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小童是怎樣讓孩子愛上勞動的?如何與孩子平等相處?

2020-09-05 望鄉思鄉

文接上篇,「布衣小童」裡的育兒智慧,初步可以概括為五點:其一是「珍視童真」,其二是「無私的愛」。下面繼續寫三四五:

其三,耐心陪伴。

對於城鄉父母來說,越來越快節奏的生活,使我們似乎越來越沒時間陪孩子。在偶爾的一點空閒裡,大家卻習慣於拿起手機,獨享一個人的「快樂」。

尤其對於城市家長來說,更希望孩子將大把時間投入到學習上,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等曾經兒童的一些基本的勞動鍛鍊已經幾乎完全被家長「代勞」了。「布衣小童」卻不這樣,小歐是特別熱愛勞動的孩子,而且家長給了他充分的自由去探索勞動的樂趣。

在2020年春天的一期視頻中,小歐幫助爺爺和媽媽搬麻山藥。為了把活兒幹得又快又好,在這期視頻當中,小歐發明了四五種搬法,期間爺爺和媽媽並沒有橫加幹涉,而是耐心地給予他嘗試的機會:他或者兩個箱子一起搬,或者用肩膀背,或者用繩子拎,再或者用雙手推……孩子在勞動的過程中,充分釋放了創造力!這得益於家長耐心給予孩子充分的勞動自由,並給他充足的時間,耐心地讓他去嘗試和探索。讓孩子放手去試,這或許是耐心陪伴孩子的最高智慧。

其四,平等相處。

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曾經寫過一首字字懇切、發人深省的《你的子女其實不是你的》,他強調了孩子的獨立性及平等的尊嚴。這首詩裡的詞句被廣泛傳播和引用,但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對孩子的平等觀念往往停留在思想層面,現實中更容易長官意識泛濫或者「甩手掌柜」扎堆。

於是,社會上出現了太多的虎爸虎媽,或者無視孩子內心健康與實際需求的「雲父母」。孩子成為嚴加管控或放任自流的對象,這又何談平等?

「布衣小童」對如何平等對待孩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歐爸和小歐有一個「每周談話」,父子二人一問一答,妙不可言。在看似尋常的問答裡,蘊藏著父親對兒子細緻入微、潤物無聲、因勢利導的育兒智慧。每次談話,先由爸爸發問,細緻了解小歐本周的生活學習經歷、所得所悟、困難困惑等,還要檢查小歐本周的計劃完成情況。當然,歐爸也會接受小歐提出的合理要求,不合理的要求會被當場拒絕,並講清楚理由。比如小歐想買新文具盒,歐爸循循善誘,告訴孩子不要有攀比之心,真正該跟大家比的是學習、節儉、樂於助人等,而不是誰的文具盒更高級。每周歐爸也要完成小歐布置的任務,比如買三格紙,並要接受兒子的檢查。

父子二人,無論對話,還是行動上彼此的要求,都是平等的,歐爸對小歐有充分的尊重,小歐對爸爸也有充分的信賴,這才是和諧健康的親子關係的理想模式。

家長朋友們,和孩子的「每周談話」,太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了!

「布衣小童」裡親子的平等相處,還表現在對孩子疑問的耐心解答上。有一次小歐和爺爺一起背大糞,他像個小哲學家一樣向爺爺發問,什麼樣的生活才算有意思呢?爺爺作為一位沒有上過學的老農民,並沒有迴避問題,而是思考之後給出了真理般的答案,他說好生活就是有奔頭兒的生活。小歐同學類似的疑問非常多,無論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每次都會給予耐心的、儘可能科學全面的答覆。這也促使小歐不斷發問、不斷思考,他對世界、對人生的認知遠遠超過了同齡孩子。比如,當他和爺爺賞遊海棠花時,突然有了對「有意思生活」的自己的感悟,他說,「人活著就得高高興興的活著,這樣才活著更有意思嘞」。歐寶儼然一個早慧的小哲人!

這得益於家長對歐寶提問的耐心解答和對他勤學善問的悉心鼓勵上。家長對孩子所付出的耐心與真誠,勢必成為激勵孩子前行的巨大動力和長久的力量源泉。

其五,充分信任。這一點主要想寫二寶家庭的孩子教育問題。如何去處理好兩個孩子之間的關係,這裡面學問很大。「布衣小童」給出了我們很多值得借鑑的寶貴經驗。

各位朋友,限於篇幅以及正值做晚飯時間,這個第五我想留作單篇來寫。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家長,對二寶家庭的孩子教育問題也有很多體會和想法想與大家交流探討,讓我們明天再來一起學習「布衣小童」二寶家庭的育兒智慧吧!謝謝大家。

(聲明:文中圖片來自於頭條號「布衣小童」)

相關焦點

  • 「布衣小童」告訴你,兩孩兒家庭教育孩子的關鍵是什麼?
    今天寫「布衣小童」育兒智慧之五「充分信任」。在此順便重溫下前四:珍視童真、無私的愛、耐心陪伴和平等相處。兩孩兒家庭的孩子教育問題相對複雜,弄不好會厚此薄彼,老大容易缺愛、自私、膽小,老二卻容易恃寵而驕、無規則意識。
  • 微課 | 讓孩子愛上家庭勞動
    本期邀請山東省家庭教育研究會會長、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燕京學者王美芳,她所分享的話題是讓孩子愛上家庭勞動。不管是孩子幫著在家裡掃地,還是幫著父母晾曬洗好的衣物,這些家務勞動都可以協調孩子的肢體發育,鍛鍊孩子的體力和耐力,進而增強孩子的體質。比如說掃地,需要孩子的眼手腳協同來完成,清掃的時候是從左往右掃還是從右往左掃,掃完之後垃圾如何處理等,這一系列問題看似簡單,但都需要孩子結合多種技巧克服困難來解決。
  • ChoreMonster:讓孩子真正愛上做家務勞動
    ChoreMonster:讓孩子真正愛上做家務勞動 站長之家(CHINAZ.com)4月13日編譯:根據家庭育兒方面的專家建議,
  • 如何讓孩子愛上家務勞動?其實只需這幾步
    桌面凌亂不堪,做作業拖拖拉拉,學習用具丟三落四,更別提洗自己的衣服,幫助家長做飯、打掃衛生了……很多家長感嘆家裡有個「小懶蟲」,那麼如何讓「小懶蟲」愛上勞動呢?以身作則首先家長對家務勞動的態度要端正。不要讓孩子對做家務產生反感。另外父母雙方要對家務妥善分工,以免孩子產生「家務是媽媽的事」的觀念。
  • 家長鬚知:如何平等對待家中每個孩子
    當你有多個孩子的時候,你會煩惱如何對待每一個孩子,而不是偏心一個,從而讓另一個感到不公平。你選擇如何對待,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他們兄弟姐妹的融洽程度。當兩個孩子年齡相近或性別相同時,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是正常的(大一點的孩子通常會讓著小的)。如果你以不同的方式對待孩子,或者對一個孩子的偏愛大於另一個,你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譬如讓孩子感受不到你對他的關心和愛,有的天真的小孩甚至會問父母,我是抱的的嗎,有些父母認為要窮養兒富養女,其實這是不對的,在物質上和愛上要同樣的給予。精神層面可以不同的培養方式。
  • 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
    近來和家長們經常談到如何讓孩子們愛上讀書的話題。家長們都抱怨說,孩子們花在手機遊戲上的時間太多了,而且明顯不愛讀書。我今天就特意為孩子們寫下這篇文章,聊一聊如何才能讓孩子們愛上讀書。鄭樵一生在「山林三十年,著書千卷」,最終實現了「布衣上殿」的殊榮,並以一己之力纂修200卷的歷史鉅制《通志》。
  • 睿智燈塔-孩子叛逆怎麼辦,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怎麼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不管家長說什麼,他們都會有各種歪理,振振有詞地反駁,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作為家長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呢?如果家長再採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強制性的家長作風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這樣只能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而往往那些懂得放手、不斷成長的父母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和諧相處。那麼,孩子叛逆怎麼辦?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孩子需要平等對待
    不能與人平等的談話,自然不被人接受。 人與人之間經常需要思想上、感情上的平等交流,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即使是剛剛學步的孩子,也都有這種渴求。要做到平等地對待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拋棄那種居高臨下與孩子談話的姿態,而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 我們用希望了解、希望傾聽的態度與孩子們談話,我們就是向孩子表示我們尊重他們的能力,尊重他們的獨立性。
  • 父母應該與孩子怎樣相處?
    今天,我試著從我認為的深刻、新奇、真誠的角度,結合我這3年的認知與思考,來談談父母和孩子相處有哪些誤區,我們的問題,孩子的內心世界,他們想要什麼,他們的特點,以及如何和他們相處。這個孩子,當時晚上1點鐘給我打電話哭,電話裡對父母的罵詞非常刺耳和難聽。他的那種喊,絕望,想離家出走,讓我非常痛心。我只能盡力安慰。父母需要明白的是,我們須從內心認同:孩子在人格上和我們是平等的,孩子同樣也需要我們的尊重。尊重最重要的是什麼?
  • 如何和孩子相處 父母應該做到這幾點
    疫情期間,不少家長一時間和孩子多了不少相處的時間,有些家長連連叫苦,希望孩子早點上學,其實做好到這幾點,家長和孩子可以和諧相處,而且對教育孩子幫助也很大。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生活節奏。對為人父母者來說,如何在相對狹小的空間與孩子朝夕相處,可謂是一個大挑戰。 建議父母們做到「三個三」。
  • 二胎如何相處,怎麼啟蒙孩子思維能力,清華學霸郝景芳分享育兒觀
    「應該如何做」,而跳過了「發生了什麼」。這些思維能力不一定讓孩子成為學霸,但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問題是怎樣讓孩子擁有思維能力呢?其實所有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這些思維習慣和能力,只是父母的重視可以進一步予以加強。第一點是父母可以多引導孩子觀察,觀察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場景,比如下雨地上為什麼有積水,為什麼後來積水又不見了。觀察的過程,也是積累知識的過程。第二點是父母對孩子提問。
  • 如何緩解高三學生的壓力?怎樣與青春期孩子相處?心理學專家來解答
    如何緩解高三學生的壓力?怎樣與青春期孩子相處? 今天,隨小編一起來聽浙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祝一虹、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心理科主任蔣成剛詳解,如何緩解高三學生的壓力
  • 孩子偷玩遊戲,刷視頻上癮,家長教育孩子有方法,讓孩子愛上學習
    科技的發展日益為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的同時,也讓很多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和視頻中無法自拔,這讓父母十分頭疼,孩子過度沉迷於手機,會對什麼事情都失去興趣,久而久之,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讓他們愛上學習呢?
  • 《當孩子遇見書》: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就是讓孩子愛上繪本
    那麼怎樣去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怎樣才能教出溫柔善良的孩子,怎樣去把握和孩子相處的度,怎樣去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等等,這些問題或許是所有父母都想提出的問題。或許在很多地方你都能聽到既相同又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父母都有著不同的教育理念,有著不同的引導方式,但是不同的父母卻又因為父母這個身份有著某些方面的相同之處。那麼怎樣的方式才是教育孩子的好的方式?
  •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比如說不配做父母;生孩子前要學習如何做家長;還有家長應該學習提前如何教育孩子;特別一旦孩子出現自傷自殺,家長就成了所有人指責的對象。那麼,我們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能愛上學習呢?第一,如何了解我們的孩子。1、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喜歡什麼?孩子關注什麼?
  • 勞動、勞動時間與社會不平等
    皮凱蒂是經濟學家,他的《不平等經濟學》是經濟學著作。我是研究社會學的,想從社會學角度來談談怎樣研究不平等。這對於理解《不平等經濟學》一書的意義和不足或許有些幫助。我主要講兩個方面:一是勞動、收入與不平等的關係,二是全球化對不平等的影響。
  • 家長怎樣與孩子平等對話交流?
    近日,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好,覺得自己沒面子,動不動就打罵孩子的現象時有發生,屢見不鮮。有些家長認為,我拿錢給你吃喝穿,你就應該以最好的學習成績回報我。從來未關心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不會關心或只關心學習文化課成績的高低?那麼,家長怎樣與孩子平等溝通交流呢?
  • 怎樣培養孩子與玩伴相處?
    其實,小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互相發生點小矛盾打打鬧鬧是很正常的事,家長不必把這看成是問題,更不必因為孩子的小矛盾馬上出面幹涉,因此而生氣。小孩子在一起玩,難免會有個磕磕跘跘的,只要不傷到,家長完全可以假裝沒看見,,把矛盾留給孩子們自己解決,較嚴重時,簡單地拉開就可以了,不必計較自己的孩子吃虧了還是佔便宜了,關鍵要保持友好輕鬆的態度。
  • 孩子不愛學習:如何提高孩子學習動力,讓孩子愛上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這是很多前來諮詢的家長遇到的難題。厭學叛逆不僅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發展,使孩子產生各種負面情緒,還會破壞父母與孩子長久以來的關係。孩子的厭學叛逆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其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為什麼出現厭學、逃學行為?
  • 家長要與孩子和諧相處
    家長要與孩子和諧相處江蘇省贛榆縣城頭中學 李君仁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是現行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可以說,每一位家長都為孩子學習絞盡腦汁,每一位家長也都為孩子的成長煞費苦心。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家長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往往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形成&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