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會做咖啡了,你有故事嗎-a-coffee 自閉症 患兒 顧客...

2020-12-22 東方網

  

  「你願意花點時間聊聊天,換一杯免費的咖啡嗎?」不久前,在靜安公園內8號樓一樓的一家特殊的咖啡店開業了,這家以「愛」為諧音的「A-coffee」只在工作日的11:00-15:00營業,每天來光顧的顧客大約在30多人左右,然而為顧客製作咖啡的卻是一群並不普通的自閉症患兒。

  家長心聲

  18歲凱凱終於「上班了」

  「你好,請問你需要什麼?」

  「我要一杯拿鐵。」

  「好的。」

  18歲的凱凱身穿咖啡師的襯衫、圍裙,顯得格外專業。等顧客下好單,他就轉身按下咖啡機按鈕,開始磨豆、做咖啡,隨後他又熟練地打奶泡,最後還拉出了一顆心形的拉花,整個製作流程在2分鐘內就完成了。

  凱凱的家住在松江,18歲的他第一次「上班」。這一天一早9點,他和媽媽從家裡打車到莘莊地鐵站,然後一號線轉七號線,10點20分就到了咖啡店,開始上班前的準備工作。凱凱的媽媽激動地說:「真的沒想到,我兒子也會有上班的一天。」自從凱凱學會了做咖啡,家裡也買了一套打奶泡的機器,給他日常練習,甚至連平常根本不喝咖啡的爸爸,也會對兒子說:「給爸爸也泡一杯。」端起香濃的咖啡的時候,爸爸說自己體會到了一種久違的簡單幸福。

  別看凱凱現在不僅可以跟人簡單交流,還可以製作美味的咖啡。其實,他曾是一名重度自閉症患兒。5年前的他,還是整天耷拉著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5年來通過音樂嘗試治療,凱凱不僅抬起了頭,還能看著別人的眼睛,跟人交流。看著凱凱一點一滴的變化,他的媽媽說:「音樂是一帖神奇的藥方,讓我的孩子開口說了話。我希望咖啡館能夠成為第二個產生奇蹟的地方,讓我的孩子能做正常簡單的社交。」

  據悉,「A-coffee」咖啡店每天大概「賣」出30多杯咖啡。其實,這一杯杯香氣宜人的咖啡背後,是「小員工們」反覆學習和練習的結果。他們每周都要到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學習和鞏固咖啡製作的課程。除此之外,老師還會教他們日常人際交往的禮儀,比如工作的時候需要點頭保持微笑、遞咖啡的時候需要雙手送上……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這些自閉症患兒學習泡咖啡挺快的,有的比我們正常的學生還快。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老師都感到很吃驚,比如在抖勻咖啡粉的時候,老師示範抖三次均勻,這些孩子就像計算機般準確記憶在腦海裡,最快的一個孩子學了三次就會製作拿鐵咖啡了。」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李小華校長說。

  目前,「A-coffee」咖啡店裡共有8名「員工」,他們的恢復程度都比較好,分成兩班隔天上班。記者現場看到,這群員工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如果不刻意去了解,表面看不出他們患有自閉症。

  對於自閉症患兒的家庭來說,天空始終是灰暗的,很多自閉症患兒的家庭原本都對孩子失去了信心,如今陽光照進生活,孩子能夠恢復到正常簡單社交的程度,父母臉上出現了笑容。

  顧客要求

  要有耐心,也要會「挑剔」

  在上海外事服務中心工作的金小姐,得知「A-coffee」咖啡店開業的消息,便利用午休時間慕名而來。

  16歲的天舒做完一杯卡布奇諾,用託盤小心地遞到了金小姐面前,她說完「謝謝」之後,又隨即問:「你叫什麼名字呀?」在日常訓練中,天舒似乎從來沒有聽過這句話,於是,他開始反問:「你叫什麼名字呀?你叫什麼名字呀?」

  第一次接觸自閉症患兒的金小姐有些吃驚,她以為可能天舒沒有聽清楚,於是又一字一頓地問:「你-叫-什-麼-名-字-呀?」天舒接著又開始重複……在一旁的志願者李雯婧對天舒說:「這位姐姐想知道你的名字,你告訴她一下。」天舒好像明白了什麼:「我叫天舒,你叫什麼?」於是,一段新朋友互相認識的場景開始了……

  金小姐說,「我覺得這個特殊的咖啡館的方式很好,作為普通人與自閉症患者接觸的機會很少。現在我們不僅可以近距離地接觸,通過咖啡館我們可以為他們做點事情。」金小姐表示,以後要帶同事朋友來體驗一下。

  現場的白領志願者李雯婧說:「其實他們的世界很簡單,思維方式也很單向。一旦遇到不懂、或者沒有遇到過的問題,他們就會在自己的世界裡,無限重複。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引導他、告訴他,應該怎麼辦。」李雯婧舉了一個例子,「有些客人會要求續杯,但續杯這個名詞對這些孩子而言,是個新鮮詞。因此,顧客就要儘可能地用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幫助他們理解。比如,續杯就是再來一杯的意思,能不能幫我再做一杯咖啡呢?」

  A-coffee的創立人曹小夏表示,作為自閉症患兒的實踐基地,「A-coffee」不等同於普通營業性的咖啡館,這裡的咖啡都是沒有價格的,來喝咖啡「顧客」也是志願者,主要幫助15-20周歲的「星星的孩子」學習如何與普通人交流、如何進行點單服務,逐步融入社會。對於來店點咖啡的顧客而言,是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的,但為了幫助自閉症患兒更好地融入社會,顧客需要坐下來與他們進行簡單的交流。對此,「A-coffee」咖啡店也對顧客提出了要求:必須有耐心、會傾聽、能溝通,更需要會「挑剔」,其實就是指出並糾正一些常識錯誤,這樣才能讓這些自閉症患兒在實踐中進步。

  對於那些沒有時間坐下來聊一聊的上班族而言,也可以到「A-coffee」來捐獻一杯咖啡,金額不限。據悉,這些捐款將直接捐贈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創始人初衷

  星星的孩子不能「玻璃心」

  「這些孩子不能永遠生活在溫室裡,我們志願者都是充滿愛心,對這些孩子們關懷備至。為孩子們提供體驗機會的學校、企業也都是非常友善的,甚至還提供了特別的綠色通道。」曹小夏表示,這些孩子的父母總有一天要離開他們,當他們真正獨立於社會的時候,很多人並不都會那麼友善,需要面對那些「陌生」情況的時候,「星星的孩子」不能「玻璃心」。如今,在這個相對安全和寬容的氛圍裡,自閉症患兒能夠在志願者的幫助下,逐步適應一些突發情況。

  其實,這也是曹小夏創辦「A-coffee」的目的所在,讓自閉症患兒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陌生人」,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會給他們帶來新的語言體系和新的考驗。

  如今只要曹小夏一來,孩子們都會安靜下來,「公共場合不能喧譁,不能因為他們是自閉症,就打破了社會的規則。」其實,曹小夏很明白,這些孩子內心很敏感,有些重度患兒剛來的時候,連父母都碰不得。通過日常音樂練習,曹小夏會不自覺地拍拍他們的背,久而久之,孩子們也慢慢接受了愛的鼓勵。

  很多自閉症患兒的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未來如何生存。在曹小夏接觸的自閉症患兒家庭中,有些悲觀的父母甚至表示,自己離開世界的時候,也要把孩子一起帶走。如今,看到在「A-coffee」咖啡店裡認真工作的孩子們,很多父母都重拾了信心,看到了希望。

  [專家]更需要寬容和理解的大環境

  據了解,我國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000萬人,其中0—14歲自閉症患者超過200萬人。一般自閉症兒童可以選擇特殊學校、或者在公辦學校裡就讀,但事實上很多教師寧願教十個「唐寶寶」(唐氏綜合症患兒),不願意教一個自閉症患兒。對此,華東師大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蘇雪雲表示,目前特殊學校對殘障兒童有一套完整獨立的教學體系,但對於自閉症患兒的教育僅僅停留在校本教材上,因此很多教師對怎麼教也有一定的困惑。

  在另一方面,很多人的印象中自閉症患者比較容易出天才。對此,蘇雪雲解釋說,這是一種誤解,自閉症患者中出天才與普通人中出天才的概率差不多。大部分患者在溝通、社交上有嚴重障礙,因此在記憶、集中力等方面就有突出的孤島能力。

  「即使在國外,能夠完全融入社會的自閉症患者也是少數,主要還是取決於每一個人康復程度。目前,在上海可能也只有個位數的自閉症患者能夠真正從事一份日常工作。」蘇雪雲說,「如果家庭裡有一個自閉症的孩子,往往整個家庭都很悲觀,逐漸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其實,早期治療和幹預對自閉症患兒的康復有很大的幫助,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來自全社會的理解和寬容。」

相關焦點

  • 行業|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患兒何時能走出困境?
    一、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的學名是:孤獨症譜系障礙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這是一組發生於兒童早期的廣泛性神經、精神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會交往與溝通障礙、言語發育障礙、興趣狹窄和重複刻板固定的行為方式。家長一般會在自閉症患兒兩到三歲的時候發現其會對限制性行為與重複性動非常感興趣。
  • 被稱作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兒童,你了解多少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她們像在天上的星星一樣,閃爍卻又遙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她們就是自閉症患者。今天是世界自閉症日,希望每個人都能夠關注到這樣一群孤獨的孩子。
  • 關愛自閉症兒童 十大名樓為「星星的孩子」亮藍燈
    人們這樣描述自閉症兒童: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因此,自閉症兒童有一個詩意的統稱——「星星的孩子」,藍色是他們的主題色。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往往發病於兒童早期,搶救性康復期較短,患者有社交困難和語言發育遲緩等問題,很難與他人溝通。
  • 來自星星的孩子—重視兒童自閉症
    且慢,睜開你昏昏欲睡的雙眼,不知自閉症為何物,你可知曉抑鬱症?發病年齡自閉症多半在3歲以前發病,而抑鬱症多半在青少年期以後發病,目前抑鬱症有相應的藥物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控制症狀。,很多家長以為患兒不會說話誤以為耳聾而來耳鼻喉科就診,分辨不出孩子的種種怪異行為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自閉症患兒常有以下表現(以下三方面同時具備才能被診斷為自閉症患兒)一:語言問題:患兒出現不說話或者原來不說了的情況二:社交問題:患兒不理會他人,甚至家長叫他名字都不去理睬
  • 堅持3年教「星星的孩子」衝咖啡、做甜點,愛心「咖啡姐」畢業前上...
    反覆訓練200次才有一杯成品「果糖2下,單頭咖啡第二個按鈕,打奶泡,拉花……」4月13日,在湖北工業大學西區食堂三樓的「憨豆」咖啡館裡,13歲的小旻(化名)嘴裡一邊念叨著做原豆拉鐵的步驟,一邊緩慢地做著每一項動作。做完時,他還將咖啡遞給陳詩雨說,「詩雨姐姐,你聞聞香不香?」
  • 世界自閉症日——認識「星星的孩子」
    孤獨症譜系障礙(ASD)簡稱孤獨症,在臨床上又稱自閉症,是一組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性障礙。人們形容自閉症兒童為「星星的孩子」,就是因為他們像是擁有一套不屬於地球人的思維方式,無法正常與人溝通,像來自遙遠星球一樣。
  • 世界自閉症日|用愛呵護星星的孩子
    例自閉症患兒自閉症患病率大約是千分之 1.6~2.0這個數字目前還在上升中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更早被診斷但在有些方面,他們卻非常聰明,甚至天賦異稟……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星星的孩子」給他們愛的抱抱
  • 關注自閉症: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月14日,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 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導讀】自閉症兒童有明亮的雙眼,卻拒絕和他人對視;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對親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能正常發聲,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世界
  • 你知道來自「來自星星的孩子」嗎?
    自閉症的孩子在世界上有一群孩子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人一個世界。他們是星星,漂亮神秘,卻和這個世界隔著百萬光年。這些孩子其實是患有自閉症的兒童,他們中的多數人,將會被成為殘障兒童,終身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大人的照料。有的長大後只有7、8歲兒童的智力,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天賦,但是也沒有獨立生活能力。什麼是自閉症?
  • 害怕「長大」的自閉症:「星星的孩子」未來應該怎麼辦?
    自閉症孩子還有未來嗎?將來能夠做什麼? 孩子需要終身照料嗎?我們老了他該怎麼辦? 養育一個自閉症孩子,生活註定很艱難? 想要照顧孩子的同時擁有自己的生活,可能嗎?
  • 世界自閉症日:他們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報告結果表明,每54名兒童中就有1名在8歲前確診為ASD(即孤獨症譜系障礙)。他們是這樣一群孩子:在溝通交流的世界裡,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來自遙遠星球的思維模式,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像星星一樣純淨,像星星一樣孤獨。你願意了解他們嗎?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丨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今天是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可這和來自星星的孩子又有什麼關係呢?在告訴你答案之前,我首先要給你講一個小故事。三、自閉症的臨床表現自閉症通常在半歲時就有端倪,三歲以內發病。家長及時的觀察很重要,自閉症兒童主要會出現以下症狀:1.語言障礙:語言與交流障礙是孤獨症的重要症狀,大多數自閉症兒童都有語言發育延遲或障礙。此處需注意,不是語言發育遲緩就是自閉症。
  • 「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是天生的嗎?抓住0-3歲這個「黃金時間」
    換種通俗的方式講,自閉症患兒,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但自閉症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兒童生長發育期出現的。比較直觀的表現就是社交障礙還有一定的行為混亂。通常發病在3歲之前,有相關專家指出:通過錄像觀察,可以在孩子4-6個月的時候就發現行為混亂。越早發現,越早幹預,孩子更容易康復,回歸正常生活。
  • 為何孩子會患自閉症?也許基因檢測能給你答案
    有一種孩子叫「星星的孩子」,承受著旁人無法探知的內心孤獨; 有一種家庭,因為患有「孤獨症」的子女而陷入困境。 這些孩子的外表並不特殊,卻幾乎從不與人交流,很多孩子長到兩、三歲都未曾開口叫過爸爸媽媽。
  • 為星星的孩子做一點事
    怎樣與「星星的孩子」相處?中學生們有話要說。南都非虛構寫作成長平臺本期精選了部分優秀作品,一起來看看中學生們是如何看待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如何進行接地氣的思考吧!除了這些思考,還有同學記錄了媽媽、奶奶、老師這些身邊人的故事,讓我們看看吧。
  • 無法點亮藍燈的世界自閉症日,我們該如何關乎星星的孩子?
    作為一個普通人,你可能了解自閉症這個群體,但是真正的讀懂他們的生活卻真的難上加難,沒有經歷過一個人的痛苦,真的無法感同身受。自閉症孩子得不到真正的理解,可能這才是「孤獨症」真正的孤獨。知乎上有一個關於自閉症的高贊提問:得了自閉症是怎樣一種體驗?有很多來自各行業的網友寫出了答案和自己的想法。也有一位家長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 世界自閉症日: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天使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的精神疾病。目前,我國患有此病的兒童已有50多萬,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從2008年起,聯合國就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關愛自閉症兒童,為星星的孩子點亮一盞藍燈。
  • 世界自閉症日 | 關注「星星的孩子」,從了解開始
    有這樣一群孩子:不聾,卻充耳不聞;不盲,卻視而不見;不啞,卻閉口不言……他們被詩意地稱作「星星的孩子」今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你願意了解他們嗎?這是來自聯合國的信息——《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病率約為1%,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000萬,0~14歲的兒童患者達200餘萬,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個幼兒園有4個班級,每個班級有25個孩子,其中可能就有一個孩子是自閉症患兒。
  • 以琳,專業自閉症康復訓練 照亮患兒「星空」
    自閉症,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據統計,我國0到14歲的自閉症兒童已超過200萬,並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星星的孩子」,已經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社會性問題。作為全國規模最大、師資隊伍最強、康復水平最高的自閉症患兒康復訓練及教學研究非營利性公益機構之一,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20年來始終致力於照亮自閉症患兒的「星空」,成為數以萬計的星寶家庭的「守護者」。
  • 細數三個特徵表現,自閉症患兒的症狀有哪些,家長注意
    導語:如果人人都理解你,那麼你該是有多普通。假若你不甘於平庸,那就接納那份不被理解,走出心中那坐牢,去試著接納和理解別人吧。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都有爸爸和媽媽。他們有一個家,一片天,一項技能和一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