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患兒何時能走出困境?

2020-12-27 健康界

前言

自閉症被WHO列為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已成為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自閉症患者約7600萬人,我國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300萬,其中0-14歲患兒超200萬。與此同時,自閉症的診斷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自閉症發病原因至今仍然不明,治療也是世界難題。從2008年起,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旨在提高全社會對於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認知,消除歧視,促進自閉症患者和他們的家庭更好地融入社會。

今年的主題是「輔助技術,積極參與」(Assistive Technologies,Active Participation)。儘管用AR、VR、機器人治療自閉症的技術已經穩步發展,但聯合國在其在線報告中說:「輔助技術的使用仍然存在主要障礙,包括高成本,缺乏可用性,缺乏對其潛力的認識以及缺乏對其使用的培訓。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需要輔助設備的殘疾人中有50%以上無法獲取這些設備。」

一、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的學名是:孤獨症譜系障礙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這是一組發生於兒童早期的廣泛性神經、精神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會交往與溝通障礙、言語發育障礙、興趣狹窄和重複刻板固定的行為方式。家長一般會在自閉症患兒兩到三歲的時候發現其會對限制性行為與重複性動非常感興趣。部分患者可能有一些「自閉症才能」,如在音樂、計算、推算日期、機械記憶和背誦等方面有著超乎常人的表現,但這部分患者佔比僅不到10%。生活中,絕大部分自閉症孩子智力都不高,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

現代醫學研究進展表明,自閉症是一種與遺傳相關的複雜神經發育障礙,和遺傳及環境因素都有關。很多研究人員認為自閉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環境因素觸發。雖然目前沒有可以治癒自閉症的方法,但系統而科學的康復訓練如早期的言語治療或應用行為分析可以幫助有自閉症的兒童學習自我照顧、社交及溝通技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減少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的負擔。在中國,自閉症患兒常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 他們的雙眸明亮而清澈,卻不敢與你對視,他們有銅鈴般悅耳的聲音,卻不敢與你交流,他們能聽得見花朵綻放的聲音,而你的聲音卻永遠走不進他們的世界……他們之中80%以上沒有獨立行為能力,沒有任何社交。他們大多數缺乏自理能力,需要家長終生陪伴。這些正是千萬個自閉症患兒和自閉症患兒家庭的縮影。

        

摩斯密碼「你好星星的孩子」(NIHAOXINGXINGDEHAIZI)

二、兩款治療自閉症的特效藥何時能上市?

目前,美國FDA只批准了兩種針對自閉症兒童和青少年的藥物:利培酮 (Risperidone)和阿立哌唑(Abilify),這兩種藥物都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不是針對社會交往缺陷核心症狀的特效藥物,只能用於治療與易怒、攻擊性和自殘等有關的行為。

       

2018年1月,羅氏製藥在研的自閉症小分子藥物 Balovaptan 獲得了美國 FDA 突破性療法的稱號。Balovaptan是一種加壓素(V1a)受體拮抗劑。截止2019年8月,Balovaptan正在進行成人的III期臨床試驗和兒童的II期臨床試驗。

2018年5月14日,美國專注自閉症譜系障礙藥物開發的公司Yamo Pharmaceuticals稱,其正在研製的酪氨酸羥化酶抑制藥L1-79進入了美國FDA快速通道認定。L1-79是一種耐受良好的口服治療,具有改善自閉症核心症狀的潛力。在一項最近完成的II期研究中,儘管治療期短且患者人數少,但使用公認並經過驗證的心理測驗進行評估的多項獨立功效指標顯示出積極趨勢,支持自閉症(尤其是社交領域)影響的目標核心症狀域的改善。

    

三、自閉症相關的醫療器械有沒有用?

1、智能熱療設備AVACEN 100

30多年來,中度發燒被認為是使自閉症兒童恢復正常數天甚至數周的催化劑。AVACEN Medical公司推出的AVACEN 100可模擬中度發燒。AVACEN 100是一款智能熱療設備,內嵌4000條指令,可安全無創地將熱量持續注入循環系統,通過將熱量注入手掌中被稱為動靜脈吻合(AVA's)的獨特血管來實現。AVACEN 100已獲得美國FDA和歐盟CE認證。

 2、谷歌超能眼鏡(Superpower Glass)

  

Google Glasses團隊設計出了一款針對自閉症兒童的行為療法系統。該系統需搭配2017年推出的Google Glasses企業版使用,可以幫助自閉兒童辨別他人的表情。這款系統被自閉症兒童命名為超能眼鏡(Superpower Glass)。谷歌超能眼鏡行為曾獲得「突破性療法」的稱號,目前已經通過了美國FDA的審批。谷歌表示,未來將努力讓谷歌超能眼鏡行為療法納入保險。谷歌超能眼鏡行為療法的原理,在於激勵自閉症患兒進行社會互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研究人員為這套系統設計了3個關鍵功能:面部檢測功能、情緒識別功能、遊戲互動功能。據了解,超能眼鏡並不是永久性的義眼,患兒只需每周在家裡做幾次20分鐘的治療,整個療程為6周。

3、藍屋(Blue Room)

 

藍屋療法是在一個房間使用VR來創建360度計算機圖像,讓自閉者患者能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中應對恐懼。可以使用iPad控制器在三個維度上對虛擬空間和氛圍進行個性化設置,從而可以將房間轉變成公共汽車站,購物中心,機場或通常會嚇倒孩子的任何環境。在持續20分鐘的VR訓練之前,對個體進行認知行為治療技術(改善心理健康的社會心理幹預),以幫助他們準備和應對VR訓練。在初步試驗中,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發現40%的兒童在接受藍屋治療兩周後表現出改善,而45%的兒童在六個月後表現出改善。

4、交互式機器人QTrobot

交互式機器人QTrobot由LuxAI公司開發,可幫助父母和治療師教導自閉症兒童學習和建立基本的人際交往技能。QTrobot身高兩英尺,RealSense 3D攝像頭相當於它的雙眼,靈敏的麥克風是它的耳朵,強大的揚聲器是它的嘴巴。交互式機器人QTrobot能夠通過其屏幕和身體手勢清晰的視覺提示和面部表情,以非語言方式傳達多種情感,這使自閉症患者更容易識別。此外,治療師可以定製每個課程的內容,以滿足每個孩子的教育需求,並使自閉症教育更加個性化。QTrobot目前僅在美國有限地提供給早期採用者,並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將其提供給自閉症中心和學校以擴大其覆蓋範圍。

5、數字醫學遊戲,Project Evo

 

Akili Interactive設計了一套數字醫學遊戲,可通過幫助自閉症患兒提高注意力。在美國費城兒童醫院進行的一項小型可行性研究表明,基於應用程式的Project Evo確實有效地吸引了患者,並在整個四周的治療周期中保持了他們的興趣。Project Evo遊戲要求兒童通過在基於記憶的任務和視覺運動任務之間進行切換(使視覺信息與身體運動保持同步的能力)來完成多項任務。第一項任務指示玩家輕擊屏幕,直到他們捕捉到帶有分散注意力選項的分配目標,例如,以藍色魚為目標,以紅色和黃色魚為幹擾。第二項任務包括沿著河流穩定操縱氣墊船,隨著用戶的前進,遊戲的難度也隨之增加。

四、自閉症患兒成年後的困境

從1982年我國首次確診自閉症患者病例開始算起,我國第一代自閉症患兒如今已經成為中年人,上世紀90年代診斷出的那批自閉症患兒也早已成年。而他們的家長依然擔憂「我老了,孩子怎麼辦?」目前的自閉症康復機構很少開設針對大齡自閉症孩子的課程和相關職業培訓,特殊學校基本只能上到16歲。除此之外,還有觀念上的嚴重滯後。「從我們接觸的大量家庭看,在經歷患者幼年和童年的康復訓練後,普遍認為患者的能力就這樣了。」一位多年從事自閉症研究的專家說,正是在這種投入不足、觀念滯後的影響下,成年自閉症患者普遍缺乏自己的生活和有效安置,多數患者出現能力退化,情緒行為問題堆積,患者家庭除了經濟負擔還增加了其他的負擔。

一批批被確診的孩子逐漸成人,而父母逐漸老去。除了要面對無藥可醫、終身伴隨、康復養護和教育缺失的困境之外,擺在他們面前最現實的問題是,隨著年齡增長,如何融入社會,如何面對「成年困境」?根據《自閉症家庭需求藍皮書》顯示,有95%的自閉症家長認為國內缺乏融合教育的環境,52.4%的家庭有一個人放棄職業,專門照顧孩子。為自閉症人士及其家庭的發展提供保障,成了近幾年自閉症積極探索和實踐的主要方向。對自閉症患者的照料和救助是終生的,需要家庭、社會、政府的共同努力。

近年來,中國殘聯、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等機構相繼出臺了幫扶措施。例如,針對0-6歲的低齡患兒,中國殘聯開展的針對貧困自閉症患者的康復救助項目「七彩夢行動計劃」;《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中規定自閉症患者免費得到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服務。針對大齡自閉症患者,2012-2015年度殘聯與財政部聯合開展的「陽光家園計劃」,對日間照料機構、居家託養家庭和寄宿制託養服務機構進行不同程度的資助。此外,從十三五(2016年-2020年)開始,中國殘聯康復部對從事孤獨症康復的專業人員開展了培訓,同時對殘疾兒童的家長也實施了補貼。截止2019年,自閉症康復機構已經有一千多家,越來越多的自閉症康復機構走進人們的視野。

結語

自閉症兒童就像遙遠的星星一樣被孤立在人群之外,他們其實也同樣渴望被世界溫柔相待。雖然目前尚未有治癒自閉症的方法,但科學的康復訓練可以顯著提高自閉症患兒的生活質量。希望在家庭、政府和社會的多方努力下,自閉症患者也能擁有美好的人生。

- END - 

作者 楊柳榮 |  編輯 謝安然  |  排版 Elsa 

相關焦點

  • 來自星星的孩子—重視兒童自閉症
    ,很多家長以為患兒不會說話誤以為耳聾而來耳鼻喉科就診,分辨不出孩子的種種怪異行為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自閉症患兒常有以下表現(以下三方面同時具備才能被診斷為自閉症患兒)一:語言問題:患兒出現不說話或者原來不說了的情況二:社交問題:患兒不理會他人,甚至家長叫他名字都不去理睬
  • 自閉症,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
    10年前,科室住了一個自閉症兒童,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自閉症患者,孩子年齡大約7歲了,每天就是自己趴到床上玩,基本不會看我們一眼,更談不上交流了,醫生和家長對他來說是空氣一般的存在,家長顯得心酸又無奈。
  • 星星的孩子會做咖啡了,你有故事嗎-a-coffee 自閉症 患兒 顧客...
    其實,他曾是一名重度自閉症患兒。5年前的他,還是整天耷拉著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5年來通過音樂嘗試治療,凱凱不僅抬起了頭,還能看著別人的眼睛,跟人交流。看著凱凱一點一滴的變化,他的媽媽說:「音樂是一帖神奇的藥方,讓我的孩子開口說了話。我希望咖啡館能夠成為第二個產生奇蹟的地方,讓我的孩子能做正常簡單的社交。」  據悉,「A-coffee」咖啡店每天大概「賣」出30多杯咖啡。
  • 世界自閉症日:他們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他們是這樣一群孩子:在溝通交流的世界裡,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來自遙遠星球的思維模式,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像星星一樣純淨,像星星一樣孤獨。你願意了解他們嗎?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愛日」,今年的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
  • 來自星星的孩子: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現狀調查
    · · ·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孩子」,「折翼的天使」。他們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思維模式,就像來自遙遠的星球一樣。他們也被稱為患有「自閉症」的孩子。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學術名為孤獨譜系障礙(ASD),是一種從嬰幼兒時期開始顯現的一種終身神經系統疾病。由於缺乏了解,不少人將其視為一種奇怪而又陌生的疾病。但事實並非如此。近些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一路攀升。甚至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著許多「來自星星的孩子」。
  • 為何孩子會患自閉症?也許基因檢測能給你答案
    有一種孩子叫「星星的孩子」,承受著旁人無法探知的內心孤獨; 有一種家庭,因為患有「孤獨症」的子女而陷入困境。 這些孩子的外表並不特殊,卻幾乎從不與人交流,很多孩子長到兩、三歲都未曾開口叫過爸爸媽媽。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丨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今天是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可這和來自星星的孩子又有什麼關係呢?在告訴你答案之前,我首先要給你講一個小故事。作者為了能夠將這個故事更真實的帶給讀者,在島上生活了三年,這個故事一經發表,便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也開始對自閉症有所了解。《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者已超1000萬,0-14歲的自閉症兒童可能已超200萬。
  • 關愛自閉症兒童 十大名樓為「星星的孩子」亮藍燈
    來自藍色星星的孩子」系列活動,圖為自閉症兒童優秀繪畫作品展出 記者李永剛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馬振華 實習生彭毓穎)昨日是世界自閉症日,昨晚8時,嶽陽樓等全國十大名樓在同一時間點亮藍燈,共同倡導以關愛消融孤獨,幫助自閉症兒童逐漸融入社會。  自閉症兒童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
  • 關注自閉症: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月14日,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 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導讀】自閉症兒童有明亮的雙眼,卻拒絕和他人對視;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對親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能正常發聲,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世界
  • 世界自閉症日: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天使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的精神疾病。目前,我國患有此病的兒童已有50多萬,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從2008年起,聯合國就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關愛自閉症兒童,為星星的孩子點亮一盞藍燈。
  • 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天心區殘聯組織自閉症兒童康復培訓班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被WHO列為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成為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近日,由天心區殘聯主辦的「愛在天心,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殘疾兒童康復知識培訓班在天心區先鋒小學舉行,來自湖南、江西、廣州等地450餘人參加培訓。
  • 無法點亮藍燈的世界自閉症日,我們該如何關乎星星的孩子?
    回顧以往的世界自閉症日,相關機構、民間組織和關注關愛自閉症的愛星人士都會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普及自閉症知識,宣傳自閉症群體,世界各地點亮景觀建築藍燈和夜跑等多種方式,在關愛活動中讓自閉症啟群體走出去,讓阻礙不再阻礙自閉症群體。那麼,在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來臨之際,無法點亮藍燈的世界自閉症日,我們該如何關乎星星的孩子呢?
  • 來自星星的你
    然而,有一類孩子卻無法體會到我們營造出的快樂氣氛,他們仿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與人交流,迴避他人目光,不與人接近,不願交流,不依戀父母等,如出現以上情況,家長們可要當心了,這樣的孩子,可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閉症或者孤獨症患兒。
  • 世界自閉症日——認識「星星的孩子」
    孤獨症譜系障礙(ASD)簡稱孤獨症,在臨床上又稱自閉症,是一組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性障礙。人們形容自閉症兒童為「星星的孩子」,就是因為他們像是擁有一套不屬於地球人的思維方式,無法正常與人溝通,像來自遙遠星球一樣。
  • 你知道來自「來自星星的孩子」嗎?
    #你好星星的孩子自閉症的孩子在世界上有一群孩子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他們是星星,漂亮神秘,卻和這個世界隔著百萬光年。這些孩子其實是患有自閉症的兒童,他們中的多數人,將會被成為殘障兒童,終身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大人的照料。有的長大後只有7、8歲兒童的智力,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天賦,但是也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什麼是自閉症?
  • "用愛守護來自星星的你——愛的喚起",關愛自閉症兒童
    這群特殊的孩子,真正的名字叫做&34;。自閉症,並非罕見的疾病自閉症,全稱是自閉症譜系障礙,也叫做孤獨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神經精神疾病,起病於3歲之前。大多數父母在孩子1歲左右便能發現問題,但往往到了3歲甚至更晚才獲得診斷。其發病原因尚不明確。
  • 被稱作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兒童,你了解多少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她們像在天上的星星一樣,閃爍卻又遙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她們就是自閉症患者。今天是世界自閉症日,希望每個人都能夠關注到這樣一群孤獨的孩子。
  • 自閉症:願來自星星的孩子,能在地球好好生活
    自閉症治療的長期窘境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類疾病,主要表現為言語障礙、社交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刻板等,該病至今發病機制不明確,目前認為與遺傳、感染與免疫、神經發育、環境和心理因素有關。自閉症目前無法治癒,自閉症孩子需要終身監護。
  • 如何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家長的作用至關重要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空放光明......」這一首兒歌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歌曲中無不流露出孩子的童真,與父母一起快樂成長。然而,有一類孩子卻無法體會到我們營造出的快樂氣氛,他們仿佛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與人交流,迴避他人目光,不與人接近,不願交流,不依戀父母等,如出現以上情況,家長們可要當心了,這樣的孩子,可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閉症或者孤獨症患兒。
  • 和星星有個約定:讓我們陪你走出孤獨
    和星星有個約定:讓我們陪你走出孤獨——他們,就是自閉症患兒,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昨天,上海各區的近200名志願者來到浦東新區進才實驗小學,與自閉症兒童家庭牽手,參與「星星的約定——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嘉年華」活動。  在現場,自閉症患兒在家長、老師、志願者的鼓勵和幫助下表演歌唱、舞蹈等節目。現場不但有歡樂的掌聲,也有感動的淚水。一名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告訴記者,想讓女兒完整地唱完一首歌、跳完一支舞,是有多麼不容易!但自閉症兒童也渴望被認可和關注,希望獲得大家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