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竹溪中學草木正扶疏,水漾碧琉璃。這個美麗的校園因為同學們的歸來而更添生機與活力。作為校長,每年的開學典禮,我都想給予你們最莊重、最難忘、最有意義的儀式感,以彰顯學校對學生應有的重視、對知識應有的尊重、對學問應有的敬仰!今天,就讓我們共同慶祝屬於你們的榮耀時刻,最美竹中歡迎同學們的到來!
2020年經歷了太多的特殊。世界因突如其來新冠病毒的襲擊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全球大停擺;國家因遭受新冠病毒疫情和美國打壓的雙重衝擊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挑戰;我們廣大師生也因新冠疫情經歷了生活、學習從線下向線上的大轉移。同學們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寒假和最短暫的暑假,經歷了「雲課堂」「雲考試」「雲鍛鍊」「雲會議」等一系列非常「雲舉措」,見證了中國人民抗擊疫情所展現出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史詩般的悲壯與激烈,也見證了中國在突發性公共衛生危機面前的中國自信和中國力量。我們似乎感覺,過去十年的經歷都沒有這半年這麼跌宕、驚險。
同學們,疫情終究會被戰勝。特別是在中國,疫情也必然會被戰勝。不論是大洪水、大雪災、大地震,中國從來沒被壓垮過、從來沒被打敗過。所以,非常時期必將過去,我們的生活必將進入「新常態」。即使需要我們同病毒做長期鬥爭,那也只能是改變一些我們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卻不能成為我們的精神負累、不能成為我們的心理負擔,不能成為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阻礙,更不能成為我們成就學業的阻力。
今天,我們又喜迎開學日,我當然要提示你們繼續嚴格、嚴謹、嚴肅地對待疫情,但我更想與你們暢想新學期,開啟嶄新的人生旅程。我一直思考,作為竹溪中學的新校長,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本應歡樂喜慶,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中國又同時遭遇大洪災的背景下,到底應該講些什麼?糾結在痛苦與歡樂,憂愁與喜悅之間多時,我最終想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讓人生在磨礪中乘風破浪。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回望這個偉大的時代,正是因為有無數的前輩,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奇蹟。最近上映的一部電影《八佰》大家看過了嗎?「八佰」不僅僅是數字,而是一個個平凡偉大的人。影片講述的是1937年10月,88師524團謝晉元率領420餘名全國各地的戰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誓以我命固我土」的感人故事,他們對外號稱「八百壯士」。影片中愛國青年一個個冒著槍林彈雨送電話線的場面讓我感動;四萬萬同胞團結一心捐款捐物,高喊「中華民族不忘」「中華民族萬歲」的鏡頭讓我震撼。正是因為我們有千千萬萬的八佰壯士,所以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銘記過去,是為了更好的走向美好的明天。我們每一個人,唯有與國家和時代同行,擁有廣博的知識,開放的思想,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把個人的發展融入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中,才能最終大有作為、成就自我。請你種下一顆愛國的種子,有國才有家,擁有愛國情懷、家國擔當,成長可期。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7月份,華為再次宣布,新一代AI晶片-昇藤910突破!這是繼鴻蒙軟體後華為又一創舉。我們大家知道,美國正通過軟體斷供、晶片斷供等手段在打擊華為,華為的成熟應對讓我國人倍感自信,也越來越體會到任正非的成熟和超人之處。但是回想任正非和華為的發展經歷,任正非先生自己有一句話「偉大是熬出來的」,這實際是說,任正非先生和華為的成功是磨礪而成就的。
8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主席令,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全國人民為之振奮。在這個夏天,我們還認識了雲南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並熟悉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的李子柒,留守女生考上北大選擇考古專業的鐘芳蓉。他們是不平凡的人,是歷經磨難,懷揣堅強意志的新時代優秀奮鬥者。
不同尋常的2020年,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種磨礪,這個磨礪衝擊衝擊了我們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但我希望竹中學子,以才華出眾,對人民有貢獻的人為榜樣,請你種下越是艱難越向前的種子,成為一個優秀的自己,人生可期。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一位哲人曾說:誰擁有了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是一種良好的品質,也是克服困難、自強不息、取得成功的內在動力。面對美國關鍵技術封鎖,華為自主研發的鴻蒙系統、海思晶片一夜轉正,在圍追堵截中強勢反擊,自信地走在5G通信技術的前列。中國高鐵列車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呼嘯而來,改變了中國,震撼了世界。海洋深處的中國利器在國際上也已經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再到個別領域領跑的彎道超車。正是一代代鐵路人、深海裝備人孜孜不倦地奮發努力,正是他們的堅定自信從容,在攻堅克難中不斷超越,才得以讓中國速度和中國深海利器響徹全球。
孩子們,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相信自己行,是一種信念,也是一個人最美的氣質。人生路上,失敗難免,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種下自信從容的種子,揚帆遠航,排除一切艱難險阻,成功可期。
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暑假裡,「節約糧食」這句號召被反覆提起。90歲的袁隆平院士說,他有「把飯碗牢牢端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的責任,所以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斷用科學研究提升水稻產量。古語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要擁有這種責任感、使命感,要珍惜勞動成果、節約糧食。
孩子們,讓我們從今天起,做一個關心蔬菜與糧食的人,讓節約糧食成為陪伴我們一生的習慣與美德,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涵養健康文明心態,讓節儉成為我們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的傳家寶。請你種下一棵節儉的種子,成為一個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國家可期!
孩子們,今天的開學典禮是為了給你們在竹溪中學的學習生涯拉開一扇色彩鮮亮的序幕;就是為了為給你們在竹溪中學的學習圖景,鑲嵌上一塊小小的「拼圖」;就是為了在你們的竹溪中學學習記錄薄上,畫出一個活脫飽滿的省略號,省略號的後面,是迎接我們的是更加緊張而又具挑戰性的學習生活,可能會有失意、迷茫、挫敗、彷徨,可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希望你們用竹中師長賦予的勇往直前、不懼挫折的品質,用竹中文化鍛鍊的樂觀、積極、靈活、思辨的能力去直面遇到的每一個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孩子們,請你們用行動,讓學校和老師見證,相信你們定能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最後,我祝福每一位同學都擁有健康的體魄、美滿的家庭、進步的學業和乘風破浪的人生。謝謝大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