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哪裡來的民族自豪感?

2020-12-22 晨光水筆

導語: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在1938年寫於武漢的詩,在2020年的武漢同樣適用。

01我哪裡來的民族自豪感?

在那段過去不久的時間裡,多少人一次次為了這場抗疫裡的平凡落淚。

在北京,質樸的農民騎了40公裡電動三輪車,臉手凍得通紅,為醫療隊送來新鮮的蔬菜。這個年過半百的人看不懂導航也看不懂地圖,一直前進,一路詢問,終於到達目的地,送到了也就離開了。本來,他的蔬菜在這時會賣得更好,但是他孤身一人不遠千裡來送給醫護人員;

在南京,有人從土耳其「人肉」背回了一箱口罩來送給值班的警察,問到他的姓名,他的回答是「中國人」;

在武漢,有那麼多積極踴躍的志願者,有那麼多不辭辛勞的醫護人員,也有小飯館的店家每天睡四個小時,號召全家的力量,不計成本地免費為醫護人員提供盒飯;也有那麼多車隊,一次次來往武漢,為前線免費運輸資源,當駕駛員略帶抱歉的說「我沒有能力出錢,但是我可以出力」的時候,我為自己慚愧,為他們感動,我也自豪。

祖國從來就是有這種凝聚力的。

「圓圓」日記像平地驚雷,炸出了當代年輕人,尤其還剛剛經過了全球抗疫,很多人都有特別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哪裡來的自豪感?

因為中國綿延千年的歷史文明,從來沒有斷絕消亡,經過了漫長時間的沉澱和積累,到今天是有跡可循的。有人說,「民族概念裡,人種,血統並不重要,文化的共同記憶才是民族形成的關鍵因素。

一個民族是否能夠經歷風吹雨打,屹立不倒,並不取決於它在某一個歷史階段是否強大過,而在於這個民族有沒有用文字記錄歷史的習慣。

在漫長的歲月中,僅僅依靠口口相傳來記錄歷史是非常危險的,而如果有了文字記錄,形成完整的文明體系。」

而我們的文明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之交,並且,我們的文明從沒有散過。

我也知道近代的歷史有那麼屈辱的階段,如今回想,依舊有著一腔孤奮,但是落後就要挨打,血淋漓的教訓喚醒了太多人,亂世裡的前僕後繼的勇士,用血肉守住了中華民族的魂魄。

所幸,祖國重新崛起了。在短短的時間裡,它快速地進步,發展超過所有人,所有國家的想像。

「自豪,很正常,不是因為我們延續了多久,而是我們從沒有被淘汰也不會被滅亡。」並且我們還不停地探索和進步。

自豪感和危機感是共存的,否則,只滿足不發展,後果也是可怕的。

相關焦點

  • 弘揚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 小學生觀看電影《厲害了,我的國》
    圖為學生們在觀看了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後一起留影。    為弘揚愛國情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近日,城關區酒泉路小學袁萍名班主任工作室組織學生到影院集體觀看了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上好新學期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學第一課。     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以全方位的視角深層次地展現了五年來中國所取得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
  • 土耳其語教材培育民族自豪感 在德國引各界爭議
    近來,土耳其政府在德國課堂推廣土耳其語教科書,培養在德土耳其裔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引發了德國各界的爭議。據德國《西部日報》24日報導,在德國目前有數千所學校的土耳其語課使用《土耳其和土耳其文化》這套教科書。該書是土耳其教育部為海外土耳其移民「量身定製」的,書中充滿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 00後、90後的民族自豪感特別強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期圍繞青年思想現狀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調查,得出結論,青年一代,特別是00後和90後,在價值觀日趨多元的今天,依然有著堅定的家國信念,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打分分別為9.38分和9.21分(滿分10分),比其他年齡段更高。他們對國家發展目標的信心度也高於其他年齡段的受訪者。
  • 黃至安委員: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增強民族認同感、自豪感
    全國政協委員黃至安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 ( 林洛頫)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國民珍惜和維護自己的思想文化,達到凝聚民心,增強民族認同感、自豪感和愛國心是當前我國社會的重要職責之一。」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道教協會會長黃至安提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建議。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 歷史上中華文明與生俱來的自豪感是什麼
    從古至今,我們一直認為,我們是優秀的民族,那麼什麼原因讓我們這麼認為呢?我們從小到大經常會聽到,我們是泱泱大國,地大物博,自稱中國,代表了世界的中心所在,所以從小就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自豪感,那麼僅僅是因為這些口傳的東西嗎?
  • 俄羅斯人更喜歡使用本土社交APP:體現民族自豪感
    而這種現象是源於俄羅斯的民族自豪性。俄羅斯國民橫跨亞歐兩大洲而居,俄羅斯文化是兼有東西方文化特徵的一種獨立的文化體系。俄羅斯國歌《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中,也有「光榮啊,祖國!我們為你驕傲」這樣一句歌詞。俄羅斯人對於外來科技文化的態度就能充分體現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史洋)
  • 英國人: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的千年文明和民族自豪感!
    中國人認為國家政府才是國家的象徵是位民族的大家長。中國的家族觀念是榮辱教育,西方是負罪教育。教授指出:不能忽視中華文明的概念,中國人認為政府是中華文明的守護者政府是國家的具象化。西方相信十字架可以救贖自己的罪惡完全依賴於來自神的拯救。
  • 澳大利亞學者:改革開放提升海外華人民族自豪感與認同感
    因此,他希望從中國視角來研究這段移民史。 1999年,威廉士決定前往香港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以便繼續進行調查研究,查閱相關文獻和實地採訪。威廉士走訪廣東省中山市的地方圖書館,在雜誌展中發現了華人創辦的雜誌。雜誌收集當地的新鮮事,寄送給遠在雪梨、夏威夷和舊金山的華人閱讀。此外,他還搜集到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前後講述海外華人榮歸故裡故事的雜誌和報紙,為研究提供了很大幫助。
  • 【大埃跑日記1】衣索比亞人的自豪感
    對於「長跑之國」衣索比亞,對於埃塞馬拉松頂級高手層出不窮的秘密,相信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究心。在接下來的五天,我會陸續發回在阿迪斯阿貝巴的見聞,讓我們一起了解埃塞,走近大埃跑。好了,關於大埃跑,未來幾天我會陸續介紹。到阿迪斯阿貝巴的第一天,給我感受最深的其實是這裡人們骨子裡的那種自豪感。說起非洲,說起衣索比亞,大家第一印象會覺得很遙遠。但其實作為東非國家,衣索比亞離中國的距離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遠,搭乘埃航從北京直飛阿迪斯阿貝巴,只需要11個半小時,和去趟歐洲的時間差不多。
  • 葛兆光:不要只問我從哪裡來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需要問的倒是,什麼讓人安心,什麼讓這塊土地成為「家園」,什麼使人「歸來」,最終「他們」成為「我們」。▍不止問「我們是誰」,也問「誰是我們」「我們是誰?」這本是塞繆爾·亨廷頓一本書的書名,也是這次雜誌編輯的命題作文。
  • 中國警車「舊貌換新顏」,摒棄大眾豐田,新車讓人充滿民族自豪感
    新政下的中國警車可以說迎來了一波「大換血」,用「舊貌換新顏」來形容也不為過,而且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都是「清一色」的國產品牌,摒棄了大眾和豐田等合資品牌,是對國產品牌的一種認可,讓人充滿民族自豪感。不可否認的是,警車有種帶動作用,就像原先的「官車」一樣,讓人覺得奧迪是可以與奔馳和寶馬一較高下的豪華品牌,現在把警車換為國產車,也能發揮這種帶動作用,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對國產車更加認可。
  • 謎一樣的自豪感
    但無論它是什麼,它都意味著一種成就與光榮,意味著滿滿的自豪感!誠然如此,當使徒保羅一次又一次提到「榮光」這個詞的時候,他確實是滿覺光榮,滿有自豪感的。可問題是,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他有什麼值得感到自豪的呢?在上文中,他剛剛說過自己「從前在亞細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
  • 民族團結一家親 我與祖國共奮進
    南寧市江南區翠湖路小學開展民族團結主題教育系列活動「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 終極拷問重慶摩疆: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要到哪裡去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作為一個哲學命題,最早是由公元前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柏拉圖提出的。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生終極意義究竟是什麼?品牌亦如此,那麼品牌終極意義究竟是什麼?終極第2問:我從哪裡來?
  • 韓國博士說:來到中國後,徹底擊碎了我的自豪感,我很慚愧
    韓國博士說:來到中國後,徹底擊碎了我的自豪感,我很慚愧究竟是怎麼回事?韓國人是否對中國有什麼錯誤理解,韓國博士為何會當眾表達這種看法呢?一、來自韓國人的偏見其實,韓國人對於中國一直都是有偏見的,與此同時,韓國人對於真正的中國也有一些錯誤的理解。
  • 韓國教授:這一趟中國之行,擊碎我身為韓國人對中國的自豪感
    我們反著來講,當一個國家受一個大國宗主了五百多年(明清總計),內心肯定有不舒服的感覺,尤其是當他們獨立後,狹隘的民族觀念就尤然而生。二、近代的中韓關係,「漢江奇蹟」後膨脹的民族 二戰結束後,朝鮮和韓國分別在朝鮮半島南北建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分別隸屬於蘇聯和美國兩個不同的陣營。
  • 從地圖上看中國民族從哪來?
    (農耕民族的DNA動了)當我看到這張漫畫時
  •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想知道自己的族譜、輩分嗎?看這裡!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的祖先是誰?取名是按照「姓+輩分+名」的順序這樣的方式令宗族輩分清晰傳承自上世紀末之後取名已經跳出了固有順序朝著時代化、個性化發展也就逐漸忘記了「我從哪裡來」今天上午揚中有史以來第一部姓氏研究專著《我從哪裡來—揚中百家姓氏探源》舉辦新書首發式這是一本追本溯源、尋根問祖的學術著作也正是一本能夠回答
  • 第6課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要到哪裡去
    今天我們來玩遊戲,希望你已經很認真地完成了前面幾課的作業,對自己的內心有了一定的了解與觀察,對冥想比較熟悉。做這個遊戲,需要一些勇氣,需要用到前面練習的冥想,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你會產生不適感,如果實在無法繼續,沒關係,可以中斷。回到正題,當我們有了一周的覺察,我們會對自己有更多的好奇心、更多的探索心、更多的疑惑問題。
  • 我從哪裡來?
    我們一直在追求──「我是誰」啊?      ──我怎麼來到這個世間的?      ──將來又要到哪裡去呢?我想:這我們都摸索過了,只是你找不到答案!     現在,我們要把這個講清楚──我從哪裡來?將到哪裡去?這是佛法的內容。這個所謂的「下回向」是指「我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