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對自閉症的多點認識,有助於消除對自閉症患兒的歧視、偏見和排斥。
孤獨症譜系障礙(ASD)簡稱孤獨症,在臨床上又稱自閉症,是一組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性障礙。人們形容自閉症兒童為「星星的孩子」,就是因為他們像是擁有一套不屬於地球人的思維方式,無法正常與人溝通,像來自遙遠星球一樣。
自閉症是缺愛造成的嗎
一提起自閉症,很多人認為是因為家長給予的關心和愛太少,但自閉症實際上是一種發育障礙,是先天性疾病,也就是說自閉症與兒童的先天發育有極大的關係。雖然自閉症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它可能是在一定的遺傳傾向性下,由環境致病因子誘發的疾病。引起自閉症病因可以歸納為以下3個因素:
(圖片來源於網絡)
1、遺傳因素
自閉症人群中,男孩發病率大概是女孩的4~5倍,因此有研究認為致病基因源於父親;某些染色體異常可能會導致自閉症的發生,每年也均有新的關於自閉症候選基因的報導,均提示了自閉症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
2、感染與免疫因素
已知的相關病原體有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梅毒螺旋體和弓形蟲等。有人推測,這些病原體產生的抗體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正在發育的神經系統發生交叉免疫反應,幹擾了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從而導致自閉症的發生。
3、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孕早期若有丙戊酸鹽類抗癲癇類藥物的用藥史以及吸菸、酗酒等不良習慣可導致子代患自閉症的概率增加。1959年著名的「反應停」事件也發現這個藥除了可以引起嬰兒畸形(「海豹兒」),也可增加自閉症患病機率。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何區分自閉症和性格孤僻
自閉症是一個症狀學疾患,臨床上主要依賴醫師對患兒特徵行為觀察和家長對行為的描述進行診斷,這使診斷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和困難。該症一般起病於36個月齡以內,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社會交往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臨床上,自閉症早期識別的5種行為標記,簡稱「五不」行為[1]:
不(少)看:指目光接觸異常;
不(少)應:表現為叫名反應不敏感和藉助手指指向、眼神等引起的注意較差;
不(少)指:即缺乏恰當的肢體動作,無法對感興趣的東西提出請求;
不(少)語:存在語言出現延遲,家長最多關注的也往往是兒童語言問題;
不當:指不恰當的物品使用及相關的感知覺異常。
如果只是性格孤僻、不愛說話的孩子,沒有其他上述的表現,一般不會是自閉症。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自閉症能治癒嗎
自閉症也分「高功能性自閉症」和「低功能性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患者通過一些外部支持可以過較為獨立和充實的人,比較正常的融入社會;而那些低功能自閉症患者可能長期需要父母和他人的幫助,任由其發展而不進行幹預訓練,甚至可能會出現認知溝通退化現象。
目前,針對自閉症的核心症狀尚無特效藥物。雖然無特效藥可以治癒孤獨症,但一些精神類藥物可能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並有利於教育訓練[1]。研究證實,年幼的大腦具有經驗期待和經驗依賴的突觸形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可塑性,後天恰當和豐富的環境因素可使有先天發育障礙的自閉症患兒大腦重回正常發育軌道,因此孤獨症治療一般認為是年齡越小、效果越好,影響預後的因素主要包括:智商、5歲時有無交流性語言、教育訓練情況。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自閉症會遺傳嗎
自閉症的遺傳給下一代的機率究竟是多少尚不明確。自閉症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遺傳病,但是有遺傳傾向,即有可能遺傳給下一代,這並不是說自閉症患者的下一代就一定會有自閉症,只是從概率上來說,這類患者所生下一代比普通人群中的下一代會更容易患有自閉症。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行為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與兒童孤獨症診斷與防治技術和標準研究項目專家組, 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早期識別篩查和早期幹預專家共識. 中華兒科雜誌, 2017. 55(12): 890-897.
世界自閉症日——認識「星星的孩子」------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1968帖
馬醫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