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長大」的自閉症:「星星的孩子」未來應該怎麼辦?

2021-01-09 騰訊網

自閉症孩子還有未來嗎?將來能夠做什麼?

孩子需要終身照料嗎?我們老了他該怎麼辦?

養育一個自閉症孩子,生活註定很艱難?

想要照顧孩子的同時擁有自己的生活,可能嗎?

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時,這些問題就像咒語樣困擾著很多家長自閉症 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生存和發展問題,更重要的是給背後的家庭帶來無法解脫的磨難!

每個得知噩耗的父母,從最初的絕望茫然,再慢慢到接受事實以及選擇最終的陪伴,守護自己家裡的「星星的孩子」,他們都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和煎熬。

自閉症的康復是第一難題,然而自閉症的後續看護、教育,成年後的就業、生存才是更大的難題,在無盡的黑暗中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的守護,是否有勇氣面對,是否有耐心等候,都是巨大的考驗。

「子欲養,而親不待」被調轉過來,成了「親欲養,而子不待」,看著遲遲長不大的孩子,哪個父母敢輕易老去,時間的盡頭不是自己恐懼的死亡,而是對孩子放心不下的憂愁,看過《海洋天堂》,主角訓練兒子學習自理,學習溝通的苦心,感同身受。

如果孩子在專業機構康復過程中有明顯好轉,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自閉症的不可自愈性,決定了行為幹預和康復訓練不可替代。

孩子未來應該怎麼辦?

1、持續訓練、保持良好心態

父母需要的是繼續訓練下去,保持良好的心態。相信專業康復的力量,做好孩子的陪伴,配合好訓練師的工作。不要肆意幹涉康複課程,不要輕易質疑,過分的溺愛會讓孩子被封閉的更加嚴密,不利於孩子的持續康復。

2、深入社會、直面現實

未來孩子成年,很多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帶著自閉症標籤進入社會,這樣自我欺騙,自我麻痺,然而會帶來更意想不到的傷害!相信人性的力量,相信人心向善的期望,如果總是逃避,遮掩,無疑是給孩子前進的道路上自設了一道陷阱。認清現實,為孩子尋找適合的生存環境,適合溝通的群體。

3、科學管理、保障就業

不得不承認,目前成年自閉症人群的生存發展空間有限。孤獨症患者出路在何方,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在哪裡,孤獨症患者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十分艱難。國外有些針對性的嘗試,比如從事技巧性簡單,重複動作性強的工作,簡單指令可完成,不需要複雜思維等工作,如裝訂,複印,洗車,包裝,分揀等行業的低端職位,但是依然需要人員指導和看護。

患兒故事:14歲少女生活不能自理為哪般?

金格格,女,14歲,在這個花季般的年齡裡,她卻異常的內向,喜歡一個人的獨處,喜歡沉默不語,甚至任何人都走不進她的世界,並且,14歲的她生活不能自理,這到底是為何?

據格格的姥姥介紹,格格在1歲多的時候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當其他小朋友已經「咿咿呀呀」學著說話的時候,格格卻沒有任何的反應,眼睛一直盯著地面發呆,家人帶著格格去了當地醫院檢查,不料卻被告知格格得的是自閉症。從那以後家人四處為格格求醫,但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加重,出現了嚴重的溝通障礙,並且情緒波動很大,一不高興便會大哭甚至摔砸東西。而隨著年齡的增大,格格慢慢長高,受多年自閉症影響,格格雙腿出現了畸形,走路也是一瘸一拐。

10年艱難求醫路,自閉症少女能否蛻變?

農村家庭微博的經濟收入並不能供應孩子昂貴的治療,手頭窘迫時,一家人就在北京、哈爾濱的大馬路上晚上打地鋪睡覺。北京、上海……都留下了一家人虔誠求醫的足跡。春去秋來,嘗盡冷暖,可讓格格告別自閉依舊遙遙無期;他們求醫無數,心誠意真,卻終耗盡積蓄因病返貧。

孩子的爸爸,因無力支撐重擔,精神崩潰離開了。姥姥說,一家人因不堪重負,也曾有兩次試著將孩子遺棄在火車站,但每次聽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都是淚流滿面的把可憐孩子抱回家。不會說話、不記得路、自己不會上廁所、不會吃飯,這讓一家人愁眉不展,格格及家人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愛心媒體 公益醫院 攜手「童」行

後來,不斷有愛心媒體報導這個可憐的家庭。經齊魯電視臺《拉呱》節目推薦後,濟南六一兒童醫院開始了對格格的救助。格格被濟南六一兒童醫院救助小組接回了醫院。濟南六一兒童醫院行為發育科主任醫師、知名自閉症專家代傑對格格進行了全方位的問診,通過與格格的簡單交流以及格格父母的敘述,以及神經傳導檢測報告,初步判定格格為「中度自閉症」,如是說「孩子的病因歸結於孩子出生時候所造成的傷害,因為孩子出生的時候時間比較長,生出來以後也沒有哭聲,孩子大腦明顯受到了損傷,以至於給自閉症埋下了隱患。」

作為援助的家庭,格格的姥姥一直很感激,「感謝濟南六一兒童醫院,經過41天的治療,如今格格走路已不再搖搖擺擺,而且能說出一些動物的名字,和一些簡單的話語。醫院不光給我們免費治療,服務也特別好,醫護人員都衝我們微笑,讓我們覺得終於可以過跟別人一樣的生活了。」

專家寄語: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社會的希望和未來,自閉症孩子也不例外,星星的孩子就像蝸牛一樣,雖然走的很慢,是一直都在進步,也許他們的接受能力有限,也許培養他們需要長期的努力,但家長們應該明白,只要他們能夠自食其力,就是最大的收穫,給他們一個寬鬆的環境,也許他們他們會創造奇蹟,要相信,「星星的孩子也有未來」!

相關焦點

  • 無處安放「星星的孩子」!這些自閉症兒童,長大後又該何去何從
    你身邊有,也可能沒有這樣的孩子: 語言發育障礙,人際交往能力差、行為特異。 但你應該聽說過「自閉症」這個詞。 其通過對每一個自閉症兒童的了解,進行科學專業的分析,能夠在某一些方便進行誘發,這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潛在能量激發意義是非常大的。 所以自閉症兒童的家長一定要尋求專業的輔助,只有這樣才能對其的未來進行更為科學的規劃。
  • 自閉症孩子特別害怕失敗怎麼辦?
    在自閉症孩子的表現中,其中就包括他們對獲勝或失敗尤為關注。害怕失敗是他們共有的特徵。當涉及到明確的比賽或輸贏的遊戲時,如果獲勝,他們心情將很愉悅;如果輸了,會哭泣,更可能會出現過激行為,在一般情況下,自閉症孩子對遊戲的輸贏往往會較為「固執」。其他的孩子一般也會討厭輸的感覺,但通過家長疏導對於輸贏也有著不同的理解。
  • 關注自閉症: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月14日,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 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導讀】自閉症兒童有明亮的雙眼,卻拒絕和他人對視;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對親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能正常發聲,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世界
  • 【世界自閉症兒童日】星星的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麼?
    4月2日,世界自閉症兒童日。每年的這個時候,慣例都是要寫點什麼的。回首這一年,帶軒轅的過程裡,依然是有收穫,有迷茫,有焦慮,有欣慰……隨著他倆一天天長大,我自己的想法也在逐步的轉變,早幾年的時候總是在想,怎麼能做正確的幹預?怎麼能幫助他們?
  • 與自閉症兒童們的第一次接觸,星星的孩子們是什麼樣
    自閉症兒童,有一個美麗而哀傷的名字,就是:星星的孩子。要不是這次受到邀請去給一些孩子上課,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一個機會去了解他們,這些被稱為活在另一個星球的孩子。據媒體報導,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自閉症兒童數量在160萬以上。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丨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今天是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可這和來自星星的孩子又有什麼關係呢?在告訴你答案之前,我首先要給你講一個小故事。一、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又稱為「孤獨症」(Autism disorder)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因為他們就像星星一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所以他們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 自閉症日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是什麼?真假自閉症區別很重要
    今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自閉症患兒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孤獨寂寞。他們無法融入正常社會,顯得煢煢孑立,無法獨立生存,顯得那麼無依無靠,無法與他人溝通,顯得那麼形單影隻。如果說社會就是一個宇宙,他們就是那些不會發光,需要別人照射才能被發現,才能被溫暖的星星。
  • 自閉症在嬰兒時期的幾個表現,幹細胞有望拯救「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主要特徵。自閉症兒童通常具有社會交流障礙、語言交流障礙以及儀式化的刻板行為等症狀。在外界看來,他們仿佛置身於另一個世界,因此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 自閉症-呵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在這個世界上,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仿佛生活在某個遙遠的星球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閃閃發光,他們有個很美又很痛的名字——「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是一類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行為障礙,這跟孩子的性格無關,與父母的教養方式也無關,而是一種先天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社交互動困難、言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障礙,以及刻板重複的行為。
  • 為自閉症孩子點亮星空 瓢蟲一號衛星閃爍"你好星星的孩子"密碼
    未來網北京4月3日(記者 梁希理)4月2日是第12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昨日晚間十點,一顆名為「瓢蟲一號」的衛星在北京上空閃爍莫爾斯碼「你好星星的孩子」(NIHAOXINGXINGDEHAIZI),為自閉症兒童送去來自太空的祝福。
  • 《星星的孩子》關愛自閉症兒童,他們父母更應該得到尊敬和關注
    他說不是不想結婚,只是不想把一生搭在一個自閉症孩子身上,他願意給梁靜一筆錢,倔強的梁靜沒有收下錢,她打包了自己的東西,帶著新新離開了老洪。梁靜的幸福,再一次因為新新的存在,消失了。她第二次想到了拋棄這個孩子。
  • 一起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
    「我們家孩子到了兩歲還不開口說話,平時也不願與人目光對視,別人家的孩子一逗就呵呵笑,我的孩子總是看也不看我,難道孩子真的像老人說的貴人語遲,等長大一些就自然好了嗎?」 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兒童,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我們無法走進的世界。
  • 豆瓣8.9《自閉歷程》:自閉症都是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不恐怖,恐怖的是外界歧視的眼神和身邊人的嫌棄與妥協。醫學上對自閉症的解釋是「以不同程度的語言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和行為方式的刻板重複為主要特徵的一組廣泛發育障礙的症候群」,如果你的身邊恰好遇到了一個自閉症患者,你會願意用你的耐心去包容他/她麼?如果你剛好有空,推薦你去看一下這部豆瓣8.9分的高分電影,或許你會有不同的思緒。
  • 世界自閉症日:關愛「星星的孩子」
    4月2日是第8個「世界自閉症日」,也叫世界孤獨症日。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因為生活在自我的世界,像星星一樣孤獨,因此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及整個維吉尼亞州的標誌性建築會在4月2日的晚上點上藍燈以支持自閉症代言人機構發起的紀念世界自閉症日的「點亮藍燈」行動。文中的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就是「世界自閉症日」。
  • 談談音樂對自閉症兒童的幫助,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
    #他們是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大爆炸,人們在網上賣萌、耍酷、秀寶氣,還有說翻就翻的各種船,好不熱鬧,每個人都被裹挾著,被群體無意識推動著邁向未來。然而還有一個群體他們卻安之若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默默地伴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們俗稱他們為自閉症。
  • 經典947助力世界自閉症關注日,為星星的孩子發聲
    他們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 星星的孩子 關注自閉症群體 急切需要你我共同的參與 2020年4月2日
  • 為什麼自閉症孩子害怕理髮?| 特教分享
    許多家長都會反應大部分自閉症孩子都怕理髮、不愛理髮,這是怎麼回事呢?這要從自閉症患者的感覺統合失調、觸覺和聽覺過於敏感說起。1、可能身體特定部位過於敏感自閉症孩子身體的某些部位可能過於敏感,如頭部、上臂和手掌。他們可能會感覺洗頭、梳頭或理髮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 世界自閉症日:他們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他們是這樣一群孩子:在溝通交流的世界裡,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來自遙遠星球的思維模式,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像星星一樣純淨,像星星一樣孤獨。你願意了解他們嗎?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愛日」,今年的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
  • 行業|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患兒何時能走出困境?
    一、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的學名是:孤獨症譜系障礙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這是一組發生於兒童早期的廣泛性神經、精神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會交往與溝通障礙、言語發育障礙、興趣狹窄和重複刻板固定的行為方式。家長一般會在自閉症患兒兩到三歲的時候發現其會對限制性行為與重複性動非常感興趣。
  • 世界自閉症日 | 關注「星星的孩子」,從了解開始
    有這樣一群孩子:不聾,卻充耳不聞;不盲,卻視而不見;不啞,卻閉口不言……他們被詩意地稱作「星星的孩子」今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這是來自聯合國的信息——《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病率約為1%,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000萬,0~14歲的兒童患者達200餘萬,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個幼兒園有4個班級,每個班級有25個孩子,其中可能就有一個孩子是自閉症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