿座隆重 熱烈 厚重新媒體聯盟訊(郝小學)10月3日,高秀雲河北梆子著名表演藝術家收徒楊玉枝儀式在省會舉辦,高朋滿座來自社會各界的名家見證了傳承優秀文化的拜師式
  • 又一位99歲著名表演藝術家去世!與癌症抗爭30多年,明星紛紛悼念
    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不幸的事情,很多觀眾喜愛的老藝術家都紛紛去世,讓人惋惜。昨天晚上,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去世,享年99歲。6月28日凌晨,導演田壯壯在朋友圈發文稱「媽媽(於藍)走了,現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感謝所有關心媽媽的人,我想獨自安靜幾天。」
  • 兒子田壯壯確認著名演員於藍去世,今年2月曾被誤傳病逝
    曾經在電影《烈火中永生》扮演經典角色「江姐」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6月2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她的小兒子、著名導演田壯壯在朋友圈確認了這個消息。1938年由天津奔赴延安,入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學習,在決定去延安之前,於藍的同窗好友趙書鳳的母親把她的原名「於佩文」改為「於藍」,喻意為「青出於藍」。延安的歲月中,於藍白天上抗大讀書,晚上點著汽燈參加文娛演出,從打小堂鑼跑龍套開始,到主演《一二·九》、《火》,於藍在實踐中提高自己。1940年入魯藝實驗劇團作正式演員,是中國共產黨培養的第一代文藝戰士。
  • 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宗英今日逝世,享年95歲
    哈嘍大家好,我是雪妮姐聊娛樂,今天為大家帶來新一輪的娛樂資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2月14日上午7點50分,封面記者從上海獲悉,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和作家黃宗英,於今天上午去世享年95歲。黃宗英的代表是《家》 《烏鴉與麻雀》。
  • 痛別,著名表演藝術家逝世
    根據文匯報等媒體報導,據上海作家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作家黃宗英於12月14日凌晨逝世,享年95歲。她曾在電影《烏鴉與麻雀》《家》《聶耳》中扮演過重要角色。
  • 她被稱東方維納斯,96歲依舊貌美,然而丈夫家暴兒子痴傻女兒恨她
    她被譽為重慶影劇界四大名旦,海外仰慕她的觀眾親切的稱她為東方維納斯,施瓦辛格稱她是最偉大的母親。2009年獲得上海文藝家終身榮譽獎及第1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生成就獎。知性、美麗、質樸,她才是娛樂圈的第一美女,96歲還精緻、優雅。她是中國電影的開創者之一,是大家非常尊敬的藝術家。
  • 中國年齡最大女演員96歲秦怡,非凡人生讓人點讚
    她在1956年的時候一個抗日題材電影《鐵道遊擊隊》中飾演了芳林嫂,也許這個角色眾所周知,得到了很多觀眾喜愛。她的人生非同凡響,經歷過很多的磨難,但是她依然堅守自己的原則,把人生演繹的非常精湛。首先她是一個女人,那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可以說她是一個命苦都關於酒的女人。
  • 99歲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去世!第一時間發文悼念的明星都有誰?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在6月27日晚因病去世,她6月3日才過了她的99歲生日。中國電影集團、於藍同志治喪委員會發布訃告,表示將遵照家屬意願,喪事從簡。於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戲骨,她的離世讓人感到痛心和惋惜,網友和明星們紛紛發文表達哀悼之情。
  • 著名表演藝術家嚴順開「金鳳凰獎」入藏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
    上海2018年12月12日電 /美通社/ -- 11月30日,上海滑稽劇團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滑稽戲代表性傳承人嚴順開落葬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嚴順開先生生前好友、同事、學生共計70餘人送別嚴老,追思這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 教師節,來讀一讀老藝術家秦怡的「我的老師」
    秦怡曾經就讀的中華職業學校是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先生於1918年創辦的,是我國第一所以「職業」冠名的學校。秦怡在中華職業學校的照片秦怡在中華職業學校念書時正趕上抗戰爆發,她和其他四個女同學加入了學校紅十字會
  • 她被稱為「東方維納斯」,美了一個世紀,她的美容保養品是……
    ▲《上海屋簷下》劇照2012年,她在大熱的電視劇《心術》裡客串了一把她自己。90歲的老藝術家依然腰板挺直、雪膚紅唇,妝容一絲不苟,雍容的儀表驚豔了眾人。93歲那年,秦怡還親自寫劇本,並參演了一部講述專家和知識分子建設邊疆鐵路的電影《青海湖畔》,並被第7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提名最佳劇本獎。
  • 她是上影老演員,《阿詩瑪》飾楊麗坤母親,多演配角,享年95歲
    電影《阿詩瑪》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劉瓊執導,楊麗坤、包斯爾主演,講述了彝族姑娘阿詩瑪與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強權,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楊麗坤飾演的阿詩瑪是一位雲南彝族撒尼人姑娘,聰穎美麗,歌聲甜美,對愛情堅貞不渝。後遭人暗算被洪水吞沒,但她卻化成山石,永遠活在了撒尼人心中。
  • 她曾是當紅女星,晚年過得太悲慘,腿腫成蘿蔔,兒子卻從不來看她
    此刻她似在熟睡,她的思緒悄然離開肉體,載著靈魂,跨越時空的障礙,仿佛又回到了30年代…… 提及「四大名旦」許多人都會想到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四位京劇大師,而在抗戰重慶時期的話劇舞臺上同樣活躍著四位藝術家,她們也被稱為四大名旦。舒繡文就是其中的一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
  • 弱智女童5歲開始抄佛經,竟成著名書法家!
    驚奇的是,在第一節上書法課程,金澤泰子發現,其他孩子都不知道怎麼拿毛筆,而這個弱智的女兒竟然能非常正確地拿著毛筆寫字,這讓金澤泰子大吃一驚,但隨後又有一驚奇的決定。圖/金澤泰子母女倆所以母親金澤泰子從翔子5歲開始指導學習書法,女兒由最初寫得東倒西歪,但是她媽媽就開始讓她女兒抄《心經》,抄了幾乎無數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