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更喜歡使用本土社交APP:體現民族自豪感

2020-12-13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網新聞8月22日訊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由於社交網絡及相關軟體的迅速發展,人們已經很少使用功能單一的簡訊進行日常社交,而更樂於使用即時通訊軟體與朋友、家人或是合作夥伴保持聯繫。

Online Market Intelligence公司的一項研究表明,VK是俄羅斯各年齡段人群中最流行的社交網絡。

VKontakte來自於俄語「В Контакте」,意思就是「保持聯繫」。最早由創始人帕維爾杜羅夫在2006年9月創立,2008年12月成為俄羅斯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站。如今,它已吸引了超過一億七千萬的註冊用戶。

人們在VK上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狀態,關注他人動態,下載視頻、音樂……也正因為VK齊全的功能和便於使用,使得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選擇使用VK。同時,為了向國際市場進軍,推出了多語言版本,其中包含英文、簡體中文、日語等12種語言。

此外,市場調研公司comScore對全球各國的社交網絡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俄羅斯人更青睞於社交網站,該國網民每月平均花費6.6小時在社交網站上。

在日常交往中,與俄羅斯人初次見面就能感受到一種誠摯的感情,而這樣的交往特點也延續到了線上社交。俄羅斯人邀請好友、分享趣聞、給朋友出謀劃策,所有線下生活中的友好與熱情也都充分體現在社交網絡上。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也有部分用戶樂於使用Facebook等外網社交網絡,但總體而言,俄羅斯人更青睞於本土社交網站。從流行程度來看,儘管Facebook是俄羅斯最流行的海外網站,但其註冊用戶數量明顯少於本土社交網站。而這種現象是源於俄羅斯的民族自豪性。

俄羅斯國民橫跨亞歐兩大洲而居,俄羅斯文化是兼有東西方文化特徵的一種獨立的文化體系。俄羅斯國歌《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中,也有「光榮啊,祖國!我們為你驕傲」這樣一句歌詞。俄羅斯人對於外來科技文化的態度就能充分體現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史洋)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本土漢語教師蘇珊娜:「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更多人喜歡漢語」
    在俄羅斯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有這樣一位明星漢碩本土教師,她的名字叫蘇珊娜。熱愛教學,善於創新是很多老師對她的評價,而在不久前的國際中文教育大會上,蘇珊娜還獲得了2019年「孔子學院先進個人」稱號。「獲評『先進個人』我感到很榮幸,直到現在我都難以平復激動的心情。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對我的一份肯定。
  • 體現在俄羅斯歌曲中的民族性格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的新聞發言人扎哈羅娃在一次發布會上調侃說,如果真需要利用兇猛的動物來阻止居民上街,那麼「我們會按照傳統在大街上放出幾頭熊。」扎哈羅娃的這個回應無疑體現了俄羅斯民族一種特有的幽默。與幽默一樣,憂傷、深情、真摯、熱烈等也是俄羅斯的民族特性,它們鐫刻在俄羅斯的文學作品裡,同樣體現於俄羅斯歌曲之中。
  • 俄羅斯巡迴畫派的油畫作品,充分體現了矛盾的民族性格
    俄羅斯地跨亞歐兩大洲,領土包括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面積為1710萬平方公裡,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8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共有人口1.4396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但是由於其國家面積廣大,同時又是地廣人稀的國家。俄羅斯氣候條件的不佳對民族性格有很大的影響。大部分地區寒冬漫長,讓人情緒變得憂鬱,俄羅斯民族性格中的感傷主義是世紀文學中的基本主題。
  • 我哪裡來的民族自豪感?
    01我哪裡來的民族自豪感?在那段過去不久的時間裡,多少人一次次為了這場抗疫裡的平凡落淚。這個年過半百的人看不懂導航也看不懂地圖,一直前進,一路詢問,終於到達目的地,送到了也就離開了。「圓圓」日記像平地驚雷,炸出了當代年輕人,尤其還剛剛經過了全球抗疫,很多人都有特別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哪裡來的自豪感?因為中國綿延千年的歷史文明,從來沒有斷絕消亡,經過了漫長時間的沉澱和積累,到今天是有跡可循的。
  • 老司機經驗乾貨 | 俄羅斯常用APP精彩合集~
    無論是要付費的歌曲還是比較難找的曲子,vk的音樂欄基本都能搜索到,免費聽哦~2.搜尋引擎-Yandex在國內我們有任何不懂的事情都會去問度娘,Yandex作為俄羅斯重要網絡服務門戶之一,在俄羅斯網絡服務界佔據了半壁江山,也是俄羅斯人最常使用的搜尋引擎。
  • 俄羅斯留學常用的APP篇
    Google地圖這是我最常用的地圖app(當然還有許多同學喜歡Yandex.Maps,個人意見覺得只需要擁有這兩個其中一個就可以了~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抉擇的話可以兩個都先下載,自己都試一試,看哪個app用的順手。)
  • 土耳其語教材培育民族自豪感 在德國引各界爭議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德國居住著250萬土耳其人。近來,土耳其政府在德國課堂推廣土耳其語教科書,培養在德土耳其裔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引發了德國各界的爭議。據德國《西部日報》24日報導,在德國目前有數千所學校的土耳其語課使用《土耳其和土耳其文化》這套教科書。
  • 吉首大學音舞學院:本土民族藝術進校園 民族文化傳承促成長
    紅網時刻湘西9月5日訊(通訊員 王玥瑤 文忠爔 魯明新)為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促使同學們在沐浴中華民族音樂之美中,進一步提升對中華民族音樂的熱愛,增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懷,9月1 日下午,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音舞之聲」志願服務團走進古丈一中高一、高二部分班級,以上本土音樂鑑賞課的形式,推動本土民族藝術普及
  • 俄羅斯人不愛熊,阿拉伯人迷打仗,遊戲出海圖鑑
    與國外通行的推特、臉書、ins加Youtuber四件套不同,俄羅斯也有自己的一套社交網站體系。據阿芙介紹,俄羅斯年輕人使用臉書、推特的機率並不高,本土社交網站VK才是C位天選。俄羅斯的英語普及程度並不高,除了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以外,其他城市包括年輕人在內的英語水平幾乎等同於入門級。
  • 00後、90後的民族自豪感特別強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期圍繞青年思想現狀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調查,得出結論,青年一代,特別是00後和90後,在價值觀日趨多元的今天,依然有著堅定的家國信念,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打分分別為9.38分和9.21分(滿分10分),比其他年齡段更高。他們對國家發展目標的信心度也高於其他年齡段的受訪者。
  • 東北的沙俄宮廷菜比俄羅斯本土的還正宗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哈爾濱的沙俄宮廷菜技術通過兩國的廚師交流和航班悄悄地往它的發源地傳輸。而在 1992 年的哈洽會上,俄羅斯鄂木斯克市還派人到華梅西餐廳學習考察哈爾濱俄式宮廷菜一年。法國人說過一個民族的歷史並非只是在戰場上和談判桌上寫就的。在政治、飲食和臥具上更能表現一個民族的性格。哈爾濱保留了俄式宮廷菜,俄式宮廷菜也塑造了哈爾濱,要捋清楚他們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還得從 100 多年前說起。
  • 戰鬥民族俄羅斯遊記
    俄羅斯人的飲食中離不開牛奶,蛋羹奶味兒很濃;燕麥粥也添上牛奶一起煮;在本土的俄餐中他們也會在羅宋湯中附帶一小杯原味酸奶調味,調味之後羅宋湯的味道更加香濃醇厚了。土豆餅和薄卷餅很不錯,加上一點沙拉醬或番茄醬更能豐富它的味道;紅腸紮實有嚼勁但是口味偏鹹,那就再來一口蘋果汁解解膩。
  • 俄羅斯宣布封殺微信、Line等即時通訊app,因違反當地網絡監管法律
    俄羅斯通信監管機構已經封鎖了四個社交信息平臺,其中包括BlackBerry、Line和Imo messenger以及Vchat(微信海外版)。監管機構稱,這些服務未能遵守俄羅斯法律。 俄羅斯國家的主要媒體監督機構Roskomnadzor在本周二(5月2日)證實,這幾個社交應用在俄羅斯境內目前都不可使用。 俄羅斯新聞社秘書Vadim Ampelonsky表示,該局限制了中國即時通訊軟體微信在俄境內的使用,以及該軟體網站的訪問權限。
  • 社交APP的未來趨勢以及價值
    1、市場龐大市面上有不少的社交app成功的案例,但是它們並沒能壟斷社交市場,因為社交市場足夠大。你可以在很多地方,比如電梯廣告,抖音等地方看到各類社交廣告,他們依然在往這行業裡面進軍。2、人群廣泛其實從社交app這一層面來講,沒有一個人只在一款社交軟體和平臺上活動,而是在多維度的交友,因為多平臺交友並不會影響用戶什麼,反而從多渠道的交到知心朋友,獲得人脈。這就是為什麼不管哪款社交app上架都很火熱的原因。
  • 俄羅斯本土電商未成大氣候,速賣通eBay後來居上
    俄羅斯本土電商網站的規模和影響力較小,尚未成就大氣候。eBay和速賣通等外國公司實現本地化後,後者居上,一躍成為俄羅斯電商領域影響巨大的角逐者。 在俄羅斯市場上,幾乎所有商品都比東歐和美國更貴,因為多年以來俄羅斯未對消費品生產給予足夠重視。在電商物流方面,俄羅斯郵政發揮著主要作用。它是國營郵遞公司,以其緩慢的送貨速度臭名遠揚。沒錯,外國電商網站相對於俄羅斯本土電商網有著巨大的商品價格優勢,但是它們依賴俄羅斯郵政配送貨物,速度緩慢。
  • 俄羅斯電商飛速發展,約3900萬消費者使用社交平臺進行購物
    據外媒 1 月 10 日報導,約有 3900 萬俄羅斯人使用社交商業平臺,通過社交媒體、即時通訊工具、分類廣告網站和其他 P2P 平臺等在線社交渠道進行購物。該公司分析師通過研究在線社交渠道中的客戶行為、用戶購買偏好以及不同平臺的交易場景,得出了上述結論。 在 2018 年,俄羅斯人通過社交渠道購買商品和服務的花費達 89.8 億美元(約合 5910 億盧布)。其中,40% 的訂單通過在線支付完成,33% 的社交渠道購物通過銀行卡支付,11% 是經電子錢包支付,8% 是由銀行帳戶支付。
  • 俄羅斯人的一日三餐,看過後恍然大悟:不愧是「戰鬥」民族
    俄羅斯人被我們稱作戰鬥民族,在視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俄羅斯人和熊打架,路上跑著鹿的,兇猛已經是俄羅斯的代名詞了,而俄羅斯人的身體也是十分強壯,這和他們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俄羅斯作為擁有194個民族的國家,匯聚了各路美食,加上天氣非常寒冷,所以吃的東西也就註定了他們的身體發展趨勢,今天就來看下俄羅斯的人們每天吃什麼吧
  • 「留學錦囊」俄羅斯留學常備app指南
    「餓死了沒」聞名··· 如果你經得住等待,扛得住餓,就可以使用外賣app啦~TripAdvisor>不僅在俄羅斯,這個軟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它包含了美食、旅遊景點、酒店、名片預定這些都有,非常的全面,也可以看到遊客們的評價,更可以看見住的地方附近有什麼飯店,上面還附有這家餐廳在俄羅斯的排名。
  • [唯彩頭條]了解俄羅斯:戰鬥民族黑幫為何世界第一?
    >人們對於「戰鬥民族」足球流氓的認識大多數來自兩年以前的法國歐洲杯。但很多人記住普京那不以為然的一句:「球迷鬧事確實丟人,但是我想搞清楚一點的是,區區200多名俄羅斯球迷是怎麼做到把幾千個英國人打了的?」
  • 雲南彌勒本土原創歌曲奏響民族團結樂章
    不少村民知道,這首《一個也不少》的歌曲,是彌勒本土音樂人、彝族支系阿細人畢貴宏創作錄製的原創歌曲,由彌勒本土歌手方鵬銳、石青山、張誠等7人參與歌曲錄製。至於創作背景,村民卻知之甚少。該市民族宗教局局長姜有文介紹,這首歌在編創中融入了彌勒彝族音樂元素,以混聲合唱的方式進行演唱,歌曲旋律優美,歌詞流暢,並將其組合升華為「民族團結一家親」的主題,以此提升彌勒市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的「有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