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正是踏青旅遊的好時節。為了提振旅遊消費信心,激發旅遊市場,儋州市旅文局和儋州旅遊協會加大全市旅遊景點推廣力度,儋州海花島、白馬井土糖生產村成五一旅遊新熱點。
翻曬鹽田、過濾生成滷水、將高濃度的滷水灑在鹽槽上、暴曬、結晶……遊客們走在古鹽田的小道上,參觀和感受千年古鹽田魅力。來自海口的李女士在峨蔓鎮千年古鹽田上望著一片平整的鹽槽驚嘆不已。她說,之前有聽說過千年古鹽田,今天到此一遊,不僅了解到古代人們的曬鹽技藝,還能了解先人的生活,實在受益匪淺。
在遊玩的同時,遊客還品嘗特色美食,購買老鹽,行程豐富,帶火了周邊旅遊經濟。「今天是疫情之後第一次有這麼多遊客。遊客多了,我們生意也好做了。」一位售賣老鹽的李大姐笑盈盈地對記者說。
遊客來到白馬井海花島。「哇,這也太美了吧,異域風情、中國文化,商鋪、演藝活動,應有盡有。雖然還沒正式開放,但是足以感受得到這個旅遊綜合體的龐大魅力。」在1號島,剛下車,遊客們便對海花島的建設感嘆不已。現場還舉行珍奇特色植物園遊園會啟幕儀式,遊客們對園內植物進行了參觀。
儋州旅遊協會負責人李軍說:「即日起,有興趣的遊客通過報旅行團的形式,即可安排入島參觀旅遊。同時,我們還以海花島為一個點,將周圍千年古鹽田、土糖產業園、愛尚玫瑰園等多個景點串聯起來,通過『旅遊+』,帶動儋州經濟的發展。」
發展鄉村旅遊,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儋州市促進旅遊業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舉措。
隨後,遊客來到白馬井鎮學蘭村委會,觀看土糖生產技藝。據介紹,土糖加工生產在儋州有著600多年的歷史,儋州土糖遠近聞名,遠銷省內外。近年來,白馬井鎮不斷加大對土糖產業的投入,將其提檔升級,既守護傳承著寶貴的傳統土糖製作技藝,也讓其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旅遊團成員們在觀看生產流程後,購買土糖作為伴手禮,贈與親朋好友。
遊客們紛紛表示,今天遊覽三個景點,對儋州真的是有了不少的了解。聽說在儋州還有百年植物園、千年東坡書院、百萬年溫泉、百萬年石花水洞、億萬年火山巖海岸等景點,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資源,回去後,我們一定拉上親朋好友,再到儋州來看美景,吃美食。(王欣、林曉雲)
(責編:陳海燕、席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