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走。這個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什麼最有趣,當數學習垃圾分類。為了豐富社區內青少年的暑期生活,進一步提升青少年垃圾分類的知識,我市各中小學校、幼兒園廣泛開展「踐行垃圾分類 暢享時尚暑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鼓勵社區、學生和家長,積極投身於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暑期實踐中來。
這個暑假,秦都花苑幼兒園將環保教育延伸到了家庭,以「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推動整個社會」為目的,提高家庭對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度,也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
紙盤子做的「小魚」,廢鞋盒做的「玩具」,易拉罐做的「垃圾桶」……活動中,家長帶領幼兒共同參與親子環保廢舊物品的製作,將家裡的舊瓶子、紙杯、邊角布料、快遞紙箱等廢物合理利用,不僅讓環保意識深入幼兒心中,也給了孩子們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來,寶寶跳四步……報紙是什麼垃圾?家長可以指定一個團隊跳三下。」在渭城區八方幼兒園內,一場主題為「分類從家中做起習慣從娃娃養成」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正在火熱開展中。活動中,孩子們和家長現場體驗智能垃圾分類、垃圾分類飛行棋等互動遊戲,引導家庭成員共同學習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積極踐行「垃圾分類人人知曉,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的良好社會氛圍。
同樣的熱情,也延伸到了新興街道西北一棉社區,「為什麼需要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有什麼作用?」「垃圾分類有哪些……」西北一棉社區指導員郭西瑩的問題剛一問出,小學生們立刻舉手搶答。活動結束後,每個學生都成為小區垃圾分類科普宣傳員,紛紛把學到的知識帶回家,進一步實現了「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文明整個社會」的活動目的。
為使孩子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暑期生活,宇宏社區黨支部將創文工作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一起抓,積極開展「七彩陽光,快樂暑期」系列活動,為社區孩子們播放《垃圾分類最新指南》科普片,開展「趣味有獎問答」,組織孩子們到社區垃圾分類亭,現場講解不同顏色垃圾箱的分類和用途,引導孩子們化身「小小志願者」,得到社區居民的好評。
在渭濱街道長虹路社區,一場「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宣傳活動吸引了眾多少兒參與。活動中,社區志願者引導大家認識生活垃圾和分類方法,向轄區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冊,號召更多居民加入到垃圾分類隊伍中,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共建美麗社區。
「讓學生們參與垃圾分類社會實踐,對提高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市垃圾分類辦公室工作人員王婉玲表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做好了鋪墊,且有效提高居民群眾的垃圾分類意識,增強民眾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切實推進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
鹹陽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