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楊姓名人

2020-12-27 中國臺灣網

  自從楊姓人的姓氏在先秦時期形成以後,就是一個名人輩出的華夏巨姓.在我國歷代史學家編撰"二十四史"時,就已經為先秦至明末的576位楊姓人作傳,這些被列入傳記中的人物,無疑就是楊姓中的名人了.從明末至近現代,楊姓中又湧出了近百位精英,他們與此前五百多位楊姓名人一起,共同組成楊姓氏中的名賢群體.一部楊姓人的名人傳記史,實際就是中國歷代名人傳記的縮影.

  楊震 (?-124)字伯起,漢弘農華陰人,東漢安帝宰相。早年聚徒教授,不應州郡徵辟,直到50餘歲始入仕途,官位屢遷升至司徒,成為朝中宰相。在位時不崇名利,以國事為已任,清白自守,以博學傳世,人稱「關西夫子」。曾留下「四知」等著名佳話。

  楊雄 西漢著名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曾作《太玄》、《法語》,主張儒家的倫理學說。

  楊堅 (541-604)隋文帝,弘農華陰人,幼名那羅延,北周時以父勳賜姓普六茹氏,故又名普六茹堅。北周大定元年廢周靜帝自立,建隋朝,改元開皇,史稱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中,統一了中國,改革了各種制度,使社會安定,百姓富餘,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開國明君之一,在美國作者麥可.H.哈特著的《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百人》裡排名82,中國入選該書僅七人。

  楊廣 (569-618)隋煬帝,楊堅次子,名英,小名阿摩,隋朝第二個皇帝。在位時曾建東都、開鑿運河、興修馳道、創設科舉,對歷史和後世有一定的功勞。但又好大功,濫發民力,終於官怨民疲,從而葬送了大好江山。

  楊炯 (650-693) 唐弘農華陰人。幼聰明博學,善屬文。十歲舉神童,授校書郎。後遷盈川令,卒於任。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四傑」。炯嘗言「愧在盧前,恥居王后」,時議然之。有《盈川集》。

  楊敬之 唐虢州弘農人,字茂孝。楊凌子。憲宗元和二年進士,平判入等。歷遷屯田、戶部二郎中。後任檢校工部尚書,卒。嘗作,《華山賦》示韓愈,愈稱之,士林一時傳播,李德裕尤諮賞。性愛士類,雅善項斯為詩,所至稱之,斯由是擢上第。

  楊貴妃 (719~756)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楊貴妃與西施、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楊行密(852-905)吳武帝,廬州合肥人,初名行愍,字化源。早年喪父,後從軍,遇唐末民亂,功殺都將,被署為廬州刺史。後又攻佔27州,稱淮南節度使,使吳國初成規模。天復二年(902年)被朝廷冊封為吳王,在位四年。

  楊業(932-986)北宋名將,「楊家將」開創者,初名重業,又名繼業,保德火山(今山西河曲南)人,先為北漢將領、北漢亡後入宋為將,任知代州,曾在雁門關大破契丹十萬兵,人稱「楊無敵」。公元963年宋大舉攻遼,他被迫接受主帥潘美和監軍王俔之命,孤軍奮戰,不受誘降而死。

  楊延昭(958-1014) 本名延朗。宋麟州人。楊業第六子。父死,堅守邊關,屢敗契丹。在邊二十餘年,智勇善戰,號令嚴明,身先士卒,為將士愛戴,契丹憚服之,呼為楊六郎。

  楊炳 榮泉州晉江人,字若晦。孝宗淳熙二年進士。累官左司諫,嘗論治贓吏當自大吏始。太學生碭宏中等六人因指責朝政受罰,炳上書辨其冤,被誣結黨為奸,出知泉州。以寶謨閣直學士奉祠。卒年八十一。人《易說》、《禮記解》、《西掖稿》、《諫垣存稿》等。 楊簡(1141-1226) 宋明州慈谿人,字敬仲,世稱慈湖先生。楊挺顯子。孝宗乾道五年進士。授富陽主簿。師事陸九淵,發展心學,主張「毋意」、「無念」、「無思無慮是謂道心」等。寧宗嘉定初出知溫州,首倡廢除妓籍,以廉儉為民所愛戴。官終寶謨閣學士。卒諡文元。有《慈湖詩傳》、《楊氏易傳》、《先聖大訓》、《五誥解》及《慈湖遺書》等。

  楊萬裡(1127-1206)南宋著名詩人,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人,一生中作詩2萬多首。與尤袤、範成大、陸遊齊名,稱「南宋四大家」。

  楊榮(1371-1440)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之,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累官文淵閣大學士。後佐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徵記》、《楊文敏集》。

  楊士奇(1365-1444)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號東裡。早年家貧力學,授徒自給。建文初以薦入翰林與修《太祖實錄》。尋試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編修,入內閣,參機要。先後歷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內閣為輔臣達四十餘年,任首輔二十一年。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廉能為天下稱。又善知人,于謙、周忱、況鍾之屬皆為所薦。卒諡文貞。有《東裡全集》、《文淵閣書目》、《歷代名臣奏議》等。 楊漣 明朝人,上疏彈劾魏忠賢24大罪,被迫害致死。

  楊守謙(?-1550) 明徐州府人,字允亨,號次村。楊志學子。嘉慶八年進士。累官保定巡撫。後被嚴嵩誣陷,下獄。守謙胸懷坦蕩,居官清廉,馭下多恩,及死,將士無不流涕。隆慶時追諡恪愍。

  楊秀清(約1820-1856)清廣西桂平縣人,原名嗣龍。以種山燒炭為業。後參加拜上帝會。道光二十八年,太平軍人心不安時,假託天父下凡附體,從此取得會中特殊地位。永安封王時,封東王、九千歲,節制諸王.

年在湖南道州與西王蕭朝貴發布《奉天討胡檄》。其軍令嚴明,為將士所服。對外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後居功自傲,傳有逼封萬歲之事。韋昌輝以天王密詔為名,發兵圍東王府,秀清與家屬部眾悉遭殺害。

  楊文會(1837-1911) 清末池州府石埭縣人,字仁山。自幼讀書,不喜科舉。博學能文,兼通老莊。二十七歲於病中讀《大乘起信論》,遂屬意佛學。處移居南京,創金陵刻經處,刻印佛經。曾至倫敦、巴黎。協助日本編輯《續藏經》, 並供給密教典籍。與英人李提摩太將《大乘起信論》譯成英文。宣統二年又創辦佛學研究會,自任會長,擔任主講。編寫《大藏輯要目錄》。

  楊乃武(1841-1914) 浙江餘杭人。字書勳、子釗。同治舉人。1873年被誣與畢秀姑(外號小白菜)謀殺畢氏之夫,屈打成招。其姐上京兩告御狀,得夏同善等相助後洗冤。釋後以植桑養蠶度過餘生。

  楊守仁(1872,一作1871-1911) 湖南長沙人。原名毓麟,字篤生。光緒二十四年進士,任湖南時務學堂教席。1902年留學日本,先後與黃興、陳天華等發刊《遊學譯編》;參加組織拒俄義勇隊,後改組為軍國民教育會;組織暗殺團,加入華興地、同盟會。1907年與于右任等創辦《神州日報》,任總撰述。1908或1909年留學英國。1911年6月13日,因黃花崗起義失敗後,憂同志犧牲,憤憤清廷腐敗,赴利物浦投海自沉。兄德鄰。

  楊虎城(1893-1949) 陝西蒲城人。原名忠祥。國民黨愛國將領。曾參加辛亥革命。1924年加入國民黨。1927年參加國民革命軍。1936年12月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和張學良一起發動西安事變,扣留了蔣介石,逼將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解決後,被蔣迫令離軍出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為蔣長期監禁。重慶解放前夕慘遭殺害。夫人謝葆真先予被害。

  楊開慧(1901-1930) 女。湖南長沙人。原名楊霞,字雲錦,幼名霞仔。楊昌濟之女,毛澤東夫人,革命烈士。192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中共湘區委員會負責機要兼交通聯絡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隨毛澤東在上海、廣州、武漢等地從事革命活動、創辦農民講習所。大革命失敗後,在長沙板倉一帶堅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在長沙壯烈犧牲。今板倉有其塑像。

  楊尚昆(1907- ) 四川潼南人。1925年加入共青團,次年轉為中共黨員,在川、滬等地從事學生運動。1927年至1930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回國後任中央宣傳部長等職。1933年後,任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色中華》、《鬥爭》編輯,黨校副校長,第一方面軍政治部、總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政委,參加長徵。之後,任中央北方局書記,軍委秘書長。新中國成立後,歷職至中央軍委常、秘書長、常務副主席,中共十二、十三屆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工和國主席。四哥闇公。

  楊朔(1913-1968) 山東蓬萊人。作家。早年在哈爾濱謀生,並攻讀英文及中國古黃文學,開始發表作品。1937年初到上海,創辦北雁出版社。1939年參加作家戰地訪問團到華北,隨時八路軍轉戰於各地,從事文藝工作。1942年回延安。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解放後,任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文藝部長,加入中國作協。參加過抗美援朝。1955年轉入中國作協。歷任中國亞非作家常設局聯絡委員會秘書長,全國第三屆政協委員。「文革」中不幸逝世。著有《潼關之夜》、《鴨綠江南北》、《東風第一枝》、《楊朔散文選》、《帕米爾高原的流脈》、《月黑夜》、《北線》、《錦繡山河》、《三千裡江山》、《楊朔短篇小說選》等。

  楊子榮(1917-1947) 山東牟平人。名宗貴。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林口杏樹村隻身深入匪穴,說服四百多名土匪全部投降,榮立特等功,並評為戰鬥英雄。1947年初,率五人扮成土匪再次深入匪穴,活捉匪首座山雕。同年2月23日在海林梨樹溝戰鬥中犧牲。後被東北軍區授予特級偵察英雄稱號.

  楊振寧(1921-)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美籍華人,祖籍安徽合肥。1954年赴美留學,師從著名物理學家費米、泰勒等人。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和愛因斯坦獎。

  楊釗 1923年生,河北青縣人。1946年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留系工作,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長期擔任中國古代中世紀史教研室主任。嗣任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長。他講授先秦史四十餘年,著有《中國古代及中世紀史講義》、《中國通史綱要》(先秦部分)

相關焦點

  • 楊姓的來源_姓楊的名人有哪些
    你知道楊姓的來源嗎?你知道姓楊的名人有哪些嗎?小小的一個姓氏,背後其實都隱藏著大大的故事,作為中國的一大姓,楊姓當然也不例外。假如你還不知道關於楊姓的這些事,是時候來補習一下以教育後代啦!楊姓的來源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於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
  • 楊姓男孩取名如何好聽又有內涵?
    楊姓在《百家姓》中位列16位,截止2015年2月,姓楊的總人口數大約有4270萬之多,是我國人口第六大姓氏,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楊姓寶寶出生了,那麼楊姓男孩取名如何好聽又有內涵呢?這是一道擺在寶寶爸媽面前的難題,今天螞蚜網小編就從楊姓的起源發展、歷史名人、參考取名等幾個維度為您解開難題。
  • 世界最權威的維基百科:楊姓(文字版)
    楊姓中文姓氏             楊姓是現時中國第六大姓氏
  • 「楊姓」郡望在弘農
    楊姓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的子孫,更是黃帝後裔。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於楊(今山西洪洞縣東南),建立楊國,為侯爵,春秋時為晉國所兼併,楊侯的子孫以國為氏,姓楊。晉國滅楊後,楊地成為晉國羊舌肸的採邑。晉武公之孫突食採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
  • 歷代永昌籍名人書畫作品賞析
    歷代永昌籍名人書畫作品賞析 2020-05-17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氏家訓.祖訓.楊姓的來源
    楊姓的來源 =楊姓的含義:基本解釋:楊(楊)yáng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柔荑花序,種類很多楊為晉所滅後,其子孫便向西發展繁衍,首先是遷入陝西境,後再遷入山西省汾水中遊的霍縣一帶,而後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內,成為後世楊姓發展的主流。至漢代時,楊姓已廣泛分布於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楊姓入川也在此時,多由湖北、陝西省境遷去。春秋戰國之時,已有楊氏族人南遷入江漢地區(今湖北潛江一帶),後因楚國勢力不斷加強,迫使他們再向東南遷至江西。
  • 安平縣黃城村清明祭祖 歷代名人輩出史不絕書
    歷代名人輩出,史不絕書。《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有1134位,《二十五史人名大辭典.》統計載入史冊的達363人,《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載有396位。從西周齊國崔杼始至元朝崔斌,歷史上崔氏共產生40餘為宰相。而黃城另一名氏王姓在中國歷史上也影響重大,也曾出了幾任宰相。歷史上王三餘曾入朝為相多年,還曾在興化寺做過俗家弟子。還有晉代的溫嬌是大將軍,功高蓋世聞名全國。他們當年都積極參與興化寺的修繕擴建。
  • 你的姓氏在歷史上有多少名人呢?(以林氏為例)
    這個問題似乎同樣在其他一些姓氏上也成立,例如百度搜索何姓歷史名人,同樣會出現歷代名人這麼少的問題。因此,筆者試圖在此文以林氏為例來探討這個問題,看看你我的姓氏是否也存在類似的狀況,以及自己姓氏在歷代究竟有多少名人。
  • 楊姓十大歷史名人,總有一位讓你膜拜!
    楊姓歷史上的十大名將 10、楊端和戰國時期秦國人,中國古代軍事家。 秦王嬴政手下的重要將領,公元前238年,楊端和攻魏,取衍氏;公元前236年,楊端和與王翦、桓齮攻魏,取九城;公元前229年,楊端和與王翦伐趙,圍邯鄲城。
  • 來哥說:2018年最新整理,你所了解的楊姓,姓楊的名人明星有哪些
    楊姓簡介拼音Yang郡望弘農郡名人楊致遠,楊堅,楊炯,楊太真,楊業,楊龜山勝跡>山西永濟市楊貴妃故裡文獻楊氏宗譜歷史楊姓是當今中國第六大姓,人口眾多,分布廣泛,在臺灣排名第十。楊姓出自姬姓,出自西周。周宣王姬靜之子尚父,被周幽王封在一個名叫楊的地方,建立了楊國。到春秋時期,楊國被晉國所滅,楊國的後人就以國為姓,從此姓楊。而晉國滅楊以後,將楊分給了晉武公的孫子突,突被稱為「羊舌大夫」。突的孫子叔向,生了個兒子叫伯石,字食我。食我以封邑作為自己的姓氏,人稱楊石,又叫楊食我。
  • 楊姓女孩取名,洋氣好聽的楊姓女寶寶名字
    楊姓作為大姓之一,相信有不少父母還在為如何給楊姓女孩起名而煩惱,不妨參考以下五行閣起名分享的這篇姓楊的女孩名字洋氣的文章,說不定得到一定啟發。姓楊的女孩洋氣名字帶寓意解釋楊安琦——「安琦」根據英文名「Angel」的發音音譯而來的,提取作為楊姓女孩的名字,洋氣中還賦予了孩子英文名。
  • 楊姓名字大全,好聽有詩意的楊姓男孩名字
    楊姓為我國的大姓,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下面為大家整理的有寓意好聽的楊姓男孩名字大全,想要給自己家的男寶寶起一個有寓意的男孩名字的楊姓家長你們可以來這裡借鑑下。
  • 楊姓蛇寶寶取名大全
    適合楊姓蛇寶寶的女孩名字,怎樣起名看上去會有文藝氣息一點呢?適合楊姓蛇寶寶的男孩名字,怎樣起名看上去會更有男子漢的感覺?各位沒找到靈感的楊姓爸爸媽媽別著急,不妨來看看我們搜集的楊姓蛇寶寶取名大全,說不定裡面會有你喜愛的名字哦!
  • 那些埋葬在羊城廣州的歷代名人
    廣州是我國歷代名人墓葬遺存比較多的城市,也是這類歷史遺蹟保護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城市。一篇文章很難寫盡廣州歷代名人墓,之後會有接續文章繼續給您介紹。1、羽鳳麒、撒之浮、馬承祖
  • 楊姓開國將軍各省分布:楊姓人口第一大省四川,為何排名較後?
    根據我國人口統計,楊姓有4000多萬人口,其中四川是楊姓最多的省份,有380多萬,又是十大將軍省份,可四川楊姓開國將軍少的可憐,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江西老徐將楊姓開國將軍的籍貫,出生年月,建國後的職務,參軍時間分享,以饗讀者。
  • 楊姓男孩名字大全_姓楊的男孩名字_楊姓男寶寶起名
    楊姓男孩寶寶名字:  楊臣士 楊秉軒 楊合梧 楊恆罡 楊翼哥 楊昭帥 楊鴻驊 楊普磊 楊馳綱 楊旭梓 楊仁欽 楊百享  楊成震 楊彬延 楊鎧萬 楊崴允 楊同徵 楊霆益 楊凡群 楊禹佩 楊玹綺 楊力浩 楊易舜 楊奉星  楊楚輝 楊友育 楊伯奕 楊新如 楊舉惇 楊汐逵 楊煌穆 楊玟喧 楊睿雄 楊釣銳
  • 楊姓女孩名字大全_姓楊的女孩名字_楊姓女寶寶起名
    爸爸媽媽們正在為楊姓女寶寶起名的事而煩惱嗎?還沒找到靈感的爸爸媽媽們,不妨來看看我們搜集的楊姓女孩名字大全,說不定裡面會有你喜愛的名字哦!楊姓女孩名字大全  楊慧媛    楊玲珠    楊玲妹    楊秀穎    楊舒琴    楊莉玫    楊雙美    楊東穎  楊喬瓊    楊坤穎    楊坤娟    楊雙豔    楊立燕    楊婧靖    楊英倩    楊崢妍  楊蘭娥    楊舒潔    楊許妍    楊羿瑤    楊皓潔    楊維萍    楊鈺蓉    楊培穎
  • 唐詩中有詩意的楊姓女孩名字
    楊姓是一個值得琢磨的好姓氏,好姓就得搭配好名。想為楊姓女孩取一個好名字一定讓許多父母焦頭爛額了,我麼不妨從我國詩詞鼎盛時期的文學成果——唐詩中尋找合適的字詞。這樣取出來的名字定然十分有內涵。一起來看看吧這篇取自唐詩的楊姓女孩名字把。
  • 武威楊姓流源與涼州楊家將述略
    秦漢時期,楊姓已廣泛分布於中國北方地區。之後,因西晉「永嘉之亂」、唐朝「安史之亂」和宋代的「靖康之亂」,中原社會動蕩,楊姓子孫大舉南遷,形成了浙蘇魯、贛閩、晉陝、川湘四大塊楊姓人口聚集地區,重心由西部傳到了東南部。隨後,開始了大規模向海外遷移,移居的主要地區是東南亞一帶。楊姓郡望主要有弘農郡、天水郡、河內郡等,堂號主要有四知堂、弘農堂、關西堂等。
  • 寶寶取名起名:楊姓男孩帶火字旁的名字
    楊姓,據說是源於春秋時期的一個姓氏,在我國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楊姓父母都會在取名之前參考孩子的生辰和數理,比如缺火的男孩就可以選用一些帶火字旁的字加入到名字中。所以,今天卜廣鑑老師就為大家帶來一些姓楊帶火字旁的男孩名字,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靈感。