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中國尊到上海拉斐爾雲廊,這項技術只登頂地標

2020-12-24 和訊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9日電 如今,城市由「工業文明」陸續進入「生態文明」,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下,全國各地都在制定城市綠色生態建設的解決方案。在這一領域,我國新能源企業漢能通過技術和設計兩個層面顛覆創新,探明綠色發展新途徑。

528米!北京第一高樓,在最接近陽光的地方,總能看到漢能的身影。漢能薄膜太陽能技術讓屋頂「變身」太陽能發電站,不僅避免了大面積空間的浪費,還通過薄膜發電組件產生清潔電力,實現節能減排。

中國尊屋頂鋪設薄膜太陽能組件,將建築變身綠色發電站

中國尊薄膜太陽能屋頂共鋪設640塊漢能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組件,佔用屋頂投影面積約為900平方米,太陽能組件緊緊貼合中國尊頂外形,布置在建築屋頂;東西南北四個正方向薄膜發電組件平鋪,其他方向環繞建築中心呈32度傾角,與尊頂融為一體,呈現出一種四平八穩的磅礴氣勢。

位於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正在建造的國家十三五重點工程項目拉斐爾雲廊,其建築群屋頂採用的正是漢能薄膜太陽能技術組件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在千裡之外的魔都上海,正在建造的拉斐爾雲廊,全長1.5公裡,由國際著名建築師拉斐爾?維諾裡操刀設計,這個建築群最大的亮點,是一張覆蓋了20多棟樓的屋頂「薄膜太陽能蓋子」, 鋁結構的屋蓋上,貼了一片片漢能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如此就成了一個超大型太陽能發電雲廊。波浪一般高低起伏,波峰波谷之間落差18米,總面積15萬平方米,估算一下,這一個太陽能屋蓋竟有20多個足球場那麼大!

在整個雲廊的建設過程中,不少工程都屬於在全國建築業首創,同時這一項目還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及示範項目——「可再生能源利用與建築一體化研究與示範」,拉斐爾雲廊的超大翹網將作為鋁合金結構與薄膜太陽能電池一體化研究與示範的載體,為「十三五」相應課題提供參數。

設計理念創新:科技詮釋建築美學

建築,作為人類文明獨特的文化符號,流傳至今。昨日輝煌,今天重現。建築被薄膜太陽能技術重新定義,一個新的時代已經開啟。

具有輕、薄、柔等特點的薄膜太陽能晶片,廣泛應用於建築建材、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民用消費等若干可深度融合的領域,形成太陽能發電瓦、發電幕牆、太陽能動力汽車、高空長航時太陽能無人機、太陽能發電包等不同門類的移動能源產品,改變人類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讓萬物發電變為現實。

柔性薄膜太陽能晶片製造

依託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漢能集團研製的發電瓦「漢瓦」、發電牆「漢牆」等綠色建築一體化解決方案結合生態建築理念,通過設計建築內外空間中的各種因素,使物質、能源在建築生態系統內部有序地循環使用,從而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生態平衡的建築環境。它的設計理念與傳統自然價值觀有相通之處,但從技術、傳達、服務、設計等層面,實現更高層次的回歸,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

說起瓦和牆,它們作為常用的建築材料,其歷史悠久。古代磚瓦和磚牆均以粘土為主要原料,經泥料處理、成型、乾燥和焙燒而製成。它們取之於自然,體現了中國傳統自然價值觀所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點。

而漢瓦、漢牆的問世顛覆了幾千年來「瓦和牆」的概念和屬性。第一,從遮風擋雨到創造能源,漢瓦、漢牆賦予建築全新的發電功能,讓每一棟建築都能夠主動創造和分享清潔能源。第二,是對傳統建材的一種顛覆,建材不再是一種純粹的消費品,而是一種資產,可以不斷創造新的價值。第三,漢瓦、漢牆顛覆了建築對傳統能源的依賴,讓「零能耗建築」成為可能;第四,是對太陽能應用的一種顛覆:太陽能技術只有與衣食住行等傳統產業相結合,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關,才能真正給人類造福。

近日,薄膜太陽能漢瓦獲得被稱為「設計界奧斯卡「的iF金獎

好的設計反映了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近日,漢能漢瓦斬獲素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金獎。iF獎評獎委員會在給漢瓦的評語中寫道:「該產品將傳統外形與節能減排完美結合,代表了薄膜太陽能技術的最新突破。使用漢瓦的房屋建築將可能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或至少能夠消減自身的能源足跡。它擁有琉璃瓦片的外觀,集合了未來太陽能產品的多種優點:一體化、高效、自然、美觀。」

技術顛覆創新:承載綠色建築理想

據了解,漢能通過全球技術整合和自主創新,掌握了世界先進的銅銦鎵硒(CIGS)和砷化鎵(GaAs)技術,目前,漢能各主要技術路線的薄膜太陽能晶片轉換率保持和打破六項世界紀錄。截至目前,漢能在全球範圍內累計專利申請超過10200件,2018年每天申請專利超過30件;2019計劃專利申請數量達到20000件,每天60件。

漢能漢瓦匯集了超過360項專利,創造性地將柔性的薄膜太陽能晶片與高透光玻璃相結合,是兼具美觀與高效發電性能的一體化新型發電瓦。作為一款高科技生態科技產品,漢瓦採用全新的柔性薄膜太陽能晶片,晶片最高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8.7%,為全球同類產品最高水平。

薄膜太陽能發電幕牆「漢牆」生產

漢能漢牆是全球首套 「發電牆綠色系統解決方案」,在研發漢牆產品的過程中,已產出了超過700件專利及專利申請,並已獲得及申請了中國3C認證和全球6個國家、地區的權威機構認證。漢牆採用全球技術領先的漢能玻璃基薄膜太陽能晶片,轉化光能為電能,讓建築自主發電。漢能玻璃基薄膜太陽能電池保持著轉換效率21%、量產冠軍組件18.72%的全球最高轉換效率紀錄,轉換率平均高於行業2-3個百分點,領先行業5年。值得一提的是,其技術開發CTO為全球薄膜太陽能「銅銦鎵硒之父」——Lars Stolt教授。

薄膜太陽能正在改變全世界的建築

通過生態建材的使用,維繫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漢瓦正在改變世界的屋頂。據測算一個50平米的屋頂,可以鋪設漢瓦的裝機容量為5千瓦,其每年所產生的清潔電力可為業主節省電費6500元左右。與此同時,「一片漢瓦,一棵綠樹」,一片漢瓦的功率約為25瓦,每安裝一片漢瓦,它一年所發的清潔電量相當於一棵樹一年所產生的減排價值。1平方米漢瓦的功率約為85W,相當於3.4棵樹,鋪設100平方米漢瓦就相當於多種了340棵樹。

漢瓦適配各種風格建築屋頂,圖為福建一戶歐式建築屋頂鋪設漢瓦

漢瓦適配各種風格建築屋頂,圖為雲南仿古建築屋頂鋪設的漢瓦

「一面漢牆,一片森林」。應用在高層建築立面的「漢牆」實現了太陽能在建築應用上的革命性突破,大幅提升了清潔能源的利用水平。理論上測算,在建築的南立面每應用1000平米發電牆,年發電量所產生的環保效益相當於少燃燒48噸煤炭,減少125.9噸二氧化碳排放,等於為城市種了6000棵綠樹。與此同時,漢牆創造的經濟效益同樣不容小覷。同樣以安裝1000平米發電牆為例,日發電量可達到326度,一年的發電量可達11.89萬度。

應用了漢能發電幕牆的廣東河源華僑城

用薄膜太陽能技術賦予建築材料「發電」的功能,建築在遮風擋雨之外,還能像植物一樣「呼吸」,創造綠色價值資產;在技術不斷的突破下,低能耗建築解決方案不再是簡單使用保溫、保暖的節能材料,而是充分利用陽光,節省能源及資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適性良好的生活空間。契合實際發展需求,提高綠色建材的利用率,以及大力發展薄膜產業必將助力其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確保完成「十三五」節能目標任務,實現經濟發展與能源節約雙贏,為推動形成節能與綠色發展新模式,建設生態文明提供有力支撐。(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上海拉斐爾雲廊即將建成:位於松江區的上海地標級建築
    上海有很多有特色的建築,但是能稱之為地標級建築的並不多,目前在松江區的一個建築即將完成。如果上海有地標建築的排名,這個建築肯定是在10名之內的。可以遇見在不遠的將來,當這個建築建成之後,將成為上海的代表,因為它也位於進入上海市區的大通道,滬杭高速的沿線。上海松江區的這個地標級建築,有一個西方化的名字拉斐爾雲廊,這其實是松江東北片區的G60產業帶上面的一個巨型建築。
  • 滬新地標世界最長產業長廊拉斐爾雲廊將建成
    2019年5月,臨港松江科技城正在建造的拉斐爾雲廊即將建成,目前已經到了屋頂施工的最後階段。|  2019年5月,臨港松江科技城正在建造的拉斐爾雲廊即將建成,目前已經到了屋頂施工的最後階段。拉斐爾雲廊全長1.5公裡,由國際著名建築師拉斐爾?維諾裡操刀設計,建成後有望成為世界最長的城市產業長廊。[!
  • 上海新地標拉斐爾雲廊隱藏的科技奧秘:薄膜太陽能
    中新網3月21日電 位於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正在建造的拉斐爾雲廊,全長1.5公裡,由國際著名建築師拉斐爾·維諾裡操刀設計,建成後有望成為「世界最長」的城市產業長廊。「拉斐爾雲廊不僅成為城市形象的新亮點,也將成為高端產業聚集的新高地。」臨港松江科技城有關負責人表示。
  • 上海新地標拉斐爾雲廊隱藏的頂尖科技奧秘:薄膜太陽能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1日 電位於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正在建造的拉斐爾雲廊,全長1.5公裡,由國際著名建築師拉斐爾·維諾裡操刀設計,建成後有望成為「世界最長」的城市產業長廊。「拉斐爾雲廊不僅成為城市形象的新亮點,也將成為高端產業聚集的新高地。」臨港松江科技城有關負責人表示。
  • 松江區G60沿線拉斐爾雲廊一期是上海市區門戶,還要啟動二期工程
    下面就是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與拉斐爾雲廊地圖上的關係。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拉斐爾雲廊的建設拉斐爾雲廊一期工程已經是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最大的一個項目,而且這個項目位於G60高速公路上面,屬於G60科創走廊的標誌。
  • 上海松江漕河涇開發區的拉斐爾雲廊的懸空屋頂要承受考驗
    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松江園(臨港松江科技城)的拉斐爾雲廊,是一個規模巨大又結構複雜的建築,這個宏大的建築,需要面臨極端天氣的考驗。長度超過一公裡拉斐爾雲廊號稱有「全球最大屋蓋」,一個巨大連廊連起來十幾座大樓,這是松江G60科創走廊和上海漕河涇開發區松江園的一個最大型的建築。當上海市松江區面臨極端天氣的時候,擁有1公裡懸空屋頂的拉斐爾雲廊就會面臨非常大的考驗。
  • 拉斐爾雲廊吊裝雲頂網殼
    本報訊(記者梁鋒)拉斐爾雲廊一期工程施工難度最大的鋁合金雲頂網殼殼體結構吊裝近日啟動,為雲廊建築戴上「帽子」。據了解,拉斐爾雲廊全長1.5公裡,由國際著名建築師拉斐爾·維諾裡設計,建成後有望成為世界最長的城市產業長廊。建設過程中,不少工程在全國都屬於首創,沒有可遵循的依據和標準,施工難度大。拉斐爾雲廊工程順利推進離不開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
  • 上海市松江區拉斐爾雲廊的屋頂已完工六成:要建成世界最長的建築
    2019年3月底,上海市松江區在建的拉斐爾雲廊已經到了屋頂施工的最後階段,屋頂施工已經完成了六成,並且依然在加速施工。拉斐爾雲廊位於松江區的G60科創走廊,也是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的重點項目,它也是上海主城區與長三角地區的橋梁。
  • 拉斐爾雲廊項目又取新進展 周邊樓盤搶先看
    據相關消息報導,3月29日,位於上海松江G60科創走廊上的「拉斐爾雲廊」項目屋頂「雲朵」鋼結構已完成十分之六,全面建成後的「拉斐爾雲廊」,將有望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城市產業長廊。本周熱點:保利以41.79億拿下楊浦內環宅地 成交樓板價約53766元拉斐爾雲廊項目效果圖拉斐爾雲廊位於松江區的G60科創走廊,也是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的重點項目,它也是上海主城區與長三角地區的橋梁。
  • 松江拉斐爾雲廊內部細節全曝光
    樂居買房訊(編輯天水間)相信不少去過松江看房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經歷,銷售把 「拉斐爾雲廊」作為重要的賣點著重介紹,宏觀層面的解說讓你一臉懵逼。這時候,你是不是會有這樣的發問呢?「拉斐爾雲廊」是什麼,長什麼樣,在什麼位置,又能為周邊居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呢?
  • 打造G60高速沿線「世界最長」城市產業長廊 拉斐爾雲廊一期結構封頂
    城市產業長廊拉斐爾雲廊項目一期10棟樓日前結構封頂,預計到2018年底交付使用。  2015年9月,南部新興產業綜合體正式奠基,這條被譽為「世界最長」的城市產業長廊開工建設。  拉斐爾雲廊由國際著名建築師拉斐爾·維諾裡操刀設計,總長1.5公裡。26幢80米高的建築,呈點狀式和板式分布在長廊內。項目的1至3層,採用庭院式建築風格,用遊廊、咖吧、噴泉、空中綠化等,將所有建築連成一體。每棟樓都有屋頂花園,並由太陽能光伏面板覆蓋,遠看就像一條巨大的雲廊。  在現場,拉斐爾雲廊承擔的兩大國家級重大課題研究正式揭牌。
  • 拉斐爾雲廊結構封頂 松江G60科創走廊建設迎來新進展
    昨日上午,位於G60滬杭高速北側臨港松江科技城內的拉斐爾雲廊結構封頂,這標誌著松江G60科創走廊建設取得的又一階段性成果。作為松江G60科創走廊龍頭板塊「一廊九區」中的「一廊」,拉斐爾雲廊項目承載了「松江製造」向「松江創造」邁進的重大使命。
  • 1.5公裡長的「光伏雲廊」驚豔亮相上海!
    日前,松江G60科創雲廊二期復工。這座G60科創雲廊二期項目佔地285畝地,將建設12棟約80米高的高層建築,由鋁結構雲廊相連,每棟樓的屋頂由太陽能光伏面板整體覆蓋,屆時雲廊將在一期基礎上繼續向南延伸,形成總長度1.5公裡的「雲中巨艦」。屋頂覆蓋的光伏面板設計非常好看,整體建築流線感十足。
  • 上海市G60科創雲廊二期開工:松江區九新地區有望摘掉郊區的帽子
    G60科創雲廊項目本名為「拉斐爾雲廊」,一期已經建成了一組宏偉的建築,二期將讓此處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隨著本項目的建成,松江區九新地區有望摘掉郊區的帽子,創造一種「脫郊入市」的裡程碑效應。下面照片是已經建成的上海松江G60科創雲廊項目。上海松江G60科創雲廊項目的地圖如下所示。
  • 「中國尊」高528米,不是第一高樓,為何以「尊」命名
    大家都知道高636米的武漢綠地中心和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吧,但是你知道首都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嗎?中國尊是北京的新地標,雖然600多米不是多麼高,但是建築設計展現了中國特色,各種各樣的傳統元素,不僅是建築的外觀,建築的內部的材料真是高科技!那麼,就來看一下中國尊吧!
  • 北京第一高樓創造了8項世界之最,圍觀528米「中國尊」背後的事情
    提到北京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天安門故宮這些古代的建築,但是呢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科技的不斷進步,在近幾年是湧現了鳥巢、水立方等帶有時代意義的建築,但是還是沒有像杜拜塔那樣的名聲,最近呢我國是在完成一項重大的任務,就是準備代表我國建築的地標建築--中國尊,這個即將成為中國的代表性建築,
  • 中國大尺寸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破世界紀錄 技術已應用於上海新...
    與此同時,關於銅銦鎵硒產業化的另一好消息是,7月3日,在採用銅銦鎵硒柔性太陽能組件的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的「拉斐爾雲廊」項目上,由臨港弘博投資建設的柔性光伏建築一體化項目,完成了首期T1、T2、T3、T4塔樓網架部分柔性薄膜組件鋪設,並順理通過現場驗收。在業界,銅銦鎵硒一直被認為是有望支撐下一代太陽能組件產業化的技術路線。
  • 頂級婚禮會所品牌拉斐爾中國旗艦店登陸上海外灘
    拉斐爾外灘27號的投資方Crystal International集團董事局成員,擁有發達市場近30年婚禮顧問經驗的井口女士補充說,「看看對面的東方明珠和的外灘銅牛,外灘是個寓意財富與發達的地標,還是很多長輩們記憶裡的浪漫地,比如『情人牆』,更是上海的文化符號和歷史根脈。這裡的婚禮像外灘一樣讓人銘記。」
  • 北京市最高標誌性建築「中國尊」通過竣工驗收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中國尊」通過竣工驗收 各方同意投入使用 新京報訊(記者 林子)11月26日,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北京市最高的標誌性建築——中信大廈(又名中國尊)已經順利通過竣工驗收。中信大廈項目技術檔案施工資料共計4526卷,涉及分部工程10個,子分部工程70個,分項工程334個。經資料組查驗,本項目竣工資料編制規範、完整齊全,符合《北京市建築工程資料管理規程》的規定。在聽取中信大廈參建各方提交的竣工報告後,竣工查驗組對中信大廈多個重點樓層、重點區域和關鍵部位進行現場質量檢查。
  • 北京「知名」地標建築,國貿大廈,它的規模令人震撼你見過嗎?
    北京是我國四大城市之一,經濟發達,高樓林立,是現代化的大城市。但是,很多人說北京的高層建築少,其實不少,不過,北京的超高層沒有上海、廣州、深圳多,現在北京最高的是500米以上的中國尊大廈,但很多人並不認為它是北京的地標。那麼,北京的地標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