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被WHO列為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成為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近日,由天心區殘聯主辦的「愛在天心,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殘疾兒童康復知識培訓班在天心區先鋒小學舉行,來自湖南、江西、廣州等地450餘人參加培訓。
相關數據顯示,全球約有自閉症患者7600萬人。僅我國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300萬,其中0-14歲患兒超200萬,這意味著每100位兒童中就至少有一位自閉症患者。
至今自閉症的發病原因仍然不明,治療也是世界難題。家長要帶著孩子持之以恆地進行系統科學的康復訓練,這對於自閉症患者行為問題的矯正作用不可忽視。研究證明,兒童自閉症幹預的黃金時期是1-6歲,一旦錯過將給孩子和家庭帶來終身負擔。
在培訓班現場,青島市自閉症研究會理事長方靜做了主題講座,1994年方靜的兒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從此她踏上了對自閉症研究與探索的徵程。二十餘年來,多次赴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香港等國家與地區學習,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她的兒子經過多年的悉心訓練,目前已經碩士畢業。
在陪伴兒子成長的過程中,方靜女士深知專業訓練對自閉症兒童成長康復的重要性,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自閉症家庭,2000年創辦了以琳。通過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積累,方靜帶領以琳團隊在學習吸收國際先進的自閉症康復理論、結合中國國情和社會文化環境,逐步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閉症康復訓練模式,被稱之為「以琳模式」,康復效果受到家長的肯定,以及國內外自閉症研究領域同行的廣泛關注。
「希望自閉症孩子及早接受康復訓練,能夠融入社會。」天心區星學園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榕也是一位自閉症兒童的媽媽,她認為,兒童自閉症對兒童的成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融合教育為治療兒童自閉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據悉,本次培訓班由天心區殘疾人聯合會主辦,天心區星學園教育發展中心等承辦。主要針對天心區內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負責人、老師、部分自閉症兒童家長和部分殘疾人專職委員(社區康復協調員)等開展培訓。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