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音樂節|奧斯卡金像獎配樂大師亞力山大·德普拉來了

2020-12-19 澎湃新聞

作曲家亞歷山大·德普拉

寫過上百部作品,八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作曲家亞歷山大·德普拉被認為是當今法國最出眾的電影配樂大師。

2018年的奧斯卡頒獎禮,德普拉剛憑《水形物語》捧回最佳原創配樂獎,7月15日在上海夏季音樂節,你就有機會聽到《水形物語》新鮮出爐的配樂。

德普拉曾是法國電影體系裡的一個無名氏,直到2002 年被委以《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配樂任務,在好萊塢嶄露頭角,一飛沖天。

創作時,德普拉一直試圖在美國文化的衝擊下保持「歐洲元素」的能動性,把法國人骨子裡的文藝電影情懷融進去,也因此,他的音樂既能迎合好萊塢大片的聽覺審美,又能在文藝片裡展現強烈的個人色彩。

這種對立與和諧,與德普拉多元的成長背景不無關聯。他的母親是希臘裔,父親是法國人,兩人在美國加州相遇成家,德普拉從小受古典音樂、歐洲音樂滋養,同樣又受到美國文化的深刻影響。

15歲時,受《奇幻森林》《101斑點狗》等電影旋律吸引,德普拉產生了為電影作曲的願望。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士對德普拉影響最大。他對威廉士的崇拜源自1977年聽到《星球大戰》音樂的那一刻,從此確定,電影配樂就是自己一生要做的事。

這些年來,德普拉為無數知名電影寫過配樂,包括《影子寫手》《模仿遊戲》《布達佩斯大飯店》《國王的演講》《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哥斯拉》,以及李安導演的《色|戒》——聯手上海交響樂團,德普拉將在上海交響音樂廳現場演繹這些作品,以及一部「為長笛和樂隊而作的交響協奏曲」。

音樂會門票一早售罄,去不了現場也沒關係。

7月15日19:30,澎湃新聞「上直播」頻道將全程直播這場音樂會。

演出前,德普拉和夫人、小提琴家索爾雷特來到上海交響音樂廳,與觀眾分享了配樂裡的那些事。

德普拉和妻子索爾雷(右一)在分享會現場

【對話】

問:

你曾為《色|戒》《面紗》配樂,這兩部電影都和上海有關,這次來上海有什麼感受?

德普拉:

上海是一座能激起藝術家想像和靈感的城市。做《色|戒》和《面紗》的音樂也激起了我的靈感和想像,我會想起以前的藝術家對上海的描寫,比如書籍《上海旅館》。所以對我來說,來到上海描寫上海非常重要。上海經歷了從封閉到對全世界開放的偉大歷史,我和夫人來到這座城市,見證了它從過去到現在的開放。

問:

你音樂裡的上海和現在體驗到的上海有什麼不一樣?

德普拉:

那兩部電影都是描寫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時代不同。當然,我們現在在某些地方比如法租界也能感受到老上海的魅力和沉澱。上海經歷了很多變化,越來越現代化,和國際化大都市紐約非常像,和巴黎也非常像,與伊夫聖羅蘭一樣有浪漫的氣質。

問:

你的夫人、索爾雷不僅是你的音樂指導,還是非常有名的小提琴家,她對你的創作有什麼幫助和啟發嗎?

德普拉:

《色|戒》中的小提琴就是我夫人演奏的,我大部分的音樂都有夫人參與演奏。

我與她相遇在我剛開始做電影音樂的時候。我以前不喜歡小提琴家,遇到的小提琴家也沒這麼好看的。那時候我聽小提琴演奏,無論音色還是表演方式都不喜歡,直到遇到她。對我來說她就像一個魔法師。我不是神童,但她是神童,非常小的年齡就可以演奏難度很高的現代作品,給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覺,最開始我是被她的演奏魔力吸引的。

索爾雷

:作曲家與演奏家之間的相遇,有點像導演和女演員,需要尋找共同語言。我是學弦樂的,德普拉是學長笛的,我們之間的默契對音樂的演繹至關重要,我們會互相了解不同的樂器,融會貫通地呈現演繹效果。我們最後的演繹效果非常法式,也非常純粹,會關注聲音最純粹的本質。

問:

你們在配器時會經常用到鋼琴、木管、豎琴,旋律感非常強,為什麼偏愛這樣的創作方式?

索爾雷:

我與德普拉創作時,音樂會非常全面完整。我們會注意每種樂器音色和音符的關係,這個工作是非常精細的,牽涉到的每個音都是分開的、獨立的、充滿細節的。

德普拉:

對我來說,古典樂器是能跨越時代的,無論什麼時代、什麼地理位置,它們都是全球性的樂器,有非常簡單的樸實的美,長笛也好,豎琴也好,鋼琴也好,都有這樣普世性的美。弦樂在全世界也有不同方式的展現,中國有二胡,這些弦樂器不管是一根弦、兩根弦還是三根弦,都有普世性,也都有各自的特色,這些都可以用在我的音樂上。

問:

這場音樂會的選曲,《自製英雄》《布達佩斯大飯店》有很強的民族特色,《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有美式鄉村音樂,《犬之島》有日本元素,這些民族元素是導演的要求還是你自己的想像?

德普拉:

對我來說,樂器無論縱向橫向,都不專屬於一個地方,而是全球性的。我和索爾雷第一次合作,有一部電影裡用了匈牙利揚琴,但這部電影與匈牙利並沒有太多關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實發生在17世紀的荷蘭,但我們運用了巴西風格的音樂。

古典音樂有兩千年的悠長歷史,無論是音樂家、演奏家還是作曲家,都需要對各種各樣的音樂有所了解,無論是非洲音樂、中國音樂還是日本音樂,都需要不停了解並融入創作或者演奏中。

我們會邀請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合作,比如巴西、非洲、阿根廷,在與這些音樂家的相遇中尋找新元素。所有人都應該享受對其他文化的音樂的熱愛,並從中受益。

問:

這次你還將和上海交響樂團在中國首演「為長笛和樂隊而做的交響協奏曲」,是以《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為藍本的,為什麼會選這樣一部作品呢?

德普拉:

這是法國裡爾交響樂團推薦的,他們和我介紹了這樣一個計劃和藍本。

這部作品是為長笛和樂隊而作,我本身學過長笛,我也想通過這件樂器在故事中的呈現,去架構東西方文化的橋梁,因為這部作品裡會運用到東方元素,包括對日本及其他東方音樂人的致敬。

選這部作品還有一個原因,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作曲家德彪西也為《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寫過歌劇,他對我影響非常大,也為長笛創作過很多作品。

問:

除了德彪西,弗雷也寫過《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組曲》,二人為它定下了法蘭西基調,你的作品與前人有何不同呢?

德普拉:

差異非常簡單,我們中間隔了一百年,他們那時候可不像我這樣,穿著T恤坐在這裡聊天。

問:

你為不少商業大片寫過音樂,如何在商業化和個人風格之間尋找藝術的平衡?

德普拉:

我個人不會在電影音樂的藝術性、商業性上做分別,電影本來就是一個商業的東西。我們在製作時可能會考慮預算大小,但在商業性和藝術性上並不需要做一個定義。

作為作曲家我有一個夢想,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片、冒險片創作音樂,現在我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不管是預算少的小製作還是好萊塢大片,我一直有一個信念,把我的敏感與熱愛投入其中。我非常幸運,有很多機會去做不同國家的電影,法國、美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我都有機會參與創作,這也是豐富自己的機會。如果能做與中國有關的電影,來中國創作音樂,我也一定能有很大的收穫和成長。

問:

你和羅曼·波蘭斯基、韋斯·安德森、吉爾默·德爾·拖羅、李安等大導演都合作過,他們在創作上給你的自由度有多大?

德普拉:

電影是團體創作,自由度是有限制的。首先,導演會為電影設計主題和藝術線路,確定之後,各方面的人員會順著這個主題和線路提出自己的建議,這始終是一個團體工作。最大的挑戰和最難做到的事,是你要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自由融入到有限制的環境中來。

問:

韋斯·安德森的視覺語言很特別,包括電影色彩和構圖,你是怎麼把視覺語言轉化為音樂的?

德普拉:

我和韋斯·安德森特別默契,兩個人經常住在工作室裡,對視一下,很快就能在想要的東西上達成統一。我經常說可以試試這個,他說可以,我說這個有些瘋狂但也可以試試,他也說可以。

問:

《水形物語》的音樂靈感來自哪?

德普拉:

最大的靈感是電影本身。我喜歡電影畫面,畫面能說故事,而畫面背後沒有表達出來的,我希望通過音樂表達出來,比如人物的過去、人物隱藏的情感。《水形物語》就是這種情況,艾麗莎內心隱藏了很多情緒,而我用音樂表達了出來。

我配樂的愛情電影並不多,前兩部是《色|戒》《面紗》,第三部就是《水形物語》。這對我來說也是很好的體驗,因為我很少有機會為愛情故事創作。

問:

你喜歡的作曲家是誰?

德普拉:

拉威爾、德彪西、莫扎特、梅西安、斯特拉溫斯基,不過,對我影響最大的要數莫扎特。童年時我曾反覆聽莫扎特,現在也經常聽,無論是配器、旋律還是節奏,莫扎特對我都有很大影響。莫扎特的音樂既不是很歡快,也不是很憂傷,他是給聽眾一個選擇,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情緒。

相關焦點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夏季音樂節7月開幕,地下絲絨樂隊會來
    柏林愛樂樂團有森林音樂會,波士頓交響樂團有坦格伍德音樂節,紐約愛樂樂團有中央公園草坪音樂會……可以說,夏季音樂節是一支主流交響樂團、一個國際大都市的「文化標配」。由上海交響樂團主辦的夏季音樂節(MISA)主打古典跨界,每年都會在夏日如約而至,今年已經走過了九年時間。7月1日-16日,24場音樂會將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登臺,繼續「為古典加料」。24場音樂會,有14場將通過澎湃、騰訊、優酷等視頻終端同步上演。
  • 邂逅電影配樂大師,聆聽長影樂團「膠片上的經典旋律」
    11月20日晚19時,由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長影集團承辦的《膠片上的經典旋律》交響音樂會,為觀眾奉獻了《天堂電影院》《鐵達尼號》等10餘首歐美電影配樂大師的經典作品,細緻唯美的旋律營造出浪漫懷舊氛圍,為銀裝素裹的城市之夜增添了幾分別樣魅力。
  • 奧斯卡金像獎歷史上「含金量」最高影片排行榜
    那麼,我今天就以個人對奧斯卡金像獎這一個類別的影片與愛好電影的影迷朋友們聊一聊。世界上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為:1.美國:奧斯卡金像獎。2.法國: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那就是以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獲獎數量和獲獎質量雙標準來評定。
  • 冰雪奇緣配樂獲奧斯卡獎 粵語《冰心鎖》最走心
    冰雪奇緣劇照  文/記者阮元元 圖/劇照  全球電影界的年度總結大會"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昨日落幕。《冰雪奇緣》故事、配樂、畫面堪稱融合完美,此次能捧得小金人,可謂是眾望所歸。目前,中國網友對該片熱愛非常,除了將片名善意惡搞為《姐姐再愛我一次》、《愛上女王大人》、《公主千裡尋親記》等多個花名,《Frozen》更因音譯被親暱調侃為《芙蓉鎮》。  而記者從深圳嘉禾等多家影院獲悉,《冰雪奇緣》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和最佳配樂兩項殊榮後,多家影院也表示將延期下檔。
  • 16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全部、詳細解讀
    3、《小丑》《小丑》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配樂兩項大獎。《小丑》改編自DC漫畫最著名的超級反派——小丑,是一部關於小丑起源的電影,但本片與目前的DC擴展宇宙並無關聯。華金·菲尼克斯憑藉在《小丑》中令人驚嘆的演技奪得了本屆奧斯卡影帝,可謂實至名歸。4、《極速車王》《極速車王》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兩項大獎。
  • 芬蘭「卡拉揚」攜國際小提琴家 還原奧斯卡最佳配樂
    芬蘭「卡拉揚」攜國際小提琴家 還原奧斯卡最佳配樂 2014-05-28 16:47:08責任編輯:   中新網杭州5月28日電(見習記者 張駿 通訊員 胡燕雪)提到《紅色小提琴》,很多人想到的是在2000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的電影
  • 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逝世 曾為多部經典電影創作配樂
    7月6日,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莫裡康內十分高產,曾為超過500部電影創作配樂,曾創下一年為27部電影配樂的驚人紀錄,代表作包括《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黃金三鏢客》《西部往事》等。2007年他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作曲家。2016年,他憑藉昆汀·塔倫蒂諾的《八惡人》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 奧斯卡金像獎(簡介)
    奧斯卡金像獎或奧斯卡獎(Oscars)或其原名學院獎(Academy Awards),是每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奧斯卡獎不僅是美國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也倍受世界矚目。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是一個職業榮譽會員組織,2003年時有5816名投票會員,其中演員會員有1131名。
  • 配樂大師霍納逝世 席琳狄翁等發文悼念
    等影片創作音樂的電影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在本周一的一次私人飛機墜毀事故中喪生,享年61歲。  詹姆斯-霍納,全名為詹姆斯-羅伊-霍納(James Roy Horner),出生於1953年8月14日,曾先後就讀於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和洛杉磯南加州大學音樂系,為日後的電影配樂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70年代末期霍納進入電影界,為美國電影學院及新世界電影公司出品的一些低成本恐怖片或科幻片配樂。
  • 環球音樂旗下「魔音繆斯」,將打造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音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8月13日,全球音樂娛樂巨頭「環球音樂」集團旗下「環球音樂中國」發布全新音樂廠牌「魔音繆斯」(Magic Muses),這也是「環球音樂中國」十年來成立的首個本土音樂廠牌。「環球音樂」是全球影視行業合作夥伴首選的音樂廠牌,近年來由環球音樂發行,橫掃各大電影/音樂獎項的影視音樂佳作不斷。如獲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第62屆格萊美最佳影視原聲專輯的《一個明星的誕生》。2018年金球獎最佳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及最佳原創配樂得主《水形物語》。
  • 英國音樂留學|影視配樂專業推薦院校
    影視配樂是一種與視覺同步為畫面創作的音樂,以其達到烘託氣氛,推動情節發展等作用。好的影視配樂甚至可以成就一部優秀的作品,被觀眾記住。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學影視配樂專業有哪些院校值得推薦!皇家音樂學院,英文名稱「Royal College of Music」(簡稱RCM)是一所有悠久歷史的著名音樂學院,學校建立於1883年。學院擁有蜚聲世界的音樂家教授,由他們教授那些最具天分的學生,釋放他們的藝術潛能,RCM培養了眾多傑出的音樂家。倫敦是世界上電影,電視和廣告行業最繁忙的生產中心之一。
  • 這十位世界上最牛的電影配樂大師,你必須要知道。
    或許僅有一座的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讓他的大師頭銜看似不太穩當,但對於2010年代以來的電影行業,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已經是不能忽視的名字。  在好萊塢主流配樂師行列,紐曼算是目前最常見的面孔,可惜拿了足足14個奧斯卡提名,至今還缺一個大獎蓋章。
  • 《悲慘世界》:獲3項奧斯卡金像獎,值得一看的音樂劇!
    《悲慘世界》:獲3項奧斯卡金像獎,值得一看的音樂劇!《悲慘世界》影片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法國,窮苦農民冉阿讓(休·傑克曼飾)因偷麵包而入獄多年,終獲假釋卻再次無視法律,不得不開始逃亡。被收留他的主教感化後,冉阿讓決心洗心革面,開始新生活。
  • 紀念|通往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的十首歌
    我們或因電影注意到他的音樂,或因音樂更沉浸於電影。一個甲子的職業生涯,500多部電影配樂還不是莫裡康內的全部。他謙稱自己不算最勤奮的作曲家,但從古典、爵士,到實驗、搖滾、民謠、即興,浩瀚作品,無所不包。7月6日,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
  • 「2019上海夏季音樂節」菜單公布 開票一小時銷售即過半
    圖說:2019上海夏季音樂節發布會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郭新洋攝璀璨星光下聆聽交響,青青草坪上「博覽」音樂。上海交響樂團今日公布「2019上海夏季音樂節」(以下簡稱MISA)菜單,並在線上線下同時開票。短短一小時內,賣出4633張票,將近總票數的一半。
  • 痞子阿姆:17年前獲奧斯卡卻缺席,如今空降金像獎獻唱,場面轟動
    日前,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落幕,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作品《寄生蟲》一攬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導演和最佳國際影片4項大獎,創造韓國影史神話。這一夜,太極旗在洛杉磯飄揚,全世界影迷向東方側目。然而,當晚,有一個人的話題性和流量,較奉俊昊也不遑多讓。
  • 奧斯卡金像獎十大經典動畫影片,最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
    千與千尋,評分9.3分榮獲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等獎項。影片簡介: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了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發生了意外。
  • 音樂響起時,如此感人的音樂,都是出自日本配樂大師宗次郎
    有些音樂也許是你從小聽到大的,但是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些如此美妙的音樂都是出自日本配樂大師宗次郎。他是日本著名藝人,擅長陶笛。每每聽到這種純音樂,都會覺得世間還是如此美好,你陪我一起聽,我們不會再孤單。現實總是讓我們承擔了太多的附加條款,而宗次郎的音樂可以讓我們徹底放下這份不安,回歸到大自然中。想聽什麼歌,記得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呦!
  • 奧斯卡金像獎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影帝
    好萊塢不僅是全球時尚的發源地,也是全球音樂電影產業的中心地帶,擁有著世界頂級的娛樂產業和奢侈品牌,引領並代表著全球時尚的最高水平。而好萊塢這個電影夢工廠,不但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優秀電影,更產生了大量的優秀的演員,他們為我們的枯燥生活提供了大量的休閒時光。
  • 雙語: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男主角簡介
    》2006 第78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一往無前》63屆金球獎喜劇/音樂類最佳男主角獎 《一往無前》2001 第73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角鬥士》2013年1月10日因電影《大師》榮獲第85屆奧斯卡獎 最佳男演員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