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100元返200元?「簡單粗暴」騙局盯上未成年人

2021-02-08 新京報

「簡單粗暴」容易識別的騙局,卻往往讓未成年人上鉤。


文3362字,閱讀約需6分鐘 

新京報記者 羅亦丹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王心


▲網絡陷阱正在盯上未成年人。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雙十一」中,不少商家推出了紅包返利活動,看著大人們大筆購物,初中生小徐心馳神往,此時她收到了一條「發紅包返利,發100返200」的信息,心癢難耐的她決定試試,沒想到落入了騙子的陷阱。

由於缺少社會經驗,接觸網絡又極為方便,小徐這樣的未成年人成為了不少騙子最容易誘騙的對象,兼職刷單、套路返利、遊戲代充等詐騙套路成為了容易讓未成年人上當的「陷阱」。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未成年網民中擁有屬於自己的上網設備的比例達到74.0%。此外,過去半年內未遭遇過各類網絡安全事件的比例為66.0%。也就是說,34%的未成年人半年內遭遇了網絡安全事件。

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各類網絡安全事件中,返利騙局、刷單騙局以及遊戲相關騙局是未成年人最容易「中招」的三類騙局,這類「簡單粗暴」容易識別的騙局卻往往容易讓未成年人上鉤,不少黑產從業者通過租號、買號、偽造付款截圖、發送木馬等方式設局詐騙。


━━━━━

紅包返利陷阱:

發100元返你200元?

曾有學生充值20萬元才發現被騙


「不久前,我在刷抖音的時候,有人給我發私信,要加我QQ聊天,後來進了他的QQ空間,看到有發紅包返利的活動,發100元返200元,我覺得試試也可以,就用存的零花錢給他發了100元,結果他不僅沒有返我200元,還要我再轉800元到1000元,可以直接返我3000元,我覺得這人應該是個騙子。」家住天津的初中生小徐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疑似遭遇了網絡詐騙。

小徐說,偶爾也有不知名的QQ號通過各種方式添加她,而該QQ號的空間裡也都是號稱可以返利的宣傳圖片。



新京報記者登錄小徐的QQ發現,有名為「鬼少」的QQ用戶通過某QQ群向其發送了臨時會話,會話內容為:「玩返利嘛小姐姐?」

在記者回復「怎麼玩」後,「鬼少」很快發來了一張圖片,圖片顯示有「返利活動,全部秒返」,活動項目從付款100元返999元到付款800元返18888元不等。



對於記者質疑為何要進行「返利」活動,「鬼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發來了一張35萬餘元的零錢圖,表示「不缺錢,直接發」。

記者嘗試詢問「鬼少」如何付款,其表示,可以加微信進行轉帳,並將記者拉入了一個剛剛建立的微信「返利群」,當記者表示為何不能直接返899元,或者支付10元可否返20元,對方表示「活動還有10分鐘就結束,不玩就算」,並在10分鐘後解散了返利群。

巧合的是,10分鐘後,另一名用戶「誠信返利」向記者發送了好友申請,且直接表示,「我是福利員,來參加返利活動吧?10元返20元,」並且發送了一張返利成功的截圖,並稱「不會騙學生黨」。記者嘗試向其發送了10元紅包,但其並未如截圖中所說進行返現,而是繼續要求發送更大數額的紅包,在記者未回復後,「誠信返利」將小徐的QQ號拉黑了。

對此,天津網安相關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此類騙局的「技術含量」較低,大多針對防騙意識較低的人群,「先會以偽造的微信轉帳記錄、零錢金額等誘惑受害者,再以『活動馬上結束』等話術營造緊迫感,當受害者開始轉錢,則會以各種各樣的話術誘騙其轉更多的錢。」

記者梳理發現,有團隊專門針對未成年人進行此類充值返利詐騙。6月2日,石家莊市公安局就在「『亮劍2020』打擊整治專項行動階段戰果新聞發布會」上舉例了類似案例:今年4月21日,石家莊中學生張某通過手機QQ添加了一個自稱某明星官方的QQ號,在其QQ空間看見了充值返利的活動。在對方的誘導下,張某使用母親的手機陸續充值20餘萬,後發現被騙。

石家莊公安局稱,該案是石市今年首次發生的針對未成年人的電信詐騙案件,專案組詳細梳理了聊天記錄和資金流水,發現被害人通過掃碼的形式向嫌疑人轉帳,而此類收款碼大多是分布在廣東、湖南等地的便利店或線上對公收款碼。專案組立即去當地開展偵查工作,成功掌握了三個線下跑分洗款團夥和一個線上洗款團夥,最終成功抓獲了包括詐騙、洗錢、QQ養號販號在內的多名犯罪嫌疑人。


━━━━━

兼職刷單陷阱:

用你爸爸的手機刷單,再登錄可能已透支萬元


記者發現,兼職刷單是未成年人、學生黨容易上當的另一大類騙局形式。

由於自身沒有生活費來源,只能靠父母給的零花錢買想要的東西,當父母不支持一些遊戲花費時,不少學生黨想過做兼職來賺錢。

網友「一起奇奇怪怪」表示,「這個兼職的客服一開始要我把支付寶的花唄、芝麻信用和流水信息發給他,後來就要我申請支付寶備用金,並通過掃碼的方式讓我把錢打到了對方的帳戶上,此時我才知道我被騙了。」

對此,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則與該網友類似的「兼職招募」信息,並以初中生身份與對方聯繫。當對方得知記者「還在上學,沒有支付寶」的時候,立刻教記者如何登錄父母的支付寶帳號,「用你爸爸的手機和我聊。」



隨後,對方反覆要求記者在「爸爸的手機上」登錄QQ,理由是「你只能用爸爸的支付寶刷單」,刷一單可以獲得30元佣金。記者表示已經登錄好後,對方發來一個名為「刷單助手」的APK連結要求下載安裝。但在下載後即將安裝時,記者的手機彈出了病毒風險提示。

「該APK連結很有可能包含木馬,安裝後支付寶容易發生資金洩露風險。」對此,天津網安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於此類陌生的APK連結,最好不要輕易點擊或下載,即便沒有木馬,也很有可能存在誘導性的『釣魚』界面讓用戶上當受騙。」

金華日報曾報導過類似的騙局。5月25日下午,義烏14歲女生靜靜(化名)使用母親手機在淘寶遭遇詐騙分子發來的支付碼詐騙,靜靜在掃碼並填寫支付寶帳號、密碼、手機號等信息後,支付寶帳戶當即被「擠」下線,再次登錄還是不成功。過了一會兒,總算登錄了支付寶,卻發現花唄、借唄都有了透支、借款記錄,共計1.1萬元,對方把她的QQ也拉黑了。對此,義烏市公安局稠江派出所提醒廣大家長和未成年人,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牢記不點擊陌生連結、不亂掃二維碼、不填寫重要個人信息、不透露驗證碼等防騙技巧,防止掉入通訊網絡詐騙陷阱。

記者調查發現,此類兼職刷單陷阱觸及普通用戶的方式往往是在各大貼吧、論壇發送兼職類「招聘貼」,也有通過租買微信號、QQ號等在各大聊天群「組團轟炸」的。

此前,記者曾接觸過微信租售黑產人士,普通用戶可以以一天60元的價格出租自己的微信。記者為調查,出租自己的微信後發現,微信會在一天內添加幾十個「兼職群」,並在兼職群中使用機器腳本反覆發送「兼職活動」的信息,以此吸引用戶上鉤。


━━━━━

遊戲詐騙陷阱:

解除防沉迷、免費送皮膚、點券充值?

小心錢沒了,帳號也沒了


除上述通過QQ、微信群組以及短視頻私信等方式觸達未成年人外,遊戲裡的騙局是未成年人容易遇到的另一陷阱。

《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相比電腦遊戲,手機遊戲在未成年群體中受眾更廣。調查顯示,各學歷段未成年網民玩手機遊戲的比例均在五成以上,小學生網民玩手機遊戲的比例達到51.1%;初中和高中生網民分別為61.2%和59.2%;中職學生網民達到71.7%。

記者了解到,點券充值、購買「皮膚」等遊戲道具、解除防沉迷等是不少學生黨玩家的「剛需」,因此不少騙子針對此進行詐騙。

「學生黨」王者榮耀玩家「嘉爾」就曾遇到過此類騙局,「之前搜到過號稱可以幫忙解除防沉迷的,我就轉了30元過去,此後我收到了一個騰訊發來的恭喜解除防沉迷的郵件,以為成功了,後來發現這個郵箱是高仿的,防沉迷也沒有解除。」

「嘉爾」告訴記者,這類騙局還算金額不大的,圍繞遊戲進行的騙局多種多樣,「比如號稱免費贈送皮膚,實際上登錄帳號轉移微信零錢的,還有說100元代充300元點券的,這些都容易讓沒有經驗的人上當。」

重慶市開州區公安局官方微信公號就曾發布案例稱,4月17日,有10歲兒童使用家長手機在一個遊戲交流APP上被人以「認師傅、免費送皮膚」的名義被他人登錄了微信帳號和密碼,並在登錄之後轉走了綁定銀行卡裡的8100元。

報告顯示,在未成年人遭遇的網絡安全事件中,帳號密碼被盜佔19.8%、電腦或手機中病毒佔15. 4%、網上詐騙佔11.4%,個人信息洩露佔6.4%,有66.0%的未成年網民表示在過去半年內未遭遇過網絡安全事件,高於整體網民的55.6%。《報告》認為,這可能因為未成年網民相比成年網民使用網際網路的機會少,遭遇網絡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低;以及未成年網民的網絡安全防範意識弱,雖然遭遇不法侵害但未能有所感知所致。



對於返利騙局等未成年人遭遇的網絡「陷阱」,西湖公安分局反詐中心表示,家長要做好自身手機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輕易告知孩子手機支付密碼、銀行支付密碼等重要信息。同時通過交流互動,告訴他們不要盲目掃二維碼,以防惡意軟體和木馬病毒被強行安裝,更不要盲目點擊不知來源的連結,防止進入釣魚網站。

值班編輯 吾彥祖 康嘻嘻



安徽一女護士在副院長家頂樓自殺,父親:女兒被騙做情人


江蘇大學墜樓男生:21歲的人生AB面


新京報電商平臺「小鯨鋪子」正式上線啦!


相關焦點

  • 兼職刷單、紅包返利、遊戲詐騙 網絡陷阱正在盯上未成年人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兼職刷單、紅包返利、遊戲詐騙 網絡陷阱正在盯上未成年人網絡陷阱正在盯上未成年人。在剛剛過去不久的「雙十一」中,不少商家推出了紅包返利活動,看著大人們大筆購物,初中生小徐心馳神往,此時她收到了一條「發紅包返利,發100返200」的信息,心癢難耐的她決定試試,沒想到落入了騙子的陷阱。
  • 兼職刷單、紅包返利、遊戲詐騙網絡陷阱正在盯上未成年人
    網絡陷阱正在盯上未成年人。在剛剛過去不久的「雙十一」中,不少商家推出了紅包返利活動,看著大人們大筆購物,初中生小徐心馳神往,此時她收到了一條「發紅包返利,發100返200」的信息,心癢難耐的她決定試試,沒想到落入了騙子的陷阱。
  • 發500返1000?!這種新騙局專挑孩子下手!涉案百萬元,犯罪嫌疑人竟是...
    詐騙團夥就盯上了這些孩子。前不久,銀川警方就成功打掉了一個遍布全國專門針對中小學生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特大犯罪團夥。信息顯示,當天有網紅明星過生日,馬上要發紅包返福利,好奇心十足的小欣看到領紅包返錢的福利,就半信半疑地加入了一個群。群裡有「發100元返300元、發500元返1000元、發1000元返2888元」的消息。
  • 【網警提示】發500返1000?!警惕針對學生黨的紅包返利騙局!
    現如今中小學生接觸手機的機會多了,使用手機也更加頻繁,廣大學生&家長一定要警惕這種針對學生群體的紅包返利騙局。本想賺錢反被騙13歲女孩掉進電信詐騙的漩渦2020年4月的一天,正在上初中的小欣信息稱,當天有網紅明星過生日,馬上要發紅包返福利。小欣進了一個群,群裡所謂主管發群消息稱,「發100元返300元、發500元返1000元、發1000元返2888元」。小欣發了100元,對方卻遲遲沒有回覆。心急如焚的小欣為了拿回自己的錢,按照群主的引導一次次掃了對方發來的支付二維碼,在短短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前後給對方轉了3萬多元。小欣的媽媽發現異常之後,迅速報警。
  • 兼職刷單、紅包返利、遊戲詐騙 三大未成年人容易「跌入」的網絡...
    大量未成年人通過手機「觸網」,然而,因為社會經驗不足,他們也成了網絡詐騙分子的目標。有媒體調查發現,返利騙局、刷單騙局、遊戲騙局是未成年人最容易「中招」的三類騙局,這類騙局有哪些特點?大量的手機APP都為未成年人設置了保護機制,他們怎麼會頻繁落入騙局?家長又該如何防範?
  • 【以案釋法】發100返300?發100虧3000!
    發100紅包返300發500返1000隻因今天是網紅明星的生日天上就掉下餡餅別做夢了天上掉的只是陷阱正在上初中的小A在qq空間裡看到一條名為「周一學生福利黨」的消息。信息稱,當天有網紅明星過生日,馬上要發紅包返福利。小A進了一個群,群裡所謂主管發群消息稱,「發100元返300元、發500元返1000元、發1000元返2888元」。小A發了100元,對方卻遲遲沒有回覆。心急如焚的小A為了拿回自己的錢,按照群主的引導一次次掃了對方發來的支付二維碼,在短短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前後給對方轉了3萬多元。
  • 發100元返利600元?初一女生領網友「生日福利」被騙
    給網友發100元生日紅包的話,就能拿到600元的「生日福利」返還,這樣的好事你會信嗎?浙江東陽的一個初一女生心動了,輕信的她加入了發紅包返利的行列,結果中了圈套。2月9日晚,被騙200多元壓歲錢的女生在母親的陪同下,向吳寧派出所報了案。
  • 「網警提示」發500返1000?!警惕針對學生黨的紅包返利騙局!
    現如今中小學生接觸手機的機會多了,使用手機也更加頻繁,廣大學生&家長一定要警惕這種針對學生群體的紅包返利騙局。本想賺錢反被騙,13歲女孩掉進電信詐騙的漩渦2020年4月的一天,正在上初中的小欣(化名),在qq空間裡看到一條名為「周一學生福利黨」的消息。信息稱,當天有網紅明星過生日,馬上要發紅包返福利。小欣進了一個群,群裡所謂主管發群消息稱,「發100元返300元、發500元返1000元、發1000元返2888元」。
  • 只花9.8元,可以充100塊的話費?
    作為一個自認對網際網路有一定了解的人,我之前一直覺得「智商稅」這種東西肯定輪不到我交,沒想到還是被人上了一課。本來我也不是貪小便宜的人,見識過很多推廣方式,也看過很多軟體前期撒錢搶佔市場的,所以也許這也是種軟體推廣方式,騙局肯定也不會這樣直白。但我萬萬沒想到,這竟然就是一場簡單粗暴的騙局。點擊連結之後,輸入電話號碼,支付成功之後,好吧,讓下載軟體。
  • 「0.1元可充值999元Q幣」?嚴防對未成年人詐騙 !
    而這段時間,一些不法分子也變得異常活躍,利用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和輕信他人的弱點實施直播打賞、充值返利、兼職刷單、代寫作業等網絡詐騙。人民網「求真」欄目盤點一些近幾年相關針對學生詐騙案例,提醒廣大未成年人及家長暑期到來更要提高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   案例一:「價值999元的Q幣只花0.1元就能買到?」
  • 貴陽出現「殺魚盤」騙局 主要針對未成年人
    這種騙局不用等「豬」長肥就下手,小魚小蝦也不放過,而且主要針對未成年人。近日,貴陽市雲巖公安分局便破獲一起「殺魚盤」詐騙案件。警方及時進行了通報,給廣大市民,特別是一些喜歡追星的未成年人提個醒。隨後,群內有人發布消息說,只需要充值100元,即可返款1000元並獲取一張Angelababy的籤名照。想到錢不多,小琴隨後掃碼支付了100元,並按照對方要求,添加了另一個QQ號為:35XXXXX,暱稱為:Baby助理-主持號的QQ。此網友發布了各種粉絲福利,小琴深信不疑。
  • 100元的加油卡只賣70元?快報警!
    「100元的加油卡只賣70元」「回復簡訊就贈送一張200元的加油卡」看似非常誘人但這都是騙人的把戲各位要擦亮雙眼!「100元加油卡,只賣70元。」而且油卡能正常使用,這讓她十分欣喜。加油卡便宜,而且賣家服務熱情,這也徹底打消了張女士的顧慮。因為兩人談的不錯,之後張女士又購買了5張卡。這次賣家還大方地給她打了折,65元一張,張女士微信共支付了325元。但這次購買後,油卡沒有上次送達得及時,反而遲遲沒有動靜。
  • 「今天我生日,給我發200紅包返300!」女子為佔便宜被騙萬元
    雖然物價在漲,但是工資不漲,有同感的你是不是看見什麼商家買一送二,買多少返多少這樣的營銷手段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小行動呢?在這個社會上多得是一些利用人們愛佔小便宜的心理,創造出一些騙人的伎倆從而達到他們「盈利」的目的。
  • 19元包200G流量?這種無限流量卡是騙局!
    19.9元包100G流量,29.9元包無限流量?這年頭流量都白菜價了嗎? 相信你在抖音一定沒少看過這些賣流量卡的廣告,內容都大同小異,流量便宜到讓人懷疑人生。
  • 19元包200G流量?這種無限流量卡是個騙局!
    19.9元包100G流量,29.9元包無限流量?這年頭流量都白菜價了嗎?相信你在抖音一定沒少看過這些賣流量卡的廣告,內容都大同小異,流量便宜到讓人懷疑人生。物聯網卡水深,其實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無限流量。如果有,那一定是騙局。聽到過好多關於物聯卡的抱怨聲:什麼沒用10G就限速的,用了一小時就沒網的,充值後不能用商家玩失蹤的,售後一拖再拖的,等等比比皆是。所以物聯卡也稱為跑路卡。
  • 充100元進Angelababy粉絲群?貴陽有人被騙20000元!警方:小心「殺魚盤」
    近日,貴陽市公安局雲巖分局破獲一起「殺魚盤」騙局塊就能進明星粉絲群2020年7月30日15時許,受害人王某某在百度瀏覽器APP上發現百度個人用戶:推星小瑤_ 在百度上發布「Angelababy」公布自己的QQ號為160XXXXX的消息。
  • 買1199元才返2.1元
    近日,ofo小黃車APP首頁上線了「天天返錢」的活動,號稱「無需排隊,直接退還押金」,不過這其中卻充滿了套路。購物返現門檻高記者看到,「天天返錢」的界面類似於電商平臺,分為拼購、9.9元特價、頭號爆品、限時秒殺,以及大額返現專區。
  • 農村新騙局,100元就能換一箱好酒,這麼好的事情真的會發生嗎?
    大量的青壯年離開村子,就使得農村裡面剩下的大多數都是老人和小孩,他們對於一些事情的認識沒有年輕人那麼多,比較的單純,因此很多騙子都盯上了農村地區,專挑這些老人下手,騙取他們的錢財。這些老人年紀大了以後,反應沒有那麼靈敏了,文化水平也不高,很容易就被騙子的一套套說辭給哄騙,然後把錢交給他們,而現在又出現了個農村新騙局,100元就能換一瓶好酒,這麼好的事情真的會發生嗎?
  • 網課「學完全額返」涉嫌騙局!魔力恐龍「0元學」引發投訴不斷
    網課「學完全額返」涉嫌騙局!說好的「獎學金」沒了消費者鍾女士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說,今年6月,她在貝店平臺看到魔力恐龍舉行開店特惠,38節英語課僅售399元,並稱「學完全額返,0元學,免打卡」。於是她購買了2份課程。
  • 微信朋友圈「抽獎送200元加油卡」是騙局
    微信朋友圈「抽獎送200元加油卡」騙局近日,一則「轉發就有機會抽取中石化200元加油卡」的連結在微信朋友圈廣為散播。在微信群,記者看到類似的「中石化『油中感謝』200元加油卡免費抽」的活動連結,並非官方公眾號發布,參與活動需填寫手機號。繼續查找,可以發現此類連結發送的公眾號大多是新申請的,且帳號主體為個人,未經認證,沒有簡介,公眾號內也沒有歷史消息。輸入所謂的關鍵詞後,其帳號不斷彈出消息,要求轉發該內容到朋友圈,有的還需轉發至多個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