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星星的孩子」暢遊在陽光下 靜安區啟動特殊兒童遊泳康復訓練項目

2020-12-17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 孫雲)明天是「世界孤獨症日」,為自閉症兒童「量身定製」的靜安區特殊兒童遊泳康復訓練項目,近日啟動實施。今後,這個區的自閉症兒童,也能在泳池裡展臂伸腿,歡快鍛鍊,並改善身體狀況了。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有著一個好聽的名字—「星星的孩子」,但在他們的背後,卻是一個個被自閉症所困擾的家庭。自閉症兒童無法很好地和周邊的人交流,無法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以致於很難融入社會。

隨著對自閉症患兒注意力研究的深入,美國和許多西歐國家,將遊泳作為一種手段對特殊兒童進行幹預,並有大量研究報告指出,遊泳幹預對自閉症患兒的症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同時,由於自閉症兒童存在言語交流方面的欠缺,在溺水時非常有可能喪失「黃金60秒」的呼救機會,因此,讓自閉症兒童學會遊泳、熟悉水性,有著很大的必要性。作為一種探索嘗試,在上海市殘聯的關心指導下,靜安區殘聯通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由靜安區國馨陽光服務中心承接開展「特殊兒童遊泳康復訓練項目」。

圖說:自閉症兒童進行遊泳康復訓練課。江躍中 攝

靜安區國馨陽光服務中心成立於2016年10月,是一家公益服務類民辦非企業單位,開辦至今先後開展了無障礙影視、網際網路+新生活等針對殘疾人群體的公益服務項目。本次「靜安區特殊兒童遊泳康復訓練項目」安排了專門的遊泳場館,通過具有專業資質的教練開展免費的一對一、一對幾教學訓練,讓服務對象寓教於樂。每次活動均配備具有醫療急救資質的全科醫生、專業救生員、專業社工、志願者等,配合活動有序開展。

圖說:靜安區特殊兒童遊泳康復訓練項目,近日啟動實施。江躍中 攝

項目承接方介紹,該項目的啟動可謂一波三折。在項目籌備階段,由於對項目及服務對象的不了解,同時訓練項目對遊泳場館的資質、水質要求等有著嚴格的標準,很多遊泳場館都不願將場地出借給他們。服務中心理事長朱偉國帶隊實地查看各個遊泳場館,與管理方耐心解釋,最終確定了符合項目要求的遊泳場所。

啟動儀式上,項目承接方介紹了康復訓練項目的項目內容和背景。服務對象的家屬代表也向主辦方、承接方表達了衷心的感謝。市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郭詠軍在發言中對此項目的開展給予充分肯定。市殘疾人體育訓練中心主任柳瑾,靜安區殘聯理事長鬱霆、副理事長謝樹勤等出席。

儀式結束後,市、區殘聯領導和服務對象家屬一起觀摩了第一場特殊兒童代表的遊泳康復訓練課。

相關焦點

  • 呼和浩特全城尋找「特殊」兒童 將得到分階段免費康復訓練
    呼和浩特全城尋找「特殊」兒童 將得到分階段免費康復訓練 2016-05-31 21:40:50  31日,在呼和浩特回民區天愛兒童康復中心,娜娜在陳桂紅老師的指導下,正在進行認知練習。「香……蕉……」在正常孩子眼裡極其簡單的一個詞語,在娜娜眼裡成了難以逾越的坎。「她還沒有來得及飛翔就成了折翼的天使,所有對孩子未來的規劃瞬間都破碎了。」在隔壁的小屋裡,馮良一個人呆呆地坐著。  馮良告訴記者,娜娜是抱養的。「我有一個兒子,還想要一個女兒。」
  • 幫助自閉症兒童康復 海亮啟動特殊兒童康復指導中心
    孩子身上有封信,讓人看了異常心酸》的報導,再次引起大家對自閉症兒童的關注。5月16日,在在全國第29個助殘日(5月19日)來臨之前,江幹區殘工委、江幹區關工委、江幹區彭埠街道攜手海亮融愛學園城市康復中心,正式啟動江幹區特殊兒童康復指導中心暨彭埠街道小蝸牛親子關愛基地,希望藉此給自閉症等特殊兒童送去一份關愛,讓類似遺棄兒童的事情不再發生。
  • 永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開設自閉症康復教育公益課堂
    自閉症康復教育公益課堂。 據全國殘疾人普查情況統計資料顯示,當前我國自閉症患者有1000萬,其中0-14歲患者數量超過200萬。為了照亮「星星的孩子」康復訓練之路,減輕家長們的壓力和焦慮,永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在1月6日面向家長,開設自閉症康復教育公益課堂。中心邀請了國內著名自閉症研究中心導師團隊做主講嘉賓,老師們通過分享多年來他們在自閉症康復領域的實踐、研究、積累和接觸的成千上萬件案例,一針見血地指出自閉症康復訓練的重要性,讓更多的家長熟悉了解自閉症孩子,帶領孩子真正走上一條行之有效的康復訓練之路。
  • 河北啟動兒童康復治療國家救助項目
    河北啟動兒童康復治療國家救助項目發布時間: 2019-08-27 15:20:47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為進一步做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改善殘疾兒童康復狀況、促進殘疾兒童全面發展,河北省兒童醫院啟動了康復救助補貼項目申請工作。
  • 關注自閉症兒童:別讓「星星的孩子」獨自閃爍
    在我們身邊生活著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的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開口與人交流。他們猶如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為此,他們有個詩意的名字——「星星的孩子」,但他們在醫學上的名字卻會令他們的父母潸然淚下——自閉症(孤獨症)兒童。龍巖市慈愛康復中心治療師運用語言訓練中的故事療法對孩子進行康復訓練。
  • 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 殘疾兒童康復知識培訓班在長沙舉行
    「愛在天心,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殘疾兒童康復知識培訓班在天心區先鋒小學舉行。紅網時刻10月23日訊(記者 盧欣)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被WHO列為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成為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
  • 關愛特殊兒童!羅湖區一暖心項目啟動
    為了讓更多人關注、了解、關愛這個群體,近日,深圳市羅湖區慈善會聯合深圳市寶能慈善基金會在寶能黨群服務中心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活動——「深圳市羅湖區慈善會·寶能特殊兒童康復關愛基金第三期項目啟動暨關愛特殊兒童聯合行動」
  • 「星星的孩子」通過遊泳等級考試
    對於遊泳愛好者來說,遊泳運動技能等級考試是一個衡量自身遊泳水平的機會。但是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12月27日,來自遼寧省本溪市的五名自閉症學生,根據自身技能水平分別報考了1至5級不同級別的考試,並順利通過等級考試,獲得遊泳運動技能等級證書。這也是全國首例獲得遊泳運動技能等級考試的自閉症孩子。身著泳衣、戴好泳帽,在遊泳館裡,這些經過一年時間遊泳訓練的自閉症孩子在教練的指導下躍入水池中,為自己的遊泳技能「量級」。
  • 特殊兒童康復訓練方法如何選擇
    這裡先不談醫療、針灸、推拿、手術等號稱能治癒自閉症的不靠譜神奇療法,僅就康復訓練,就有幾十種之多,哪一種方法才是正確的呢?一般來說有兩種不同的觀點:1.將各種特殊兒童分門別類,針對孩子的不同的障礙給予不同的治療,語言的給予語言,社交的給予社交,注意力不集中的針對注意力,譬如此類。
  • ...心」關愛孤獨症兒童支援團:與「星星的孩子」相伴的第十二個盛夏
    2008年,浙江工業大學教科學院發起「『始心計劃』——孤獨症兒童家庭支援志願服務項目」,通過選聘優秀的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志願者開展孤獨症兒童支援志願服務活動。該項目始終秉持「人道、博愛、奉獻」的宗旨,以應用心理學專業為學科依託,選聘心理系專業教師為指導教師,以在校大學生志願者為活動主體,面向杭州孤獨症兒童家庭和康復機構,開展孤獨症兒童的康復訓練和志願陪伴活動。
  • 康復訓練+嬰兒遊泳可有效緩解!
    「您不用擔心,沒有太大的問題,孩子目前的情況是肌張力過高」,醫生向孩子家長解釋道,「做一做康復訓練吧,比如讓孩子遊遊泳,再做做撫觸按摩,相信很快就能見效的。」3、遊泳+撫觸 康復訓練給寶寶做的是部分被動運動,而遊泳則能夠讓寶寶輕鬆完成主動運動。
  • 守護「星星的孩子」!疫情之下,自閉症兒童的特殊網課
    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讓線下教學按上了「暫停鍵」。對特殊孩子來說,連續性的康復幹預中斷後,後續的幹預可能會受影響。在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到來之際,筆者採訪多位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兒童家長、康復指導老師,了解疫情之下,這些「星星的孩子」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 《青春有你》啟動「星星的孩子」活動 陳宥維心疼落淚
    《青春有你》訓練生陪伴孤獨症兒童林陌周士原溫柔疏導孤獨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猶如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上周五的節目中,在藝術指導團黃豆豆的號召下,訓練生們就來到了北京通州區珍愛孤獨症兒童康復中心,努力幫助孤獨兒童更多地和外界交流,為他們點亮一盞藍燈。在出發前,訓練生精心挑選禮物,背上吉他帶著音樂,希望能帶給孩子們一段最溫暖的陪伴時光。在康復中心,訓練生們從孩子的性格喜好出發,溫柔疏導孤獨兒童的內心。
  • 7-15周歲特殊兒童康復補助開始申請
    東莞戶籍特殊兒童在民辦康復機構進行康復訓練可享受補助。    南都記者 陳奕啟 攝    南都訊 記者 田玲玲 東莞戶籍、在民辦康復機構進行康復治療的特殊兒童可以申請補助。    A    7-15周歲特殊孩子    兩類兒童少年可申請補助    市殘聯日前下發了《東莞市7-15周歲特殊兒童少年教育康復補助工作實施方案(試行)》,這也意味著7-15周歲特殊兒童少年教育康復補助工作正式啟動。    這是東莞首次將本地戶籍、7-15周歲腦癱、孤獨症特殊兒童少年納入康復補助範圍。
  • 「共享陽光—關愛殘疾兒童」救助項目總結暨腦癱兒童公益項目啟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韓曉婉 通訊員 趙魯 實習生 楊月圖一:啟動儀式現場 12月5日,2020年度全省「共享陽光—關愛殘疾兒童」救助項目總結暨2021年「新的希望」全國腦癱兒童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泰安舉行
  • 100+100+100項目總結:特殊兒童康複方案設計(背景)
    特殊兒童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出現了異常,但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病理變化在醫學上各有不同,這使得許多不同類型的特殊兒童希冀依賴於醫學從根本上項目組解決問題還不具備可能。目前改善特殊兒童症狀的比較有效途徑主要是通過康復訓練+教育幹預的方式方法,國內外一些成功的康復訓練範例讓許多特殊孩子們看到了希望。
  • 家庭康復:特殊兒童的家庭生活自理能力訓練方法
    家庭康復對於特殊兒童的康復來說非常重要,家長如果可以在家裡給孩子做基礎的簡單康復,會讓康復師更好更快的對孩子進行康復。對孩子生活自理和社交能力的學習,一直都是特殊兒童家長非常關注的內容。但不少家長只是了解專業機構的幹預治療學習,對於家庭方面的能力訓練都不太了解。
  • 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天心區殘聯組織自閉症兒童康復培訓班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被WHO列為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成為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近日,由天心區殘聯主辦的「愛在天心,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殘疾兒童康復知識培訓班在天心區先鋒小學舉行,來自湖南、江西、廣州等地450餘人參加培訓。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助「星星的孩子」提升精細運動能力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宋薇)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就是孤獨症兒童。浩浩今年4周歲了,剛上幼兒園,老師就發現浩浩不跟其他小朋友交流,對新環境適應較差,情緒特別不好,上課到處亂跑,不聽指令等。
  • 十年免費康復訓練450名孤獨症兒童 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獨
    記者今天在黑龍江省殘疾人康復中心舉行的「國家殘疾人事業專項彩票公益金助學項目(學前教育)」捐贈儀式上了解到,黑龍江省殘疾人康復中心採用國際核心幹預方法,2009年—2018年已向450名孤獨症兒童提供免費康復訓練服務。據了解,孤獨症是世界上人數增長最快的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已經引起了醫學界、教育界、患兒家庭以及殘聯、民政等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