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工作難找,給人打工還是自己當老闆?

2020-09-05 閒小包

隨著高校的擴招,我國高等教育的總量迅速擴大。在這一過程中,高等教育經歷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型。高等教育由「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再加上近年來經濟形勢持續走低,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

面對這一狀況,大學生對就業問題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提高。

大學生的就業態度

畢業在即,大學生普遍對於找工作還是自主創業感到糾結,對於從事什麼行業的工作感到迷茫,對於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感到焦慮。

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缺乏信心,認為「擇業」風險較小,更傾向穩定的職業。也有不少大學生認為「創業」是一種理想的選擇,但需要一定的現實條件。還有兩難的,眼瞅就要畢業,糾結是找工作還是創業,拿不定主意,問身邊人誰也說不清,也不知道找誰去問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 找工作,缺乏職業規劃

大學生普遍缺乏職業規劃,沒有明確的從業目標。很多大學生將職業選擇僅僅看作是專業選擇、工資選擇或機會選擇,而不是選擇適合自己個性和能力的職業。「認識自己」和「認識職業」並將二者結合起來非常重要,但這對於還未開始職業生涯的大學生來說是個挑戰。

  • 想創業,缺乏實踐經驗

自主創業是一種機會,更是一種挑戰。在新的歷史時期,青年人的自主創業的內容既可以是「中國芯」、網際網路,也可以是擦鞋店和「鴨脖子」。但由於大學生缺乏必要的社會經驗,創業的知識和技能還不成熟,缺乏足夠的創業資金和豐富的社會關係,最終創業成功的大學生並不很多。

  • 有想法,缺乏切實行動

人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最重要的觀念是,找準自己的定位,金子更要在適合自己的地方發光!當你在選擇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選擇你。心存大志固然應當鼓勵,但不切實際的想法更容易讓人想到四個字:心比天高。看到別人紛紛找到如意的工作,光心裡羨慕解決不了問題。

大學生就業建議

  • 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擺正對工作的認識

大學生在擇業時,不應將職業選擇僅僅看作是專業選擇、工資選擇或機會選擇,而應該選擇適合自己個性和能力的職業。

比如,儘管公務員職業的技術性成分對於大學生們來說不構成一個難題,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擔起公務員的社會角色,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公務員職業所內涵的社會關係和社會規範。

大學生需要更多地了解「職業」,同時還應該更多地了解「職業生涯」。職業生涯的概念給我們的一個啟示是:個人的初始職業對於他後來的職業生涯固然重要,但其它因素,例如教育的獲得、技術的變化、職業的結構或社會結構的變化等,都會對人們的職業生涯產生更為重要的影響。這對於那些初涉職場開始職業生涯的大學生來說同樣適用。

職業生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職業的「成功」很少是畢其功於一役的結果,而是長期有價值的積累再加上機遇的結果。因此,大學生初涉職場選擇職業時,職業適合自身並具有累積性是最重要的。

  • 匹配自己的優勢和需求,找準自我定位

在高等教育呈日漸普及趨勢的社會裡,當你看到做飯的與吃飯的、開車的與坐車的、賣書的和寫書的、種花的和賞花的、甚至賣老母雞的和賣計算機的「本是同根生」,可能都曾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子時,你既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杞人憂天。也許這正是社會平等(教育的平等)和進步的表現。

無論從事什麼職業或行業,關鍵在於你能否在競爭的環境中揚長避短量力而行,並審時度勢因地制宜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在為社會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同時,使自己的價值得以體現,生活得到改善。

  • 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減少空想,提高競爭力

觀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未來。這一樸素的生活邏輯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的實踐所證實。

因此,我們對自主創業的認識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裝舊酒,而要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大學生在創業前,應該充分考慮自身的特點,慎重考慮各方面的條件是否具備,正確對待自主創業的成功和失敗,努力加強創業教育和實踐,做一名就業崗位的創造者。

攻讀什麼專業、持有何種文憑、來自哪所學校,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的你,為明天的創業、成才儲蓄了什麼?

  • 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就業資源和創業平臺

很多大學的學生會都會創辦與就業相關的社團,舉辦一些例如創業大賽或求職論壇的活動。到了畢業季,很多學校還會組織校園專場招聘會,各行各業的用人單位都會齊聚校園,向畢業生拋出橄欖枝。

無論擇業,還是創業,都不是憑運氣,最終還是靠實力。而今後的成才,則更是學習、實踐積累的厚積薄發。只有善於利用學校的資源和平臺,平時多思考、多準備,「戰時」才不慌神、心有底。

總結

十七世紀法國著名思想家、數學家笛卡爾說過:「機遇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

一個社會進步的標誌並不僅僅意味著私家車的普及和網際網路的家喻戶曉,它更應該包括社會成員在人生觀、價值觀、婚姻觀、事業觀、人才觀等人文範疇的觀念與思維方式的更新和轉變。

無論面臨怎樣的就業形勢,新時代的大學畢業生都應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調整對職業和對自我的認知,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及優勢,並學會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

相信一個在思想和行動上都有所準備的人,不難遇到就業機會,且定能做出真正適合自己的選擇。

相關焦點

  • 5個最難找工作的文科專業,畢業後的大學生說還不如去打工!
    中國大學的數量眾多,擁有的大學專業也是很多的。包括13個學科,92個專業類和630個大學專業。說的廣泛一點,專業可以分為文史類和工科類,兩類專業的性質不一樣,畢業生的未來發展也存在差異。很多學生在選擇專業方面,考慮最多的還是未來的工作問題!
  • 大學畢業選擇打工,還是創業?
    對於未來的職場是應該找個公司去上班呢,還是說應該創業呢?對於很多人來說,畢業之後一開始選擇的就是上班打工,找一個好的單位。因為相對來說,打工上班我們只需要付出自己的時間和能力就可以了,沒有創業失敗,賠錢的風險也沒有。
  • 學生想做暑假工,工作難找,工廠老闆說了7個字,原因很現實
    一位高考後就去找暑假工的學生,在找暑假工作的時候,卻被「頻頻」拒絕。她兩天找了15間工廠,都沒有人肯錄用她。學生想做暑假工,工作難找,工廠老闆說了7個字,原因很現實。在東莞虎門開了5年製衣廠的李老闆,工廠現有員工30人。今年夏季工廠的生意很好,訂單很多,廠裡也一直在招人。
  • 大學畢業後,是選擇自主創業,還是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在大學畢業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著自己的夢想,有些人想成為影視劇中的白領一步一步往上爬,有些人卻想著自己創業當老闆,將自己的公司在30歲之前做成一家上市公司。大學畢業後,是選擇自主創業,還是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 大學選了這四大專業,最好去考研,不然畢業後工作難找工資還低
    大學選了這四大專業,最好去考研,不然畢業後工作難找工資還低 不同的大學專業就業率也是不一樣,而且隨著大學生數量的增多,就業競爭更是不斷變大,社會也對學歷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專業如果學生不去考研,本科畢業工作很難找,而且薪資還比較低,發展前景也不是很好。
  • 4個「外表光鮮」的大學專業,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畢業難找工作
    我們辛苦寒窗苦讀十幾年,無非就是為了畢業之後出來找個好一點的工作而已。但是我們要是在讀大學的時候選錯了專業,那對我們來說就是非常的尷尬了,浪費了時間不說,畢業之後還找不到工作。很多人當初選擇專業的時候,看起來挺不錯的,但是就是不明白畢業之後怎麼這麼難找工呢?
  • 這些畢業後「適合創業」的大學專業,學好了有條件可以自己當老闆
    估計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給別人打工始終都不可能更自在和輕鬆,所以有些比較有想法的學生還沒畢業的時候就會嘗試自己創業,其實現在國家還是比較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只不過要創業的話首先一定要有計劃。其次也要看自己所學的專業到底適不適合創業,最後就是看家庭條件是否允許,如果家庭條件暫且無法支持的話,也可以在行業中多學點經驗,積累一部分資金在創業,同樣也是很適合的。不過創業本身就不輕鬆。今天要分享的這12個大學專業畢業後有條件的話還是很適合創業的,學好了可以自己當老闆。
  • 打工仔實拍街上提著桶找工作的人群,今年工作難找想找個好的更難
    在深圳工作到處有,好的工作卻難找,近日小編走訪了很多個人才市場,發現很多打工者都提著桶找工作,特別辛苦。下圖是一位打工者,剛剛從一家工廠出來。背上自己的行李,準備繼續走上找工作的路程,年輕人剛剛出社會,行李很少,不像我們出來10多年的想要帶的行李去找工作,根本不可能。例如下圖的這一位鄰居,正在搬家,因為在寶安找到了一家工廠,決定把家搬到寶安去。如今在深圳找工作太難了,想要工資高的就不包吃不包住,想要包吃住的工資又低,所以只能將就。
  • 博士畢業都「失業」的5個大學專業,工作難找,謹慎報考!
    由於近年來大學畢業人數的不斷上升,去年已經突破800萬人,原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通過考研來釋放就業壓力,以求謀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取得一份不錯的待遇。誠然如此,越高的學歷在用人單位、HR眼中往往更能得到關注與認可,學歷作為「敲門磚」的作用也還是比較明顯的,但事實上,有一小部分大學專業由於學科特點,或是市場需求等原因,就業難度相當之大,就算是博士畢業都容易「失業」,工作比較難找,不論是高考學子還是考研學子都要謹慎報考,一起跟隨史育閣來看看吧!
  • 大學畢業難找工作?原來是這3個誤區在背後搗的鬼
    隨著全國高校的不斷擴招,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就業壓力隨之增大,導致很多大學生剛畢業就面臨失業,好多人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都是在社會"飄著"。那為什麼大學生找工作這麼難呢?除了一些自身原因,還有這些誤區在作祟。【1】求職簡歷遍地撒工作難找,很多求職者為了提高求職成功率,在求職過程中海量投遞簡歷!
  • 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大學生畢業後進入工廠打工
    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大學生畢業後進入工廠打工但現在的社會裡面很多人都不是很贊同大學生畢業以後進入工廠打工,特別是鄉下農村老家裡面的長輩,就覺得大學畢業以後要去做一份高大上的工作,潛意識的認為工廠裡面幹的都是辛苦的活。
  • 大學「畢業轉行最多」的5個專業,工作難找,四年書白讀
    春節將至,但對於即將高考的高中生以及即將面臨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這個春節也並不能完全放鬆。對於高考生來說除了努力備考,還有一件事就是選擇學校和專業了。如今專業琳琅滿目,光看名字,很難看出這個專業的前景,而選擇一個既適合自己,又有好的工作前景的專業是非常重要的。
  • 最「沒出息」的4類大學生,畢業之後工作難找,佔一個都前途渺茫
    其實很多大學生工作難找的原因,就是大學時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當大一新生們看見這些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會不會產生危機感?其實你們要知道,學生上大學就是為了增長自己的本事,讓自己在找工作的時候增加競爭力.
  • 不是工作難找了,而是以為自己能找到好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
    為什麼現在大學生畢業,工作越來越難找了?這當然有經濟形勢的關係。但這背後,其實有更大的邏輯。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先分享一組數據。我出生於1976年。所以,說一句扎心的話:你要明白:不是工作難找了,而是以為自己可以找到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那怎麼辦?那麼,我們就不去找工作了嗎?
  • 這4個大學專業,看似「冷門」難找工作,實際上畢業卻很吃香
    這4個大學專業,看似「冷門」難找工作,實際上畢業卻很吃香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總喜歡根據自己的第一印象去判斷,有的考生選擇專業的方式更簡單,聽名字下定義,所以導致很多考生入學以後,才發現自己所學的專業和想像不同。
  • 這4個大學專業,看似「冷門」難找工作,實際上畢業卻很吃香
    這4個大學專業,看似「冷門」難找工作,實際上畢業卻很吃香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總喜歡根據自己的第一印象去判斷,有的考生選擇專業的方式更簡單,聽名字下定義,所以導致很多考生入學以後,才發現自己所學的專業和想像不同。
  • 大學剛畢業,隨便找份工作幹著,還是堅持自己的擇業理想
    大學畢業後進入社會,開始面臨著找工作的壓力,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我是應該先隨便找一份工作解決一下經濟壓力,還是踏踏實實,靜下心來找一份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的觀點肯定是不要為了工作而工作,找一份好工作才是王道。 隨便找份工作先幹著,然後再慢慢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有人稱之為先就業再擇業。這樣的就業觀真的好嗎?剛畢業,原來是想著先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但結果就這樣安逸了好幾年,最後感覺工作越來越難找。
  • 大學生畢業後不當白領,反而進入工廠打工,大學四年白讀了?
    又由於大學生不願放低心態,導致高不成,低不就,每一年大學生找工作都是難題。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後不當白領,反而進工廠打工,大學四年白讀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一:生存。小張,90後剛從大學畢業,找工作成為了他目前最緊急的事情。由於現在畢業的大學生太多,要找一份相對滿意的工作並不容易,有時候投了十幾份簡歷,三天連跑十幾個公司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 專科學校畢業的學生,是不是就難找工作?過來人總結的太現實了
    專科學校畢業的學生,是不是就難找工作?過來人總結的太現實了現在的大學生就業壓力是比較大的,很多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本科生尚且如此,大家就覺得專科生更是沒有競爭力,覺得讀專科沒有用,真的如人們所想的那樣嗎?專科生就真的很難找工作嗎?
  • 這4類大學生最「沒出息」,畢業之後工作難找,佔一個都前途渺茫
    其實很多大學生工作難找的原因,就是大學時忽視了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當大一新生們看見這些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會不會產生危機感?其實你們要知道,學生上大學就是為了增長自己的本事,讓自己在找工作的時候增加競爭力. 讓學生們能更加容易的找到工作,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還是會有很多的大學生在學校「享福」,其實不僅僅是這樣的學生會沒有前途,還有這4類大學生最沒前途,畢業之後工作難找,佔一個都前途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