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的鉛字灰紙,是新聞的名義

2020-12-22 人民網

從1929年復旦新聞學系獨立建系以來,

在一代又一代復旦新聞人接續努力下,

得風氣之先,立時代潮頭,

始終走在行業發展前列,

堪稱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排頭兵。

特別是理論創新與教育革新雙輪驅動,

不斷刷新記錄,

創造了新中國新聞教育事業一個個歷史性「第一」。

成就來之不易,道路並不平坦,

未來也不會一帆風順。

就像百年來中華民族謀求復興偉業的奮鬥徵程一樣,

復旦新聞人在波峰浪谷中穿行,

在困難挑戰中前進,

一路悉心勞作,風雨兼程,

將事業一點點做大,

猶如一棵小樹苗,成長為今天的參天大樹。

我們將繼續努力

今年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系)創建九十周年,老師們商量策劃出版一套教授學術叢書,為這個特殊的日子送上一份特殊禮物,表達對學院的崇敬和熱愛。

九十年,新聞學院人才濟濟,俊傑輩出。教學與科研傳承有序,底蘊深厚,著述豐贍,成就卓越。這套叢書選取的是目前在任的十五位老師的作品。老師們以對職業的敬畏與尊重,反覆甄選書稿,精心修訂文字,意在以一種質樸而莊重的方式,向九十年的新聞學院致敬。

作為學院一員,回顧歷史,與有榮焉。我們這個被譽為「記者搖籃」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崇尚新知,治學嚴謹,站立時代潮頭,引領風氣之先,創造了諸多第一:老系主任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全本,創辦了中國第一座高校「新聞館」;新聞學系第一個引入了公共關係學科,發表了第一篇傳播學研究論文,出版了第一本傳播學專著,主編了第一套完整的新聞學教材,創建了國內第一家新聞學院,在國內第一家開設傳播學全套課程,建立了國內首個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第一家實現部校共建院系……在各個歷史時期,新聞學院為中國新聞傳播學科的發展,為中國新聞事業的進步,不斷貢獻非凡力量。

九十年是歷史長河一瞬,但對新聞傳播學科來說,其變化之巨是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比擬的。從鉛鑄火煉報紙印刷,到無像無形空中電波;從五彩繽紛電視屏幕,到無處不在網際網路;從無遠弗屆移動終端,到不可思議5G傳奇。科技進步驅動新聞傳播學科迭代更新、飛躍發展,令人目不暇接。這套叢書力圖從一個側面展示新時代新聞傳播學研究的進展,探討未來新聞傳播學科發展趨勢和走向,回答新聞傳播學理論和實踐的緊迫課題。

大家知道,長期以來有「新聞無學」的說法,這種說法並不科學。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如哲學、歷史、文學等相比,新聞傳播學是近現代產物。實踐探索、學術積累、研究成果都不夠豐富、厚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聞傳播學術大廈的構建還在進行之中,已經完成的工程也還在完善之中。但不能否認,新聞傳播學是當代新興文科發展最快、影響最大、應用最廣、前景最為明亮的重要學科,沒有之一。如信息產業方興未艾一樣,新聞傳播學很可能成為這個世紀獨步一時的最前沿學科。

我們看到的這部教授學術叢書,規模不算很大,涵蓋的方面也是有限的。但我們從中看到了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們不計功利的良好學風和獨立思考的學術追求。特別是,老師們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與視野,從不同方面努力回答了基礎和應用、理論和實踐、傳承和創新等諸多與時代切近的問題,令人讀後啟示頗多。

首先,新聞傳播學具有高度應用價值,但不意味著這個學科發展可以離開牢固基礎。不能把新聞傳播學教育看成是一種簡單的勞動技能或專業培訓,其背後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學科交叉的龐大學術體系。這也決定了只有把新聞傳播學的基礎夯實,才能不斷增強其應用價值和效能。缺少體系性就沒有專業性。其次,理論來自實踐,而實踐在理論指導下才能得到提升。未經過梳理的實踐,有時可能就是一團沒有頭緒的隨想,或者是一堆雜亂無章的感覺。只有通過系統、科學的理論研究,才能對事物規律性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從這個意義上講,新聞傳播學是一門科學,是有學問的。再次,新聞傳播學一以貫之的守正之路,就是要促進人類社會的和平友好、文明和諧、向善進步,新聞傳播事業擔當的使命不能變,也不會變。同樣地,新聞傳播學又是一門嶄新的學科,必須回應網際網路時代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課題,這是一個應該構建新聞傳播學新高峰的大時代。

掩卷沉思,眺望未來:從大地重光的撥亂反正,到實現民族復興的新時代,由業界到學界,由採寫編評到教書育人,經歷了我國新聞事業蓬勃發展的四十年,更感到「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回望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教育光榮歷史,閱讀老師們嘔心瀝血的學術新作,自問:一個人一生能夠做多少事?很有限。無非是培上幾鍬土,添上幾塊磚。個人作用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大,但一代一代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師生累積起來的知識和力量,可以為後人留下一份豐厚的精神財富。我們將繼續努力!

本文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學術叢書總序,作者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本文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學術叢書總序,作者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米博華)

推薦閱讀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學術叢書

叢書編委會

主 任 米博華

委 員 米博華 張濤甫 周 曄 孫 瑋 李雙龍

楊 鵬 周葆華 朱 佳 洪 兵 張殿元

叢書書目

陳建雲《論史衡法》

劉海貴《新聞實務隨想錄》

馬 凌《俯拾即是》

張濤甫《轉型與在場》

周 笑《新媒體的自畫像》

沈國鱗《舊識新知——全球化下的傳播比較研究》

廖聖清《傳播與中國受眾》

孟 建《傳學的哲思》

曹 晉《傳播的交叉分析:政經與性別研究》

黃 瑚《新聞與傳播論衡》

童 兵《新世紀新聞的觀察與思考》

張大偉《出版業的核心與邊緣》

張殿元《無形的廣告:消費主義、文化宰制和權力關係》

朱春陽《中國媒體產業20年:創新與融合》

院慶書展信息

九十年的鉛字灰紙,是新聞的名義;

解塵封的訊息文稿,是新院的豐碑。

紙筆無聲,待你發聲傳情。

光陰回首新聞間,歷久彌新薪火傳。

穿越榮耀與艱辛的歲月,

待你做這場回憶的引路人。

食指到拇指的時代,

新聞如何應對時代的激流汩汩?

多國智慧,教育傳播,待你來見證。

九十年風雨更見故人真心,綠鬢霜華,

在新聞中銘刻的青春和熱血,待你來傾聽……

今明兩日(即11月1日、2日),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學術叢書及新聞學院教師近五年教學科研著述成果專場圖書展覽在復宣酒店一樓大堂舉辦,歡迎大家前往賞閱。 (來源: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復旦新聞青年)

相關焦點

  • ...八一南昌起義暨建軍九十周年紀念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4月27日,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聯合召開「三個90周年系列發布會」——八一南昌起義暨建軍九十周年紀念活動新聞發布會。中共南昌市委副書記、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長,八一南昌起義暨建軍九十周年紀念活動工作籌備領導小組組長郭安介紹八一南昌起義暨建軍九十周年紀念活動籌辦情況。
  •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摘錄:堅持獨立自主,反對霸權主義
    [編者按]近日,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的《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正式出版發行,該書記述了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至2012年十八大召開90多年的歷史,準確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歷程、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
  •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較之《七十年》的新成果
    二三十年前,二胡(胡喬木、胡繩)領銜編著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以下簡稱《七十年》),引領那個時代的高度,成為中共黨史撥亂反正的巔峰之作,黨史工作者愛好者的啟蒙讀物。較之前身《七十年》,作為一部貫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紅線的黨史基本著作,《九十年》青勝於藍,再領風騷,求實創新的豐碩成果比比皆是。
  • 經典大前門 滄桑九十年
    「大前門」捲菸,1916年創牌,至今已有整整九十年的歷史了。「大前門」是中國捲菸中的著名品牌。可謂家喻戶曉。
  • 「木九十」鏡框是貼牌的!
    記者來到市區一家眼鏡店,一位店員給記者推薦了一款品牌為木九十的鏡架,店員表示,木九十是國內一線眼鏡品牌,現在店裡搞活動,一套只要399元。記者看到,鏡框上並沒有廠家編號等信息,只在鏡片上貼了一個木九十的小標籤。因為是品牌鏡框,所以價格比普通鏡框要貴上不少。
  • 三千甲子 九十春秋丨慶何成康教授九十賀誕暨拜訪訪談
    引言「三千甲子,九十春秋。松鶴遐齡延耄壽,子孫繞膝樂天倫。瑤池果熟三千歲,海屋籌添九十春。」01前奏 2018年11月30日,為了恭賀商學院創始人之一何成康教授的九十壽誕,青島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管永建老師,
  • 致你的九十年
    爺,九十歲生日快樂:)1930年2月,出生於福州。這是最早的照片。
  • 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書名:《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作者: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的《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由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0年7月,習近平同志提出編寫《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的任務,並在編寫工作啟動後親自審定編寫工作方案,作出長篇重要批示,給予重要指導。本書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室務委員會具體領導下,歷時六年編寫完成。在編撰過程中,注意吸收《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第二卷和《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的精華,並積極吸收黨史研究最新成果。
  • 新聞人的底色——寫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九十華誕之際
    作為新聞理論專家,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李良榮最看重的,也是「實踐」二字。生於1946年的李良榮,在復旦任教近40年,帶出了200餘名研究生。其所著的「復旦版」《新聞學概論》,是中國最暢銷的新聞理論教科書。
  •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負責人就《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出版答新華社...
    近日,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負責人就《九十年》有關情況,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問: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際,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出版《九十年》,請問主要考慮是什麼?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這是今年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為世界所矚目。
  • 中山圖書館九十華誕
    中山圖書館九十華誕   中山圖書館九十華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致信祝賀  本報訊 (記者成因通訊員歐小波)昨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在斜風細雨中熱鬧地度過了90華誕。
  • 張凱麗在《人民的名義》後為某品牌老年鞋做廣告惹爭議
    1962年出生的張凱麗九十年代曾因出演《渴望》中的第一女主角劉慧芳而紅極一時,並且憑此奪得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和北京電視春燕杯最佳女主角獎,榮獲得1992年第三屆全國電視十佳演員的十佳之首。今年以來,隨著《人民的名義》的熱播,張凱麗因飾演高育良書記的老伴吳老師又一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在《人民的名義》中,張凱麗演繹出了吳老師的賢惠、忍讓、識大體等特點,看後讓人佩服的同時,也讓人為她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惋惜。
  • 新銳品牌木九十:眼鏡不止是眼鏡,更是一種時尚潮流方式
    品牌簡介基本概況2010年9月,剛剛大學畢業的陳峰發現了眼鏡市場所具備的商業潛力,於是他在成都創立了木九十。「木九十」的名字頗具含義,「木」代表的材質,「九」即持久的品質,「十」則寓意完美的工藝。2013年,木九十將公司總部搬到了深圳。
  • 《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嗎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
    《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嗎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昨開庭  下了一夜的雨,昨天上海空氣清冽,上海浦東法院開庭審理《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一案。  去年11月,浦東法院受理此案時,錢江晚報曾有報導:《暗箱》作者劉三田起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編劇、著名作家周梅森及製片單位等八被告侵犯其著作權,要求小說《人民的名義》全面下架並賠償其經濟損失1800萬元。
  • (清華九十年)從清華走出的水利專家
    Untitled Document(清華九十年)從清華走出的水利專家 (2001.04.28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魏廷琤(1950年法律系畢業)曾任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擔任過漢江流域、丹江口、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負責人; 張超然(1965年水利系畢業),現任三峽總公司總設計師; 林秀山(1963年水利系畢業),小浪底工程總設計師; 王家柱(1963年水利系畢業),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 秦中一(1962年動力系畢業
  • 以一所美院的九十年曆程看中國美術的歷史變遷
    最後,許江還強調:「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年的風雨歷程,也同樣見證了屬於中國美術九十年變遷的歷史。希望這個大展能夠讓所有國美人,所有美術界的朋友以及各位觀眾共享國美之路傳承不息的使命擔當與東方理想。」 中國美術學院在九十年的發展歷程中,開拓了在中國美術、中國美術教育領域的一片新天地,令人感佩。在中國美術學院九十年的歷史中,集中了一大批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藝術大家,誕生了一大批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貢獻了一批德藝雙馨的美術教育家,更開拓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美術教學道路。可以說,中國美術學院在中國高等美術教育領域樹立了一面旗幟。
  • 九十年代活躍在廣東電視臺的十大美女主持人,你還記得多少個?
    3,侯玉婷有廣東一枝花、廣東電視臺一姐、廣東嶺南臺臺柱之稱的侯玉婷從1979年開始考進廣東電視臺主持工作。凡是從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生活過來的廣東人,幾乎都能深刻地記得侯玉婷。她曾主持過《與法同行》、《藝術長廊》、《共度好時光》、《一曲難忘》、《百花園》等欄目。
  • 重慶兼善中學:漢服傳承文明同賀九十校慶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民族傳統節日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校「四育」課程建設,喜迎兼善九十華誕。重慶市兼善中學從褰裳漢服社近日在作孚廣場隆重舉行了「迎中秋·慶國慶獻禮校慶九十年」的遊園活動。
  • 農工黨四川省委專職副主委夏華祥:九十年輝煌歷程啟迪著新時代
    農工黨走過的九十年,是篳路藍縷、櫛風沐雨的九十年,是一代代農工黨人艱辛探索、英勇奮鬥甚至獻出鮮血和生命的九十年,是每一個農工黨人深感驕傲、光榮與自豪的九十年。歷史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九十年風雨、九十年輝煌,九十年的發展並非都有鮮花和掌聲,但九十年走過的每一個腳印都值得永遠銘記。「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 祝壽賀詞:外公九十歲生日
    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我們歡聚一堂,用馥鬱的鮮花,用甘醇的美酒,迎來了我們尊敬的外公×××九十歲華誕!作為老人家壽筵慶典的主持,同時,又是老壽星的孫輩,我謹代表老人家及其家人,對各位親朋好友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深深的謝意!(掌聲)  二、老壽星登場  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赴宴、祝壽。這正是:親朋共享天倫樂,歡聲笑語壽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