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很多孩子都在家裡上網課,接觸手機的機會多了,使用手機也更頻繁。詐騙團夥就盯上了這些孩子。前不久,銀川警方就成功打掉了一個遍布全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特大犯罪團夥。
1
本想賺錢反被騙
13歲女孩掉進電信詐騙的漩渦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2020年5月19日,銀川公安機關在廣西、海南、廣東等8省市,發起網絡詐騙集群戰役,成功打掉一個遍布全國多地的電信網絡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凍結涉案資金187.5萬元。警方通過偵查發現,這起案件跟以往不同,犯罪團夥實施電信詐騙的主要對象竟然是孩子。
寧夏回族自治區某山村
2020年4月的一天,寧夏回族自治區上初中的小欣(化名)在QQ空間裡,發現一條名為「周一學生福利黨」的消息。
信息顯示,當天有網紅明星過生日,馬上要發紅包返福利,好奇心十足的小欣看到領紅包返錢的福利,就半信半疑地加入了一個群。群裡有「發100元返300元、發500元返1000元、發1000元返2888元」的消息。
群消息
如此誇張的高額福利,小欣起初並不相信。群主管就給她發來了關於「100元返300元」的截圖。涉世未深的小欣看到了對方發過來返錢的圖片,動心了。
返錢截圖
小欣最開始也擔心被騙,她就20元、20元的發,總共轉了100元,並滿懷期待地等待300元的返利,但對方卻遲遲沒有回覆,此時懵懂的小欣,已經掉進了電信詐騙的漩渦。
受害者小欣(化名)轉發紅包記錄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這種詐騙方式是典型的新型網絡電信詐騙手段,業內被稱為「殺魚盤」。「殺魚盤」中主要涉及三個角色,「魚」 「釣魚手」 「殺魚手」。受害者被稱為「魚」、在網絡上散布信息的人被稱「釣魚手」、實施詐騙的人被稱為「殺魚手」。
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情報中隊中隊長 李海濤
13歲的小欣家經濟條件並不好,一家人連屬於自己的房子都沒有,一直租房子住。去年父親意外去世,家裡一下沒有了頂梁柱,小欣還有一個上小學的妹妹,母女三人相依為命,靠母親打零工為生,日子過得很苦。
眼下為了照顧姐妹倆,媽媽也辭去了工作,沒有什麼收入來源。小欣是個懂事的孩子,她知道家裡條件不好,平日很節儉,上學一周的零花錢只有十幾元,花每分錢都是精打細算。
小欣家
被釣上鉤的小欣心急如焚,她不斷發消息催促對方,沒想到她焦急等待的消息是要添加一位名為「助理」的QQ,由這位「助理」將錢返給她。加上好友,「助理」就給小欣發來一張二維碼,小欣掃完後,發現這張二維碼竟然讓她支付1500元。
受害者小欣(化名)
小欣實在不想放棄那100元,因為知道媽媽掙錢不容易,抱著僥倖心理,小欣再次將1500元轉了過去。她沒想到,此後就再也聯繫不上這個「助理」。
轉帳記錄
眼瞅著1600元轉出去卻一分錢都沒有收回來,小欣有些慌了,只好找到群裡的群主要錢。群主告訴小欣,之前找她那位管理員是別人冒充的,跟他沒有關係,如果想把錢追回來,需要按照另外的步驟操作,否則小欣一分錢都拿不回來。
受害者小欣(化名)
雖然此時小欣已經預感到自己被騙了,但是聽到有人願意幫她把錢拿回來,走投無路的她只好抓住這根救命的稻草,繼續相信群主。隨後這位自稱願意幫忙的群主,索性直接跟她視頻,引導小欣打開支付寶。
小欣母親的支付寶
受害者小欣(化名)
就這樣,在群主的「指導」下,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小欣前後給對方轉了3萬多元,其中29999元是12個月的分期付款,需要每月付款2000多元。
那時候的小欣根本不懂什麼分期付款,還以為是每個月給她返現2000多元。操作結束後,詐騙團夥馬上又把小欣推給了一位名為「財務」的群成員,這個人很快又向小欣發了一張付款二維碼,這次的轉帳金額是5000元,並告訴小欣這次轉帳後,此前所有錢都能回來,否則前功盡棄。
受害者小欣(化名)
轉帳記錄
轉帳5000元之後,小欣媽媽帳戶裡6600元被一掃而空,還背負了29999元的債務。犯罪分子收到錢後遲遲不發返利紅包,讓小欣徹底絕望,整個人都懵了,她異常的舉動引起了媽媽的注意。
意識到小欣被騙,王玲迅速帶著小欣到了公安局報了案,那時候她還以為被騙金額是6600元,沒想到第二天王玲就收到花唄分期還款的簡訊,這更是一個晴天霹靂。
小欣告訴記者,本想著為母親分享一點負擔,以為通過這個形式可以賺到錢,讓日子好過一點,沒想到越陷越深,被別人騙光了家裡所有錢。
受害者小欣(化名)
2
詐騙團夥逐漸浮出水面
所用的帳戶都是虛假身份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永寧縣公安局在接到報案後,馬上對資金流水進行了查詢,發現收款方是廣東東莞的一家商戶。隨後警方趕往廣東東莞進行了偵查,偵查發現,商戶並不認識詐騙團夥,是詐騙團夥利用商戶提供的二維碼向小欣收錢,商戶收到錢後把錢再轉給他,這期間,犯罪嫌疑人給了商戶500元作為好處費。
收錢的商戶
通過大量實地走訪排查,一個手臂上有紋身的犯罪嫌疑人很快進入了警方的視野。通過偵查,警方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楊某某,並在湖南將其抓獲。
抓捕現場
通過審訊,警方發現,楊某某隻是詐騙環節中的「碼手」,只負責收集商戶二維碼,並沒有直接參與詐騙,詐騙是由另外的殺魚手來負責。他們之間都是通過線上聯絡,當對方有需要的時候,就會找他「拿碼洗錢」。
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情報中隊中隊長 李海濤
民警告訴記者,楊某某也是「二傳手」,他收到錢後,會提取幾百元的利潤,然後把錢再轉給自己的上級,至於上級是誰根本不清楚,他們都是虛擬身份,全部通過網絡聯繫。
通過資金往來分析,警方終於鎖定了上線,犯罪嫌疑人焦某某。令人驚訝的是,焦某某竟是一名未成年人,而且已經被湖南警方網上通緝。
轉帳記錄
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 李建虎
隨著警方偵查不斷深入,這個詐騙團夥逐漸浮出水面。這個團夥組織分工明確,配合緊密,相互交叉作案,而且作案手法非常嫻熟,所用的帳戶都是虛假身份,全部是通過黑灰產業鏈購買的。
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 李建虎
隨著犯罪嫌疑人的逐一落網,警方調查發現該團夥在16個省市區,連續作案50餘起,正是通過疫情期間中小學生上網課能接觸到手機的現狀,通過QQ、抖音等社交軟體以發紅包返利、某網紅生日宴會發福利等噱頭進行詐騙。
令人惋惜的是,這個詐騙團夥成員都非常年輕,多名犯罪嫌疑人都是剛剛走出校園的學生,還有些是未成年人。他們為了貪圖一時之利,鋌而走險,走上了歧途。目前該案件,也在進一步審理過程中。
犯罪嫌疑人 楊某某
【半小時觀察】
不只是寧夏,近來各地警方接報多起類似的案件,騙子就是利用微信群發「發紅包以幾倍返還」的虛假信息,有同夥配合響應,蒙蔽他人,很多孩子上當受騙。
警方提醒,面對突然而至的好運,孩子們缺少防範心理和辨別能力,要跟孩子們講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網上也有深坑和陷阱。添加陌生人為好友時務必謹慎,對待微信、朋友圈裡的「大獎」「返利」這樣的信息一定要三思,尤其當對方要求先轉帳的時候更要冷靜,切勿貪小利上當受騙。
警惕網上「返利」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