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後不當白領,反而進入工廠打工,大學四年白讀了?

2020-12-14 奇聞直說

大學是每一位父母的夢想,無論家庭環境的好壞,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學。他們始終相信讀書才是出路。從小父母就勉勵我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才能改變貧窮的現狀,有一份好的工作。不管父母有多累,一定要供孩子上大學。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也是越來越多,就去年來說,應屆畢業的大學生接近800萬人,以前八九十年代,大學生還是鳳毛麟角。那個時候的大學生含金量非常高,一畢業就有好的工作,也是眾人羨慕的對象。

但是由於現在的大學生特別多,在人才招聘會上,人山人海,上百個大學生搶一個職位,然而選擇權在招聘方手上,他們「擇優錄取」。又由於大學生不願放低心態,導致高不成,低不就,每一年大學生找工作都是難題。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後不當白領,反而進工廠打工,大學四年白讀了?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一:生存。小張,90後剛從大學畢業,找工作成為了他目前最緊急的事情。由於現在畢業的大學生太多,要找一份相對滿意的工作並不容易,有時候投了十幾份簡歷,三天連跑十幾個公司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小張是一個農村孩子,花幾個月的時間去找工作不現實,當務之急是生存。不得已,他只有先去工廠打工,積累資金,然後再找更好的工作。

原因二:進工廠更受重視。現在大學生進工廠打工的人越來越多,人們也漸漸的放下了對大學生進廠打工的歧視。馬雲就曾經寫過一封信,寫給正在工廠打工的同學們。到大學生,在社會中處處碰壁,無奈低頭,選擇去工廠打工,卻發現其實還不錯。

現在一個公司的白領全是大學生,你在其中只是一個普通人,沒人會在意你。但是在工廠裡面,大學生還是很少的。老闆更願意培養他們,讓他們當管理者,而不是普通員工,工資也比普通人高。大學生在工廠裡面也很容易混出頭來,普通的工人對待他們也很尊重,大學生在工廠裡面有很強的優越性,這是當白領沒有的。

原因三:升職加薪,工資甚至比普通白領還多。現在21世紀最缺的是什麼?人才啊。很多優秀的工廠,會重點培養大學生,培養他們當工廠的管理者。普通工人一個月也能拿個四千,大學生在工廠裡的工資要比普通工人多很多,甚至比普通白領還多。

對於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去工廠打工,大家也是議論紛紛,發表著自己的不同意見。有人說:大學畢業去工廠打工,真是理解不了,大學四年白讀了?讀了大學結果還是去工廠,何必上大學呢。直接去工廠打工還能省好幾年的學費呢。

還有人說,反正都是掙錢,在哪都一樣。現在工廠裡每月掙四五千都很普遍,管吃管住;在公司每月3000多的工資,還要經常加班,除去租房吃飯的錢,每個月剩不了多少。

其實我覺得,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只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和努力掙錢,就是光榮的。大學生畢業後進工廠打工,也是一種選擇,並不是說大學四年就白讀了。小夥伴們,你們對大學生畢業後去工廠打工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大學生畢業後進入工廠打工
    為什麼很多人反對,大學生畢業後進入工廠打工但現在的社會裡面很多人都不是很贊同大學生畢業以後進入工廠打工,特別是鄉下農村老家裡面的長輩,就覺得大學畢業以後要去做一份高大上的工作,潛意識的認為工廠裡面幹的都是辛苦的活。
  • 為什麼大學生進工廠會有那麼多「反對」意見?大學四年白讀了嗎?
    在這樣的職場生存環境下,剛畢業的大學生,選擇了進工廠打工。大學生進工廠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也讓不少人站出來反對這樣的做法。首先是父母。一些在工廠打工,將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一直以來的工作都是以「培養大學生」為目標。當孩子畢業後,進工廠打工,成為了和自己一樣的「工人」。心中瞬間跌落千丈,懷疑自己這些年為孩子的努力都「白費」了。
  • 大學生畢業後,寧可待業也不進工廠打工,究竟為什麼?
    甚至對於他們來講,只要有份工作,完全不介意是在工廠流水線上,還是在工地上,所追求的,不過是有份工資,能夠養活一家人即可。但是如今有個現象,那便是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對於工廠他們是不屑的,甚至目標是非辦公室類型的公司不進,不然的話,寧願待業。這種現象雖說還是相對較少,但卻是存在的。那麼,為何大學生寧願待業,也不願意進工廠打工呢?工廠打工,又真的丟了大學生的臉嗎?
  • 大學四年一半學生等於「白讀」,一無所獲的四年何去何從!
    根據最新一份針對大學生的調研報告顯示:近一半大學生在大學前兩年幾乎一無所獲,36%的大學生讀了四年等於「白讀」。造成這種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今天的大學老師和大學生,未把教學和學習放在首位。調查結果發現,大學老師更喜歡聚焦在他們的學術研究上,而不是給年輕的大學生上課;大學生也不喜歡上課,而是喜歡參加交際活動。報告中的數據顯示:45%的大學生在大學前兩年,學習上沒有「有意義的」收穫;36%的大學生,經過大學4年學習後,幾乎毫無改變,仍在原地踏步。
  • 到大學後千萬不要做的四件事,一不小心大學白讀,後悔莫及
    對於很多剛剛步入大學的大一新生來說,對大學還不熟悉,對大學將來畢業後做什麼也不清楚,所以有時候在大學容易做一些錯誤的事情,反而影響了自己的大學畢業和自己的就業。在此作為老師,我總結了大學生到了大學後千萬不要做的四件事,希望能對正在讀大學的朋友能有所幫助,否則一不小心大學白讀,自己到時候後悔莫及。第一件事,不要考試作弊。
  • 風光進名牌大學,四年畢業後家長卻傻眼,讀的什麼大學?白花錢!
    國內的名牌大學,也就是指那些雙一流學校,如985、211高校。進入名牌大學,是很多學生和家長的願望,你看看現在的企業招聘,哪個好一點的企業不是明確寫著:必須要從雙一流學校畢業。這就意味著,如果你的畢業院校比較好,那麼你的起點起碼會比別人高一些。但是進入一所好大學,僅僅是開始。
  • 大學生讀書四年,畢業後只找到了月薪3000元的工作,是否值得
    如果學生在學校談戀愛的話,那麼一個月保守也要消費2000元,每個學期在學校大約要住5個月,那麼就要花費10000元,再加上每年需要交給校方的學費,我們按10000元一年來算,那麼學生在大學上四年學的話,至少也要花費120000元以上的了。大學生在畢業後,又能找到怎麼樣的工作呢?
  • 大學畢業四年後
    本人三流本科畢業,專業是新聞學。我是家裡第一個大學生,家裡祖祖輩輩是農民,父親為了供我和哥哥讀書,帶著母親去城裡務工。所以高考完的我沒有一個人能給我一個好點的建議,高考志願就稀裡糊塗的填完了,四年大學也就這樣糊裡糊塗讀完了。可能有的人會說大學那麼多時間完全可以給自己充電,現在的我只能後悔沒有把握當初大把時光。畢業第一年,我去了一家培訓機構上班。主要負責小學生。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要選擇進廠打工難道學費白交了?
    近年來聽到和很多大學生去工廠打工,而且是十二個小時的工廠,工廠老員表示高工資都是加班出來的,十二個小時是常態,因為不加班只能拿到三四千的工資。聽大學同學說他去工廠打工了,他之前一直是做汽車銷售的,做八九個月,業績平平,而且提成越來越低,可能是因為要過年的原因只能選擇去工廠賺五六千的工資回家的面子好過點吧。
  • 報考大學這3個專業選擇要謹慎,否則下工地去工廠,4年大學白讀
    報考大學這3個專業選擇要謹慎,否則下工地去工廠,4年大學白讀   有關大學報考何種專業這件事,相信很多高考的學生應該都會有所關心,畢竟有些專業如果要是報錯了。那麼很有可能自己在大學期間四年就是折磨,而且在畢業之後也找不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 孩子花那麼多錢上民辦大學,到底有沒有前途?家長擔心白讀四年
    「請問我孩子花那麼多錢上民辦大學,到底有沒有前途?作為家長,我很擔心孩子白讀四年大學。」有人問。 上民辦大學是否有前途,因人而異,有的人在民辦大學就讀四年後照樣可以找到心儀的工作,有的人在頂尖985大學就讀,多年以後卻陷入赤貧,成為貧困戶,這在我幾天前已經寫過相關的案例。
  • 那些進廠打工的大學生
    家在桂北農村的李文在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讀大一,在他看來,這些年輕人的吐槽和抱怨更像是一種彰顯獨立自由的炫耀,昭示著他們的工作所在地——那些沿海發達地區和家鄉的不同。    今年暑假放假前,李文在跟父母提起去工廠打工的想法時遭到了反對。因為暑期正好是水稻收割和播種最忙的時候,家裡20多畝稻田正需要人手。
  • 讀大學期間,打工賺一些生活費,怕是「得不償失」
    讀大學期間,打工賺一些生活費,怕是「得不償失」。大學生一邊上學,一邊打工賺錢,這樣恐怕不好。一個大學生,四年大學讀下來,究竟需要花多少錢,說法不一,有的說十萬足以,有的說還要更多,當然,有些特殊的專業和學校,花費的總費用,一般家庭是承擔不起的。
  • 大學畢業後進工廠上班,同學:大學上的就是一個笑話!
    因為仔細想來,大學生活簡直是不要太舒服,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去上課,下課後還要充足的時間打球等課外活動。但是畢業後卻沒能這麼輕鬆的生活了。不過也有很多人,雖然也是上了四年大學,但是畢業的時候卻傻眼了。這些人卻傻眼了。因為四年的散漫,很多人壓根是什麼都不會,再加上現在大學生每年畢業的都會有很多,所以對用人單位來說,招聘自然是擇優錄取。
  • 農村大學生畢業現狀不如輟學打工的同伴,原因很殘酷,扎心了
    大家一定聽過這樣的言論:「讀大學有什麼用,畢業了還不如初中畢業的人混得好」,在現實情況中確實也有這樣的情況存在。一些初中學歷或者高中學歷的人很早就輟學了,步入了社會開始了謀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攢經濟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觀。
  • 大學四年,讀研三年,讀博四年!你能夠做到嗎?大學生:算了吧!
    可是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學歷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畢業必備利器,於是有很多學生不斷的在追求學歷的提升,慢慢的走上了大學、研究生、博士,一直在讀書,當然最終的結果或許是這部分的學生一定可以過上一個極為安逸的生活。不過,像這些能夠讀到博士的學生又有多少呢?肯定是少之又少,畢竟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只是極少數的一部分,所以都是那些能力出眾的人所做的事情。
  • 從貼標籤到撕標籤 那些進廠打工的大學生
    家在桂北農村的李文在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讀大一,在他看來,這些年輕人的吐槽和抱怨更像是一種彰顯獨立自由的炫耀,昭示著他們的工作所在地——那些沿海發達地區和家鄉的不同。  今年暑假放假前,李文在跟父母提起去工廠打工的想法時遭到了反對。因為暑期正好是水稻收割和播種最忙的時候,家裡20多畝稻田正需要人手。
  • 大學四年怎麼讀?大學生學長對大學新生的期盼
    今年的大學新生陸陸續續收到了他們的錄取通知書,然後將各自奔赴他們的象牙塔,奔向全國各地去成長,實現他們的人生意義。那麼大學四年如何過?大學生學長把過往四年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希望對大學新生有參考。讀大學的目的主要在於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和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你在大學鍛鍊的能力越高,將來出社會後,才能有更多的選擇。
  • 求職大學生:"做業務員,我的大學就白讀了"?/圖
    本報2月6日訊 節後,長沙各大人才市場相繼啟動了數場具有規模的招聘會,提供了數量可觀的職位和崗位,可為什麼很多應屆大學生還是捧著簡歷找不著工作?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數十家前來招聘的單位,不少招聘者認為,還是大學生的心態不對,許多80後的大學生一心只想找個輕鬆的工作,對做銷售和業務員這類工作,更乏青睞者。扎堆求文員,不願做銷售   「今天招聘不理想,沒什麼人來應聘銷售,應聘文員的則有一大堆。」長沙博雅機械公司銷售部李麗輝見到記者就開始訴苦。
  • 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大學生進工廠打工?真實原因你懂嗎
    以前總認為工廠都是那些只讀到初中或者高中的年輕人的去處,因為現在的工廠招工門檻很低,基本上可以做到隨便出入,反正一年四季工廠都是缺人的,從事沒有夠過人。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都進工廠打工了,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