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罪惡之城」的美國芝加哥市再次遭遇「黑色周末」,至少7人在槍擊中喪命,32人受傷。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報導,暴力籠罩芝加哥剛剛過去的「父親節」周末,全市40多人遭槍擊,至少7人死亡,32人受傷。星期六晚上以來至少就有6人死亡和13人受傷。
芝加哥警方新聞事務官員證實,槍擊事件與青少年幫派有關。據警方透露,目前多數受傷者都處於穩定狀態,但仍有幾人處於危急狀態或傷勢嚴重。
1月,芝加哥「暴力周末」今年第一次上演,發生包括槍擊在內的一連串致命兇案,共造成9人死亡,6人受傷。其中一名34歲男子在一輛汽車中頭部中彈死亡,他的3個兄弟姐妹都在18年間先後死於槍擊,令母親心痛不已。今年5月,芝加哥市又一次發生「暴力周末」,多起槍擊事件造成至少6人死亡,11人受傷。
位於伊利諾州的芝加哥是美國槍擊案發生頻率最高的城市,幾乎每晚都會發生槍擊事件,特別是在南部和西部地區。芝加哥警局局長麥卡錫對此頗為了解,他曾在新年前夜與同事在交通站檢查過往車輛時抓獲了一名非法持有槍枝的嫌疑人。麥卡錫說,「我們芝加哥市內顯然有犯罪團夥問題」。
報導稱,芝加哥2012年共發生506起兇殺案,比2011年增長17%,遭槍殺的多數是年輕人,幫派暴力和非法槍枝泛濫使得這一數字創下4年來新高。該市南部和西部可能有數百個犯罪團夥。
同全國其它大城市一樣,芝加哥兇殺案比率要比1990年代大幅下降。但2012年的暴力事件比前年上升16%,引起全國關注。上一個兇殺案高發年是2008年,共發生513起案件。在暴力事件高發的2012年,這樣的「暴力周末」甚至沒有因為美國總統歐巴馬一家的到訪而有所緩解。去年6月歐巴馬及其家人抵達芝加哥出席白宮高級顧問女兒的婚禮時,至少有7人在這個「暴力周末」中喪生。
據《紐約時報》報導,2013年到目前為止,芝加哥兇殺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4%。到6月9日晚上為止,芝加哥146人遭槍殺,比去年同期減少76人。去年芝加哥兇殺案超過紐約和洛杉磯。今年以來,16歲以下青少年遭受槍擊死亡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6%,但具體案件卻仍然令人寒心:一名9歲的孩子6月4日在媽媽的汽車中遭槍擊,一名15歲的孩子4月在距離歐巴馬芝加哥住所只有4條街區的地方遭槍殺,還有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3月在爸爸懷裡遭槍殺。
為了遏制這一頑疾,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建議推行更為嚴厲的槍枝管控法,並很快得到該州議員的支持。該法律規定,禁止向人們出售半自動武器以及包含這方面內容的雜誌書籍。雖然該市一直是美國限槍最嚴的城市之一,但該地區的槍擊事件多與幫派鬥爭有關,且並非通過合法途徑獲得槍枝。麥卡錫表示,即使人們通過合法手段購槍,也不能保證之後槍枝不會流入黑市。因此限槍令很難從根本上避免槍擊犯罪事件。
最近幾個月裡,多達400名警察被派遣到全市最危險的20個小區加班巡邏。警方說,他們根據對全市數萬名犯罪團夥成員的綜合分析,嚴打黑社會之間為爭奪地盤而進行的報復性槍擊案。警方說,他們還把焦點放在最有可能成為兇殺案受害者或嫌犯的幾百人身上,嚴加防範。麥卡錫表示,警方將採用多種措施遏制暴力犯罪,包括監視推特和臉譜等社交網站。(記者 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