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丁香花叢,梵谷)
目前以太坊Layer 1上的DEX的交易體驗不夠好,首先是交易費用很貴,其次交易等待時間過長,最後是有些代幣的交易滑點過高。其中前兩個問題的根源在於Layer 1自身的可擴展性問題。目前看,這兩個問題在Layer 1層面很長時間內都無法得到解決,而Layer 2技術的到來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方向。
ZKSwap是基於ZK-Rollups+AMM的DEX
藍狐筆記之前聊過不少Layer 2技術,其中ZK-Rollups在安全性和隱私保護、交易體驗等方面都較好的應用前景。ZK-Rollups是Layer2 最重要的技術路徑之一,同時AMM(Automated Market Maker)自動做市商模式也經過Uniswap的實踐,基本上成為當前DEX主流的模式,如果將兩者結合起來,可能會誕生一種全新體驗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模式。關於Layer 2技術,可以參考藍狐筆記之前的文章《以太坊的Layer 2賽道》。
簡單來理解,這種結合相當於ZK-Rollups+Uniswap,其優勢在於可以實現可擴展性、提供隱私保護等。
首先它是去中心化的,用戶無需許可即可參與,同時可以獲得相當於Layer 1的安全性,僅就這一點而言,ZK-Rollups技術相對於大多數layer 2技術都有一定的優勢。其次,吞吐量的極大提升。目前的以太坊Layer 1的 tps大約在15-20左右,而ZK-Rollups的tps理論上在優化後可以達到幾百甚至幾千的tps,相對於目前的吞吐量,具有質的提升。從用戶交易的體驗看,這會讓用戶的交易速度變得非常快,無須像在Uniswap或Sushiswap上等待較長的區塊確認時間,幾乎是實時交易;再次,無須支付高gas費用,可以節省用戶的成本。當以太坊擁堵時,在Uniswap交易,動輒5美元以上的交易費用,這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最後是在Layer 2上交易具有更好的隱私保護,這也是不少用戶的需求。
從長期看,ZK-Rollups+AMA模式有機會成為未來DEX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具備DEX和CEX的優勢,用戶無需註冊,無須託管,可以自由掌握個人交易資金,同時也可以獲得快速的兌換和低費用等交易體驗。
ZKSwap是在Zksync基礎上的迭代。Layer 2需要大量計算來維持相對較高的tps,當前ZKSwap是CPU計算零知識證明,使用了100多臺高端伺服器,可以實現15秒發送100筆交易。ZKSwap後續計劃開發GPU版本,會大幅提升效率,有機會實現數百甚至幾千的tps。
ZkSwap的零知識證明系統是分布式的架構,採用零知識證明算法PLONK生成證明,其全局信任設置只需要生成一次,且電路規模在一定範圍內的應用是可以復用的,從而降低零知識證明的使用門檻。更多技術細節,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ZeroSwap:基於ZK-Rollup的 DEX》。
ZKSwap的初體驗
目前市場上鮮有基於ZK-Rollups+AMM模式的DEX,ZKSWap目前已經開放了測試網,這可以讓我們從用戶的角度直接體驗它的整個使用流程,包括充值、轉帳、兌換、提供流動性、移除流動性以及提現等。
*充值到Layer 2
想要在Layer 2網絡進行各種DeFi活動,首先第一步是充值。ZKSwap本質上是基於ZK-Rollup技術的兌換協議,通過ZK-Rollup技術可以將用戶的ERC-20代幣從Layer 1轉移到Layer 2,然後基於不斷生成的零知識證明來保證Layer 1和Layer 2狀態的一致性。
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首先會有充值的過程。在ZKSwap測試網中,它支持MetaMask錢包。測試中的充值的代幣是測試代幣。
當用戶下載和註冊MetaMask錢包之後,首先需要將MetaMask錢包網絡切換到以太坊的Ropsten測試網絡,如下圖:
(需要將網絡切換到Ropsten測試網絡)
由於是測試網絡,用戶需要先獲得Ropsten測試網的以太坊測試代幣。用戶可以登錄https://faucet.dimensions.network/,然後輸入Metamask錢包地址,點擊「Send Rosten ETH」,之後錢包餘額會出現5ETH,不過它不是無限制領取,一個IP位址一天只能領取一次ETH測試幣。
(輸入錢包地址領取5個rETH測試代幣
)
有了測試代幣之後,用戶可以登錄ZKSwap的DApp http://zkswap.app/ ,點擊連接錢包、解鎖錢包,會彈出提示讓用戶進行籤名。
(連接和解鎖錢包)
進入ZKSwap的L2錢包之後,可以看到"充值到L2",點擊之後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充值的代幣和數量,然後確認並進行籤名即可。充值需要等待一些時間。充值完成之後,會在L2錢包中顯示出餘額。
(從Layer1錢包充值到Layer2錢包是第一步)
*轉帳
在ZKSwap的L2錢包界面中,有一個「L2轉帳」,用戶點擊進入後輸入轉帳地址、轉帳代幣以及數量,點擊確認並籤名後即可進行轉帳。
(從Layer2上的轉帳)
*提現到L1
如果用戶想將代幣從ZSWap轉回以太坊,點擊L2錢包界面中的「提現到L1」,輸入提現地址、提現代幣以及數量,點擊確認並籤名即可進行提現。
(從Layer2錢包提現到Layer1錢包)
*代幣兌換
對於ZKSwap來說,進行代幣兌換是其用戶頻次最高的操作。用戶點擊進入「L2兌換」之後,其界面類似於Uniswap的界面,對於DEX用戶來說,不存在操作上二次認知成本。跟Uniswap一樣,也可以進行滑點點設置,由此來控制自己的兌換成本,當用戶點擊確認並籤名後即可進行兌換。
(在Layer2上的進行兌換,請注意:本文中的所有代幣只是測試代幣,非主網代幣)
*添加流動性
添加流動性方面,用戶需要點擊進入「L2資金池」。在添加流動性之前,用戶需要有相應的代幣對。跟Uniswap一樣,各50%的比例。在確定好代幣對和數量之後,點擊「供應」並籤名後即可添加流動性。
(ZKSwap添加流動性界面
)
*移除流動性
相對於Uniswap上移除流動性不容易找,ZKSwap移除流動性相對容易找到,當用戶提供流動性之後,會出現流動性資金池列表。其中「-」圖標可以讓用戶進入移除流動性界面。在移除流動性界面,用戶可以選擇移除的百分比,然後點擊移除並籤名即可進行流動性移除。
(ZKSwap移除流動性界面)
從以上ZKSwap的Layer 2 DEX體驗來看,相對於Layer 1的DEX,多了「充值到Layer 2」 和「提現到Layer 1」兩步,剩餘的操作跟目前DEX的體驗類似,甚至有一些優化,用戶不會有更多交易認知成本。不過,它具備相當於Layer 1級別的安全性,同時其交易費用大幅降低、交易速度大幅提升,有更好的交易體驗。
當然對於ZKSwap來說,除了技術上的進展,它也需要開拓出流動性,因為在交易中流動性跟滑點相關,跟用戶體驗相關。ZKSwap是如何應對這一個問題的?
目前看,它推出了有獎測試計劃,後續會推出流動性挖礦計劃等。目前正在進行的有獎測試計劃,一共提供1,000,000枚ZKS作為獎勵代幣,ZKS是ZKSwap的治理代幣。有獎測試計劃包括限時體驗、Bug賞金獵人、交易量排名大賽等。從社群消息看,目前核心代碼正在審計,預計需要2-3周時間,審計完成後上線。
從ZKSwap公布的消息看,ZKSwap已經完成天使輪融資,由幣信領投、隆領資本、FBG資本等多家機構跟投。
結語
昨天ETH2.0完成創世區塊啟動,不過距離有分片的ETH2.0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且即便分片實現了,也需要解決跨分片溝通等問題。從較長的時間範圍內,Layer 2將是DeFi可擴展性的重要出路,隨著越來越多的DeFi項目出現,它們都在競爭以太坊的空間,這是零和博弈,這不利於整體DeFi交易量規模的增加,不利於DeFi整體市值的增加,不利於DeFi的長遠發展。
DeFi要想取得更大規模的突破,layer 2是非常重要的技術路徑。DEX是DeFi中最高頻的領域。Layer 2首先會應用到DEX上,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DEX使用 Layer 2技術,而其中ZK-Rollups技術是Layer 2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ZKSWap的實踐有利於DEX在Layer 2方向上的探索,如果它的探索能順利進行,會對其他的DEX有示範左右,從而帶動更多DeFi協議採用其基於ZK-Rollups的Layer 2技術。目前實踐中的還有路印,期待兩者能在layer 2的DEX上進一步探索。
-------
風險警示:藍狐筆記所有文章都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或推薦,投資有風險,投資應該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建議對項目進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