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醫學是中國傳統醫學中獨樹一幟的著名流派,其肇始於晉唐,發展於宋元,鼎盛於明清,曾以「南新安、北華佗」之名蜚聲杏林。近年來,黃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新安醫學振興工作,不斷加快中醫藥事業不斷發展,加強新安醫學人才培養和文獻整理研究,大力推廣新安醫學獨特的臨床診療技術,加大黃山中藥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在中醫治未病、中醫藥慢病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安徽省委 省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具體舉措》,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廣傳統中醫藥技術,挖掘散落在民間的新安醫學資源,大力提升新安醫學應用水平,加快推進新安醫學成果轉化步伐。市衛生健康委、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印發通知,開展公開徵集新安醫學民間偏方驗方。
一、徵集範圍及徵集時間安排
本次徵集範圍:凡在古稱新安(歙縣、休寧、黟縣、祁門、績溪及婺源一府六邑)地域內民間長期使用、療效確切的中醫藥偏方、驗方、單方、秘方和獨特療法、技藝,都屬徵集範圍。
本次新安醫學民間偏方驗方徵集自2020年12月15日開始,至2021年1月31日結束。
二、徵集的形式和步驟
本次活動通過各種大眾媒體向社會公開徵集,並由市人才辦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公開招募對新安醫學民間單方驗方收集有興趣的人員,以及鄉村兩級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委派在其居住的鄉、村,綜合利用訪談法,問卷法,觀察法等方法對當地的新安醫學單方驗方等進行收集,市人才辦會同市衛生健康委根據其收集的新安醫學單方驗方數量和質量給予適當獎勵。
建立新安醫學民間單方驗方資料庫,民間偏方驗方經初步匯總整理後,將組織中醫藥專家集中篩選,擇優進行理論和臨床論證,對臨床確有療效的錄入資料庫統一管理,並根據實際貢獻給予提供者相應精神和物質獎勵。
對臨床價值較高的,市文化和旅遊局會同市衛生健康委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與提供人籤訂使用協議,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市人才辦會同市文化和旅遊局和市衛生健康委,在全市範圍內遴選一批熱愛中醫藥事業、有一定中醫藥理論功底的新安醫學傳承志願者,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對收集來的方藥技法進行臨床驗證及應用推廣,相關利益分配按協議執行。
三、徵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是提供的民間偏方驗方要詳細註明適應症(包括症狀學名、臨床表現等內容,最好附有圖片),便於患者對症查找,自願提供偏方驗方的還應註明中草藥組成名稱(學名、本地通俗名、別名等)、功效、主治、用量、用法、注意事項、禁忌症及驗證病例等資料。對涉及保密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提供者要特別註明,並做好保密處理。
二是對個人研發的偏方驗方,應附上相關部門的批覆;若是有論文發表的,請提供醫學刊物的名稱、代碼和論文的複印件
三是本次徵集的民間偏方驗方以信件郵戳為準或直接交到黃山市衛生健康委中醫科。寄信地址:黃山市屯溪區北海路174號黃山市衛生健康委中醫科,郵編:245000,收件人:葉青,電話:0559-2590170。
四是制定了《黃山市公開徵集新安醫學民間偏方驗方參考格式》,參考格式包括偏方驗方名稱、來源(1.祖傳 2.民間流傳 3.源自中醫經典著作4.自己研發)、功效主治、適用證、藥物組成及劑量、配製方法、用量用法、注意事項及禁忌症、驗證病例以及提供者姓名、聯繫電話、簡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